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 高二年级 命题人:陈砚玲 校对人:董志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披)发左衽(前襟向左掩)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对内整饬纪纲,对外攘逐夷狄 B.齐桓公称霸中原维护了周朝的礼乐制度 C.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阻碍了民族融合进程 D.管仲相齐使齐国率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2.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3.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晋 王室子弟 今山西 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卫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鲁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燕 王室子弟 北京-•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4.梁启超道:“杀贵族之权,削封建之制……然后君主专制之政体乃成。”该论断 A.符合唐朝政体特点 B.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 C.总结朝代更替规律 D.体现了古代政治转型 5.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6.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摸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 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C.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D.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7.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选拔标准制约教学内容 B.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科举制形成的价值观念取向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8.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A.地方武将统兵导致割据 B.中央政府有效制约地方 C.西北边境威胁得到解除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严重 9.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10.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子其建造卫城之权。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露神奉为全希前的大神,吸引希船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据此可以说明 ①帕特农掉庙是稚典娜女神的主神庙 ②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③伯里克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 ④重建雅典卫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西塞罗:“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凯厄斯·弗里斯(行省总督)。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证据,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西塞罗是罗马帝国的法官 ②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法律体系应进一步完备 ③司法公正是法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④体现了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法律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塞缪尔·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政治现代化涉及三个层面,即政治权威合理化、政治职能专业化、政治参与扩大化。据此分析英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 A.两党制的形成是政治职能专业化的体现 B.代议制的形成体现了政治职能的专业化 C.《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实现了政治职能的专业化 D.《大宪政》为英国政治权威合理化的实现提供了传统依据 13.钱乘旦先生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是没有现代民主化进程的。”以下史实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发动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形成责任内阁 D.1832年议会改革 14.特朗普3月6日签署一项新的行政命令,在三个月内禁止六个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四个月内禁止所有难民进入美国,但是遭到了六个州的明确反对。这反映了 A.美国三权分立政体 B.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C.美国联邦制的特征 D.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很严重 15.据统计,1795年左右,美国只有92家报纸,且多为周报,订户不到6000。到了1830年,报纸增加到1000份以上,1/3以上是日报。与此同时,美国的各种工人协会与沙龙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A.报纸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 B.文化普及推动大众政治的发展 C.民主政治的完善受传媒监督 D.工人阶级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6.联邦法令废止权在美国历史上又被称为“98年原则”。1798年,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议会分别通过决议案,宣布亚当斯政府制定的《外侨与煽动叛乱法》违宪,在两州范围内无效,且缺乏强制力。此后,直到内战之前,南北各州在自己的权力受到联邦侵害时,均援引“98年原则”予以抵制。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1787年宪法》存在严重弊端 B.州权的扩张导致联邦分崩离析 C.议会制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石 D.各州有权捍卫其宪法保留权利 17.清朝官员斌椿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18.由于拿破仑二世的暴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大批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波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二世的道路。这反映出 A.巴黎公社起义及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B.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法国的小农经济 C.小农经济导致法国社会经济长期落后 D.共和制在法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9.1843年11月27日,英国驻广州领事要求租用广州石围塘围地,该块地皮本是中国商人潘绍光的物业。地主潘绍光同意出租,但要求英方必须补偿佃户搬迁损失二万两,否则不能强拆。由此可见广州租界 A.侵犯了清朝司法主权和农民利益 B.是中方受制于英国而被迫划割 C.遭到当时国人痛恨并且强制收费 D.由清人拥有所有权并收取租金 20.“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1.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合理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22.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B.声明了大清所处的正义立场 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D.力求坚定民众抵抗信心 24.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三年内入会且身份可考者379人,其中国内和留学国外的学生354人,官吏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员、医生8人,资本家、商人6人,贫农1人。上述成员身份构成可看出 A.同盟会的主张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 B.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西方政党政治的观念已经深人人心 D.广大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的主力军 25.清末预备立宪时,“尤为可笑者,法部与大理院两署,常争论权限,又皆无精当之主张,而两署皆分途秘求梁先生代为确定主张及解释权限,甚至双方辩释之奏议公函,均出于先生一人之手”。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顽固派反对变革 B.司法机关相互制衡 C.民主思想指导实践 D.对立宪政治认识不清 26.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北伐战争 B.长征 C.建立抗日根据地 D.工农武装割据 27.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主编钱智修感慨道:“濂洛关闽,年湮代远,不可作矣。问有如黄顾颜王之艰苦卓绝、独创学风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江永、戴震之立书著说、发明绝学者乎?无有也。问有如俞樾、黄以周之久主书院、门弟子遍于东南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李善兰、华蘅芳之精研历算、译著传于天下者乎?亦无有也。有之,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作者为何有此感慨? A.反对传播西学的立场 B.批判五四运动将学术思想救国导向政治救国 C.对国学衰落现状的无奈 D.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 28.美国学者特里尔在其著作《毛泽东传》里这样评价毛泽东在某革命时期的作用: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一样:把一个由不同成份组成的群体加以锻炼,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运动。该评价所对应的事件应是 A.北伐战争期间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 B.战略转移的胜利 C.取得了废除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的完全胜利 D.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29.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七七”事变后,蒋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确保上海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位 C.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性和树立国际形象 D.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 30.1944年10年25日《新华日报》短评:“渥太华杂志说:‘英国人民对于反对党的讨论、辩论和评论,非常重视,所以由国库拨款成立反对党,使之评论政府。’看了这消息不免使人大吃了一惊。理由不辨自明:让人民来评论,这种办法是不合于我们东方人的文化习惯的。东西文化的不同之点,恐怕这倒是一例。”本段材料的真正意图是要说明 A.民众评论政府不利于抗战 B.英国式的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 C.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反对一党独裁 D.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影响了两者的政治生活 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 玛丽·莫斯特 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陈来 商务印书馆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32.(28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49年,阿登纳就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讲话:“我决心要以法德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因为它是我们政策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他的推动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先后形成。 ——摘编自新华《史海回眸:阿登纳戴高乐实现法德和解》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了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为例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什么?(2分)这种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一、(60分)1-5 ACBDA 6-10CABDB 11-15BDDCB 16-20DDDDC 21-25DCCAD 26-30DDBCC 二、(40分) 31.(12分) 角度一: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或探究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或探究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运动)。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法国革命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如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直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武器。 角度二: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和《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美国独立战争的诸多先驱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些人也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制定者;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理论的最佳实践。 角度三: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就是向世界学习的过程,维新派的兴民权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评分说明:须答出2个角度。每个角度答题満分6分,其中角度1分,理由5分,说出两点理由即可。) 32.(28分)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希腊与罗马各2分,每个角度只要写出一点即给2分,如果列举具体史实,给1分,如写希腊的民主具体内容。) 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4分,英国与美国各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符合史实,同等给分) (2)法德和解,欧洲走和联合(2分)。冲击了两极格局(4分)。 (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4分,写出两点给4分) 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6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写出两点给4分) 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6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4)妥协是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段:妥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事务中妥协也是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进行制度创新。(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