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卷 ‎1.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 A. 社会功能逐浙增强 B. 政治功能彻底消逝 C. 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 不断推动社会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宗族制度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秦唐宋元的大宗族大门阀逐渐向地方绅士富豪势力转变。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演变可知,伴随着我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宗族呈现出政治势力减弱、社会功能增强,主体平民化的特点,故A正确;政治功能彻底消逝说法绝对,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主体呈现平民化趋势,不是呈现官僚化趋势,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转型的信息,D错误。‎ ‎2.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特征之一。明中叶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B. 农业经济趋衰退 C. 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D. 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地”是种植经济作物,“多种田不如多种地”可以得出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导致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D正确;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开始改变,A错误;材料中是说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农业经济趋衰退,B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知道材料中“地”的含义,种植经济作物说明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的减少。由此得出问题答案。‎ ‎3.明仁宗洪熙二年,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之后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举被废。这一制度 A. 反映了科举制度日益僵化 B. 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群体 C. 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D. 不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科举考试名额逐渐被南方占据,为此明政府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南六十,北四十”,显然是为了笼络北方士人群体,B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不能反映科举制度日益僵化,也没有违背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故A和C错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中无法体现,D错误。‎ ‎4.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 类型 中唐 晚唐 宋 贡茶州 ‎17个 ‎17个 ‎6个 产茶州 ‎43个 ‎69个 ‎582个 贡茶州所占比重 ‎39.35%‎ ‎24. 64%‎ ‎1.03%‎ A.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D.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越来越多的产茶州的出现反映了生产茶叶的规模扩大,从侧面说明民间消费茶叶的增多,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不能反映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对奢侈品茶叶的重视,排除。D项,题干现象不能反映唐宋手工业区域分工现象,排除。‎ ‎5.《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 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 C. 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 ‎【答案】C ‎【解析】‎ ‎ 材料中“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说明罗马法主要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选C;材料没有提到奴隶,排除A;《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排除B;自然法崇尚理性、公平和正义,而材料包含落后的习惯法习俗,排除D。‎ ‎6.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 A. 抛弃了藐视西方人传统观念 B. 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 C. 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正确途径 D. 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学习西方思潮。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答案为D项。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排除B项;魏源对西方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 ‎7.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 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 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 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1924年,选项A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D排除。‎ ‎8.下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段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际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05‎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 A. 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 “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 “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领域已出现“左”倾错误 D. 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不堪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表明“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二五”时期是1958一1962年,1958年出现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是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故C正确;A项中“始终呈现出下降趋势”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国家工业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结果,并非农业合作化运动导致“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B错误;1960年我国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5年国民经济不混乱,D错误。‎ ‎9.1979年9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该决定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原有经济发展模式 B. 提高农民在实践创新中的积极性 C. 决定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建立适应生产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979年“加快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因时因地制宜”,保障农民“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权和主动性等与肯定原有发展模式矛盾,A项不符合史实;农村推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生产责任制”,C项错误;根据1979年尚未明确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且材料仅涉及生产而并未涉及产品流通,D项错误。‎ ‎10.1866年,英国首相格拉斯顿在议会提出7英镑选举权的标准,结果在新增加的40万选民中“只有一半是工人阶级,另一半增加的是中产阶级”;改革后的总选民人数是130万,只占当时所有成年男子的1/4。由此可知英国 A. 议会改革由工人阶级推动完成 B. 议会一直是英国国家政治权利中心 C. 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D. 议会改革后资本家丧失议会主导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1866年”“新增加的40万选民中‘只有一半是工人阶级,另一半增加的是中产阶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从而出现材料中的状况,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议会改革是由工业资产阶级推动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议会的地位,故B项排除;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议会主导权,故D项错误。‎ ‎11.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D.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答案】D ‎【解析】‎ ‎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D;‎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故排除A;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排除BC。‎ ‎12.如图为联邦德国的一幅讽刺漫画,标题为“在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路上”。这表明 A. 欧共体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大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利益之争 C. 法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 英国与欧共体诸国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依据漫画,当英国轻松地越过比利时、荷兰以及卢森堡后,横亘在他前方的是硕大的难以逾越的法国,寓意英法之间的矛盾关系,英法争夺欧共体的主导权,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共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平衡,故A项错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国的主导作用不如德国,故C项与史实不符;英国加人欧洲共同体的阻力主要来自法国,漫画也没有说明英国受到其他国家阻碍的信息,故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纽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外,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折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答案】(1)特点:遵循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并存;实施城乡合一的治理方式。‎ 成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农耕经济为主,城市工商业发展水平低;城市缺乏自治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2)特点:斗争主体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斗争形式多种多样;斗争目标是争取自由和法治。‎ 意义: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祌。