-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安徽省全椒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全椒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蒋家奇 审核人:许 俊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 1.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治并举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2.《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对此段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了市民社会成长的潮流 4.俄国革命家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卢梭所痛斥的“这种人的文明”是指 ( ) A.封建的等级制度 B.天主教会教权统治 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西方的殖民侵略 5.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此处“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 ) A.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D.历史典籍与碑刻史料 6.《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据此可知《诗经》编纂的目的是 ( ) A.弘扬传统诗歌艺术 B.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 C.维护儒家道德传统 D.加强统治者的礼乐教化 7.阎立本在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画的《秦府十八学士图》及后来所画的《永徽朝臣图》都是描绘当时文臣谋士的大型作品。贞观十七年(643年)画的《凌烟阁功臣图》,更是继汉代麒麟阁及南宫云台画功臣像后为表彰功臣勋将而进行的重要创作。这些作品的主要功能是 ( ) A.表彰功臣勋将 B.为巩固政权服务 C.描绘重大事件 D.歌颂王朝的威德 8.16—18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们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这种“新”体现在 ( ) ①创立了替代旧神学的新宗教 ②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 ③展现了新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④传递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 ( ) A.揭示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10.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 )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C.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11.“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出现是在1850年,这些人当时被称为“前进之人”“自然的征服者”。当时,有专利局的官员亦称“蒸汽船是比《伊利亚特》还要辉煌的史诗,傻瓜都看得出来……”这些都说明 ( ) A.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的巨大作用 B.“工程师”在社会上地位较高 C.当时蒸汽船的发明人都是“工程师” D.蒸汽船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 12.1877年,郭嵩焘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13.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说:“从二十世纪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 )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14.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15.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 ①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 ③《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④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说:“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①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66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组长梯塞留斯访华,目睹中国同行在薄弱基础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禁感叹:“人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但绝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 ( ) A.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领先世界的成就 B.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 C.中国原子弹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属于创新 D.中国科技基础薄弱但水平却领先世界 18.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 )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19.“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这一文艺形式 ( )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挟政治之威在全国迅速传播 D.是改革开放时期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 20.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此讲话的影响下 ( ) 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C.我国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 D.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间喜剧》是该类文学的代表作 B.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C.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手法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2.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23.“ 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这是观众对歌剧《卡门》的评价,这部歌剧的创作风格属于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4.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溢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这一观点。(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1688年,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18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 ,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儒学的要义。(2分) (2)如果要探究材料二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4分) (4)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1905—1924年民族主义的核心思想。(不得摘抄原材料)(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近代中国的有关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4分)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4分) 全椒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B B C D B D A D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C A B C A B B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2分) 26. (1)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4分) (2)观点:权力容易被滥用,要分权,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理论影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实践: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中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分) (3)神学关注来世,束缚容易突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有与君权并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8分) 27. (1)要义:重教化,重仁义。(2分) (2)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当时中国的国情;伏尔泰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立场与愿望;耶稣会士传播及其影响。(6分) (3)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说明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4分) (4)赞成:陈独秀反对独尊儒学,因为儒学被利用给中国带来了黑暗。他是站在反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维护封建专制的立场上,是站在倡导思想文化自由、宣传民主科学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是近代中国进步的声音。 反对:陈独秀把近代中国的黑暗归结为尊儒学有失偏颇,把儒学与近代文明对立起来值得斟酌。这种割裂传统的观点不利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这种倡导思想文化自由的主张也容易导致政治和社会的混乱。(4分) 28. (1)新内容: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扶持弱小民族,实行民族自治)。核心思想: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恢复国际平等地位)。(4分) (2)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思想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6分) (3)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分) (4)反对。民族主义是建立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 赞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民族国家的界限也有模糊的趋势。(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