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0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学案
第10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时期的经济 (1)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2)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兴起;(4)“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及“海禁”政策 考点一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① 风力水车 。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4.人口的大量增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 二、手工业 1.生产规模:② 明中叶 以后,部分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2.成就 (1)制瓷业: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2)纺织业 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棉织业:明代③ 棉花 成为纺织业主要原料。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等。 三、商业 1.商业繁荣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④ 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 (3)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⑤ 徽商 和晋商。 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⑥ 佛山 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教材补遗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 (1)时间:⑦ 明朝中后期 。 (2)地点:江南。 (3)行业:丝织业。 (4)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5)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 4.缓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误区警示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了手工工场,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易错点拨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与资产阶级 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并不存在资产阶级,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另一方面,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者并未完全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身兼官、商和地主于一体。 探究点一 推动社会转型的经济因素—— 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1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市镇,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史料2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 史料3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史料解释 (1)史料1说明,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 (2)史料2反映了“机户”和“机工”之间、“店主”和“居民”之间实际上存在着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典型现象。 (3)史料3表明,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 ◆史料运用 (1)史料3体现了一种什么社会风气?有何影响? 提示 拜金风气。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 (2)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 提示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商业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史论归纳 1.古代中国商业都市发展的五大特点 (1)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其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对外贸易发达。明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2.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剩余,手工业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经商完成的。所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开凿大运河(如通惠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发展。货币的统一,柜坊、飞钱和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5)政府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交换的进行。在我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不同政策会对商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海外贸易的兴盛。 探究点二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1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①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史料2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③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④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史料解释 (1)史料1中,①以数据说明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说明其规模很大。②表明私营丝织业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 (2)史料2选自史学专著,史料出处说明其与古代经济发展有关,③④说明封建政府对工商业发展进行压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说明万历年间苏州私营丝织业取得了哪些发展。 提示 规模大,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史料2体现了清代怎样的工商业政策?有什么影响? 提示 压制商业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综合史料说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 提示 明清时期,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明清政府对工商业课以重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论归纳 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四性”的认识 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 4.缓慢性:其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核心素养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2)通过对不同史料的运用,理解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史实,增强历史解释的能力。 1.(2019河南郑州联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雇主普遍宁愿增加雇佣人数,也不愿致力于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现象从侧面表明该地区( ) A.人口增长降低了劳动力价值 B.抑商政策阻碍生产技术革新 C.专制统治制约商品经济发展 D.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1.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雇佣关系。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雇主宁愿增加雇佣人数,也不愿致力于技术革新,从侧面说明当时劳动力价格较低,这与明清时期人口的迅猛增长有很大关系,A项正确;抑商政策主要是限制、打击工商业的发展,与生产技术革新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专制统治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阻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由材料中的现象无法得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的结论,D项错误。 2.(2020山东济南高三诊断)洪武年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按其工作量多少,给予工钱。这一规定客观上推动了( ) A.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的巩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工匠生产积极性的激发 2.答案 C 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对在官府做工的工匠按其劳动量的多少给予工钱,这有利于提高工匠的购买力,刺激消费,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民间手工业的信息;B项错误,支付工匠工钱与小农经济的巩固无关;D项错误,激发工匠的积极性是直接影响,不是客观效果。 3.(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匠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民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3.