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1.《诗经》中常常有“家邦”或“邦家”的说法;《尚书》中国君常常把治下百姓称为“父兄昆弟”。这些称谓反映出西周时 A. 以血缘伦理建构政治体制 B. 周王与治下百姓关系融洽 C. 家国同构的基本社会特征 D. 礼乐制度维系的等级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家邦”、“邦家”“中国君常常把治下百姓称为‘父兄昆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通性,即体现了家国同构的基本社会特征,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家邦”、“邦家”、“父兄昆弟”等说法可知,体现了西周时期家国同构的基本社会特征,而不是以血缘伦理建构政治体制,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家邦”、“邦家”、“父兄昆弟”等说法可知,体现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体现了家国同构的基本社会特征,而不是体现周围与治下百姓的融洽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等级观念,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2.如表为宋代社会经济的相关史料,对此合理的认知是,当时 记述 出处 权富之家帜线相尚,多者至累百巨万,而少者亦不暇数十万辄 (宋)李心传检验依赖昔年要录 豪强兼并之家多善辄线,至三五十万以上,少者不减三五万 (宋)宋邦(景文集) 其徒豪右(僧侣上层有财势者,多货权) (宋)夏季(文庄集) 健康巨商场二郎,数贩南海,往来十有余年,累债千万 (宋)洪迈(意见之)补卷第二十一鬼国母 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宋)李逵续资质通鉴长篇 A 土地兼并严重 B. 抑商政策松弛 C. 社会资本集聚 D. 国家财政富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权富之家帜线相尚,多者至累百巨万,而少者亦不暇数十万辄”“豪强兼并之家多善辄线,至三五十万以上,少者不减三五万”“僧侣上层有财势者,多货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的现象,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的现象,没有体现土地兼并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多者至累百巨万,而少者亦不暇数十万辄”“至三五十万以上,少者不减三五万”“累债千万”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的现象,没有体现当时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情况,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的现象,无法得出国家财政富余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3.明清之际的部分士大夫对此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开始用“格致”翻译Science—词,包括天文地理、数学历算、军工制造等,统称为格致之学。这表明 A. 西学东渐开阔了士人的眼界 B. 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C. 古代科学传统得到批判继承 D. 经世致用思想成为社会思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用‘格致’翻译Science—词,包括天文地理、数学历算、军工制造等,统称为格致之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部分知识分子对西学感兴趣并接受西方天文地理、数学历算等,说明西学东渐开阔了部分士大夫的眼界,故A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明清之际的部分士大夫对此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部分士大夫对西学表现出兴趣,并没有体现西方自然科学传播的情况,无法得出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广泛传播,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明清之际的部分士大夫对西学的兴趣,没有体现对中国古代科学传统的继承问题,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部分知识分子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并且也没有成为社会思潮,故D选项错误。 4.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A. 强调神的伟大价值 B. 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C. 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D. 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的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答案为D项。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而不是神的伟大价值,排除A;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是亚里士多德,不是苏格拉底,排除B;希腊智者学派已经将自然和法区分开,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其哲学思想不属于自然哲学范畴,排除C。 5.1884年12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WOLF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它不但可以让人们免受粉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睡眠带来任何不便。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环境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B. 技术革命化解了环境危机 C. 环境污染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 D. 工业化导致环境问题凸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佩戴OLF空气清新呼吸器”,“免受粉尘的侵害”等内容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故D正确。成为焦点过于绝对,而且材料中是广告并未出现媒体关注环境的信息.故A错误。技术革命化解了环境危机中“化解了”过于绝对。故B 错误。材料里未出现英国与其他国家对比的信息,无法体现环境污染比他国更严重。故C错误。 6.清政府设置工商业管理机构及颁行经济法规概况 时间 设置机构/颁行法规 1897年 设立中国通商银行总行 1898年 设立农工商总局: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矿务铁路公共章程》等 1904年 设立商部;颁布《商人通例》《公司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矿务暂行章程》等 1906年 商部改名为农工商部,设立邮传部;颁布《破产律》《商船公会章程》等 以上措施 A. 确立政府对近代经济发展主导地位 B. 迎来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 建构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D. 建立了完整的近代经济法律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立工商业管理机构及颁行经济法规,鼓励发展工商业,构建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设立工商业管理机构及颁行经济法规,不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B选项错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于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清政府建立工商业管理机构及颁行经济法规,但无法得出其建立了完整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这说明 A. 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 B. 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 C. 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 D. 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提到,日寇投降不久,上海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两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寇投降不久,上海物资奇缺,同时由于道路破坏,法币也奇缺,导致暂时性的通货紧缩。国民党政府大量增加法币以应急,大量的法币充盈市场,物价为之飞速上涨,法币信用自此开始丧失,故A项正确;国民党政府大量发行法币,故B项排除;材料说明上海出现暂时性的通货紧缩,无法体现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官僚资本,排除D项。 8.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表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党和政府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 C. 