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主题2-大国兴衰与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冲突-通史版
专题六 主题二 大国兴衰与国际关系中 的合作冲突 PART 6 (1) 历史上的大国兴衰 —— 中国、罗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 ( 苏联 ) 。 (2) 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大国冲突与合作。 (3) 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大国冲突与合作。 主干提醒 一、历史上的大国兴衰 1 .中国: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直到 18 世纪,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未能及时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经过中国人民长期不懈的斗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重新获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 60 多年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行,使中国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中国成为当今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2 .罗马:由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共和国逐步发展而成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以地中海为内湖的罗马帝国,是古代西方文明的骄傲。但随着基督教的分裂,罗马帝国也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 拓展必备 3 .近现代西方国家 (1) 老牌殖民国家: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国家的发展带来契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展开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英国最终获胜,从 18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成为主宰世界的主要力量。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等欧洲强国沦为世界二流国家。 (2) 新兴国家 ①德国:德国因完成国家统一、借助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迅速崛起,先后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挑战当时的国际秩序,均以失败告终。一战后德国通过法西斯化迅速发展,二战后德国分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通过民主改革、借助马歇尔计划、西欧的联合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迅速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两极格局崩溃之时,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主重新完成统一,成为当今世界强国之一。 拓展必备 ②美国:美国独立后致力于领土扩张和称霸美洲,借助工业革命,于 19 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进入 20 世纪后,积极向亚洲、欧洲扩张势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控制资本主义世界,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实力相对削弱。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挑战,国际格局在“一超多强”的局面下进一步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③日本: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和大肆侵略扩张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唯一的近代化强国。一战后势力急剧膨胀,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二战战败后,通过民主改革和美国的扶植,借助新科技革命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拓展必备 4 .俄国:沙皇俄国时期,经过不断地侵略扩张和改革,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十月革命后,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在 1922 年底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经过工业化建设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强国。二战后成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由于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沉重的军备负担,逐步丧失发展活力,于 1991 年宣布解体,陷入严重经济困难之中。但凭借其庞大的军事力量,仍然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力量中心之一。 拓展必备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冲突与合作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国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冲突与合作共存的特征。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势力范围,接着是英国与西葡争夺海上霸权、荷兰与西葡争夺殖民利益,最后是英国与荷兰、法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 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美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加入殖民争霸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拓展必备 一战后,美国、日本加紧向亚洲的侵略扩张,美日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欧洲国家内部既联合又斗争,矛盾难以协调,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西欧国家和日本在美国控制、扶植下迅速恢复、崛起,欧共体形成,至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拓展必备 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关贸总协定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规范了全球经济合作和经济秩序;欧共体发展为欧盟,进一步加强了欧洲的内部合作。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沿线国家更高层次的合作。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遭到全世界的挑战,经济格局多极化和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拓展必备 三、国际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大国冲突与合作 国际格局诞生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走向整体化的过程中。国际格局的变化,实质是大国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西欧国家主导世界向美国、苏联主导世界、再到“一超多强”局面下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演变过程。一战以前是西欧国家主导国际格局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推动了世界主导力量向美国、苏联转移,二战后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主导世界时期,苏联解体后,世界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快速发展。在国际格局演变的过程中,大国之间既有冲突又有合作,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例如,英法之间在殖民扩张、法国大革命、西欧合作初期、英国退欧投票后是对立关系;在克里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制裁分裂德国、抵制美国控制、欧盟 拓展必备 建立等方面主要表现为合作;在一战后德国的问题上,都主张制裁德国,但在制裁程度上存在严重分歧。理清这种错综复杂局面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大国对外关系的核心 —— 一切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拓展必备 四、对近现代大国崛起的反思及认识 1 .反思 (1) 俄罗斯 ( 苏联、俄国 ) :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项改革要协调进行;经济改革要关注民生的改善;政治改革要关注权力的监督和法制建设;各项政策要随环境、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的挫折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 (2) 德国:分裂削弱国家实力,统一能增强 国力;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上结盟或不结盟都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积极的民族精神能使国家奋起,扭曲的民族精神易使国家偏离正确的轨道。 (3) 美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善于抓住机遇和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提升自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发展不能以强权为保护伞。 拓展必备 2 .认识 (1) 大国崛起不能靠武力。 (2) 许多大国只是昙花一现,唯有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美、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国。 (3) 葡萄牙、西班牙是市场经济的发端国,英、法是自由市场经济和多党议会制的创始国,美国是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与政府干预有形的手共同调节经济的开山之祖。 (4) 这些国家都没有离开市场经济,都有一个稳定的宪政制度。 (5)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拓展必备 五、近现代“中国梦”的主题 1 .“中国梦”的主旨:“振兴中华”。此口号最早是孙中山在 1894 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讲到“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时提出的。 2 .“中国梦”的“两个百年”历程 (1) 从 1840 年到 1949 年:特征是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2) 从 1949 年到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特征是完成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中国梦”的“两重任务”:“两重任务”指的是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拓展必备 4 .“中国梦”的启示:“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新中国成立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国家独立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拓展必备 六、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1 .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的经济力量;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盾。 2 .新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是在和平方式下进行的,需要通过世界主要力量间的长期角逐、斗争和妥协来实现,加之两极格局解体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3 .要想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致力于发展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感受到自己担当的历史使命,要有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和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拓展必备 例 2 [2017· 全国卷 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题例讲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 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 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工场雇佣 3 万余名工人 —— 据李亚凡编 《 世界历史年表 》 等 考题例讲 时间 中国 外国 16 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 一条鞭法 ” 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 “ 太阳中心说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 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 “ 五月花号 ” 到达北美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考题例讲 【 答案 】 论题: 14—17 世纪中外交流及影响。 14—15 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了新航路,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16 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由此传入中国。利玛窦到达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17 世纪,由于对中国丝织品、瓷器等产品的需求,西方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向中国。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扩张;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的朱子学在日本成为显学,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中外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但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等地带来了灾难和破坏。 考题例讲 【 解析 】 本题以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为背景材料,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过“三步”:一是紧扣材料信息合理地提炼出主题;二是围绕论题进行阐释,表述要史论结合;三是所答史实符合“ 14—17 世纪”这一时间段并做到中外关联。即:读材料 —— 论题之源,阐述观点 —— 紧绕论题,行文表达 —— 史论结合。 考题例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