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一) 文科历史试题 2017.9 一、单选题(共12题;共48分) 1.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8.9次/年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可知主要表述的是明清时期自然灾害的频繁,至于明清政府防灾能力无法据表格得出,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就已完成,元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较之宋朝明显增多,由此可得出,经济南移并不是造成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故B项排除;由图表可得出,从秦汉到明清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与频率都在不断上升,明清农业生产方面逐渐面临严峻考验,故C项正确;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点晴:表格中信息反映的是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繁,与清政府防灾能力、经济重心南移无关,同时据一份史料一份话,无法得出“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2.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也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由材料关键信息“王阳明”“以求尽其心”“四民异业而同道”等,材料涉及的是王阳明的心学,D项符合题意。A项的“四民”“秩序”,B项的“整合社会阶层”,C项的“百姓生计”,材料均没有涉及。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名师点睛】关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联系与区别。第一,二者都是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第二,两者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在世界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第三,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第四,得到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通过外部事物得到理;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致良知”,通过内心得到理,“内心即理也”。 3.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国家政权统治在最基层的乡土社会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此产生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性法的秩序。对这一法律秩序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 B. 社会基层深受宗法伦理观念影响 C. 传统法律运行以民间调解为主 D. 国家行政的垂直管理体制的简化 【答案】B 4. 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C. 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史实”、“史论”、“史识”并称为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等基本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客观历史如史实、人物、历史现象的评论;“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其中A、D项是属于“史实”;B项属于“史论”;C项属于“史识”。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5. 某学者发现,江南制造局翻译了一批蒸汽机专著,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西学丛书,并流传到日本。这表明该批译著 A. 有利于培养各种洋务人才 B. 开启学习西方器物的历程 C. 东传日本发挥了更大作用 D. 有利于促进东亚的近代化 【答案】D 【解析】江南制造局翻译了一批蒸汽机专著,故“培养各种洋务人才”表述不准确,排除A;洋务运动开启学习西方器物的历程,并非该批译著是开启学习西方器物的历程,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东传日本发挥了更大作用”,排除C;“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西学丛书,并流传到日本”说明该批译著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有影响,对于促进东亚的近代化有积极影响,故D正确。 6.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辛亥革命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多种阶层的人凑在一起机缘巧合的开展了一场运动,因此组织的松散性和人员的混乱性都是其失败的最终原因。A选项说法错误,梁启超并不反对革命;B选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选项与题意相符;D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特点 【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失败的诸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革命组织的混乱。很多参与革命的人都是在听说革命这件事之后参与到其中来,各自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尤其是其中一些立宪派以及地方官僚投机革命,在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随风倒,叛变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在组织上失败的原因。 7. 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流出上海 流入上海 入超(以﹣号表示)出超(以+号表示) 1929 123.9 182.8 +58.8 1930 109.2 142.5 +33.2 1931 111.7 166.7 +55.0 1932 160.9 19.8 ﹣141.1 1933 103.9 26.2 ﹣77.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此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 据上表可知 A. 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 C. 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D. 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 【答案】C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1929年到1933年的数据分析出1932年是入超发生的转折时间,再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即可联系世界市场的作用,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8. 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 A. 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B. 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 C. 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 D. 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和所学史实说明福利国家的建设也要针对本国实际情况,不能搞统一标准、普享、均一,过于平均会使生产者的积极性下降,助长懒汉群体,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不符;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向西方看齐”;D项“必经阶段”材料中没有体现。 9.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 A. 人应该要服从自然指示 B. 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C. 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 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法律是人为的,是源于人的契约,而非服从自然指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人应该要服从契约而非自然指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法律制度与人性相吻合而非相违背,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是后来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而非安提丰的主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十日谈》表达了对封建特权的不满,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D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11.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 优胜劣汰 B. 社会契约 C. 分权制衡 D. 天赐人权 【答案】C 【解析】提炼关键词“平衡”。材料中后半段强调的是“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结合前面的“启蒙运动时期”,再结合孟德斯鸠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思想,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其它选项不能体现“平衡”,排除。 12. 英王乔治三世授意政府逮捕发表文章攻击他的约翰·威尔克斯,但因为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最后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了他的议员资格。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国王控制了政府和议会 B. 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C. 《权利法案》受到挑战 D. 君主立宪尚未确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乔治三世授意政府逮捕议员和指使下议院剥夺议员资格,这些做法有违宪政理念,严重违反了《权利法案》,C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权力,国王成为虚位君主、“统而不治”,排除ABD。