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九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九校联考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32.0分) 1. 学科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即将迈入高三的您,是否明确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以下选项不属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 全球史观 B. 时空观念 C. 史料实证 D. 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故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A不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2. “国家”,是一个复杂的很难形成公论的概念。关于国家的起源,有自然说、契约说、武力说、私有制说、氏族说等多种认识,梁启超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氏族说”。就 古代早期中国政治制度而言,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关键词“氏族”可做判断这项制度与血缘政治有关系,再结合“中国早期”可以知道这是商周时期的宗法制。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宗法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判断。 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战国时期,各国都在招贤纳士、选贤任能。卫国的商鞅将秦国打造成虎狼之国;同 为卫国的吴起则先后在鲁、魏、楚主持国政;而楚国的伍子胥助吴王立下霸业。这 反映了( ) A. 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 天下一统的趋势 C. 血缘政治受到冲击 D. 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C 【解析】A.材料反映了部分贤士受到重视,但并不能说明士人就能掌控国政,故 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天 下局势的分裂与统一,故排除; C.异国人才受到赏识得到重用,说明传统的以血缘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受到冲击,故正确; D.材料所涉及人物主要是法家,并不能反映此时期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变化。 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虽是群雄逐鹿之地,却往往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西域、巴蜀、塞外等地区则时常建立地方割据政权,江南地区也多有出现。这说明( ) A. 民族分离主义势力长期存在 B. 交通通讯条件影响中央集权 C. 自然环境差异阻碍文化认同 D. 大一统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B 【解析】A.材料中心涉及地方割据,主旨在于考查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四个选项从知识上看,基本上都正确,关键是哪个与题意契合。通过材料中“巴蜀、江南”等汉民族聚居区域可以判断割据政权不一定是民族分离主义 势力,故排除; B.材料所提四个容易出现割据的区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中央政府之间的 交通障碍较大,使得中央的财政军权力不容易执行到位,影响中央集权,故正确; C.巴蜀/江南等区域文化与中央主流文化相同,故 排除; D.西域、塞外经济落后,而巴 蜀、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侧重于考查的是环境对政权的影响。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向朝廷上奏进刘备为王的《汉中王劝进表》中,其中官员劝进顺序上,以朝廷先为册封的马超和朝廷认同的许靖等人为前,而军功上位的赵云等人在后。由此,说明该时期( ) A. 中央权力较为强大 B. 看重正统政治地位 C. 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D. 科举制度步人瓦解 【答案】B 【解析】“以朝廷先为册封的马超和朝廷认同的许靖等人为前”强调朝廷的正统地位,即该时期看重正统政治地位,故B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科举制东汉时期尚未出现,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 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望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 A.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 科举考试考风极为不正 C. 科举中重经世策论之才 D. 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 【答案】D 【解析】A.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弊端而非科举制的形式,故排除; B.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下的门第观 念而非考试考风,故排除; C.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弊端而非科举的内容,故排除; D.由材料“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三次上书宰相,也希望得荐举”可知科举制下依然存有门第观念,故正确。 故选:D 。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侧重于考查的是科举制的评价。 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 辽 上京(今内意已林三亲)、中京(今内意吉于城西)、东京(今辽于 辽阳)、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 金 东京(辽于辽阳)、西京(今山三大可)、南京(今河南开封)、北京(今 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东京开封(今河商开封)、西京(今河 洛阳)、商京(河商商丘) 宋 北京(河北大名县)。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由上表可推知,当时( ) A.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 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 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 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 【答案】A 【解析】从表中可以得出辽、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也有自己的京城,其中的今天河南的开封和北京及山西的大同,还有辽宁的辽阳曾是几个政权的都城,由此可以判断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故A项正确; BCD三项材料中都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文化常识,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表” 本题考查了历史文化常识,考查了各民族的交往,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解析】A.材料中有明初和中后期两个明显的对比,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B.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明朝皇权一直是在强化,没有削弱和衰落。 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内阁的职能变化,而且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太祖朱元璋时期没有内阁。 D.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宦官识字制度的出现,这有可能会让宦官掌握一定的权力,但不能肯定宦官一定掌握决策权力。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结合明朝初期强化皇权的措施来分析材料。 学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废除宰相,并且为了防止宦官专权,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但随着明朝政治不断的发展,皇帝为了制约朝臣官员,起用身边的太监参与政治,为皇上决策国家事务服务,故而开始形成了宦官读书识字的制度,当然,这一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但也造成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的现象出现,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3.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 ) A. “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 B. 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 C. 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 D. 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 【答案】B 【解析】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是华夷关系,把外国看作是藩属国,而外交部的设立是平等的国家之间的外交,故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故B正确; “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排斥对外关系,当时是藩属国向宗主国朝贡,故A错误; 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外交事务归礼部管理,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1.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排除法解答,“西化”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反西化”指的是排斥西方,“进代化”是指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等。