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I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 ) A.老庄之学 B.儒家思想 C.墨家学说 D.阴阳家学说 2.《百家讲坛》里的于丹教授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主要涉及的思想流派是(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道家、兵家 3.《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的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4. 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诸侯受命于天子,予受命于父。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顾炎武 5.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6.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7.复旦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8.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字“忠、孝、廉、节”。这些题字反映了( ) ①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培养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A.道学 B.法学 C.理学 D.佛学 1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 D.建立君主立宪制 13.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 )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4.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时,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15.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6关于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进步思想没有跳出传统旧儒学的藩篱 B.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 C.进步思想在同反动思想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D.进步思想极大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17.“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18.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明朝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19.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20.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其思想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为:() A.战国时期,蔚然大宗 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宋明时期,理学形成 D.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2.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④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蕴含的文化精神是(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24.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 26.古代希腊的智者运动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都推崇人文主义。二者所推崇的人文主义( ) ①都尊重个人的价值 ②都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 ③都代表了社会下层的利益 ④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28.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29.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30.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31.“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是宗教改革运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D、破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3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33.“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D、人民主权的观念 34.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种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 ②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 ③人文主义精神 ④泽被后世的法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5.从智者学派到亚里斯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 A、对自然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研究人类 36.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术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 ②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7.小周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三权分立”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一致之处。这是因为它们( ) A、都主张权力制约 B、都强调权力集中 C、都主张分权制衡 D、都认可君权无限 38.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是( )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39.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0.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II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 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 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 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 不同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 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 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 材料五 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 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4分) (2)材料三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4分) (3)材料四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6分) (5)综观上述五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4分) 42、 在中国、希腊、法国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为人类文明奠立了一座座高大的文化丰碑,他们的智慧让人们千百年来享用不尽。以下是中外几个伟大思想家的文字资料,读后请回答问题。 姓名 简介 孔子 他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董仲舒 他是西汉武帝时的儒学思想家 苏格拉底 他是雅典著名哲学家,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孟德斯鸠 他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名言是:“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1)概述材料中四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8分) (2)谈谈上述思想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8分)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1--5 B B B B B 6-10 D D A C C 11-15 A C C C D 16-20 B B B D C 21-25 A A C B D 26-30 D C B B A 31-35 A D C C C 36-40 A A B D D 41. (1)材料一: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治民); 材料二: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或得民心者得天下) (2)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3) 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 (4) 反对君主专制(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经世致用; 指出世界是物质的,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5)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精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对儒家思想应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42、 (1)孔子:“仁”、“礼”、“德治”;其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董仲舒:“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学说;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外思想家各回答出一名即可) (2)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