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 C.方便了官员升迁 D.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 2.“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3.《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西周时期告诉权中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B.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 C.社会秩序实现长期稳定 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4.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 性格描述 结果 吕端 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 被太宗称赞为“吕端大事不糊涂”,在宰相位置上退休。 毕士安 张洎、毕士安候选翰林学士,最后毕士安胜出,理由是“但(张)履行(资历)远在下尔”。 官至宰相。病逝时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异常悲恸。 寇准 书生气浓,对社会现实很敏锐,有胆略,有锐气,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 三次为相,三度被贬,终雷州司户参军,病逝于雷州。 材料表明( ) A.重文轻武,文官待遇较高 B.政治相对保守,老成持重者受重视 C.理学兴起,重视内心反省 D.科举考试完善,所选人才各有所长 5.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据此推知汉武帝( ) A.在封侯问题上反复无常 B.以政治统一促思想统一 C.从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 D.以此加强专制中央集权 6.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 D.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7.宋太祖曾鼓励功臣宿将:“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宋太祖此举旨在( )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市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9.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 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10.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 ) A.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B.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 C.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 11.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见古代雅典( ) A.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B.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C.城邦事务与私人事务同等重要 D.人文主义思想浓郁 12.在古代雅典,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 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 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 A.注重对事实和法律的分析 B.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 C.形成严谨完备的司法程序 D.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 13.苏格拉底说:“不论是民众所推选,抑凭抽签委派,抑凭暴力或欺骗而执政,单单掌权还不是王者,不算治国者,只有具备治国的专门知识的人才是王者。”据此可知( ) A.苏格拉底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B.苏格拉底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作辩护 C.苏格拉底要求统治者具备治理才能 D.苏格拉底主张实行君主政体 14.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 ) A.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B.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 C.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D.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15.“公民自己而不是通过推选代表来制订法律。在吸收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这表明( ) A.雅典公民参政热情高 B.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的广泛性和公正性 D.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16.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17.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18.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 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审制 C.完备法典 D.陶片放逐法 19.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20.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21.公元3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央认为:“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这表明罗马法( ) A.崇尚自然法的人权精神 B.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C.规定皇帝由民众们选出 D.法律条文都系皇帝制定 22.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 A.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23.罗马法主张,“家父权”并不触及“公法”。当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成为高级官吏时,需要审判其父亲的案件。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规定,如果子女有不法行为,父亲可把子女交出以免除自己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 A.侧重于保护私有财产 B.法律高于血缘伦理 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压制人的自由发展 24.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镌刻古罗马法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反映出( ) A.罗马帝国治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B.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 C.古罗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然法理念 D.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 25.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26.某学者认为:过去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万民法”,认作为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大的、虽然还没有发展的模式。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由此表明( ) A.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 C.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 27.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公元6世纪的法律规定,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甚至从 “某些方面看,当时的妇女甚至要比当下大多数文明国家法律下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 这一变化( ) A.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 D.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 28.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 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29.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工人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 C.工业革命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 D.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30.“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议会制度的改革 31.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原则( ) 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C.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32.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教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教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放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内阁权力膨胀推毁了宪政制度 33.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 B.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C.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 D.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34.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3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37.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38.1786年,美国国会建议,它将有权控制国内外贸易、自行规定并征收税款、惩罚欠款不缴的州,各州必须向国会选派议员,对公然反抗国会管辖权的州可以使用武力以外的所 有强制手段。这表明美国( ) A.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 B.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 C.改变了中央的软弱无力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9.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40.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二、材料阅读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3分) 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 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8分) 高二下学期月考1——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的“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指代谏议制度,服务于封建君权,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下,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谏议制度有利于纠正皇帝过失,是决策更加合理,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皇帝的决策体现的是君主专制,谏正皇帝过失,“言论自由”,有利于皇帝决策更加合理科学,故D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从材料“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可知材料不是在强调君主专制的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虽提到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但没有强调君主专制制度仍然影响深远,“根深蒂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可知材料并非无法解释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而是没有把论述君主制存在的原因作为主旨,故C项错误;综观材料可知论述的是,君主专制能在中国长久存在是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是适应特定社会需要的,对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不完全是消极影响,故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西周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 “元恶大憝……惟不孝不友”、“刑兹无赦”可知西周统治者认为“孝”不仅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还是判定罪名的依据,“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意为不孝动摇了家族政治的根本,也就动摇了国家的根本,可知是将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故B项正确;西周后期社会走向衰落,动荡不安,“长期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西周时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思想而非分封制,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材料中并未涉及文官的收入待遇,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吕端“老成持重”被太宗称赞, 毕士安因其资历而被重用且“病逝时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三次为相,三度被贬”、“病逝于雷州”,可知经验丰富、老练稳重者在北宋受重视,政治相对保守,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北宋的用人制度而非理学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北宋重用老成持重、经验丰富者而非各有所长,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汉初封侯是为巩固政权,汉武帝推恩封侯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涉及思想统一的措施,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了汉初封侯形成的割据势力问题,“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推恩令规定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守统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材料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并不能说明其愚昧迷信,故A项错误;监察制度不断完善要呈现出一个发展的过程,材料中仅说明周亚夫被人告发,不能说明监察制度的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的是葬器,非武器,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推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是非法的,然后周亚夫作为功臣依然被人告发,说明中央对地方及官僚的控制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 宋太祖鼓励功臣宿将追求经济地位从而使君臣无嫌隙,而非发展经济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宋太祖要求功臣宿追求经济地位,目的是减轻君臣的政治冲突和矛盾,故B项正确;宋太祖赐予功臣宿将大量财富,会使财政负担加重,故C项错误;宋太祖提及与功臣宿将的建议是中央政治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得出三省分权造成一定程度隔阂和过分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得出三省长官合并办公有利于三省间的有效沟通和执行,避免互相扯皮,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市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可知,三省长官的职权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办公形式发生了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六部制内部的变迁,而这种变迁也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并不是为了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沿用,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材料中是削弱相权,权分六部,并不能保证皇帝决策的正确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六部可参与大政大狱的研究,并未扩大其权力范围,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得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君相之间的矛盾的缓和,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材料仅体现所征服的本地居民由原来的依附民或农奴身份上升到了自由民,但非公民,因而城邦公民权利并未对外邦人开放,故A项错误;希腊政治是公民参与的政治,自由民并不能参与,因而殖民运动并不能促成希腊政治共同体(公民)的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中本地居民上升为自由民并不是城邦民主改革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因而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的新移民构成平民大众,从而使社会秩序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被剥夺选举权”可知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而非理性意识,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可知雅典重视公民的参政意识,城邦事务高于私人事务,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而非人文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题干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注重的是“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故A项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雅典的司法制度注重陪审团的投票结果,也就是说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故B项正确;故C项错误;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主张维护雅典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认为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不能选拔出具备专业知识的治国人才,并非为奴隶主贵族辩护,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认为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容易引发集体暴政,不能选拔出真正的具备专业知识的治国人才,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体,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和“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得出雅典法律和政策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从而保证民主政治的参政主体——公民数量,保障民主政治地运行,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雅典保护公民数量,公民阶层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影响的是政治层面而非经济层面,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 “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也就说题目的主旨在于强调公民的行为需要得到批准,说明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故C项错误,题目设问考查的是目的层面,D项不是这些保护公民的目的,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反映是享有公民权的公民行使权力,并不是公民参政热情高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说明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论述雅典民主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了雅典公民参政的直接性,并未说明雅典民主的发展历程,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材料中希腊小邦密提林选择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邦拥有政治自主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表明雅典公民通过公民大会作出城邦重大事务的决策,故B项正确;材料中讲述的是大邦雅典对小邦密提林背叛的态度,与大邦争霸无关,故C项错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的决策体现了大部分民众的意愿,而且材料中从作出决策到撤销决议都并没有违背民意,故D项错误。 17.【答案】D 【解析】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是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是削弱了贵族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完善权力的运行机制是指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等,与材料的内容抽签选举国家官职的选举方法不符,故B项错误;选举法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与史实不符,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任何官职,故C项错误;梭伦改革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的选举方式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18.【答案】B 【解析】雅典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实行民主政治,不是皇帝制,故A项错误;雅典实行民主,设陪审法庭,罗马重视法律,有司法陪审,故B项正确;罗马有完备的法典,而雅典没有,故C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制的内容,罗马没有,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4个等级,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而且材料只是提及僭主一般出身贵族,并不代表贵族就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 “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说明政治生活有一定法制基础,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材料提及僭主重视平民利益,故C项错误;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说明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D项正确。 20.【答案】C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题干“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说明了公民大会在当时的重要性,并非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题干中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不能说明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也不符合当时的雅典的民主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说明参加国民大会是当时雅典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将受到惩罚,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政府迫使公民参政,没有提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自然法体现正义、权力等理念,根据材料“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反映皇帝在立法层面的特权,并不符合自然法的人权精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 体现皇帝在立法权上享有特权,体现了立法为行政服务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皇帝的立法特权,并未涉及皇帝的选举方式,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指出皇帝的吩咐具有法律效力,并不一次说明罗马法全部的法律条文均是由皇帝制定的,故D项错误。 22.【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父子在债权和债则问题上的关系,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人伦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男女的法律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成文法,并非野蛮的习惯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罗马法的特点,不是维护共和体制,故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并不触及‘公法’”可知强调的是公法,罗马公法是保护整个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法律,罗马私法侧重保护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由材料“当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成为高级官吏时,需要审判其父亲的案件”、“如果子女有不法行为,父亲可把子女交出”可知法律高于血缘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法律与血缘伦理的关系而非罗马法的实质,故C项错误;专制集权压制人的自由发展,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自由民的平等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罗马帝国统治下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因此并未体现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故A项错误;在罗马,奴隶地位低下,不属于自由民,因此并不是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自由女神像和“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说明罗马倡导自由、正义的基本原则,故C项正确;罗马妇女不受法律保护,不享有公民权,故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习惯法是在《十二铜表法》诞生前使用,故A项错误;罗马建国道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使用于罗马公民,统称公民法,故B项正确;自然法是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C项错误;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故D项错误。 