四个选项中只有义和团运动是排斥西方的,符合反西化,故排除AC两项。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故B项正确。 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近代化的说法,故D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西化”、“反西化”、“近代化”的探索过程。考查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事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掌握。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指导下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911年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西方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 2. 清末新政期间,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原拟用 10 年时间逐步以学堂代科举,仅仅过了一年,不待学堂制成熟,便于 1905 年宣布废除科举:对立宪改革,朝廷原确立预备期 9 年,仅过两年就宣布减为 5 年,而朝野甚至在讨论减为 3 年或立即施行的可能。 这表明( ) A. 维新思想得到广泛认可 B. 民主革命的洪流刺激了清政府的改革 C. 顽固势力退出政治舞台 D. 新政成效显著,推动改革向深入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速度不断加快;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高层,而不是民间的广泛认可,故A项错误; 新政的一个目的就是利用改革缓和矛盾,消弭民主革命的影响,八国侵华后民主革命的加速逼着清政府加快改革步伐,故B项正确; 顽固势力衰落,但未退出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 新政成效显著,拔高了其影响,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解题的关键是“对立宪改革,朝廷原确立预备期9年,仅过两年就宣布减为5年,而朝野甚至在讨论减为3年或立即施行的可能”。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的“预备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意义仍然重大,他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向“宪制“的过渡,是中国封建与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 1. 陈独秀认为,在某历史事件中体现出“直接行动”的精神,即“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据此推断,该事件( ) A.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 C.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D. 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A.从材料中的直接行动的精神,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翻清朝,统治的是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符合材料的意思。 C.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是指大革命进行北伐。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是遵义会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的特点和影响,还要搞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特征。 2. 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 A. 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 B. 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 C. 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 D. 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推动了大革命时期的民众运动发展,而国民党又不愿意从事民众运动,所以,当时的民众运动是由中共主导的。 B.能看出国共双方,对民政工作的态度,不能说明国共在基层的合作没有实现。 C.国民党不愿意发动民众,不是材料的主旨,国民党只是不愿意做下层民众的动员工作。 D.大革命时期,中共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故选:A 。 本题主要考查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大革命的过程和时代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国共合作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当时中共工作的重点。 1. 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 A. 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等信息可知,反映了中共长征时期的有利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故C项正确,B项错误。 依据材料“抗日反蒋”可知,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D两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需要掌握中共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 本题考查对中共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1936年,国民政府国防计划大纲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将长江以南的南京、南昌、武昌及长江以北的太原、郑州、洛阳、西安定为作战根据地。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加强对国内各要地的控制 B.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全力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开始筹划对日持久作战战略 【答案】D 【解析】A.国民政府要建设四川等地,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方作为根据地,并不是要加强对当地的控制,而是为将来抗日做准备。 B.材料体现不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将四川作为总根据地,不是为了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 D.从材料可以看出,他是将中部和西部的很多地方作为战略根据地,这是为了未来对日持久作战做准备。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抗战政策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国民党抗战政策的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材料的能力。 3. 蒋介石宣称,如果日本无休止的进攻,中国政府便不能不抵抗,这便给“窥伺于中国国民党之后”的势力以可乘之机。其结果,日本会被拖垮,国民政府也会因内外交侵而倾覆,双方“同归于尽”。这种看法( ) A. 表明了国民党抗战的决心 B. 延缓了日本侵华的步伐 C. 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呼声 D. 阻碍了全民族团结抗日 【答案】D 【解析】A.材料并不是突出,强调国民党抗战的决心,而是认为如果日本不休止的侵略,国民政府将不得不进行抵抗,结果只会两败俱伤,实际上是日本不要得寸进尺。 B.材料反映的是蒋介石的主观看法,并不能在实际中起到延缓日军侵略的步伐的作用。 C.当时大众是希望抗日到底,收回国家权力,而蒋介石的意思是日本不要无休止的进攻,实际上抗日要求与人民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D .从材料的意思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之前的侵略成果实际上是承认的,中国政府的抵抗是迫不得已的行为,没有强调全民族抗战的意思。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蒋介石政权对日本侵略的态度的特征。 1. 1949 年渡江战役后,苏联驻华使馆随国民政府迁往广州,美国驻华使馆则选择留在 南京与新政权谈判。这反映了( ) A. 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B. 国家利益左右外交方向 C. 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D. 中美关系出现改善迹象 【答案】B 【解析】A.两极格局形成于五十年代中期,故排除; B.通过渡江战役可以判断新政权应是共产党,面对共 产党解放南京,苏联和美国的表现与其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反,说明在影响外交方面,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故正确; C.渡江战役时旧政权已经推翻,新政权尚未建立,中苏,中美关系指向不明,而本项是建国后,故排除; D.本项也是建国以后,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之前中国的外交形势,侧重于考查的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本题考查对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它表明( ) A.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D. 中共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A.材料图表反映出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选举的主席和副主席,以共产党为主体,与其他民主党派共同组成,反映出新中国实行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故A项正确;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主席与副主席的政党状况不符,故B项错误; C.