答案 C 政府雇募工匠并不等于官营手工业走向市场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民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直接提及,故B项错误;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政府对官营手工业工匠的人身控制日益松弛,这有利于手工业者参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促使民营手工业在手工业生 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使手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① 专卖 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评价 (1)积极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2)消极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漫画解史 “重农抑商”观念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原因 表现 影响 明朝 “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1)妨碍了② 海外市场 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③ 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延缓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清朝 “闭关 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统治者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擅自下海 误区警示 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 “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时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因此,“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含义应是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归纳总结 “重农抑商”的发展历程 (1)重农抑商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开始于商鞅变法,而不是自古就有的。商鞅变法以前的管仲改革,就重视工商业发展。 (2)在我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始终,从未彻底改变过。只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断受到冲击,政府为了统治和税收的需要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和扶植措施。 传统社会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义轻利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图解历史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 教材补遗 十三行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它的设立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探究点 阻隔中外的一道堤墙—— “海禁”与闭关政策 ◆史料实证 史料1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明〕王在晋《海防纂要·卷七》 史料2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中,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史料3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今禁南洋,有害而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史料解释 (1)史料1中,根据“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可以判断出当时中国的经济特征;根据“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和出处中的“海防”等信息可判断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对外政策。 (2)史料2最后一句话说明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前面两句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3)史料3中,比较“南洋未禁”和“禁南洋”以来沿海居民生活的变化,可以分析出“海禁”政策的影响。 ◆史料运用 (1)史料1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出于何种考虑? 提示 主张:闭关政策。考虑: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 (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提示 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与明朝政权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3)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海禁”政策的后果。 提示 “海禁”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4)根据上述史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提示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史论归纳 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不 同 点 实施 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目的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相 同 点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2019湖北武汉模拟) 发布时间 谕旨主要内容 顺治八年 “榷关之设,国家藉以通商,非以苦商。……朕灼知今日商民之苦,著仍旧每关设官一员,其添设者悉行裁去” 康熙四年 “各省钞关之设,原期通商利民,以资国用……嗣后凡地方收税官员……恪遵法纪” 雍正二年 “从来关榷盐税之设,所以通商裕国。……通商即所以理财,足民即所以裕国。如自利自便,罔上行私,责有攸归” 乾隆八年 “民间贸易,官为设立牙行,以评市价,所以通商便民,彼此均有利益也” 上表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 ) A.设榷关增收入 B.政策具有灵活性 C.闭关政策松弛 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 1.答案 B 材料中的四道谕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通商,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具有灵活性,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设榷关增收入”,故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闭关政策松弛”,故C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商并重,且清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排除。 2.(2019河南开封模拟)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国。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隆庆初年,有大臣建议“开市舶”通商,但通商不得去日本,同时也不允许硝黄、铜、铁等违禁之物的交易,该建议获得政府允许。这说明当时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故选B项。A项中的“废止”与史实不符;巡抚并没有也不可能掌握对外贸易的决策权,排除C项;建议开放“海禁”并不意味着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故D项错误。 3.(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一)明代法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限制。但在“民不举官不究”的前提下,高额利率等“违禁取利”比比皆是。这表明明代( ) A.专制体制崩溃,金融市场混乱 B.民间需求与国家政策的矛盾 C.商业环境宽松,经济秩序稳定 D.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 3.答案 B 本题考查明代政府对高利贷的管理。金融市场混乱与材料“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官吏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禁令”不符,故A排除;从材料可知,国家虽然对放债有禁令,但是“违禁取利”者比比皆是,由此可知是民间因需求对国家政策进行反抗,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关于高利贷的制约,没有涉及商业环境宽松,故C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高利贷问题,与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不符,故D排除。 记知识结构 背史论术语 (1)“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其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选择题 1.(2019课标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1.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渗透历史解释素养。 明代,交通方式并未发生根本变革,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棉花的产销与加工,与土地制度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货币制度改变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反映的是原料产地与加工地区的关系,折射出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 2.(2019湖北武汉模拟)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清雍正帝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B.佃户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答案 B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的地位说法错误,A项排除;材料中政府颁布新政,保障佃户权益,其表明佃户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租佃关系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佃户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得出“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的结论是以偏概全,D项错误。 3.(2019课标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3.答案 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以明清时期商人资本的变化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涉及的核心素养为历史解释。 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与明代相比明显增加,这是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结果,故C项正确。清代中期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A、B两项错误。早在明代白银就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D项错误。 4.(2019河南洛阳模拟)明初时民间机户就已存在,明中叶以后数量大增,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存在于乡村,并促使一批丝织业市镇的形成。这说明( ) A.