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对外关系、经济建设、思想理论课件(122张)
阶段划分 专题三 第 7 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 折发展 (1949—1976 年 ) 通史线索特征 核心考点突破 热点命题猜想 · · · PART 3 通史线索特征 时空定位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49—1976 年 )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时期,有成就也有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特征 2 .经济上,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1956 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期间,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影响较大,服饰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3 .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4 .科技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培育成功杂交水稻; 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 1 .政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规定工作重心由 乡村 转移到 城市 及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等。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等重要文件,代行 全国人大 的职能。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 三大政治制度与 1954 年宪法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以 国家根本大法 的形式正式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制度初步建立; 1956 年“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方针的提出使该制度初步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 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 民族团结 。 ④ 195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宪法体现了 人民民主 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核心考点突破 (3) 对外关系的发展 ①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 ②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 17 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 年,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日内瓦会议 。 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了“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核心考点突破 2 .经济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年底 ) ① 措施: 土地改革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 ②意义:国民经济恢复,为开展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创造了条件。 (2)“ 一五”计划 (1953—1957 年 ) ① 背景: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的援助。 ②特点:优先发展 重工业 。 ③意义:为 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初步基础。 核心考点突破 (3) 三大改造 ①内容:农民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 公私合营 高潮。 ②意义: 1956 年底 ,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核心考点突破 3 .思想文化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 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经济 2016· 全国卷 Ⅱ ·31 “ 一五 ” 计划的特点 经济 2015· 全国卷 Ⅰ ·31 “ 一五 ” 计划 ( 工业化 ) 思想 2015· 全国卷 Ⅱ ·31 俄语教学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经济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31 “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思想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1 学校教学与国家意识形态构建 考向一 计划经济体制之工业建设 例 1 [2016· 全国卷 Ⅱ]“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的投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B 项表述与题干矛盾,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减少,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题干中提到的是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并非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故 C 项错误;题干核心信息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说明投资主要用于生产性建设领域,这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A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例 2 [2015· 全国卷 Ⅰ]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数据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和英国。中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快,故答案为 A 项。“冷战”并没有制约美英工业的发展,二战后美英工业发展较快,故排除 B 项;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重工业发展并未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排除 C 项;二战后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以改造和发展,并没有出现衰落,排除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策略、特点及原因 (1) 策略: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2) 特点 ①实行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③立足于中国国情。 核心考点突破 (3) 原因 ①国内资金和资源缺乏,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 ②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④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计划经济体制之农业发展 例 3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粮食供应不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故排除 A 项;材料不涉及自然灾害问题,故排除 C 项;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的时间是 1952 年,故排除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例 4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统购统销的新材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一是时间 1953 年,二是国家统一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解题角度是原因与影响。 1952 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故排除 A 项; B 项也是在 1952 年以前实现的;统购统销政策与为工业建设提供劳动力没有内在关系,故排除 D 项; 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说明农民经济生活受到国家计划体制的制约,故答案为 C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全面认识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 含义:又称指令型经济体制,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核心考点突破 (2) 形成过程 ①萌生阶段 (1949 年 10 月至 1950 年 ) : 1949 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进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被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 ②初步形成阶段 (1950—1952 年 ) :国家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订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③基本形成阶段 (1952—1956 年底 ) : 1952 年 11 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4 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核心考点突破 (3) 特点 ①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②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③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④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核心考点突破 (4) 作用 ①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改善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三 计划经济体制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例 5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 《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 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 A .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 .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文教事业的发展。结合时间信息“新中国成立之初”可知,要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 A 项。 B 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C 、 D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核心考点突破 例 6 [2015· 全国卷 Ⅱ] 到 1952 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 A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解题关键一是时间,二是学习俄文成为新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外交政策没有发生转变,排除 A 项;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一五”计划时期,排除 B 项; C 项不是材料重点强调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以苏联为师,苏联援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出于学习苏联的工业化成就的需要而学习俄文,故答案选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中学习苏联经验的背景因素 (1)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封锁和包围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支持和援助中国。 (2) 新中国为巩固政权,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 实施“一五”计划,亟须各方面人才,而我国教育基础比较薄弱。 核心考点突破 阶段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1956—1976 年 ) 1 .