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仲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对应关系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对材料主旨理解准确的是 A. 肯定市场调节作用 B. 注重对赋税制度的变革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D. 强调变革经济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管仲的经济思想。依据材料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不是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赋税制度的变革;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变革经济基础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又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据材料可知《法经》‎ A. 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 B. 体现由人治转变为法治 C. 触及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D. 表现出古代立法的成熟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家思想。依据材料结合可知,《法经》六篇内容丰富,总结了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表现出了古代立法的成熟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制定《法经》的根本目的;B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社会是人治社会,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田制下土地严禁买卖 B. 不分男女,同等授田 C. 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 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均田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国有制,并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均田制下露田不能买卖,桑田可以买卖,并非严格禁止;B选项错误,均田制按照男女不同标准分别授田;D选项错误,均田制下土地私有和买卖仍然存在,并未使土地兼并问题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北魏时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并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洛阳城以经济功能为主 B. 北魏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 北魏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D. 国家统一促进商业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分析选项内容可知,依据材料无法比较得出洛阳城以经济功能为主,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北魏对商业进行管理,但无法得出北魏严格控制商业发展,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北魏洛阳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说明北魏对外贸易获得发展,C选项正确;北魏不是大一统的王朝,并未实现国家统一。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王安石推行变法期间,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据此可知苏轼 A. 肯定商鞅变法的作用 B.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中肯 C. 借机反对王安石变法 D. 与王安石立场根本对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依据材料可知,苏轼认为商鞅变法导致秦朝快速灭亡,体现了苏轼借评说商鞅变法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苏轼否定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B选项错误,苏轼只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评价并不中肯;D选项错误,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地主阶级,两者只是政治立场不同,不是根本对立。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材料主要反映了宗教改革 A. 摧毁了教皇的精神枷锁 B. 未能根本上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C. 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相悖 D. 换汤不换药,实际意义并不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材料认为,虽然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但是新教的信仰与教条实质上是设立了新的思想权威和精神枷锁,与科学自由、理性精神背道而驰。不能从根本上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称之为“貌合神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以信仰的奴役制取代教皇的奴役制仍然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并非主要反映宗教改革摧毁了教皇的精神枷锁;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宗教改革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相悖;D 选项错误,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加尔文认为,不能因为有了神的国而忽略了世俗政府的作用,人生活于世界上,需要世俗政府的治理,这是由人的堕落的本性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断他主张 A. 建立世俗政权以取代神权统治 B. 将世俗政权和神权结合起来 C. 以君主制政权遏制人的堕落本性 D. 世俗生活比宗教生活更重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加尔文的思想。加尔文认为既要重视神的作用,又要重视世俗政府的作用,由此可推断,他主张将世俗政权和世俗政权相结合,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加尔文不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加尔文提倡的世俗政权的性质;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加尔文认为世俗政权比宗教生活更重要。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解放农奴会引发地主暴动 B. 农民过得优厚会危及沙皇统治 C. 沙皇顽固地维护农奴制度 D. 沙皇主张让农民获得一定土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依据材料可知,沙皇主张实行有限的变革,让农民获得一定土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专制统治,但是他反对彻底的变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沙皇认为将农民与土地割裂会引发农民暴动,并未说明解放农奴会引发地主暴动;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民过于贫困会引发民众暴动危及沙皇统治,并未表明农民过得优厚会危及沙皇统治;C选项错误,沙皇为了维护统治要求进行有限的改革,并非顽固地维护农奴制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 沙皇政府第三厅的报告书记载: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在193处领地上动用了军队,其中93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4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了兵士,44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 农民痛恨农奴制度 B. 农民境遇未真正改善 C. 改革措施未能落实 D. 克里木战争伤亡巨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民的境遇未得到真正改善,所以出现了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已经废除了农奴制度;C选项错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改革措施的不彻底,不是改革措施并未落实;D选项错误,克里木战争的失败直接引发了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不是1862年俄国农民暴动的直接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当年佩里率领黑船登陆的地点竖立了一座“佩里登陆纪念碑”。这里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人称“黑船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说明 A. 日本人没有主权观念 B. 日本务实求变的民族性格 C. 日本人民族意识淡漠 D. 黑船来航未损害日本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黑船事件的评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尽管当年佩里仗着船坚炮利侵略日本,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视之为仇敌。相反,日本人有感于佩里促使日本开放改革,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视之为日本的恩人。由此可反映出日本人的务实性格。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说明日本人没有主权观念,该项表述绝对;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说明日本人民族意识淡漠,该项表述绝对;D选项错误,黑船来航逼迫日本签订了名为《日美亲善条约》的不平等条约,损害了日本的利益。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康有为在变法运动之前,做了很多理论准备。