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7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特色道路的发展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皖南八校联考)20世纪70年代末期,个体商被称为“二道贩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体商贩则被称为“倒爷”。上述称呼的演变反映了( ) A.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 B.国家经济法规日益健全 C.计划经济最终被废止 D.国家经济政策逐渐放宽 解析:选D。“二道贩子”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初,个体商贩的地位仍然不被认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松动,个体商贩因为倒腾商品而致富,“倒爷”这一名称反映出人们对个体商贩地位的认识变化,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故D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个体商贩名称的变化,与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无关,故A项错误;个体商贩名称的变化与法规的健全与否无关,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被废除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故C项错误。 2.(2019·潍坊二模) 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 1954年宪法目录 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 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 首都 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 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 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 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解析:选D。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升为第二章,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选D项;1954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排除B项;1954年宪法昭示着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排除C项。 3.(2019·滨州二模)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解析:选D。根据题目中“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得出,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故D项正确;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 4.(2019·株洲一模)1978年至1994年间,在我国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占比由84.93%下降到63.1%,而非农产业收入由7.92%提高到30.7%。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城市经济改革取得成效 B.土地产权关系得到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乡镇企业激活农村经济 解析:选D。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有两个措施,其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故选D项;题干主要述及的是农村的改革,不是城市的经济改革,排除A项;在农村进行改革过程中,土地的产权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C项。 5.(2019·江门高三调研)1979年8月,深圳市某码头规定,完成每个工作日运泥54车定额的,每车奖2分钱,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此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一制度的实施( )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 B.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 C.体现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 D.表明开始试行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题目中“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体现了额外奖励,体现了一种竞争意识,打破了传统的计划思维,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对外开放, 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市场的作用,故D项错误。 6.(2019·广西名校高三联考)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而非保障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修宪而非公民法制意识,故B项错误;由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可知,法律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法律的经济职能,故D项错误。 7.(2019·昆明一中摸底测试)下表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表。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26.9% 30.9% 35.4% 36.6% 35.1% 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30.4% 29.0% 23.6% 24.5% 43.8% 据上表可知( ) 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B.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 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 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A、C、D三项错误。 8.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条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表明( ) A.国家对私营经济认识上升到新阶段 B.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 C.私营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地位平等 D.私营经济仍未获得合法地位 解析:选A。据题干信息可知,私营经济得到认可并写入宪法,表明国家突破传统公私对立的误区,故选A项。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应该是安徽、四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项错误;材料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的补充,C项错误;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写入宪法,D项错误。 9.(2019·淮南二模)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B.经济全球化加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值大幅度增长,联系史实可知这与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经济发展,故选A项;经济全球化加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从内因考虑,排除B项;2001年中国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项;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从内因考虑,排除D项。 10.(2019·广西百校高三联考)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促进经济发展 B.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农村改革维护国家稳定 D.工业生产比例不断扩大 解析:选B。据材料“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图中无法获取依法治国等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据示意图可知,1952—2015年,农业比重减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未涉及农村改革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78—2015年期间,第二产业结构所占的比重由47.7%降到40.5%,工业比例并非一直扩大,故D项错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这是该法自1986年制定以来第二次修订。这表明( ) A.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的贯彻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的,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的发展教育的计划,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无关,故D项错误。 12.(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14年以来,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到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 ) A.符合对外开放引进人才的需要 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利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D.导致了城市规模日益庞大 解析:选C。通过题干可知,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区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变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济南一模)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 5 200 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 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 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信息归纳。第(2)题第一小问主要措施,由材料二“农村复兴委员会”可知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从材料二“裁废苛捐杂税 5 200 多种”得出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据材料二“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得出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可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据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统治腐败、日本侵华等角度回答。第(3)题据材料三“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和“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可知,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由材料三“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和“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答案:(1)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答出“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 (2)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答出“改变传统救灾方式”或者“利用灾民进行灾后重建”也可);组织农业合作社(或推行农民合作运动)。 原因: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国民政府的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侵略(或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等等。 (3)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4.(2019·德州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 法律 1949—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 1954—1958年 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续 表 时间 法律 1959—1978年 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 1979—1992年 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1993—2003年 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年 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说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的。如《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障;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为新时期的建设保驾护航。 答案:示例一 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说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的《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通过了修订的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示例二 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说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立法工作全面展开。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法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件数大为增加。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针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障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