材料中主席与副主席中多数是共产党,故不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故C项错误; D.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政协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政协制度的形成过程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政协制度形成的过程,还要搞清楚政协制度的特点。 1. 1952 年 4 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 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 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 ) A. 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B.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D. 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答案】C 【解析】A.1952 年 4 月新中国依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且由材料“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 有什么工作可做”说明当时中国依然坚持“一边倒”外交方针,故排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1953 年首 次提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 C.由材料内容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 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可知当时新中国在坚持“一边倒”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故正确; D.全方位多边外交是在 80 年 代新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侧重于考查的是外交政策的特点。 本题考查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1970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与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 配以“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的标题,并在 1970 年 12 月 18 日 与斯诺谈话的纪要被传达到基层。这些举动( ) A. 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B. 让民众逐步接受中美走向缓和的事实 C. 促成平等伙伴关系建立 D. 冲破了战后两大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答案】B 【解析】A.大国形象强调一个国家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据材料“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不能说明中国对国际的影响力,故排除; B.据材料“‘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的标题,……纪要被传达到基层”结合所学 70 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史实可知让民众逐步接受中美走向缓和的事实,故正 确; C.据所学可知,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与材料时间“1970 年 10 月 1 日”不符,故排除; D.据所学,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与材料时间“1970 年 10 月 1 日”不符,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侧重于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本题考查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方面主要有四次建交高峰(如图6所示)。其中第四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建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 ) A. 亚洲和欧洲 B. 亚洲和北美洲 C. 非洲和欧洲 D. 非洲和亚洲 【答案】A 【解析】A.材料可以看出,第四次的建交高潮是1992年左右,当时主要是由于苏联解体,很多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所以建交的主要对象集中于亚洲,欧洲。 B.北美洲只有三个国家,不可能形成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C.1992年左右,中国和非洲没有形成建交高潮。 D.非洲与中国的建交高潮应该出现在50年代。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搞清楚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1. 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了“近代化”和“革命”两种话语模式, 以前者为主导;1949 年以后,革命话语从边缘走向中心;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近代化(也称现代化)又成为近代史研究的焦点。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史学家的认识差异 B. 经济发展程度变化 C. 国外史学潮流更迭 D. 社会环境发展变化 【答案】D 【解析】20世纪30年代“近代化”主导“革命”,因此时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国民政府致力于经济建设与近代化;1949 年以后,由于新中国政权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包围和封锁,急需巩固政权,因而 需要强调“革命”话语;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因而现代化又成为焦点,故D正确; 由此可知,影响以上变化的因素并非史学家的认识差异,而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国家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 B项仅是社会发展的一方面内容,片面,排除; 材料中中国不同时期近代史研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原因,而非国外史学的影响,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近代化”和“革命”两种话语模式,以前者为主导;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从边缘走向中心;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近代化(也称现代化)又成为近代史研究的焦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1.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 ) A. 国家走向统一 B.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C. 权力趋向集中 D.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答案】B 【解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都扩大了公民基础,限制了贵族的势力,使贵族政治走向瓦解,故B正确; 国家的统一、权力集中、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2. 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当三个要素没有良好的组织时,将会形成僭主制、寡头制。这表明( ) A. 公民渴望地位的平等 B. 特权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C. 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 D. 分权利于防止集权政治 【答案】D 【解析】“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当三个要素没有良好的组织时,将会形成僭主制、寡头制”表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权利于防止集权政治,故D正确; 平等、特权、直接民主的弊端材料未体现,故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当三个要素没有良好的组织时,将会形成僭主制、寡头制”。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创立了逻辑学。 3. 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 A.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看出,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可以以公正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既是对权利的保障,也是对正义的维护,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严重限制公民自由,故B项错误; 法律内容中调和公民间的矛盾是手段,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 材料中“以公正的价格”,说明没有违背契约公平原则,故D项错误。 故选:A 。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材料信息维护公民的基本利益制定法律内容,体现了罗马法的维护公正的特点。 本题以罗马法的内容反映了罗马法的特点,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1. 1742年2月,英国首相辉格党人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 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 议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C. 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 D.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答案】C 【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排除A; B.