政治 (1)“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年,“左”倾错误发展,“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2)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 《 中美联合公报 》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正式建交。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 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核心考点突破 2 .经济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 正确探索: 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2) 探索失误: 1958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大跃进 ” 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 纠正失误: 1960 年冬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八字方针; 1962 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 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核心考点突破 3 .思想文化 (1)1956 年春,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2)1964 年,我国 原子弹 的试爆成功和中近程导弹的试验成功。 (3)1965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4)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1973 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 南优 2 号 。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经济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32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958 年 ) 考向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例 1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点是“ 1958 年”,结合所学知识, 1958 年之后几年中国出现经济困难的局面,由此可以得出美国人判断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材料不涉及中美关系,排除 A 项; 1958 年后不久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作协议,所以 B 、 C 两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原因 (1) 主观原因: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②违背民主与法制的原则,把阶级斗争的作用扩大化。 (2) 客观原因: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社会主义内涵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缺乏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深刻认识;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孤立、封锁和包围,中苏关系恶化、国际环境的恶化等影响到国内经济建设;③出现“左”倾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十年探索中的失误 例 2 [2015· 福建卷 ] 下图为中国 1952—1960 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过渡时期”是指 1949—1956 年, A 项“始终”说法不符合图片信息,排除;“三大改造”期间是 1953—1956 年, B 项“均高于”说法不符合图片信息,排除; 1957 年,“一五”计划完成,此时农业总产值呈下降态势,故 C 项错误; 1958 年开始“大跃进”运动, D 项符合图片的信息,故选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1)“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影响 ①经济上,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造成了我国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 ②政治和思想上,“左”倾思想更严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心理。 ③生态上,土法炼钢,毁掉不少山林,使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后来的粮食生产,引发了自然灾害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核心考点突破 (2)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的表现 ①政治上: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②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 1959—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③外交上: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执行“革命外交”,以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一 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 【 理由 】 1949—1956 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史实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高考命题多运用图表数据材料,从现代化建设角度考查“一五”计划的背景、特点及影响。解题时要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思考。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1】 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 A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 .国家政策的调整 C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大跃进”运动开始 【 答案 】B 【 解析 】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变化无关,故 A 项错误; 1953—1957 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东北地区出现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的现象,故 B 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大跃进”带来的后果,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 1958 年,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时间 工农业总产值 (%) 农业 (%) 工业 (%) 1952 年 100 40.3 59.7 1957 年 100 23.6 76.4 【 猜题 2】 1956 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 147.35 亿元,比 1955 年增长 70% ,高于 1953 年和 1954 年两年的投资总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 1955 年的 30.2% 猛增到 48% ,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 B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 .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D .当时产业结构遭到破坏 【 答案 】C 【 解析 】 材料论述了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情况,不能反映工业基础薄弱,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一五”计划于 1957 年完成,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 1956 年 …… 基本建设投资 …… 比 1955 年增长 70% ,高于 1953 年和 1954 年两年的投资总额”,说明三大改造完成之际,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故 C 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不能反映产业结构遭破坏,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二 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失误 【 理由 】1956—1976 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建设中出现了“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损失,也为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政策一直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特别要注意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形式及工作重心等角度,理解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中的经验教训。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3】 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 1961 年底,安徽省 90.1% 的生产队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这一做法 ( ) A .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制 B .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 【 答案 】D 【 解析 】 实行责任田仅改变生产方式,未改变土地所有制,故 A 项错误;实行责任田仅改变生产队的生产方式,但生产队依然属于人民公社,因而并没有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故 B 项错误;“大跃进”时期的这一做法后来被终止,也就没有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 C 项错误;实行责任田在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因而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4】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 A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C 【 解析 】 “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没有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 A 项错误;“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不能完全体现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故 B 项错误;由“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错误可知,只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失误的根源在于脱离自己国家的实际,故 C 项正确;材料“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不属于民主法制问题,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三 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角度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成就 【 理由 】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恢复经济、搞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的三大突破更是需要从中外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尤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要从中国角度和美国角度分析,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这些内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不可忽视。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5】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中正式公布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后,国际环境开始缓和,新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客观上是对“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政策性突破。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 A .