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三原南郊中学2020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 D. 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答案】C 【解析】 由“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到“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说明由于分封制的实施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故C项正确;受分封的地方并不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周王室对于地方的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周边地区开发,并不是说周王室附近地区衰落,故D项错误。中外朝制度 2.辟雍是周天子进行祭祀祖先、布政、施教等活动的综合性场所。周天子在开放空间通过礼乐仪式将传统风俗习惯和国家治理规范传递给无数受众。由此可见,辟雍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政治 B. 调和贵族关系,促进社会和睦 C. 区分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 D. 传递知识信仰,增强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周天子在开放空间通过礼乐仪式将传统风俗习惯和国家治理规范传递给无数受众”来看,辟雍在当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通过传递知识信仰,来增强文化上的认同感。故答案为D项。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集权政治,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血缘亲疏,排除C项。 3.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正确。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对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由材料“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可知商鞅变法的小家庭措施使传统“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下列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中心环节。A选项只涉及表象,B、D选项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应选C选项。 5.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A. 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 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等字眼强调的是对才能的重视,所以材料中的变化也就说明了对官员才能的重视,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起不到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的作用,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的是科举制度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才能而非行政效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6.下表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历史时期 州数 郡数 县/侯国数 西汉末 13 103 1585 东汉中叶 13 105 1150 西晋 19 173 — 南北朝初期 38 313 — 南北朝末期 275 663 1500上下 A. 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 B.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 C. 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 D. 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由图表信息可知,西汉、东汉和西晋时期,州郡数量较少,而南北朝时期州郡数量大增,这是因为西汉、东汉和西晋时期国家统一,而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因此地方行政体制受到国家政局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和州郡数量的变化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到南北朝时期,国家数量增多,而不是疆域的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行政效率如何,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表中的数字信息找出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7.下表是有关汉代刺史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旧制,州牧(刺史)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遗椽史案验,然后黜退。” 清代·赵翼《咳余丛考·卷二十六》 “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者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职重大。” 东汉·班固(又书·朱博传》 A. 刺史监察权走向了独立 B. 刺史职权范围得到扩大 C. 刺史的行政权受到削弱 D. 刺史制度日益趋向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刺史由无权处置“二千石长吏”到拥有了选拔高级官吏的权力,说明刺史的职权范围得到扩大,B项正确;汉代刺史原本就有独立的监察权,材料反映了刺史由监察向行政的转变,不能说明监察权走向独立,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刺史行政权的加强,而不是削弱,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刺史职权的变化,不能说明刺史制度的完善与否,D项错误。 8.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 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 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A 【解析】 政事堂的设立主要是由于中书门下两省相互扯皮,导致办事效率低下所致,可见两个部门合署办公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正确;三省长官还是各负其责,并没有扩大权力,故B错误;除了论述的是行政效率问题,不是皇权与相权矛盾问题,故C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要废除三省六部制度,故D错误。 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A.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B.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C.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D.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削弱了地方兵权和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造成了地方力量的衰落,无法应对边境少数民族的威胁,这说明北宋的制度虽然解除了藩割据的旧弊,但由此形成了新的地方积弱的问题,因此B正确;材料中没有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北宋削弱地方权力,消除了地方割据但造成地方积弱,最终导致靖康之役的溃败,不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C错误;虽然实行分化事权并不能铲除割据基础,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D错误。 10.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有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31人,色目(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32人,汉人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9传、100人之多,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时 A. 科举制度稳定发展 B. 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 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D. 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蒙古人、色目人在镇守云南的将官中所占比例较大,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占列传的七分之一,说明元朝时期中央政府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从而任命中央政府信得过的蒙古人、色目人驻守云南,且涌现出一些杰出官员。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交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D项。 11.明代嘉靖皇帝对首辅的特殊地位公开表示认可,他认为“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在救谕内阁辅臣言时云:“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这表明明代内阁 A. 作用日益重要 B. 有效制约了皇权 C. 权位高于六部 D. 获得了法定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依据材料“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可知,明代内阁作用日益重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制度的实施加强了专制皇权,并未制约皇权。C、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权位并未高于六部。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下表是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下表定程度上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中国 A. 官员选拔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B. 地方官员主要职能的变化 C. 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历程 D. 从闭关锁国走向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可以得知,鸦片战争后上海道台开始有了外交的职能,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折射出中国人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历程,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选拔方式,排除A;从表可知,主要职能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中国走向世界是被动行为,排除D。 【点睛】表格类题目要严格依托表格内容,切记不可过分引申夸大。 13.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B. 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 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 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日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可知马克思强调的是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帯来灾难的同时,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了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故D项正确;马克思说的“暴力”指的是中国在外在压力的情況下走向了近代化,故A项错误;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列强对华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C错误。 14.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谕命督抚要“不拘资格”保举武职人员,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清史稿》记载称:“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这表明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 B. 清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 C. 清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 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等信息来看,地方用人权大为增强,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用人体制的不正常现象,不是清政府对用人体制的调整,排除B项;地方用人权扩大,表明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排除C项;地方督抚用人权扩大,并非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排除D项。 【点睛】 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并且导致“七国之乱”,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弱。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晚清时期,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形成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局面。 15.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B.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对主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刻,答案为C;材料只能反映甲午战争对当时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体现不出是近代中国的分水岭,A错误;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下降,清朝政府放弃了天朝上国的思想,B错误;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就有了,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16.金田起义前后,太平天国对儒学的政策变得极为严厉。太平军四处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孔子在当时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儒学不可动摇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 打击儒家思想 B. 巩固新生的天国政权 C. 推进反清斗争 D. 推行平均主义思想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金田起义前后,太平天国对儒学 政策变得极为严厉。太平军四处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孔子在当时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儒学不可动摇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打击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学,其目的是动摇儒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推进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故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打击儒家思想是手段,A错误;据材料“金田起义前后,太平天国对儒学的政策变得极为严厉。 ”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政权还没有确立,B错误;据材料“太平军四处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孔子在当时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儒学不可动摇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可知,太平天国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与推行平均主义无关,D错误。 17. 