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第I卷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人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A. 主张政治改良 B. 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 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D. 主张复古倒退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但有所损益”“也有所损益”可以看出,孔子强调改良,故A项正确。题干的重心是强调夏、商、周三代制度在集成过程中的改良,故BCD三项错误。 2.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现象,表明当时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如三次不朝见周王就会被周王率领其他诸侯讨伐,这是由于分封制中规定的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而导致的。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CD项。 点睛:根据分封制的规定,诸侯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如不能履行义务,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3. “先王之法,立天予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由此及所学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 其体现了分封制的内容 C. 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D. 其靠母系血缘关系维系 【答案】A - 11 - 【解析】由材料“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的内容,目的在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秩序,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的,A正确,BD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排除C。 4. 后人皆谓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但有学者说:“西周是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的,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其原囚包括 ①王权至上,地方诸侯完全听命于中央 ②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秩序 ⑨礼乐制度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形成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 ④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由于实行了分封制,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之久的国家。分封之初,周王室掌握和控制着经济富庶、战略地位重要之处,分封的诸侯最初只是一些不相连的垦殖区,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的空地,诸侯所在的都城都很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发展需要时间。再加上西周有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与之配套,如宗法制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政治秩序。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谐了等级关系,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②③④均正确切题,入选。当时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①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不符。故答案为C。 5.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排除A。其实是和皇帝制度密切相关的宗法制度才造成了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这个奇特的政治现象,B正确。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不会造成材料中所说的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的现象,排除C、D。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6.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谷,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入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 宗法制遭到破坏 B.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 11 - C. 分封制受到冲击 D.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周王室与地方封国郑之间的矛盾,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所以与宗法制没有关系,排除A。西周末年,天子的权力就在逐渐削弱,周平王东迁,周朝进入东周时期,王室更加趋于式微,排除B。题干反映周王室与地方封国郑之间的矛盾,作为地方政权的郑国挑战中央政权的权威,违背了分封制规定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的义务,所以说明分封制遭到冲击,C项正确。贵族政治彻底瓦解的说法错误,这一时期仍然是贵族政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7.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初具国家规模。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以下制度构成,属于古代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是 A.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 B.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 C. 王位世袭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 D.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家法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时建立,故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时间点是“古代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 8.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会遭破坏,并不是否认了嫡长子继承的合法性,排除A。依据题干“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可知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B - 11 - 项正确。题干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而不是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排除C。题干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而不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9.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的之上,故D项正确;ABC项不是本质。 10.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皂,主要是基于他 A. 确立了后世两干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答案】A 【解析】材料提及“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意指其对后世影响深远,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A项符合题意,正确。秦始皇时普遍推行郡县制,不是开始实行,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三公九卿制被三省六部制取代,没有一直影响后世,C项排除。选官制度方面历朝历代也在变化,军功授爵制度被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所代替,D项排除。 11. 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图中之卿大大皆公族也,皆世官也”。秦始皇设职授官,说明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材料所述变化表明 A. 官僚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B. 世卿世禄确保了王位世袭 C. 分封制不利于权力的世袭 D. 贵族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A - 11 -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导致诸侯混战,而秦始皇终止了等级世袭,建立官僚政治,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据此可知,官僚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传承方式,而是卿世禄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分封制和权力世袭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权力的世袭,排除C;贵族政治导致了春秋时期的分裂割据,不利于国家统一,D项错误。 12.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止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可以看出秦朝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周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制,故①正确;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垄断分封的权力被打破,故②正确;从材料“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即可以看出③正确;④错误,错在“所有官员”,排除。所以答案选B。 13.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祸。”两汉时期频频出现外戚干政,在本质上反映了 A. 外戚与皇家的特殊关系 B. 分封制度时残余影响 C. 中央集权制度不够完善 D. 专制政治的权力异化 【答案】D 【解析】外戚之所以能够频频干政,究其原因,一是外戚与皇家具有特殊的血缘关系,容易亲近权力中心;二是皇权地位过高并且权力集中。皇权一旦易手,容易引发政治灾难和社会动荡,这些情况只有在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框架下才能出现,是一种皇权异化的历史表现,故选D。A是表现不是实质;题干与分封制无关,排除B;中央集权制度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题干反映了专制制度不够完善,排除C。 14.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B.