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选修)卷·2018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选修)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第1题-第20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题60分);非选择题部分(第21题-第25题,共5题60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 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体现了 A.墨家的兼爱思想 B.儒家的大同思想 C.法家的富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2.民国《歙县志》中的人物共有九卷,烈女传就有四卷,几乎占到一半,烈女人数从唐代到明清呈直线上升趋势,明清烈女数是宋元时代的四倍。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进步思想出现 B.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理学正统地位强化 D.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3.黄宗羲曾赞颂古代学者著书立说“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这说明黄宗羲 A.反对懦家思想 B.倡导经世致用 C.坚持以民为本 D.批判君主专制 4.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 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通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评价某书法家:“且元常(钟繇)专攻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书,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该书法家的作品是 6. 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 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一评价是基于1860 年 A.革新思潮开始萌发 B.民族意识普遍增强 C.反满情绪持续高涨 D.实业救国形成共识 7.《纽约时报》载:“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 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这说明清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A.延续闭关锁国政策 B.优先发展科学技术 C.维护传统意识形态 D.完善初等教育体系 8.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敗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 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解放作用”指的是 A.否定了满清王朝的合法统治 B.动摇了懦学的统治地位 C.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发展方向 D.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 9.“革命,革命.剪掉辨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10.胡适曾把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根本精神归结为一种“新态度并把这种“新态度” 称作“评判的态度”,也就是尼采所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1.下图为毛泽东在某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该时期毛泽东 A.探索了新型革命道路 B.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问题 C.建立了完整思想体系 D.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2.新华社报道,1956年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有50多次,多于过去的任何一年。科学工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篇以上,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中共八大正确决策 D.“双百”方针贯彻执行 13.2016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宣告天宫二号与神州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C.中国成功仿制近程导弹 D.“神州五号”进入太空 14.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强调人的价值 C.反对神灵崇拜 D.注重物质生活 15.十五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曾说:“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16.“因信称义”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辕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垒的宗教权威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倌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实现了教徙的思想自由 17.右图为某一时期欧洲国家的-个历史画面,成堆的书报传播府科学知识,即使是教士们也在为自己的见解相互争论不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开始从蒙昧中得到启迪,这一时期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科技革命时期 18.“组成光束的每一个量子所拥有的能量等于频率乘以普朗克常数。假若光子的频率大于某极限频率,则这光子拥有足够能量来使得一个电子逃逸。”这一科学论述的意义在 A.否定了绝对的时空 B.首次深入微观世界 C.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D.标志量子理论诞生 19.“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懦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该学说 A.否定人类自身价值 B.直接指导启蒙运动 C.促进经典力学发展 D.颠覆教会创世学说 20.这一画派的画师们“他们确信风景是依时刻、季节、气候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短暂瞬间的诱惑把他们引向逐渐消逝和不可触知。画的真正主题变成了光和它无穷无尽的变化,然后逐步地缩小为水面、河面对光的反映。”下列作品属于该画派的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思11分,第24题11分,第25题12分,共计60分。 21.(14分)懦家学说内涵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馆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性善与王道教化有着不相容的矛盾……对于荀子主张的……圣人性恶论,他认为这必然会破坏君主专制赖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灵符。所以他舍弃孟子和荀 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較儒学所 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讷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前贤人性论思想的态度及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对儒学的补充和发展。(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唐宋之际思想界的状况,分析僑学为什么要走向“精微”,概括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发展中呈现的特征。(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淸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懦学生命力的因素。(2分) 22. (12分)教育思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金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弈之意。 ——张之洞等《厘订学堂章程折》 材料二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等人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归纳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4分)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认识。(3分) 23.(11分)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认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契约,起源于社会契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从而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于是,人们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但是,这样的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自愿而无条件地放弃并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交 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这样,国家就诞生了,人类也就从无政府状态进入了有政府的和平与安全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在社会契约论看来,国家只不过是一种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契约确立了作为统治者的政府和被统治者的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契约的成文形式就是宪法…现代宪法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同时弦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现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 保障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宪法实际上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订立的一项契约。因为一个合法的政治社会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 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社会契约的维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况卢梭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法国产生的影响。(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契约精神与社会进步”这—主题进行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7分) 24.(11分)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 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則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 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 请回答: (1)据材料-,说明“民族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4分) (2)材料二表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在此基础上孙中山进行的革命实践。(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孙中_优秀品质。分) 25. (12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整个十九世纪期间,文艺复兴所解放出来的西方文明的思想正集中于仍有待进行的创造性的社会和政治改造事业.一股在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发生普遍变化的浪潮冲刷着世界,使得这一变化成为可能的是那解放了的思想最初在科学上的努力。 ——(美)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 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一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现代的观察家将我们的时—述为存取时代.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传递产生了一个地球村,消除了以往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孤立。然而,由于购买必要的设备、维护和升级设备、训练人员去使用这些设备都需要资金,许多国家感到很难融入地球时,联系起来的和没有联系起来的国家之间存在的鸿沟,也因此可能成为没 有边界的世界的一个边界。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⑴材料-中“人类力童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的浪潮”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说明19世纪 前期出现这一浪潮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的“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存取时代”到来的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认识。(2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历史答案(选修)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A A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B A C B C D C 二、非选择题 24.(14 分) (1)态度:批判。(1分) 理由:原始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如依据材料答具体原因亦给分)。(1分) 发展: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3分,任答三点得3分) (2)原因: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1分) 特征:吸收佛道思想,以重建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2分) (3)问题: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2分) 新发展: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2分,任答两点得2分) (4)因素:思想家的发展创新;吸收借鉴其他思想。(2分) 22. (12 分) (1)思想:学习儒家经典为根本,辅以学习西方科技;培养通才。(2分) 影响:推动西学传播;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3分) (2)理念:兼容并包,思想自由。(2分) 表现:新思想在北大得到传播,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2分) (3)原因:培养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分) 认识:教育发展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发展受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1分,言之 有理即可) 23. (11 分) (1)观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2分) 作用:解放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7—6分)①观点明确;②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③解析充分、逻 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5—3分)①观点明确;②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③解析较完 整、表述清楚。 三等(2-—0分)①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②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 楚。 24.(11 分) (1)含义: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自主。(2分) 政治根源:清王朝专制统治,实行民族压迫。(1分)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变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主张联合工农。(2分) 原因:革命的屡屡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干涉;十月革命的影响。(3分) 实践:第一次国共合作。(1分) (3)理论品质: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1分,任答一点得1分) 25.(12 分) (1)浪潮:工业革命。(1分) 原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科学技术的积累和进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带来的 思想解放。(3分) (2)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1分)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 的产生。(3分) (3)影响: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剧贫富差距。(2分) (4)认识: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同时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的发展也会推动 科技进步。(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