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B .因实际的需要而与时俱进 C .反复无常,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引 D .树立大国形象,参与国际事务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通过“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可知,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故 A 项错误;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明中国根据时代发展逐步调整外交政策,故 B 项正确;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故 C 项错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6】 下面是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某一天的行程安排:上午 10 时,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上午 11 时 40 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 1 时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 4 时 50 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这次会议 ( )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 .反映中美关系的缓和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答案 】B 【 解析 】 由材料中涉及的国家可知,这次会议是 1954 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 A 项与 1955 年万隆会议有关,故 A 项错误;日内瓦会议上在中国的努力下,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故 B 项正确;中美关系的缓和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 D 项出现在 1971 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专题三 第 8 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 索与辉煌 (1978 年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通史线索特征 核心考点突破 热点命题猜想 · · · PART 3 通史线索特征 时空定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1978 年底至今 ) 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中国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不断交流和发展。在外交上,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特征 2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思想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92 年 ) 1 .政治 (1) 民主法制走向健全 ①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的法制建设方针。 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逐步形成以 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②民主制度的完善 1982 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4 年,颁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考点突破 (2)“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① 1979 年, 《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 1979 年,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实行三通。 ③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谈,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经过两年谈判,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④ 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 居民赴大陆探亲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⑤ 1990 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核心考点突破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外交政策的目标。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 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核心考点突破 2 .经济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②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③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核心考点突破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内容: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 ③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3) 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 1984 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核心考点突破 (4) 对外开放 ① 1980 年, 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 1984 年,开放天津、 上海 、福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 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 1988 年设立 海南经济特区 。在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⑤ 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到 1992 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核心考点突破 3 .思想文化 (1)1978 年, 《 光明日报 》 掀起关于 真理标准 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 (2)1978 年,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系统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 (3)1983 年,研制出“ 银河 Ⅰ 号 ” 计算机; 20 世纪 80 年代,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 1986 年,“ 863 计划”与“星火计划”制订。 核心考点突破 (4)“ 文革”结束后,中央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电影。 (5) 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制定 《 义务教育法 》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经济 2017· 全国卷 Ⅰ ·31 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探索 经济 2016· 全国卷 Ⅲ ·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经济 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 ·35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考向一 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例 1 [2017· 全国卷 Ⅰ]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据题干中“ 1990 年”和“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这份报告的主旨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排除 A 项;题干中不能体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排除 B 项;据题干“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该报告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主张摆脱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故 C 项正确;据“提交中央的报告”可知,该报告应是针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作, D 项表述偏离了题干主旨。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 新中国成立至 1956 年底 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 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核心考点突破 (3)20 世纪 90 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 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例 2 [2016· 全国卷 Ⅲ]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 ( 约 460 万公顷 ) ,总产量却增加 337 亿千克;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 ( 约 3.5 万公顷 ) ,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 (32.6 万吨 ) ;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626 万亩 ( 约 240 万公顷 ) ,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 和 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 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但产量增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是 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却增多。对比两个时间,联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80 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答案为 A 项。 B 项不符合史实, C 项错在“完成”, D 项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1) 第一次变革是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 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国家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3) 第三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但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 第四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时期改革开放起步的标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虽然一度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不代表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核心考点突破 阶段二 1992 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1992 年至今 ) 1 .政治 (1)1998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的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2)1997 年 7 月,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 1999 年 12 月,澳门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 (3)1992 年,海峡两岸达成“ 九二共识 ” 。 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 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4)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 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形成“上海共识”。 2001 年,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 上海合作组织 建立,中国积极参与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2 .