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科)(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文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如图是唐至清安徽境内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安徽( ) A. 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 B. 两宋时期科考状元显著增加 C. 科考变化的趋势受理学影响 D. 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变迁情况 【答案】D 【解析】从柱状图明显看出南宋以前安徽籍人士考中状元人数较少,从南宋到明清科考状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南宋以前,江淮之间及江南相对比较偏僻,从南宋以后,安徽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其产生的状元便逐渐增多,D选项符合题意。 柱状图中只列举了安徽历代的状元情况,没有其他省份,因此得不出安徽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排除A项; B表述和材料内容不符,两宋时期庄园没有明显增多,排除B项; 图中没体现科考内容,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是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的解读。 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 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加速了汉模与嘴方民族的融合 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这些争霸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也导致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而进行社会改革,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故B项错误。 当时汉族还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 春秋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只是开始瓦解,彻底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故选:A 。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需要掌握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 A. 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B. 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 C. 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D. 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 【答案】A 【解析】A.“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乐舞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故正确; B.题干中并未体现楚重视传承的特点,故排除; C.题干并未体现出官僚政治,故排除; D.题干中也并未体现出歌功颂德。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侧重于考查的是周代的“礼”的作用。 官僚政治:通常是应用在政府权力全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而随意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斯巴达国家是奴隶制贵族政治的典型。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长老会议、人民大会和监察官组成。人民大会有名无实,军政实权掌握在监察官和长老会议手里,而监察官和长老会议的成员,全都是贵族。 2.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 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A.西周时期王权和神权,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脱离选项,表述是不准确的。比如周天子,仍然借助天的意志来维护统治。 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后世的影响。 C.材料是中央官僚机构职能调整的表现,而不是由官僚机构调整和决定。 D.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将巫和史分离,将宗教仪式的预言家和记述历史事实的人区分开来,这样职责更加明确,工业更加细腻,更能够体现出统治阶级的要求,这体现了政治理性的特征。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特点,要求学生结合夏商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夏朝和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其次要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内容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书本知识和材料的能力。 3. 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B 【解析】A项材料无法体现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也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排除; B项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 C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并非,不符合材料主旨种族和文化认同,排除; D项材料无法体现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具体考查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 本题考查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1.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 A.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D.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与材料中“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相符。 故选:C。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切入,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予、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 A. 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 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 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 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秦朝对起诉权的限制制度--“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秦朝对于起诉权限作了严格的限制,不能乱告。秦朝把控告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对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必须受理;对于非公室告的案件,官府不予受理,如果控告人坚持告诉,还要追究控告者的刑事责任。由此可知,秦律“公室告”和“非公室告”集中把矛头直接指向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盗贼,是出于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 A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 A.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B.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C. 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体现的是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说明世卿世禄制度开始动摇,A选项符合题意。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选项排除。 材料与地方势力勾结无关,C选项排除。 材料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D选项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分封制的准确把握。 1. 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 A. 选官用人制度已经成熟 B. 官僚体制尚未建立 C. 封建等级制度趋于瓦解 D. 贵族政治影响犹存 【答案】D 【解析】A.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这一时期的选官用人制度还具有浓厚的贵族政治色彩,距离成熟相去甚远,故排除。 B.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秦朝实现大一统之后就标志着古代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故排除; C.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这一时期的封建等级尚处于刚刚建立期,故排除; D.“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可知,秦汉时期仍在某种程度上沿袭着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以保持统治的长治久安,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侧重于考查的是秦朝政治的变化。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答案】A 【解析】A.,材料中的郡县制和察举制均为官僚政治的主要内容,减弱了血缘对政治的影响力,故选A; B.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B错误; C.汉代仍为君主专制社会,未转型,故C错误; D.“决定”无法体现。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要求学生结合查机制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查汉朝察举制的特征和影响,特别要搞清楚汉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分割宰相的权力 【答案】C 【解析】A.实行节度使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 B.解决唐末地方权重问题是并非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是强化君主专制,排除; C.宋代任命文官做知州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地方权重的局面,正确; D.分割宰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任命文官做知州。 本题以宋代任命文官做知州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1.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生要在于该办法( ) A. 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 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 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 D.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A.