26.【答案】C 【解析】材料中并未说明万民法的实质是附属于“市民法”,故A项错误;万民法只是伴随着罗马的扩张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现,不是一切法律的模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说明罗马法中蕴含其中的自然法则精神推动了其演进,故C项正确;罗马法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始终体现自然法的精神,故D项错误。 27.【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从“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的变化,体现了一种自由、平等的思想,蕴含着自然法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从“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的变化是调整夫妻之间权利关系,与帝国统治无关,故B项错误;公民法缺乏灵活性,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从“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的变化有利于保障夫妻自由平等权利,但不是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故D项错误。 28.【答案】D 【解析】材料“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看出题干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更多的是强调自己的特色,并没有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故A项错误;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能扩大罗马统治基础,但与材料“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无关,故B项错误;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缓和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有利于帝国统一,但体现不出“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故C项错误;从“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 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 可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改变了对罗马的感情,从而导致罗马失去了原来的凝聚力,故D项正确。 29.【答案】D 【解析】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因此1832年议会改革并非是民主政治的第一步,故A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工人的政治地位,不是经济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政治民主的推动,不是社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可以参与政权,但是却打击了工人阶级,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差距的加大,故D项正确。 30.【答案】B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在1640年,期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与材料“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不相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保留了国王,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在光荣革命之后,主要是讲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故C项错误;议会制度的改革是指1832年议会改革,故D项错误。 31.【答案】B 【解析】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故A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C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非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项错误。 32.【答案】C 【解析】材料所给定时间为19世纪晚期,根据所学责任内阁制确立时间为172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得出议会很少而不是不投不信任票,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英国内阁掌握行政权,对下议院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制约内阁,一旦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要么宣布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而根据材料“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放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得出不信任案作为议会制衡内阁的手段,其实际作用有限,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仅能得出英国内阁权力提升,这属于代议制内部的发展完善,英国的民主制度和君主立宪政体并没有出现变化,故D项错误。 33.【答案】C 【解析】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是在1714年,而英国正式建立责任内阁制则是在1721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英王在此时的英国已然具有实质上的行政决定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可知,英王不再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难得知,乔治一世之所以不参与国务决策,是因为其个人因素而非英国传统,故D项错误。 34.【答案】A 【解析】内阁对议会负责是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故①正确;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是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故②正确;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是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故③正确;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不符合材料内容,因为内阁对议会负责,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5.【答案】C 【解析】材料中这一事件没有反映出人民的权力的来源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没有体现出天赋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一事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而民主共和下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故B项错误;材料“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表明世袭的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体现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国会、法律对王权的单向限制,不符合双向的权力制衡,故D项错误。 36.【答案】C 【解析】国王扔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与史实不符,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故A项错误;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上院的权力变小,结束了上院控制下院的局面,故B项错误;“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表明法案的通过是保守势力让步的结果,故C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7.【答案】B 【解析】题干1702年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表明议会有权制约国王,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在当时英国国王权力还很大,可以随便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还没有“统而不治”,因而君主立宪制尚有待完善,故B项正确;内阁制基本确立于18世纪中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最高行政权,其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没有破坏《权利法案》,故D项错误。 38.【答案】A 【解析】美国独立后实行松散的邦联制,邦联政府没有什么权力,1786年美国还没制定宪法,美国仍实行邦联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已经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故A项正确;联邦制是在1787年宪法中的确立的,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央的软弱无力也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故C项错误;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也是1787年宪法,故D项错误。 39.【答案】C 【解析】材料表格主要体现美国制宪会议形成国会建设方案的过程,但没有涉及到选举问题,故A项错误;上表的内容是国会建设方案的形成过程,没有涉及到国会的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国会建设的最终方案充分照顾考虑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利益,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说明政治具有妥协性。故C项正确;共和制度下的分权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材料只是讲述国会的建设问题,没有涉及到和其他部门的分权,故D项错误。 40.【答案】D 【解析】材料中德国老鞋匠借助皇帝的权威欺骗,这一个别事件不能反映社会全貌,不能体现出德国社会秩序的混乱,故A项错误;1906年德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是并不同于专制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老鞋匠假扮军官骗取钱财的事,没有涉及政府官员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态度,不能反映出政府官员纪律松弛,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皇帝和军队在德国社会的至高无上地位,反映出德国社会军国主义的盛行和弥漫,故D项正确。 41.【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8分) [] 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4分) (2)相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4分) 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4分)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5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根据材料一“ 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知,在不违背中央集权的前提下,适当的授予地方行政长官相对集中的权力;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的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和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可知,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其着眼点则是提高行政效率;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可知,一方面的因为清政府‘捐纳’的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的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而致使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二者差异出现的重要原因。 42.【答案】(1)基础:人民主权和三权制衡;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7分) (2)影响: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8分) 【解析】(1)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材料一中“‘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反映出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体现出人民主权;“‘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结合所学知识,还包括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制衡原则。 (2)“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此判决反映出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使得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