经济 (1)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 浦东 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也成为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核心考点突破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不但解决了国民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5) 国家在城镇启动“ 安居工程 ” 改善了人民的住房状况。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6) 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003 年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核心考点突破 3 .思想文化 (1)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2)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 核心考点突破 (3)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 (4)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5) 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 211 工程 ” 计划,启动了“希望工程”,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经济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向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例 1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 据统计, 1992 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12 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000 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考查改革开放的重大进程。 1992 年,邓小平进行了“南方谈话”,提出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所以答案为 A 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成分,排除 B 项; C 项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有: (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例 2 [2010· 宁夏卷 ]1950 年签订的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 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 A .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 .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1950 年我国与苏联签订的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对当时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条约内容对中国的安全和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 1980 年条约到期后没有续签, 1989 年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也没有续签,故答案应选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政策,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核心考点突破 (3)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而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发展对外交往。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结盟,发展全方位外交。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一 从制度创新角度理解经济体制改革 【 理由 】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复习备考时,要加强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实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及影响等的理解认识,同时要注意与时事热点问题相联系。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1】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 ( ) A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 .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 .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 .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答案 】B 【 解析 】 材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改变土地公有的性质,故 A 项错误;“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加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 B 项正确;决议没有取消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发展,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2】 下图是 1949—1998 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 . 20 世纪 50 年代的城市化进程受“一五”计划影响 B . 20 世纪 70 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与党的工作重心有关 C . 20 世纪 80 年代后城市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关系密切 D . 20 世纪 90 年代城市化进程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在 1953 年至 1957 年,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城市化进程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 世纪 70 年代基本处于“文革”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在阶级斗争方面,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 21 世纪初而非 20 世纪 90 年代,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二 从制度创新和祖国统一的角度理解“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 理由 】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而提出的方针,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还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所采用的方针。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它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还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往年高考在此问题上命题不多,复习备考时需要特别注意。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3】 2005 年 12 月 24 日,海协会原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 (1993 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会谈 ) 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领导人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 .“汪辜会谈”促使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 .“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 .“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对“一国两制”形成广泛认同 D .“汪辜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实现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故 A 项错误;“汪辜会谈”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使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故 B 项正确;“汪辜会谈”主要是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并未涉及对“一国两制”的广泛认同,故 C 项错误;“三通”的实现是在 2008 年,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三 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 理由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同时,调整了外交政策,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高考命题往往从我国某一外交事件为切入点,从历史的角度综合考查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我国政策演变的原因或积极意义。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4】 1980 年,中苏两国签订的为期 30 年的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期满。中国宣布不再延长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此后又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 ( ) A .不结盟运动取得了新进展 B .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破裂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有能力维护自身主权 【 答案 】C 【 解析 】 材料中反映的是中苏两国在 1980 年放弃结盟的关系,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无关,故 A 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宣布不再延长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此后又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可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表明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是中国的国力,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专题三 专题归纳总结(三) PART 3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专题网络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主线 1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 第一阶段 (1949—1956 年 )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第二阶段 (1957—1966 年 ) 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挫折和失误。 (3) 第三阶段 (1966—1976 年 ) 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曾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专题归纳总结(三) 2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 世纪 80 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 对外开放经历了设立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 世纪 90 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3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围绕两条线曲折探索:一条是内在的生产关系的线,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经实践证明有一定缺陷,不得不进行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一条是外在的开放线,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专题归纳总结(三) 4 .