丝织业最先出现雇佣关系 B.民营丝织业技术发生变革 C.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4.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明代民间机户出现并存在于城乡之中,还促使一批丝织业市镇的形成。这说明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故选C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表述在题干中无法体现,B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5.(2019天津文综)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5.答案 B 本题以歌舞剧戏与集市贸易相结合为切入点,考查明朝经济发展的特征。通过呈现嘉靖年间武城县集市贸易的概况,考查学生完整解读历史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关注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 材料表明,山西武城县县令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吸引民众,促进了集市贸易的繁荣,体现出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的特征,故B项正确。“集日寡”是说农村集市少而不是没有,A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每逢集市才有这种文化活动,因此不能体现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集市贸易的发展概况,无法说明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情况,D项错误。 6.(2018课标Ⅰ)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6.答案 B 本题考查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观察图文材料,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政府组织的一次远洋航行,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贡献的奇珍异兽看作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本质上说明了明朝廷用中国文化解读朝贡贸易贡品,故选B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既未反映海禁政策,也没有反映传统观念的更新,且C、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C、D两项错误。 7.(2019江苏单科)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7.答案 B 本题考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试题以学者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从材料信息可知,人们对贫穷的态度由最初的“道德中立”转变为“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导致人们对贫穷的认识发生变化,故选B项。明朝晚期,中国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对“贫穷”态度的变化,无法体现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反正统思想,且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8.(2020广东茂名高三摸底)明朝永乐年间,政府获得白银收入后,或用于制造首饰,或铸造银柜保存重要文件,或塑为银印,或携出海外采购珍宝并赏赐外国贡使。这说明当时( ) A.外贸发达白银大量流入 B.流通领域广泛使用白银 C.白银价值得到广泛体现 D.白银的货币化尚未开始 8.答案 C 根据材料中明代政府对白银的使用情况可知,白银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体现,故选C项。 9.(2019山西晋中联考)在福建馆藏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33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23件,约占70%,货币借贷10件,约占30%。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131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仅24件,约占18%,货币借贷107件,约占82%。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货币地租已取代实物地租 B.商品经济获得了发展 C.商业发展改变了经济结构 D.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9.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谷物借贷占比下降,而货币借贷占比上升,这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货币借贷占比上升,谷物借贷占比下降,并不能表明当时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A项错误;当时中国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变化,C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农民负担加重,D项排除。 10.(2017课标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10.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朝廷制定了许多用以区别不同群体等级身份的规定,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饮食器具也在其中。从材料信息可知,到了明朝后期, 人们已经违背了朝廷制定的关于器皿使用的规定,这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级秩序受到冲击,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传统伦理并未瓦解,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 11.(2018北京文综)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 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 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 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 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 155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1911年 369 11.答案 B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所辖市镇数量增长与这一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有关,但无法体现出商人地位的提高,因此①错误,②正确;1862—1911年松江府所辖市镇数量猛增与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有关,因此③正确;民国政府建立于1912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④。正确答案选择B项。 12.(2020湖南邵阳高三联考)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这些现象( ) A.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导致了农业经济的日益衰落 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12.答案 D 根据材料信息“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甘蔗、烟草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广西柳州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倭寇”危机,暴露了明朝官方应对海上危机的乏力,意味着朝贡贸易走向尾声。最终在调兵遣将平息倭寇以后,明朝海洋政策完成了从以政治为重心到以经济为重心的转折,做出了重大调整。政策转变意味着制度变迁,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虽然经历了诸多曲折,但是,前者孕育了福建海商合法化及其集团的崛起,到万历末年,“海舶千计,漳、泉颇称富饶”,中国海商集团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成为17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的主体;后者孕育了葡萄牙人入居及其经营海上贸易合法化;澳门的兴起和发展,自一开始,就是中国海商与居澳葡萄牙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澳门形成广州外港,开辟了多条国际海上贸易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全球。两种海上贸易模式预示了晚明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新格局——东西洋贸易网络正式开创运行。制度变迁导致的海上贸易新模式为民间海商迅速崛起为中国海上力量的主体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明代海商与海上秩序》 材料二 17世纪的英国人沃尔特·雷利爵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艾跃进《从海防意识看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嘉靖年间海洋政策的调整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海洋政策未能如英国人所说控制海洋、控制世界的原因。(12分) 13.答案 (1)调整:由官方朝贡贸易到商人出洋贸易;从以政治为重心到以经济为重心;从“海禁”到允许月港开海、澳门开埠。 影响: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澳门的兴起和发展;开辟了多条海外贸易航线;使白银大量进入中国;加速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原因: ①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工商业发展不充分,不具备控制世界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政府的海洋意识不强,虽然允许民间参与海外贸易,但政府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不够;③文化上:重农抑商的意识根深蒂固,束缚了商业的发展;④从世界范围来看: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迅速开展了殖民扩张,挤压了中国商业的世界市场。 14.(2017课标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14.答案 (1)差异: 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 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政府政策、开采方式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雍正年间,从当时主导性经济政策、开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政府利益等方面分析;19世纪70年代,从外部环境、洋务运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等方面归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