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2.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2.难点:探究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原因及影响。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代步工具 (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2)自行车 ①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 ②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③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 (3)摩托车:改革开放以来,摩托车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4)汽车: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家庭汽车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2.交通运输 (1)轮船 ①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②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2)火车(铁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②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城市交通 ①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②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③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④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4)民航 ①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3.特点 (1)近现代社会,交通工具更迭的速度加快。 (2)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 - 6 - [易错警示]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事业 (1)背景 ①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 ②中国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历程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建立,邮传脱离海关,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得到进一步扩展。 2.电信事业 (1)有线电报 ①开端: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②发展: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加强了中央与边疆之间以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2)无线电报 ①1906年创设以来,获得了一些发展。 ②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3)电话 ①1882 年传入中国。 ②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邮政和电信合一。 ③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3.交通、通信工具的作用 (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2)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4)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思维点拨] 中国近代社会交通、通讯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给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控制和掠夺中国带来了更多便利。 - 6 -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2.现代化邮政的建成和电话、电报等新式高效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是近代百年中国通信手段发生巨大变化的集中表现。 3.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史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 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时期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史料解读] 史料中的第一句话,说明李鸿章为解决燃料不足问题奏请修筑铁路。后面内容则分析了奏请的结局,注意关键信息“顽固的王公大臣”“群起攻击”“守旧势力”“惊耳骇目,鬼神呵谴”“立予停止”“缩短”,反映了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挠了近代铁路的兴建。 【提示】 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史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 6 -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认识。 [史料解读] 注意史料中数字信息的变化,表明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最后一句中的“打破”和“推动”,说明了铁路修建的影响。 【提示】 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1)特点 ①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②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本国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③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地区发展缓慢。 ④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原因 ①外因: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了中国的交通建设。 ②内因: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和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 (3)影响 ①积极影响: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方便了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 全面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近代通信事业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通信方式的近代化,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从主观上讲,列强活动的目的是便于在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本质上是一种侵略活动。 (3)邮政通信事业事关国家机密和主权,列强的活动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 6 -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 ) 【导学号:97372048】 A.交通工具 B.社交场合 C.男女合校 D.男女合演 A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2.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其车来于东洋……若与本地之独轮车相比,则亦有长有短者。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此“新式小车”是指( ) A.人力车 B.自行车 C.三轮汽车 D.电动车 A [根据材料信息“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可知,这种“新式小车”是人力车,故选A项;自行车发明于欧洲,不是“来自东洋”,故可排除B项;三轮汽车和电动车在1874年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故可排除C、D两项。] 3.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是( ) 【导学号:97372049】 A.轮船 B.飞机 C.汽车 D.马车 A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它有可能在中国19世纪70年代出现,故A项正确;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马车是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4.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 A.电报 B.火车 C.电影 D.电灯 A [根据题干诗歌的内容可以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信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 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有“一驿过一驿, - 6 - 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材料二 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 材料三 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权利横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驿传通信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通信手段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抓住“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等信息归纳。第(2)问,结合信息“清政府投资”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注意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归纳。 【答案】 (1)驿站及从事驿务的人员多,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邮驿的种类较多;邮驿制度比较完善,组织和邮递速度达到很高的水平。 (2)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推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3)变化: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 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