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卷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2.“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此语描述的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3. 宋代的商业活动范围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其最为合适的书名应该是( )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盛世的辉煌》 4.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 B. 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 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 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 5.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要求增加 B.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 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6.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地争夺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方向相同 B.争夺工业原料的需要 C.扩大市场的需要 D.资本积累的需要 7. 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 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 小时,平均寿命17 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6 A.推动 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铁路运输 B.电报通讯 C.航空 D. 航运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0.“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纺织业与面粉业 B.烟草业与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 D.面粉业与榨油业 1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12.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13.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 A. 内地省会 B. 城市 C. 沿海地区 D. 农村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5.2014年5月27日求实网:“深圳是当代中国第一座标 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 B.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16.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 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6 17.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掠夺 B.中央集权、手工工场、圈地运动 C.海外贸易、殖民战争、手工工场 D.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 19.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B.大量机器投入生产使用 C.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D.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20.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坚船利炮 C.物美价廉的商品 D.新式机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20分)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济发展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基础。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国经济发展史的问题: (1)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2分)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鸦片战争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在此基础上,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出现怎样的新的生产方式? 6 (2分)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的历程?(6分) (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确立起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2分)1958至1961年我国开展了哪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了混乱? (2分)成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的是哪一次会议?(2分) 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化、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材料三 《新全球史》指出: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6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标志性历史事件。(2分)并指出是谁首先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2分) (2)材料二中导致“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分)分别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分) “在这60年间”,人类社会先后进入了哪些时代?(4分) (3)据材料三回答:哪些因素导致了“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6分) 6 历史答案 1-5.CBABA 6--10 DCBDA 11—15 ABDCB 16-20AADDC 21.(1)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 济)。(2分)特点:自给自足。(2分) (2)变化:逐步解体。(2分)方式:民族资本主义。(2分)历程: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迎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随着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民族资本萎缩;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6分)(答出三点即可) (3)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2分)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2.(1)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探险家:哥伦布。(2分) (2)事件:两次工业革命。(2分)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4分)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4分) (3) 因素: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条件;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6分,答其中2点即可)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