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蚌埠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 ) A.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B.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 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4. 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的是( )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集体宰相制度 ③儒家正统 ④官僚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 C.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 6.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 ) A. 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 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 C. 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 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 7.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8.罗马最高裁判官法是一种通过最高裁判官的实践对原有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弥补,对当事人权益进行合理救济的衡平法。经过国家认可而发生普遍的约束力,从而形成最高裁判官法。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不注重于形式,体现了所谓“公平合理”原则,对罗马万民法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由此可知最高裁判官法( ) A.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B.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C.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D. 使罗马法形成比较完整体系 9.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当伯里克利的政策给雅典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时候他们判处伯里克利一笔罚金;当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失败之后,雅典民众开始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民众决策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B. 实现民众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利被滥用和误用D. 体现了一定的“主权在民”观念 10.1910年12月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采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中的罪名法定主义,制定缓刑和假释制度等,取消因“官秩”、“良贼”、“服制”而刑的适应上所形成的差别。据此可知,新刑律( ) A.固守了中国文化传统 B.照搬了西方模式 C.巩固了清朝统治 D.体现了近代法律精神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 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 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 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 D.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 12.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13.学者何顺果认为,美国“建国之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根据《1787年宪法》,解决美国“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确立起来的原则是( )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分权与制衡原则 D.共和制原则 14.列宁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立即与同盟国停战;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第三,没收资本家的工厂、矿山和其他工业企业,交给各厂的工人委员会管理;第四,确认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这表明此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心任务是( ) A.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15.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1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 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外交( ) A.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B.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C.提高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D.缓和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18.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法兰西民族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如此爱走极端,不是由原则指导,而是任情感摆布”,以此来理解近代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的原因。这说明托克维尔( ) A. 认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B. 从法兰西民族特性来剖析历史 C. 认为民族特性是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D. 开辟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和角度 19.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 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0.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备忘录贸易体制”下,给中国官方或半官方的市场开放利益,而不给中国“半官方”外交的待遇和名分,中国政府则为了取得中日贸易利益而放弃了国家外交地位的政治要求。据此可知,“备忘录贸易体制”( ) A.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声B. 意味着美日同盟出现了裂痕 C. 体现了中日外交的灵活性D. 不利于中日政治关系正常化 21.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可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 A.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B.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C.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D.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22.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惟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据此推知,雅典( ) A.平民政治沦为暴民政治 B.精英治国与公民政治并存 C.分权制衡体制日益完善 D.工商业阶层占据城邦要职 23.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 ) A.政府主导注重实效 B.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 24.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12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危机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美国社会防反贪腐,并无新招,只是一些常见办法:政企严格分开,官员在岗期间,只从政不沾钱物,只掌政权而无经济特权。这就能从土壤和源头上对贪污腐败的滋生进行有效遏制;联邦调查与议会弹劾,两只眼睛死盯官员,分头监督,官员难有贪腐良机;官员一旦出现越轨行为,媒体就会蜂踊而至,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更为厉害的是,官员若有不良行为,将官员劣迹录入电脑,随时备查,迫使官员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前途不得不好自为之;官员们都以洁身自好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 ——摘自牛牧《美国社会怎样防贪反贪?》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秦朝建立完备监察机构(御史台),官员称“御史大夫”,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党员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1951年开始到1954年结束,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整党建党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清除了党内严重的贪污腐化分子。之后,开展了“三反”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还 建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建设》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进步性。(12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共监督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8分) 蚌埠二中2018-2019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DBCA 6---10 CCADD 11---15 ACBDA 16---20 DBBAC 21 --24 CBDA 二.材料题 25.答案 (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2分) 史实: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4分) (2)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6分) 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分) 26.【答案】论题:民族危亡与国共合作 阐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妄图华北自治;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同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从此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7.(1)特点:国家制度遏制官员贪腐;监督机制威慑官员贪腐;媒体舆论压力迫使官员不敢轻举妄动;社会风气和官场道德约束。(8分) 进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狭窄的监督机制;(2分)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较充分地体现了民意和法律意志。(2分) (2)特点:监督法制化;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实施监督;加强党的建设,从源头上根治腐败; 开展群众运动,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充分利用民主党派进行监督。(任答三点6分) 作用:形成了依法反腐的有效机制;为建立(或)巩固政权赢得了保障;涤荡了社会风气,澄清了吏治,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任意答对2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