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答案】B - 11 -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决策权力分为决策、审议、执行三步运行,门下省具有审议、封驳的职能,可参与决策,故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大臣可以对于君主的不当诏令加以限制,是决策正确的保证,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的门下省具有对诏令的审议和封驳权,而不是监察权,故C项错误;分割相权,削弱的是相权,加强了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 15.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加强政府职能 B. 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 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C ............... 16. 柳诒徽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惟宋为然”。与此相关的重要因素是 A. 政府重武轻文的观念 B. 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 C. 活字印刷术的普及 D. 官僚体制开始成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宋朝重文轻武,故A项错误;宋朝科举制扩大取士人数,成为宋朝文官政治建立的重要前提,故B项正确;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与文官政治的建立无关,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官僚体制成熟于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制度·科举考试 17. 下列是在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按甲、乙、丙顺序排列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应是 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的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电视剧乙: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交给门下省审核,再交给尚书省的工部执行 电视剧丙:徐州发生洪灾,阁臣据皇帝的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 11 - A. 唐朝、明朝、清朝 B. 秦朝、唐朝、元朝 C. 秦朝、唐朝、明朝 D. 唐朝、元朝、明朝 【答案】C 18. 据载,长翅帽的发明者是宋太祖。有一次,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之后,他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从此大臣上朝,只能面对面交谈了。这一改变有助于 A. 增加决策透明度 B. 提高议事效率 C. 缓和大臣间矛盾 D. 加强专制皇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只能面对面交谈”,可知这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长翅帽”并不会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排除A项;大臣只能面对面交谈不会提高议事效率,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大臣之间的矛盾问题,排除C项。 19.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 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 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 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D. 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答案】A - 11 - 【解析】汉代为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德行”即品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由世家大族担任的品评官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科举制起源于隋唐时期,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选拔官员的依据主要是考试成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 钱穆曾评价:“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强调这种制度 A. 使地方权力不再受中央的节制 B. 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 C. 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 易于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A项说法夸张,钱穆先生虽然强调了地方权力存在不稳定性,但并未说地方完全不再受中央节制,排除。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分裂割据,对地方治安稳定不利,排除B。行省制度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是地方权重而中央权轻,排除C。钱穆先生认为行省制度在平时增加了中央与政府之间的隔阂,一旦中央权力削弱,就容易造成地方反抗中央的割据局面,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正确理解题干“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意思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 B. 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C. 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D. 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 【答案】C 【解析】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唐代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排除B项;元代设行中书省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 22. 《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 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 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 C. 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 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 “ - 11 -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可知,内阁主要是帮助皇帝编写文件,其实质是皇帝特定的秘书机构,B项正确。题干中主要阐述的是内阁的职能以及这个机构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其中并没有涉及和皇权的对抗,排除A。从题干中“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C、D两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3. 下列两幅示意图体现了明太祖统治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的变化.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封建民主制的发展 C. 丞相职权日趋分散 D. 中央严密控制地方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1到图2反映了明太祖废丞相的史实,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明太祖废丞相不是“封建民主制”,这一概念错误,故B项错误;丞相已经被废除,其职权日趋分散也不是实质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A。 24. 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但没有参与决策,故①错误;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故②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故③正确;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能制约皇权,故④错误。故②③组合正确,故D项正确,ABC项都错误。故选D。 25. “依榉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 11 - 【答案】B 【解析】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处职能的形象评述,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就可以判断军机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行事,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回顾已学史实可知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A、D选项不合题意,C选项也不可能全国所有的事都由军机大臣来办。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共一大题,2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1)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何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3)根据材料三,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案】(1)变化: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 (2)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 (3)理由:秦朝设丞相短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 - 11 - (4)趋势: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作用:不一致。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而明朝以后我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的变化主要突出有一相制变成了多相制,起到的作用主要突出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2)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唐初君主的权力是受到了相权和法律的制约,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的特点主要突出集体议政、集体决策之类的答案均可。 (3)从材料三的具体内容来看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首先要突出吸取秦因设丞相短命而亡的教训,还要突出宰相的专权乱政,两点原因即可。 (4)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君权加强的趋势,这是基本识记点,首先应该明确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唐代应该加强皇权,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代加强皇权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 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