整个过程中几个关键时间点: 1953 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 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78 年开始改革开放、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 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3 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 年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性质问题。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拓展 1 .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经济类型及其关系 (1) 过渡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 ( 集体经济 ) 、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代表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②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四种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趋势是其余四种经济最终被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 ②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专题归纳总结(三) (3) 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经济类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②关系: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其他经济为辅助,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为公有制经济服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形成竞争格局。 专题归纳总结(三) 2 .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 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 1956 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存在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 1956 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专题归纳总结(三)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专题归纳总结(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转变 (1) 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 (2) 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专题归纳总结(三) 【 训练 1】 以下是 2008 年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以后,大陆主要省、市、地区对台贸易增长率统计示意图 ( 单位: %)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 .民间团体协作交流对经贸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B .地缘关系是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决定因素 C .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两岸经贸发展的关键 D .民意基础、平等协商是两岸经贸发展的条件 专题归纳总结(三)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材料信息表明,两岸贸易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而两岸实现“三通”是海峡两岸民心所向、平等协商的结果。材料未涉及民间团体的协作交流,故 A 项错误;材料表明沿海地区对台贸易增长迅速,但地缘关系只是推动因素而非决定因素,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合作机制,故 C 项错误。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二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统一大业与外交 专题网络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主线 1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比西方议会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对比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比西方的政党制度,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比西方的民族自决原则。 2 .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 3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以国内思想、政治和经济任务而改变。这种剧烈、频繁的转型过程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专题归纳总结(三) 4 . 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获得外交依靠,一方面不断打开新局面;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并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实现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更加独立自信的姿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拓展 1 .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 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 (2) 特点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 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专题归纳总结(三) 2 .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 (1) 原因不同:香港、澳门问题是由外国租借中国土地和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造成的,解决途径是租期届满和废除不平等条约;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没有任何条约为依据。 (2) 性质不同:香港、澳门问题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和英国、葡萄牙谈判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只能由海峡两岸共同解决,任何国家无权插手。 (3) 解决的具体举措稍有不同: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都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但台湾可以保留更大的自主权,可以保留军队。 专题归纳总结(三) 2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 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 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专题归纳总结(三) 3 .新中国外交的五大基本特点 (1)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2)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专题归纳总结(三) 【 训练 2】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 ) A .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C .发表 《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重要讲话 D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解题时注意抓住时间“ 20 世纪 90 年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A 项是 1982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B 项是 1999 年,符合题意; C 项是 1980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D 项是 1956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三 现代中国科教文艺 专题主线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1949—1976 年 ①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及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中国科技发展取得较大成就。 ②文艺: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受“左”倾思想影响,“双百”方针贯彻执行受挫。 ③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 专题归纳总结(三) (2) 第二阶段: 1978 年至今 ①科学技术:载人航天标志着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②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双百”方针,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教育: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 专题归纳总结(三) 专题拓展 从通史视角掌握现代中国教育、文艺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专题归纳总结(三) 时间 阶段特点 时代环境与阶段特征 1949—1956 年 向社会主义过渡 (1) 政治上,建立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 经济上,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3) 教育上,建立了人民教育事业 1956—1966 年 曲折中前进 (1) 经济建设有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如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56 年提出 “ 双百”方针,但是 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破坏了 “ 双百 ” 方针 (3)1958 年,掀起 “ 教育大革命 ” ,有成就也有失误 专题归纳总结(三) 时间 阶段特点 时代环境与阶段特征 1966—1976 年 遭受严重挫折 (1) 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 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冲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不前 (3) 教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 (4) 文化上,盛行 “ 阶级斗争 ” 文艺, “ 样板戏 ” 流行,出现 “ 百花凋零 ” 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繁荣 (1) 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2) 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3) 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 教育上,确立了 “ 科教兴国 ” 战略,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5) 文化上, “ 双百 ” 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 训练 3】 1980 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 《 学位条例 》《 义务教育法 》《 教师法 》《 教育法 》《 职业教育法 》《 高等教育法 》《 民办教育法 》 等。这表明我国 ( ) A .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B .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C .成为法治国家 D .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答案 】D 【 解析 】 材料中的法律均为教育类相关法律,据此可知 D 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教育立法,无法表明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无法证明我国成为法治国家,故 A 、 C 两项错误;确立依法治国方略是在 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故 B 项错误。 专题归纳总结(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