《光明日报》记载“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的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这体现出 A. 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带有主观色彩 B. 两部文献属于第二手史料,需要甄别、辨伪 C. 清政府方面的解释更接近历史真相 D. 两部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会影响历史真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的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可见,材料主要突出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带有主观色彩。故选A。 考点: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方法·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18.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众多女子团体的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推动,这说明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出现于1927年,材料也未涉及女性的所有权利,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指的是反对帝制的观念,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D项错在“确立”,故错误。 1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有机社会建设的序幕,紧随其后的应是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改造,但必须铲除中国的专制制度。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该学者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 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 使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 C. 成为新旧民主革命之间的桥梁 D. 推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可知,五四运动对社会的变革是从个人改造开始做起的,即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故选D。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但并没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排除A;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是从辛亥革命开始,排除B;材料中提及社会建设、社会改造、个人改造,却没有提及五四运动对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C选项排除。 20.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这一号召 A. 说明中共较清醒地认识了中国国情 B. 表明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运 C. 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的具体表现 D.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号召建立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联合战线,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现阶段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故选A。材料体现的是建立民主联合战线,进行国共合作,并不唯一指向工人运动,排除B;全民族抗战路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并联系所学中共二大的历史背景。 21.从广东、福建到湖北、江苏,革命的浪潮不断高涨,仅仅两三年之内,革命党人“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来未竟之事业”,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成就 A. 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目标 B. 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C.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D. 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等语中可判断题干描述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基本摧毁了帝国主义所扶植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革命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并不会促成第二次合作;而且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故排除ABD三项。 22.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 A. 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 B. 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 C.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注意维护地方社会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 “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没有提到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故排除A。从材料里扩大党支部,成立村政权等信息可以得出,B项正确。材料里没有提到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有提到能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信息,故排除C。材料主要是指中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不是维护社会秩序方面,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23.苏联崔可夫元帅在其回忆录中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崔可夫元帅认为中国抗战 A. 化解了苏联东方作战压力 B.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 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答案】D 【解析】 材料“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使日军无力进攻苏联,从而使苏联避免了被德日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故D正确;“化解苏联东方作战压力”的原因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故A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出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错误;“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说法过于抽象,没有突出对苏联的影响,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牵制日军的主要兵力与苏联避免被德日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4.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经告诫国会“美国必须大规模地,而且可能不断扩大规模为中国政府的军事努力承担费用,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承担费用。”这反映了 A. 中共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B. 美国将退出其在远东的势力 C. 国民政府无力维系其统治 D. 民族战争即将迎来最终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支持国民政府政府,但在1948年时国民政府的经济正在走向崩溃,无力维持在中国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共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故A项错误。美国将退出其在远东的势力不符合史实,如插手台湾事务和朝鲜战争等,故B项错误。民族战争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取得胜利,此时是解放战争,故D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 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 (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解析】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一“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范围、选拔方式、评选标准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阶层流动、统治基础、行政效率等方面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清末新政……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危机、科举改革、新式学堂、留学潮、民国政治等方面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意义,根据材料三“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事制度、人才选拔、干部队伍等方面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原因: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举措”,依据材料一“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等,归纳、概括,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背景”,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多个角度(诸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思考和作答,只要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2 )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等,对比材料一信息,注意围绕救亡图存、反专制、求民主、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维度展开思考和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意义”,结合相关史实,可从多个方面展开,如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等,只要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史学界有如下几种阶段划分: (1)1840年—1895年 (2)1895年—1927年 (3)1927年—1949年 (4)1949年—今 根据以上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阶段进行阐释说明 【答案】示例一:选第一阶段:1840年-1895年,这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史实依据如下 (1)经济上,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2)思想上,出现了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近代教育科技也逐渐产生。 (3)此外,洋务运动还开启了我国军事近代化、国防近代化、外交近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1840年-1895年是我国近代化的初步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器物”层面,尚未深入到制度层面。 示例二:选第二阶段:1895年-1927年,这是中国向近代化发展进一步深入。史实依据如下: (1)政治上,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清政府进行“新政”,实行“预备立宪”,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些活动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2)经济上,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国初年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都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3)思想上,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中 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思想近代化不断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1895年--1927年是我国近代化从经济到政治、思想文化(从器物层面到制度、思想层面)的整体深入发展阶段。 【解析】 【详解】近(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之一,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本题从史学界的一个划分观点入手,考察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整体把握,但又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能分清几个阶段的划分依据,判断每个阶段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再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阶段作答,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本题涉及对“近(现)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对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正确认知。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宫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经过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妥善保存到抗战胜利。 ——摘编自段勇《国宝大迁徙:民族文化遗产保卫战》 材料二 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了3882名学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 材料三 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撤迁的各种大型设备、军工物资、文物等也先后运到宜昌,等候换载入川。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惟有走长江。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乎调集公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摘編自晓真《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答案】(1)日本从局部战争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 (2)理由: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地理环境有利,相对安全。意义:保留中华文文脉和工业基础,为坚持艰苦抗战提供了保证改变了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发展;鼓舞士气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为日本从局部战争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抗日。 (2)依据材料二“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得出国民政府的指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南地区地处战略后方,地理环境有利,相对安全等。 (3)依据材料二“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材料三“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之后,西南她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得出保留中华文文脉和工业基础,为坚持艰苦抗战提供了保证改变了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发展;结合所学得出鼓舞士气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