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最高行政权属于内阁首相,排除B; C.材料表明首相与内阁没有共进退,故选C; D.材料没有国王信息,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过程,还要搞清楚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 按照美国宪法,法案在完成参、众两院的立法程序后,必须经总统签字才生效,而总统则有权否决法案,或在规定的10天期限内不签字。如果总统否决或不签字,国会要再对法案投票,如果有三分之二议员投赞成票,总统的否决可被推翻,法案自动成为法律。这样的运作程序表明( ) A. 国会对总统行政权形成有力的制衡 B. 国会的立法权受到总统的有力限制 C. 国会在立法实践中起最终决定作用 D. 参、众两院协调一致是立法的关键 【答案】B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总统对国会立法权的制约,不是强调国会对总统行政权力的制约。 B.从材料可以看出,总统可以干预国会的立法,说明国会的立法权受到总统的有力限制。 C.材料不是强调国会在立法实践中的决定作用,而是强调国会的立法权受到总统的制约。 D.参众两院是否一致,最关键的是要2/3以上的多数通过。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宪法,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宪法的内容特征和政体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共和政体的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 据学者统计,1690--1709年法国出版的书刊中,平均每10万词,“民族”一词出现4.7次,1750-1769年平均出现22.3次,7770-1789年达到22.5次且经常和“公民”,“自由”等话语同时使用。这反映出,18世纪后期的法国( ) A. 外部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B. 封建专制统治危机加剧 C. 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D. 海外殖民活动遭受打击 【答案】B 【解析】“1770-1789年达到22.5次且经常和“公民”,“自由”等话语同时使用”表明人们呼吁自由平等,要求拥有民主权利,表明18世纪后期的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危机加剧,故B正确; 外部安全、民主共和、海外殖民活动材料未体现,故ACD 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1. 德国 1871 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表: 邦国 普鲁士 巴伐利亚 萨克森 符腾堡 巴登 黑森 布林瑞克 票权 17 6 4 4 3 3 2 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 ) A.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B.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C. 普鲁士在帝国拥有特殊的地位 D. 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答案】C 【解析】A.材料仅反映了联邦议会的构成,不能说明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并且德意志帝国大权 掌握在皇帝手中,故 排除; B.材料反映的联邦议会的构成,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未突出君主专制,故排除; C.普鲁士在联邦议会票权最大,说明普鲁士在帝国拥有特殊的地位,故正确; D.材料仅反映了联邦议会的构 成,无法体现军国主义传统,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侧重于考查的是帝国议会在各个州的分配。 本题考查对德意志民主政治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两幅图片反映了( ) A. 国家性质决定了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修正 C. 各国的革命道路具有多样性 D. 农民阶级也可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答案】C 【解析】国家性质影响革命道路的选择,但不能决定,故A项错误; 马克思主义应该与各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而不是修正,第二国际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同修正主义斗争,故B项错误; 图片反映了中苏两国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体现了道路探索的多样性,故C项正确;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中,无产阶级是领导,农民阶级 是同盟军,故D项错误。 故选:C 。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题的关键是看懂两幅图片。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1. 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 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答案】A 【解析】”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正确; 欧洲一体化形成于1967年,故B错误;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以后,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局面微妙。一方面,欧洲的主要战胜国在胜利的喜悦尚未消退之际,就感受到了来自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德国虽然投降,但仍然具备东山再起的实力。战争虽然结束了,欧洲人却仍然没有安全感。 自二战结束后开始并且延续达40年之久的东西方冷战,是20世纪后半叶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在冷战结束后不久的今天,冷战思维没有也不可能从人们的头脑中完全消失。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立,过于强调国家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的旧安全观,以及“非友即敌”、遏制潜在的地缘政治对手的冷战思维并不难在当今世界找到自己的市场。 2. 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人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 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 ) A. 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 B. 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 C. 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 D. 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 【答案】D 【解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人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表明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故D正确; 无法探求、美国霸权主义材料未体现,故AC错误; B与“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不符,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美苏争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苏联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把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 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 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 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 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 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材料二: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 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 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 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 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 点。 【答案】(1)第一小问依据,根据材料“国会对总统的制约”“总统对国会的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国宪法设 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第二小问特点,三权分立的特点是行政(总统)、立法(国会)和司法(最高法院)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 (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可以得出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根据材料“驳 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可以得出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根据材料“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可以得出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第二小问作 用,根据材料“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可以得出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根据材料“其 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可以得出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 序化。 (3)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可以从实质和根本目的两个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其中包含了 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可以得出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根据材料“不允许任 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可以得出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 约根本目的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政治。 故答案为: (1)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特点: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 (2)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 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 (3)不同: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 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宪法设计的依据和特点,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以及两者的不同点。 本题考查对美国宪法设计的依据和特点,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人们知道以前的人,以前的事情,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让人类避免更多愚蠢的行为、愚蠢的想法。人类学家提出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其基本观点是: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根据题干材料“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可以各举一个相关的论题如清代中国的衰弱和近代英国的崛起,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行论证。 故答案为: 示例一论题:清代中国的衰落。 论证:经过康雍乾几代的励精图治,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社会稳定,人口增长,疆域辽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乾隆末年开始逐渐衰落。政治方面,清朝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经济方面,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白给白足的小农经济及重农抑商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及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禁锢了思想。外交政策方面,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综上所述,清代在转变时期没能及时革新,导致了中国的衰落。 示例二论题:英国的崛起。 论证:英国曾是地处边缘、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岛国,但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中心。政治方面,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方面,18世纪的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的足够资金;“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1 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T业革命,在世界T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对外政策方面,英国积极推行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拓展海外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综上所述,英国在转变时期及时革新,适应变化,突飞猛进,确立了自己的强国地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东西方社会的转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关键句子“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东西方社会的转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较大。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很多中国学者认为“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已变成了时代标语,经济统制的呼声日高,“拯救这末日的厄运最普遍有力的手段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1934年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自1935至1937年,南京政府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和银行业的活动,政府举办的工商业迅猛增长,掌握了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领导权。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名为“计划经济”的战时经济方针,使国民经济实现计划化和军事化,其实质就是经济统制;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统制经济”,1941年确立起统制经济体制,并全面实施;1941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家总动员法》的颁布,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进入其强化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实行的统制经济政策。 【答案】(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和结合所学从经济大危机的冲击;苏联经济政策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日本侵华的加剧等角度分析即可。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中统制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经济大危机的冲击;苏联经济政策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日本侵华的加剧。 (2)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导致官僚资本膨胀,打击了私营企业,成为国民政府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和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抓住材料中的时间和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材料:面对“外夷”强凌,龚自珍产生了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和林则徐、黄爵滋一起主张严禁鸦片;建议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火器宜讲求”“多带巧匠”“修整军器”。并申明这场反侵略自卫战争的正义性质:“此驱之,非剿之也”,“此守海口,防我境,不许其入”,而不是畏缩之流诬蔑的“开边衅”。龚自珍对鸦片战争的发展态势很有预见。据记载,直隶总督上奏请裁撤天津水师,“谓无所用,岁计费且数十万,上可其奏”。龚自珍闻知,急上书万言,“言不可撤状”,但不为所用。两年后,英国军舰果然北上攻打天津,“人始服其先识”。龚自珍对西北边疆也十分关注,曾协助历史地理学家程同文、徐松修撰《会典》“理藩院”一门,在研究西北山川地理、部落源流的基础上,较早地提出在新疆设省,开垦移民,防止外国殖民者入侵。龚自珍的早逝,使他的抵御外侮爱国主义思想在政治思想内容中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龚自珍爱国主义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实践。 【答案】(1)本小问的活动,依据材料“他和林则徐、黄爵滋一起主张严禁鸦片;建议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可以得出支持林则徐禁烟;“此守海口,防我境,不许其入,而不是畏缩之流诬蔑的开边衅”、“龚自珍闻知,急上书万言,言不可撤状”可以得出上书清廷请求重视海防;“龚自珍对西北边疆也十分关注,曾协助历史地理学家程同文、徐松修撰《会典》理藩院一门,在研究西北山川地理、部落源流的基础上,较早地提出在新疆设省,开垦移民,防止外国殖民者入侵”可以得出关注西北边境,协助修撰《会典》。 (2)本小问的评析,依据材料“面对外夷强凌,龚自珍产生了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和林则徐、黄爵滋一起主张严禁鸦片;建议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火器宜讲求、多带巧匠、修整军器。并申明这场反侵略自卫战争的正义性质”,结合第一问的活动和所学可知,龚自珍要求禁烟和抵制外侮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体现了士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龚自珍的爱国行为是为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故答案为: (1)支持林则徐禁烟;上书清廷请求重视海防;关注西北边境,协助修撰《会典》。 (2 )龚自珍要求禁烟和抵制外侮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体现了士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龚自珍的爱国行为是为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龚自珍爱国主义的主要活动以及对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实践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龚自珍爱国主义的主要活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