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017-2018 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人名)为后(继承 人),智果曰:‘不如宵(人名)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 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 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材料表明 A.战国争霸冲击宗法制 B.智宣子主张立君以仁 C.智果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D.统治者极力维护分封制 2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心外无物” B. “理” C. “仁” D. “格物致知” 3.“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 于死亡。”“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 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仁政治国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 法 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 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 是 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 B.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渡膨胀 C. 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 D.新儒学从根本上脱离“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5.“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由此可见, 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C.探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6. 古希腊先哲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 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 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 C.理性高于感觉 D.“美德即知识” 7. 在 15 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 10%属于古典书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 升到总数的 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 27%。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B.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 C.人文精神的复兴 D.启蒙思想的兴起 8.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 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 存在 C.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D.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 风潮 9.《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 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 ) A.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 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C.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0.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 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 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 发展 11.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 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① ② ③ ④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12. 下面《坊车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画作,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 生活场面非常生动,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属于工笔画,体现线条之美 B.属于山水画,表现山河之美 C.属于文人画,具有深远意境 D.属于风俗画,充满生活情趣 13.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 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 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 少发生。这种故意增加或减少记录的行为,表明中国古代( ) A.天文观测手段落后 B. 科学研究主观随意 C.天人感应影响深远 D.专制皇权不受约束 14.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 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 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 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 明( ) A.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据科学实验 B.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 有力 C.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 过时 15. 19 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 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 要出于( ) A.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遏制自然欲求膨胀 C.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16.19 世纪后期,英国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 《巨人》的漫画。漫画中, 一个放在铁轨上的巨大的铁壸正被火焰烧得从壸盖和壸嘴喷发出水汽。此漫画 的主要寓意是( ) A.乘坐火车很危险 B.蒸汽机就是火车 C.蒸汽机污染了环境 D.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17.英文的 “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 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 (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C.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 发展 18.郁达夫说“无论政界大员王揖唐,封建军阀陈炯明还是高等小学的小学 生,无不大谈“主义” , 甚至久别重逢的母子闲来话的家常里也含有“主义” 的内容。 这种现象表明 ( ) A.中国社会已深入理解西方文化 B. 马克思主义传播已有语境基 础 C.社会各阶层民众认同三民主义 D.儒家的主流思想地位仍然存在 19.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 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 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 A.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B.理学已开始遭到批判 C.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郑观应曾援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方 的数学、化学、光学、电学等均出自中国,皆“我所固有者也”。其目的是( ) A. 减少“以夷变夏”非难的阻力 B. 借“西学中源”说来阻挡改 革 C. 借“本来之学”加强国学地位 D. 为“中体西用”提供理论依 据 21.《四库全书》总目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 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这反映出编撰者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C.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优劣 D.天朝上国的观念彻底改变 22.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 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 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 材料实质(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C.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24. 据吴虞称,1916 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 5 份,此后一直未 见大的起色。1919 年底,吴虞在华阳书报流通处,翻阅其售报簿,内中有两处 记录令他讶异:一是守经堂亦买《新青年》看;二是成都县中学一次购买《新 青年》等杂志 22 元。《新青年》全年定价 2 元。《新青年》销售情况前后反 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B.民主思想为各阶层接受 C.新文化运动遍及全国 D.白话文运动成效显著 25.1918 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 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 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 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 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B. 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 治态度 C.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 程 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与 发展,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清 《弟子规》 (1)简述材料一涉及儒家的主要思想?(2 分)分析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 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 分)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 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 《原君》 材料三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 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 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 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2)结合材料二、三、四,指出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是怎样批判理学 的?(3 分)这些思想批判,是在怎样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萌生的?(3 分) 材料五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的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 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 步思想与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指封 建社会,引者注)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3)阅读材料五,结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和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 政治主张,说明为何“前者是中世纪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6 分) 27.(20 分)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 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 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 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 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 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 “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 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 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 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 文化转型难的原因。(6 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 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 个观点的理解。(5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 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的巨作。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提出一个 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 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国的诗词歌赋 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 自选角度,评述材料观点。(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D C C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C B C D D B A A 21 22 23 24 25 A C B A A (1)主要思想:礼、仁、孝。(2 分) 积极作用:传承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有利社 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 分) (2)①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批判理学伦常观。(1 分)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批判理学空谈。(1 分) 王夫之: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1 分) ②政治经济条件:社会矛盾尖锐,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兴起。(3 分) (3) 前者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只是通过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思想来修补 封建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具体的资产阶级政治方案。(6 分) (1)三个阶段① 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或答“洋务运动”) ,学习西 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3 分。每点 1 分) ② 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 了,未能拯救中国。(3 分。每点 1 分) ③ 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奠定 了思想基础。(3 分。每点 1 分) ( 2 )原因:① 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 )的阻碍。(2 分) ②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 分) ③ 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2 分) ( 3 )理解:材料一、二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全盘西化不行,全盘传统化也不行。应 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 分) (14 分)答案示例:例一:观点: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建了我们民 族精神史。(2 分) 论证:春秋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两宋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足法,人言不足恤”。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每个史实 3 分,答三个史实即可,共 9 分) 小结: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 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 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史发展的见证和象 征。(3 分) 例二:观点:文学的产生发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学是时代的产物。(2 分)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针对礼崩乐坏 的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因国家分裂、诸侯纷争、屈原创作《离 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进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 时代。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科举以诗取士,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两宋时期虽然多个政权并存,社会矛盾尖锐,但是商品经济更加繁荣,市民阶层的发展, 词、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朝少数民族的统治,元曲使得文化趋向民间。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社会衰落与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使得有反封建专制 特点的小说、戏曲走向繁荣。文学更加通俗化发展,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把世俗人情和时代特色反映得淋漓尽致。(每个史实 3 分,答三 个史实即可,共 9 分) 小结: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和文明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精华。文学是时代的缩影,时代的产物。(3 分) (可以从多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