‎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愈能得到发展”可以得出遵循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理论;依据材料一“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纽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规则和习惯法”可知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并存管理;依据材料一“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可知是实施城乡合一的治理方式。成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农耕经济为主、城市缺乏自治传统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等回答。‎ ‎(2‎ ‎)特点:依据材料二“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的信息可知斗争主体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依据材料二“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可知斗争形式多种多样;依据材料二“开始实行城市自治”“现代法治精神”可知斗争目标是争取自由和法治。意义:依据材料二“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近代市民阶级精神”的信息和所学从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等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文化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文化兴衰是各国历史变迁的重要表现。(二)科学发展与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推动世界走向文化“一国化”的重要因素。(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 ‎——陈衡哲《西洋史》‎ 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观点:文化兴衰是各国历史变迁的重要表现。‎ 论证: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僵化,整个社会发展缺乏活力,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思想专制不断强化,思想发展走向衰落。1956年,随着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毛泽东提出了繁荣文化发展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是新中国文化兴盛的重要原因。‎ 结论:文化繁荣是大国崛起重要见证。‎ 示例二:观点:科学发展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论证:17世纪,随着欧洲生产力的发展,欧洲社会爆发了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历史的发展。伴随着生产技术的积累,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加速了历史的发展。‎ 结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对于本题的解答,首先必须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如根据“文化兴衰是各国历史变迁的重要表现”“科学发展与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等信息,可以得出陈衡哲的主要观点是:重视作为历史发展见证的文化;强调科学与文化交流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然后,选取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并得出结论。论述过程要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史学素养,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开放性试题,要对材料进行分析选取具体论题,可以就某一观点或整体进行判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在论述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言之有物,价值观正确。对于本题的解答,尤其是要注意“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需要得出全新的结论。‎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逐步解决经济困难,百姓的生活日趋稳定。但是,到了1953年下半年,全国粮食紧缺问题极其严重。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国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化商业和私营商业并存于我国商业中的批发和零售领域,而私营商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粮食销售市场基本是自由市场,农民除了缴纳农业税(公粮)外,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样,在全国粮食供求矛盾尖锐之际,国营商业企业无力调控市场,很多私商趁机大搞投机活动,抬高粮价,从而影响整个物价稳定。粮价的大幅度波动,不仅威胁着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如果放任这种波动,就会引起人心不安,社会震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就很难进行。”‎ ‎1953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同年12月初,除西藏以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来,又实行了对食用植物油、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1985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用合同定购政策代替统购政策。在30多年间,以粮食为主的统购统销政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MBA智库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提供原料;粮食紧缺,物价不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2)影响:.统购统销政策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提供资金和廉价原料;统购统销政策推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之中;推动一五计划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严峻的粮食危机;弊端:统购统销割断了农民同市场的联系,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中徘徊的局面;推动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1953年下半年”,可知当时正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根据“很多私商趁机大搞投机活动,抬高粮价,从而影响整个物价稳定”,“威胁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放任这种波动,就会引起人心不安,社会震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就很难进行”,结合所学可知,粮食问题既关乎经济,也是政治问题,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既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解决工业原料和资金问题,也是为了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辩证分析,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对于当时发展工农业生产、稳定市场和改造生产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对于农民、农业和经济体系的长远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答案】‎ ‎【解析】‎ ‎【详解】(1)根据“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得出受近代以来沙俄扩张主义传统的影响;根据“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得出二战后期,苏德战场上的战争形势以及苏军帮助解放了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有利条件;根据“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结合所学得出德国两次入侵的历史经验总结。‎ ‎(2)可从为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巩固和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分析其积极影响,从遏制了东欧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道路,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威信等角度分析其局限性。‎ ‎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奢香(1358-1396),彝族,自幼受到家庭私塾的培养教育,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贵州宣慰使赞霭翠为妻。明初,因云南尚在元朝梁王的控制之下,朱元璋制定了“先安贵州,后取云南”的战略方针。霭翠和奢香夫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归附明王朝。当明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洪武十四年、霭翠病逝,其子年动,奢香开始代理宣慰使之职。当贵州都督、马皇后的侄子马烨“欲尽灭诸罗,以代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时,奢香洞悉奸谋,安抚属下,明确表态“反非吾愿”。随后,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奢香回黔后,大力宣扬朝廷威德,组织人力修筑驿路,“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客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先后沟通了川、滇、黔三省交通,密切了与中原和川滇各省的联系,“西南千古险阻隔塞始通”。驿道修通后,她多次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到朱元璋的褒奖。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明太祖谥封其为“大明顺德夫人”,并按照彝俗的风格修造奢香墓。‎ ‎——摘编自李红香等《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奢香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主要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奢香夫人的历史贡献。‎ ‎【答案】(1)努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归附明王朝;帮助明王朝统一云南;深明大义化解分裂危机;修建龙场九驿等交通要道;派遣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 ‎(2)评价:结束了云南的割据局面,促进了国家统一;避免了民族冲突,维护了民族团结;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南地区的治理与开发;推动了民族文化交融,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 ‎【解析】‎ ‎【详解】(1)努力:根据“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归附明王朝”得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归附明王朝;根据“当明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得出帮助明王朝统一云南;根据“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得出深明大义化解分裂危机;根据“组织人力修筑驿路……先后沟通了川、滇、黔三省交通,密切了与中原和川滇各省的联系”得出修建龙场九驿等交通要道;根据“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出派遣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 ‎(2)评价:根据“当明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得出结束了云南的割据局面,促进了国家统一;根据“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得出避免了民族冲突,维护了民族团结;根据“先后沟通了川、滇、黔三省交通,密切了与中原和川滇各省的联系”得出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南地区的治理与开发;根据“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出推动了民族文化交融,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