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步巨大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巨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采取措施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基础民主政治建设,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故D项排除。 9.亚当。斯密在1755年的一次讲演中提出财富增长三要素:除了和平、便利的税收,以及适度的司法之外,把一个落后国家变成繁荣的国家,就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这一演讲 A. 标志着自由主义政策形成 B. 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 扩大了英国政府的行政权 D. 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亚当·斯密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促进英国经济自由发展,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英国自由主义政策形成于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亚当·斯密的演讲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并未要求扩大政府的行政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在1600-1649年间,欧洲每10年要出现30-50部书名包含中国的著作,1700-1709年间则出版了599部有关中国的著作。对此,我国学者阎宗临说:“当一国的知识或思想被介绍到另一个国家时,时常变成一种批判的工具,耶稣会介绍中国文化到欧洲,亦不例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7-18世纪 A. 中国造纸印刷技术领先欧洲 B. 政府大力支持中西方文化交流 C. 中西方交流以中学西传为主 D. 中国文化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一国的知识或思想被介绍到另一个国家时,时常变成一种批判的工具,耶稣会介绍中国文化到欧洲,亦不例外”结合所给时间可知,中国文化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中国造纸印刷技术领先欧洲的结论,A选项排除。西方翻译中国著作属于民间文化交流,B选项排除。明清以后,中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西学东渐,C选项排除。 11.十月革命后,以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呼声日甚一日;而更多的青年,则寄希望于科学与民主精神,以此改造中国社会;梁漱溟等人主张复兴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利用传统中国文化改造现实社会……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知识分子的觉醒 B. 救亡图存的继续 C. 有识之士的理想 D. 北京政府的开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上半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相继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提出各种救国的主张。材料“以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呼声日甚一日”、“利用传统中国文化改造现实社会”体现了当时救亡图存的继续,B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睁眼看世界了,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救国的主张,与有识之士的理想无关,C选项排除。北京政府的开明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背景的准确把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相继掀起了救亡运动,尤其是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各种救国的主张。 12.19世纪,一些新的政治学说兴起。一种理论断言,权力不应该有继承,领导人应该由民众选举产生。另一种理论呼吁人们拆除特权继承大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种理论主张:社会财富不应该由少数富裕家庭的精英所垄断,而应该根据个人的需要重新分配。以下关于三种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理论依次是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B. 三种理论分别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C. 三种理论都在晚清传入中国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三种理论在19世纪的西方由理论变为社会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权力不应该有继承,领导人应该由民众选举产生”强调的是民主主义;材料“呼吁人们拆除特权继承大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的是自由主义;材料“社会财富不应该由少数富裕家庭的精英所垄断,而应该根据个人的需要重新分配”强调的是社会主义,A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B选项排除;三种理论都在晚清传入中国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选项排除。自由主义属于经济理论,并未上升到制度的层面,D选项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绅富教济本地的贫民。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著名的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 材料三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准“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答案】(1)特点:①分类定级,分类扶持;②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③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④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 (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年至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意义:①是真正消除贫困有效路径;②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可知体现的是分类定级,分类扶持;根据材料“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可知体现的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和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根据材料“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目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可知体现的是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 (2)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体现的是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根据材料“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可知体现的是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根据材料“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根据材料“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根据材料“光绪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军见的大早突,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大旱灾的出现和政府救济力度有限。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消除贫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践行党的宗旨和为其它国家提供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再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当前的现实制度,也何尝不如是。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概括材料中史学家钱穆的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史实论证其科学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结合中国国情(或者尊重我国历史传统)学习外国政治制度。 中国近现代出现了几次“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的事件,均以失败告终。