所以选C 点睛:解决本题需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英王乔治三世授意政府逮捕和指使下议院剥夺议员资格”,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董仲舒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主张“德主而刑辅”。”董仲舒主张司法中以儒家经典为指导,经律相矛盾时不惜以经破律。“春秋决狱”的特点是“以经断狱”和“原心定罪”,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在董仲舒看来,社会上的君臣民等级制都是天意的体现。“三纲五常”是上天赋予人类必须服从的美德,否则就是犯罪,皇帝就可“代天刑罚”,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口含天宪”,言出即法。 ——摘编自李文兰《试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法学家。他认同自然法源于自然的观点,并指出由于自然法具有至上性,依照自然的强制力实现和高于一切人定法,因而普遍存在,永恒不变,西塞罗主张,一切人的平等是基于理性的平等,“尽管人与人在知识、财产和社会地位上存在差别,但是,他们都具有推测、阐述、综合和做结论的智慧,这是人类理性所公有的。”其次,他还认为法律应当具有权威性,法律的至高无上决定了它必须得到有效执行。 ——摘编自孙银龙等《论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和西塞罗的法治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治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答案】(1)董仲舒:德主刑辅,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法源于君(皇权至高无上),注重社会等级。 西塞罗:自然法至上,人人平等;法律至高无上,具有权威性。 (2)背景: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商品经济发展,共和政体,人文精神的影响。 价值: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德主而刑辅……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都是天意的体现……三纲五常……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言出即法”,据材料二“自然法具有至上性……普遍存在,永恒不变……法律应当具有权威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德主刑辅、儒家经典、皇权至高无上、社会等级、自然法至上、人人平等、法律权威性等方面概括董仲舒和西塞罗的法治观念。 (2)本题根据材料一“汉代董仲舒”,据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晚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商品经济、共和政体、人文精神等方面说明两种法治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法制影响、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思想的宝贵遗产等方面回答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汉代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内容、特点、性质等相关知识,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两者相结合,即可根据题干的设问来组织答案,注意从背景原因、内容特点、作用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 ——《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 我认同这一观点。 论证:宗教改革倡导“教随国定”,推动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兴起和近代西方民族文化的繁荣;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有利于欧洲民众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倡导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推动了人的思想独立和自由,有利于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文艺复兴过度推崇人性,容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示例二 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 我反对这一观点。 论证: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有利于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而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先必须知道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然后要知道有三种方法去做此题,对该砚点可以赞成、可以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关键是要结合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各自的意义去论述三个观点中的一个即可。 请考生从给出的15、16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盐法,自宋代实行钞引制度以来,历元、明、清而积弊日深,清末筹议改革,尚未实行,辛亥革命爆发了。北洋政府的盐法改革是在中国盐政主权进一步殖民地化的背景下展开的,是凭借帝国主义债权地位推动的。1929年9月19日,财政部公布《盐运使公署章程》,财政部在产盐区域内设置盐运史;同日还公布了《榷运局章程》,规定:如果销盐的省份不在产盐区域以内,财政部设榷运局管理盐务行政事宜……1930年4月颁布的《销盐考成章程》,对盐务官员盐运史、榷运局长的考核做了明确的规定。……2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检查精盐章程》,规定从事精盐生产者的国籍必须是中华民国国籍。南京国民政府在制定了有关法律文件、规章制度以后,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其他各种客观原因,在盐税改革中,似乎有“重聚敛轻建设,加强控制”的习惯性偏好。 ——摘编自《近代中国盐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盐政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盐政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国家盐政主权遭受侵害;传统盐务管理体制的弊端;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解决国民政府财政困难的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西方盐政思想的传入。 (2)特点:立法推进;措施全面;措施因地制宜。 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收回盐政主权;推动了盐政的近代化;客观上推动了法制的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期聚敛过度忽视民生。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中国盐法……积弊日深……辛亥革命爆发了……在中国盐政主权进一步殖民地化的背景下展开的,是凭借帝国主义债权地位推动的……南京国民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其他各种客观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家盐政主权、传统盐务管理体制的弊端、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财政困难、西方盐政思想等方面分析国民政府进行盐政改革的背景。 (2)本题根据材料“《盐运使公署章程》……《榷运局章程》……《销盐考成章程》……《检查精盐章程》……”即可从立法推进、措施全面等方面概括盐政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财政收入、盐政主权、盐政的近代化、法制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聚敛过度等方面分析盐政改革的影响。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东晋已有三百多年。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寺院大量兴起,佛教团体日益壮大,对寺院管理便成了问题。此时佛教的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一个转折点,从过去的基本上是送进来的阶段向拿进来的阶段转变。晋末宋(南朝宋)初的西行求法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兴起来的。在所有这一些西行求法者中,法显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所到之地最多、最远,也真正到了印度。在法显之后,到印度的中国求法僧人逐渐多起来了。法显携归翻译的戒律,对于中国当时的僧伽来说,宛如及时的春雨。 《法显传》时印度的影响重大。印度古代缺少真正的史籍,研究印度古代历史,必须借助于外国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中国古代典籍最为重要,而在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记更为突出,《法显传》便是其中最古的和最全的著作之一。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显赴印度求佛法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显西行的历史意义。 【答案】(1)社会动荡不安,人生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寺院规模大,管理出现问题。统治者的支持。 (2)促进了中国佛教发展;加强了中印交流;保存研究印度的典籍资料;《法显传》成为研究南亚、中亚、中南亚地区重要资料。法显不畏艰险、意志坚定的求知求真的精神激励后人。 【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东晋已有三百多年。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寺院大量兴起,佛教团体日益壮大,对寺院管理便成了问题”可知,原因是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寺院规模大,管理出现问题;从东晋处于动荡分裂的时代背景可知,原因是社会动荡不安,人生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 (2)据材料“法显携归翻译的戒律,对于中国当时的僧伽来说,宛如及时的春雨”可知,历史意义是促进了中国佛教发展;加强了中印交流;从“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可知,历史作用是保存研究印度的典籍资料;《法显传》成为研究南亚、中亚、中南亚地区重要资料;结合法显个人不畏艰险、意志坚定的求知求真的精神总结其形成的历史影响。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法显·评价 【名师点睛】法显(约337-424年),东晋僧人。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人,一说山西襄垣)。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