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央集权的问题,而不是为了缓和皇族内部的矛盾。 B.推恩令主要是解决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为了削弱宰相权力。 C.推恩令只是削弱了地方藩国的力量,并不能瓦解他们之间的勾结。 D.通过推恩令,地方王国越来越小,逐渐丧失了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学生结合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背景以及推恩令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推恩令产生的历史作用。 2. 宋代以来,在很多体现才子佳人题材的戏曲、小说中,往往有作为读书人的男主角进京赶考,考取状元后迎娶美人的情节。就是那些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才最终实现夙愿。这主要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 B. 科举制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 戏曲小说符合市民精神文化需要 D. 市民阶层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答案】B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能够让读书人地位提高,满足自己的要求,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B.科举考试考中以后就能够迎娶美人,报仇雪恨,实际上是通过科举考试,让他们进入了官僚集团,体现了知识分子地位提高了。 C.材料重点反映的是科举制产生的影响,不是侧重戏曲小说的作用。 D.当时通过科举考试,确实能够实现材料中的要求,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要求学生结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科举制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道:“在隋唐之际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这一看法( ) A. 肯定了科举制下的选官用人制度 B. 是对三省制下相权制约君权本质的评价 C. 否定三省制下中央运行机制的设置 D. 忽略三省制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实质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皆为宰相,相比以前,宰相的人数有所增加,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但材料并未揭示三省制下皇权强化、相权削弱的本质,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科举制,A选项排除。 三省制实质是一种分散相权、强化皇权的制度,材料未否定其运行机制,BC选项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三省六部制的准确把握。 2. 分析下表,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结论正确的是( )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A. 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反映了古代文化的衰落 B.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反映了思想控制的强化 C.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增加,结合所学知识表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故D项正确。 A说法片面,排除。 题干反映的是思想受到控制不是繁荣发展,排除C。 D是无关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A 【解析】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A正确。 结合所学,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 秦朝的朝议制度属于集体议事制度,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事权的分割,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明内阁制度。关键信息有: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 A说法绝对。故排除。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此时宰相已经不存在。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 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地方官员,他们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说明皇帝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 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并不一定反映地方官僚腐败,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 中央集权下不可能扩大地方行政权限,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需要掌握清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和目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理解,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结合中国古代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考查对清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和目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答案】D 【解析】A、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而不是起制约作用的,这一选项本身是错误的,故排除;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大臣,在材料中未涉及,故此项错误; C、明朝的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与近代内阁的权力配置不一致,故此项错误; D、材料中皇帝的手诏、中旨须送内阁商榷,这说明了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注意只是一定的制约作用,故此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以明代内阁工作流程为考查背景,考查了学生对内阁与皇权知识的综合理解,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在学习明朝内阁制度时,要对内阁产生的背景、出现、发展以及评价进行准确的掌握。要注意,内阁的权力不同与宰相,宰相拥有决策权,而内阁无决策权,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1. 宋朝的地主与佃农有上下尊卑之分,“主犯佃照凡人减一等,佃犯主照凡人加一等”;到了清朝,租佃制进一步发展,佃农与地主“系平等相称,并无主仆名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佃农的政治权力大大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新社会经济关系正在孕育 D. 程朱理学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清朝,租佃制进一步发展,佃农与地主“系平等相称,并无主仆名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巨大的冲击,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与佃农的政治权力无关,A选项排除。 租佃制不属于新的社会经济关系,C选项排除。 程朱理学在清朝仍占据主导地位,D选项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于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的准确掌握。 2. 《汜胜之书》写道:“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写道:“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 A. 精耕细作的特点 B. 重视因地制宜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重视耕作制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产量,其表现之一就是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而《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都是属于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A选项符合题意。 因地制宜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不属于本质特点,B选项排除。 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与生产力发展无必然关系,C选项排除。 材料与耕作制度无关,D选项排除。 故选:A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考察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 解答本题主要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精耕细作的主要表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 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B 【解析】A.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且材料中只提及江苏部分地区农业产品种植情况,不能说明整个江南地区的情况,故A项错误; B.材料中体现江苏部分地区种植棉花现象普遍,说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故B项正确; C.明清时期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 D.材料中江南部分地区大量种植,体现的是农民生产状况而不是反映粮食加工状况,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有较大的上升,而水稻种植业的地位则相对有所下降。其中,太湖地区的桑树种植发展很快,在不少地方排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 2.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 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答案】D 【解析】材料一方面反映先秦著作《山海经》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另一方面我国众多省市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可见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选D; 上述古籍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的反映的时代及其内容具有一致性,故A项错误; B项所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C项与“商周时期的石犁”不符,故排除; 故选:D。 解答的关键是从“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要掌握。 3. 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服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 A.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强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 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D. 