譬如:康梁等维新派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等革命派照搬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都没能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刻意模仿斯大林体制,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最终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中国近现代史上也出现了一些将外国成功经验和“本国传统”融合媾通,从而获得成功的实践。譬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汲取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答本题可分两步:第一步,明确论证观点。材料中钱穆观点众多,譬如儒家抱负与传统政治;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外国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双面性;中国历代政治的沿革等,这一步重点是从自身擅长处选择观点,为下一步论证奠定良好基础。第二步,科学条理论证。论证时学生注意两点,一是紧扣试题要求,譬如“运用中国近现代的史实”,不能选用古代史或世界史史实作为论据等;二是“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逻辑严密,科学条理。 考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特点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改革开放之前,城镇住房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住房通过职工所在单位,按照工龄、职务、学历等打分排队进行分配;对于分配后的住房,只收取象征性的、近乎无偿使用的低租金。这种住房制度不仅住房建设投资“有去无回”,而且收取的低租金不够支付住房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同时职工对住房形成“等、靠”观念。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4.5m2下降到了3.6m2,缺房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始于1979年,从新建住房全价出售起步。1979﹣1991年,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公房出售试点、提租补贴试点和全面起步三个阶段。经过1992﹣1993年房产过热期之后,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1998年7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66m2。 ——邹东涛等《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中国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最初二十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答案】(1)城镇住房长期实行分配制度;国家投资住房无法产生效益;职工住房观念被动落后;人均住房面积下降,近半数城镇民众缺房。 (2)渐进式探索;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1979年中国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打分排队进行分配”、“而且收取的低租金不够支付住房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职工对住房形成‘等、靠、要”观念’”、“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4.5m2下降到了3.6m2,缺房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背景。 (2)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最初二十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79—1991年,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公房出售试点、提租补贴试点和全面起步三个阶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 16.材料 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 ——摘编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法俄两国恢复一战前联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对30年代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 【答案】(1)法国: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巨额债务。苏俄: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影响: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努力失败;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解析】 【详解】(1)因素:从法俄两国分别解答。法国方面:根据材料“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可知,导致法国不愿和俄国和解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一战期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其二是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苏俄方面:根据材料“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可知,苏俄对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身怀怨恨,而且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影响:根据材料“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并结合所学可知,法俄两国的敌视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根据材料“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根据所学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导致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从二战背景看,两国的做法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观应,道光二十三年生。幼承庭训,攻读四书五经,企图博取功名。但是,16岁那年应童子试名落孙山后,他“即奉严命,赴沪学贾”,走上当买办的道路。光绪初年,郑观应两次襄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他辞去待遇优厚的买办职务而投身于创办伊始的中国近代企业,主要出自振兴民族经济、挽回国家权利的考虑。光绪十八年郑观应撰写成《盛世危言》,以“图强御侮”为宗旨,主张经济上与西人“商战”,军事上练兵造械,政治上设立议院。他同时认为:“法可变而道不可变。”“道”也就是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封建传统思想体系。尽管如此,《盛世危言》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维新志士的欢迎。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郑观应撰写《盛世危言》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观应的思想主张。 【答案】(1)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振兴民族经济,挽回国家利权,具有爱国的历史进步性;较早提出政治变革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郑观应仍未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未能提出思想变革的主张,体现出封建士大夫的阶级局限性。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郑观应撰写成《盛世危言》,以‘图强御侮’为宗旨”、“法可变而道不可变。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及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思想的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郑观应撰写《盛世危言》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他辞去待遇优厚的买办职务而投身于创办伊始的中国近代企业,主要出自振兴民族经济、挽回国家权利的考虑。”、“郑观应撰写成《盛世危言》,以‘图强御侮’为宗旨,主张经济上与西人‘商战’,军事上练兵造械,政治上设立议院。”、“他同时认为:‘法可变而道不可变。’‘道’也就是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封建传统思想体系。”结合所学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具有爱国的历史进步性、较早提出政治变革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仍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具有局限性等方面评价郑观应的思想主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