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 高二历史 命题:王杰 审题:丁爱华 2019.6‎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两汉以后,各封建中央政权往往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如西汉十三部州刺史、唐朝前期的十道采访使和观察使、元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十三道监察御史等、据此可知,这些设置( )‎ A. 有力地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 B. 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C. 利于形成古代政治清明局面 D. 形成了完整的反腐监察体系 2. 在秦朝始皇帝时期,有武臣侯王离,通武侯王贲,建成侯赵亥,武昌侯成,武信候冯武择。这些伦侯或列候等只食邑而不专治,实际是封而不建。据此可知( )‎ A. 仍然推行了分封制 B. 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 ‎ C. 建立了君主专制 D. 形成了三公九卿制度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这从本质上说明 ‎ ( )‎ A. 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 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 ‎ C. 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 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4. 史载,雍正朝规定,朝廷的高级官员,对“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之事,都可用密折先行奏闻,还制定了凡经朱批的奏折,必须如数上缴朝廷及录副存档和传抄遵办等制度。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中央官制得到了逐渐完善 B. 清初的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 C. 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强化 D. 皇帝的决策方式发生质变 5. 伯里克利说“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有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 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 对个人利益极不重视 ‎ C. 重视培养公民参政意识 D. 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6. 在古罗马法中渗透着一些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自由等。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证据的是( )‎ A. ‎《十二铜表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B. ‎《十二铜表法》:“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C. ‎《民法大全》:“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D. ‎《民法大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7.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 A. ‎“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 B.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A. 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 2. 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弗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 86 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占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由此可知( )‎ A. 对史料需要对其背景等方面做调查考证,进行史料批判 B. 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C. 只要对史料敢于作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 D. 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 3. 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 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4.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5. 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 B. 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 ‎ C. 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D. 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6.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 A. 专制殿堂的崩塌,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布 B. 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C. 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 D. 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而已。人民即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7.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 1875 年至 1894 年间,“主权” 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 1895 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 这反映出( )‎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8. 当 1911 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资政院决议,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这反映了立宪派( )‎ A. 配合湖北新军的革命 B. 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 D.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 1. ‎1919 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 月 5 月)、《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 月 4 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 月 3 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 月 6 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 月 7 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 月 16 日)等一系列报道。这些报道( )‎ A. 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B. 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签字 ‎ C. 促进了中日外交争端解决 D. 有助于读者了解山东问题进展 2. ‎1927 年 4 月,蒋介石第一次成为了美国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图 ),上面有简单的人物介绍::GENERAL CHIANG KAI-SHEK(蒋介石将军)‎ ‎“……roseout of the sun-set”(在孙陨落之后升起),关于这个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此时之所以能成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实际掌控者 C. 第五次围剿取得胜利,迫使红军长征 D. 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3. ‎1930 年 6 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4. 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称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 A. 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C.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5. 在 1871 年 3 月,张德彝与清政府出使团到达巴黎,张德彝目击了巴黎公社战士的惨烈巷战,在《三述奇》中记载:被俘的巴黎公社战士们“皆黑布包头,以枪鋳之”,“由楼下解判勇一千二百余人,中有女子二行,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部分官员认为资本主义文明比中国封建制度更优越 B. 该史料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是未建立工农联盟 C. 有助于中国人了解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真正地理解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6. ‎1917 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 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苏俄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 )‎ A. 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 B. 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 C. 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 D. 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 A.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 C.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 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3. ‎《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下列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是政治行为的根源 B. 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C. 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D. 不同的政治理想决定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4. ‎1954 年 9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5. 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1957 年 3 月 25 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 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7.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蒗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 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一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群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一一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者”、“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2)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8分)‎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 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举”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 “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 46.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材料二 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 ‎——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1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选举下乡”的意义。(8分)‎ ‎28. (12分)材料 如下表所示:‎ 年代 口号 ‎1840-1849‎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90-189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1900-1909‎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1930-1939‎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940-1949‎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个年代或两个年代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月考2试卷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B 3. C 4. C 5. C 6. C 7. D ‎8. A 9. A 10. C 11. C 12. D 13. B 14. C ‎15. D 16. A 17. D 18. B 19. C 20. A 21. A ‎22. C 23. C 24. B 25. D ‎ ‎26. (1)两者:国王与议会(或王权与议会权力;王权与自由权力;国王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融合手段”: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4分) ‎ ‎(2)依据: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8分)‎ ‎(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大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理由: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为帝制复辟埋下祸根。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革命派的斗争策略。理由:“大妥协”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覆灭;保存了革命力量,适当的“妥协”是武装斗争的有益补充。(6分)‎ ‎27. (1)变化: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官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 (或:由注重世家到不问出身);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或: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读书人政治参与的兴理;扩大官吏来源,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趋向相对公正平等。(12分)‎ ‎(2)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有利于整顿干部的作风。 (8分)‎ ‎28.(12分)【答案】示例一: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示例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