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正确。 B只是表明现象,排除。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D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政治演变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 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C. 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 D. 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答案】B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主要论述从唐朝到宋朝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关系。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对土地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客户”,使得原有的税收政策不再适用,必须进行调整。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在780年即被废止,这与题干所给材料时间不符。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与北宋政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与农业的纳税政策无关。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宋代”,并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及正确掌握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2. 《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 ) 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可以看出各国的手工业各具特色,说明地域特色较为明显,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需要掌握春秋时期手工业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春秋时期手工业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 据《考工记》的记载,制木器的工人有七种,制金属器的工人有六种,制皮器和设色、刮摩的工人都有五种,制土器、陶器等的工人有两种。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B. 手工业得到发展 C. 民营手工业发达 D. 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考工记》中记载了不同工种的出现,说明手工业出现分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故B正确; 材料没有显示商业的发达,排除A; 《考工记》记载的是官营手工业的内容,不能体现民营手工业发达,排除C; 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打破官府对生意的控制,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考查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解答本题是主要理解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手工业部门出现了分工的现象,这标志着手工业的发展成熟。 2.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B. 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C. 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答案】B 【解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明代嘉庆、万历之际,大批读书人弃偶就贾,进人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偶商”。由此可知( ) A. 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 B.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正统地位 D. 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高于儒士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嘉庆、万历之际,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据此依据材料“大批读书人弃偶就贾,进人商业领域”可知B正确。 明朝依然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A。 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明代嘉庆、万历之际。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1. 明朝有人描述当时情景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出当时( ) A.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C. 区域性商帮的出现 D. 跨区域贸易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意思是燕赵秦齐江淮这些地方的货物,被商贩们日夜向南贩卖,而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的货物,则是被贩卖到北方,说明跨区域贸易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历代王朝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故B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意思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 【小题1】(1)本小问的特点,综合材料一可知,中央、地方监察机构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形成与行政体制并行的监察体制(制度化、规范化);伴随专制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发展而不断强化与完善。 (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的时间,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阶级以及思想等方面分析即可。 (3)本小问的积极作用,依据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作用是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特点:中央、地方监察机构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形成与行政体制并行的监察体制(制度化、规范化);伴随专制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发展而不断强化与完善。 (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 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3)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监察制度。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以及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原因以及作用。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近代监察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成理各有依据的。分别以这三个年份为起点,算到1840年,各自都在2000年以上,比西方多了一倍。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时,学生首先要明确提出论题,通过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论题应该包含漫长的延续以及键位变化两个方面,在论证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故答案为: 观点: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延续,但社会仍有微渐变化。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年以上,社会发展滞缓。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长期延续并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思想上,长期文化专制,儒学独尊。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一些中国士大夫开始关注并引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中国社会,但总体上微弱,不可能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的继承与转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整体认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但答题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做题的关键在于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以及思想文化方面多角度的分两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分析。 1. 材料公元前 536年,郑国名臣子产,接到了晋国贤臣叔向一封措辞严厉的来信,信中称“开始我还对你寄予希望,现在没有了”。是什么使这两位曾经相互欣赏的贤人发生了分歧?原因是郑国在子产的主持下铸刑书,公布了成文法。叔向在给子产的信中写遭:“这样一来,平民知道了有法可依,就不会畏惧身价比他们高的人,就会弃礼,从法而争。去礼从法,是末世之制。郑国大概要败亡在你的手里了。”子产回信说:“现在不能考虑到子孙后代了,我这样做是为了救世。”公布成文法,是将本来由贵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众,让平民可以视法而动,而不再视贵族而动,在行事上拥有了主动权。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 --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书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子产铸刑书的意义。 【答案】 【小题1】(1)通过材料时间“公元前53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积极发展本国力量,以求在诸侯争霸中称雄;贵族阶层力量的衰落,平民阶层逐渐提高在国家中地位。 (2)通过材料“公布成文法,是将本来由贵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众,让平民可以视法而动”“而不再视贵族而动”“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背景: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积极发展本国力量,以求在诸侯争霸中称雄;贵族阶层力量的衰落,平民阶层逐渐提高在国家中地位。 (2)意义:子产铸刑书意味着成文法的颁布,使百姓有法可依;打击了传统贵族阶层,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法律解释权集中到政府,符合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有利于郑国增强国力,在春秋诸侯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 【小题2】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主要考查子产铸刑书的背景意义。 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找出主要的信息来回答历史问题,并能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其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