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但是,那些正宗的儒家学者却把它们视为异端学说。这反映了 A. 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 B.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特点,‎ C. 维新变法的艰难曲折 D. 维新变法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受到了正宗儒家学者的批判,这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康有为托古改制受到正宗儒家学者的批判,并非主要体现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特点;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变法运动之前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冲突,并非主要反映维新变法的艰难曲折;D选项错误,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并非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江。内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梁启超意在 A. 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 B. 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 C.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 D. 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分析了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指出了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目的是为维新变法提供舆论条件,推动中国的变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是梁启超的分析的内容,不是根本意图;B选项错误,梁启超不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D选项错误,梁启超的根本意图是推动中国的变法,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不是最终目的。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3.‎ 一战前,俄罗斯媒体大肆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存在一个国家―俄罗斯,只有一个领袖―沙皇。只有那些扛起沙皇旗帜并接受俄罗斯语言、法律和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才会被俄罗斯当做兄弟。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B. 国内矛盾尖锐 C. 民主化趋势加强 D. 军国主义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依据材料可知,一战之前,俄罗斯媒体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要求所有斯拉夫地区的国家必须绝对服从俄国,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推动了一战的爆发,并未反映国内矛盾尖锐、民主化趋势的加强和军国主义的盛行,故排除BCD。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4.德国统治集团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一政策的转变加剧了 A. 德美矛盾 B. 英德矛盾 C. 德法矛盾 D. 德日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德国统治集团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同日不落帝国英国争夺世界霸权,从而分别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中心的三国协约,疯狂扩军备战,最终一战爆发。所以这一政策的转变加剧了英德矛盾,因此B选项正确。德国由“大陆政策”转向“世界政策”加剧的是德国和英国的矛盾,不是德国和美国、法国及日本等国家的矛盾,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说:“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表明 A. 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 B. 战争更能刺激科技创新 C.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D. 战争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改进战争技术更需要科学,这表明战争更能刺激科技创新,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为急迫导致的;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D选项错误,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之一,但并非根本动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柱状图(以1913年为100)。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交战国经济尚未恢复 B. 欧洲失去世界中心地位 C. 德法矛盾得到缓解 D. 英国仍居“世界工厂”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战的影响。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21年,一战主要交战国英、法、德等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尚未恢复到1913年的战前水平,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表格中只体现了欧洲英、德、法等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并未体现欧洲之外地区的工业生产指数,无法得出欧洲失去世界中心地位;C选项错误,表格并未体现法德之间关系的变化;D选项错误,表格中体现了此时期英国工业生产指数的下降,无法得出英国仍处于“世界工厂”地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参战演说中提到:“我们的动机既非为复仇也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为维护权利,维护人权。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国家仅仅是一名斗士……我深刻认识到我正采取的步骤的严重乃至悲剧的性质,以及它所包含的重大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要攫取利益,夺取世界霸权 B. 使美国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重任 C. 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具有正义性 D. 美国彻底放弃孤立主义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参加一战之前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占领亚非拉广大市场,大发战争财,所以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此时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人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所以参加了协议国一方作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美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不是维护世界和平;C选项错误,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瓜分势力范围的非正义战争,美国参战并不具有正义性;D选项错误,美国彻底放弃孤立主义传统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后。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写下了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非凡预测”是指 A. 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B. 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C. 殖民扩张愈演愈烈 D.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依据材料“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认为,在蒙昧的人们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以及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杜波伊斯对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预测,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C选项错误,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非使得殖民扩张愈演愈烈;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杜波伊斯对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预测,不是对和平的渴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 A. 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 B.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 C. 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 D. 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依据材料“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要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因此C选项正确。限制海军军备,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都不是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A、B选项错误;D选项是C选项的一部分具体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0.《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 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 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非战公约》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已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为了本国利益,他们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C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1.对以下四幅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法比军队依据《凡尔赛和约》对鲁尔地区实行军事保护 B. 德国铁路员工撤离鲁尔使法国出兵的目的得以实现 C. 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经济迅速渗透到欧洲 D. 《洛迦诺公约》的签署使法国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战后国际形势。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法比军队出兵占领鲁尔地区并非是按照《凡尔赛和约》中的规定,A选项错误;德国铁路员工撤离鲁尔使法国出兵的目的未能实现,B选项错误;“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及其由它控制的赔委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美国经济迅速渗透到欧洲,C选项正确;《洛迦诺公约》的签署并未使法国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2.1940年5月丘吉尔在议会下院的演讲中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能给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说明英国 A. 坚定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决心 B. 倡导与美国共建反法西斯联盟 C. 已经取得对德作战的制胜权 D. 放弃绥靖政策,正式对德宣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依据材料可知,丘吉尔要求坚决的抵抗法西斯的侵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体现了英国坚定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决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英国倡导与美国建立联盟;C选项错误,1940年5月德军的侵略势头迅猛,1940年7月德国又开始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此时英国尚未取代对德作战的制胜权;D选项错误,英国正式对德宣战是在1939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同时,也是人类打破划地为牢的陋习、消除意识形态差距、共同承担起道义和责任的先例。这一“历史性的聚会”是 A. 德黑兰会议 B. 开罗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依据材料“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1944年5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的德黑兰会议,因此A选项正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不是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4.1936年日本《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一认为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日本对抗美国的扩张计划 B. 《纲要》标志着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C. 日本开始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D. 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目标高度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据材料“向南方海洋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日本对抗美国、确保太平洋制海权的扩张目标,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二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不是《纲要》的提出;C 选项错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德意法西斯的扩张目标,无法得出三者的目标高度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5.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 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全面爆发 C. 中国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D. 列强纵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据材料可知,顾维钧认为,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政府仅靠自身力量无法阻挡日本的侵略,所以他在国际会议上多方呼吁,争取各国对华的同情和帮助,因此顾维钧做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列强纵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39年8月23日,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39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改革集中在经济方面,他将国民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群体。并把不同职业方向的群体按类别划分到全国21个行政区,其中工商占到6个……但是这次改革没有改变奴隶主当权的性质,没有使齐国变为封建制国家,保留了很多奴隶制残余。不过管仲的改革还是一场比较温和的改革,他执政期间,当时的百家诸子云集稷下学宫,知识分子和商人的大量涌入,对拉动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二 ‎ ‎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一场彻底的变革,他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强迫人民当兵服徭役,企图在时间内彻底改变社会性质,这种高压政策长时间以后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抗,尤其是为了使法家思想成为唯一的统治思想,商鞅把社会上的其他学说书籍一律毁禁,钳制人们的思想,这种文化高压政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 材料三 借父耰鉏(农具),虑有德色(施恩的表情);母取其帚,立而谇语(责骂)。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 ‎——贾谊《治安策》‎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答案】(1)领域:前者侧重经济,后者多领域、较全面;方式:前者温和,后者严刑厉法;结果:前者不彻底,没有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型,后者彻底,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型;思想文化:前者自由,后者专制;商业:前者重视,后者抑制。‎ ‎(2)轻教化,重功利,败坏了社会风气;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发展;严刑峻法易激化矛盾;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管仲改革集中在经济方面”、“管仲的改革还是一场比较温和的改革”、“但是这次改革没有改变奴隶主当权的性质,没有使齐国变为封建制国家,保留了很多奴隶制残余。”、“当时的百家诸子云集稷下学宫,知识分子和商人的大量涌入,对拉动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及材料二“商鞅变法可以说是一场彻底的变革”、“他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强迫人民当兵服徭役,企图在时间内彻底改变社会性质”、“商鞅把社会上的其他学说书籍一律毁禁,钳制人们的思想”从变革领域、方式、结果、思想文化政策、商业政策等方面比较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这种高压政策长时间以后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抗”、“商鞅把社会上的其他学说书籍一律毁禁,钳制人们的思想,这种文化高压政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结合所学从轻教化,重功利,败坏了社会风气、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发展、严刑峻法易激化矛盾、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等角度指出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 张之洞曾强调:至各种西书之要者,日本皆已译之……若学东洋文,译东洋书,则速而又速者也。1901年,他与刘坤一联街会奏,力陈变法诸事,其中之一是“奖励译书”,特别提倡翻译日本法政、文教类书籍,缘日本言政言学各书……与中国时令、土宜、国势、民风大率相近。且东文东语通晓较易,文理优长者欲学翻译东书,半年即成,凿凿有据。梁启超的《论学日本文之益》称: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知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译于政治学、资生学、智学、群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清末十余年间,社会需求、文本、译者、翻译出版机构一应俱全,日籍汉译便成为移译西学入华的速成之法,中国翻译的日文书(包括日译西书和日人自撰西学书籍)急速增长。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清末十余年间,汉译日籍成为中国读书界的主体读物,时人称:日本文译本,遂充斥于市肆,推行于学校,几使一时之学术,浸成风尚,而我国文体,亦遂因之稍稍变矣。在“留日热”“译东书热”的推助下,“日本新名词”在清末民初如排山倒海般涌入,充溢于中国人的口谈笔下。‎ ‎——摘编自《日本明治时期“新汉语”的创制与入华》‎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译东书热”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末“译东书热”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翻译日书是学习西学的快捷途径;日书更接近中国实际;日语简单易学;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翻译西书数量大、种类多且实用;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2)影响:有利于西学和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了学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文体的变化;推动了中国语言变化(语汇日益丰富)。‎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若学东洋文,译东洋书,则速而又速者也。”、“缘日本言政言学各书……与中国时令、土宜、国势、民风大率相近。”、“且东文东语通晓较易”、“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知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译于政治学、资生学、智学、群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从途径快捷、接近中国实际、日语简单易学、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翻译西书数量大、种类多且实用、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等角度概括清末“译东书热”出现的原因。‎ ‎(2‎ ‎)依据材料“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几使一时之学术,浸成风尚,而我国文体,亦遂因之稍稍变矣。”、“‘日本新名词’在清末民初如排山倒海般涌入,充溢于中国人的口谈笔下。”结合所学从有利于西学和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了学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文体的变化、推动了中国语言变化等角度分析清末“译东书热”产生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威尔逊的失败,不是以国联是否为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或国联的正式成立来衡量”,而是“早在欧洲时,他就失败了”……相较于克里蒙梭的冷静、春智、胸有成竹,威尔逊要逊色很多了,对于克里蒙梭的提议他总是节节退让,合约条款的大多数内容都是由英法两国拟定。威尔逊“偏祖德国”的主张没有得到欧洲战胜国人民的欢迎,而对于德国的“特定保证”也没有实现。他离开巴黎时也许更像是一个和会的“局外人”。成立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理想主义最为核心的一部分,而《凡尔赛和约》中的国联已经蜕变成英法两国借以控制他国的工具,其实质上更像一个一致对外的军事同盟,到关健时刻就只是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空架子”。威尔逊理想主义第一次尝试的失败,固然与其在整个和会中的个人表现有关,但是,这背后还有更为深厚的国际背景因素和国内政治传统因素。‎ ‎——摘编自《浅析威尔逊理想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列举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威尔逊理想主义失败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1)影响:欧洲为中心逐渐转向美国为中心。‎ 表现:美国成为最大债权国;美国成为最大黄金储备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英镑地位下降,美元地位上升。‎ ‎(2)表现:美国国会否决加入国联;合约由英法主导拟定;关于德国的主张落空;国联被英法操纵;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梦想破灭。 ‎ 原因:威尔逊政治上的不成熟;美国整体实力弱于欧洲;孤立主义传统。 ‎ ‎【解析】‎ ‎【详解】(1‎ ‎)依据材料“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可概括得出一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从欧洲为中心逐渐转向美国为中心。依据材料“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可从美国成为最大债权国、成为最大黄金储备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转移、英镑地位下降,美元地位上升等角度列举一战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的表现。‎ ‎(2)依据材料“威尔逊的失败,不是以国联是否为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或国联的正式成立来衡量”、“由英法两国拟定”、“威尔逊‘偏袒德国’的主张没有得到欧洲战胜国人民的欢迎,而对于德国的‘特定保证’也没有实现。”、“而《凡尔赛和约》中的国联已经蜕变成英法两国借以控制他国的工具”从美国国会否决加入国联、合约由英法主导拟定、关于德国的主张落空、国联被英法操纵、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梦想破灭等角度概括威尔逊理想主义失败的表现。依据材料“相较于克里蒙梭的冷静、春智、胸有成竹,威尔逊要逊色很多了”、“威尔逊理想主义第一次尝试的失败,固然与其在整个和会中的个人表现有关,但是,这背后还有更为深厚的国际背景因素和国内政治传统因素。”结合所学从威尔逊的个人因素、美国与欧洲的实力对比、传统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威尔逊理想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前世界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19‎ 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条约》‎ ‎1921-1922‎ 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1922‎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 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股价狂跌 ‎1931‎ 日本军部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3‎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 ‎3月,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5月9日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7‎ ‎7.7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1.6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12月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8‎ ‎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1939‎ ‎8.2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9.1德国突袭波兰;9.3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根据材料,围绕“二战爆发的原因”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经济危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阐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政治动荡,国内矛盾激化,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激烈争夺市场,激化了国际矛盾。德国受危机打击严重,但无殖民地,因而支持法西斯用侵略扩张的方式转嫁危机、摆脱困境。希特勒和纳粹党通过欺骗性的宣传获得了垄断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实力较弱,殖民地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931年日本为转嫁危机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亚洲策源地形成。‎ 可见,经济危机激化了国际、国内矛盾,为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会,而法西斯对外扩张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示例二 论题: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阐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国纵容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九一八事变之后,英法操纵的国联派出的调査团虽认定日本为侵略国,但并未对其提出制裁,建议东北由国际共管。1935年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实行经济制裁,但未将石油列入禁运范围。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背着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极大地改变了欧洲格局,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可见,英法等国的缓靖政策,壮大了法西斯的势力,助长了其嚣张气焰,使法西斯势力的侵略变本加厉,最终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围绕“二战爆发的原因”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依据材料可提取“经济危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的论题。然后依据材料结合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关所学从经济危机激发国内国际矛盾、德国转嫁危机、希特勒和纳粹党的上台、日本转嫁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等角度论证经济危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还可依据材料提取“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的论题。然后依据材料结合二战的进程相关所学从九一八事变后英法操纵国联纵容日本侵华、国联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行为、《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等角度论证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