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二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二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 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等级提升] 1.(2018·江西玉山一中月考)为了装饰神庙,希腊人开始更多地采用神像。按 照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神是被道德化了的人,所以经常被塑造成最 魁伟、最完美的人的形象。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 A.崇尚美的价值观念 B.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实现 C.主张人对自然的改造 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讲述了古希腊人民对神的理解,从“神是被道德化了的人,所 以经常被塑造成最魁伟、最完美的人的形象”可以看出古希腊人重视人的意识, 体现出的是人本主义,故选 D 项。A 项不是关键点所在;材料没有体现“个体的 人的价值实现”,B 项排除;C 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2.(2018·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普罗泰格拉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 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这说明智者学派 ( ) A.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 B.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 C.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传统习俗的内容,因此也就无从体现“敢于打破旧的传 统习俗”,故排除 A 项;根据“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 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可知普罗泰格拉既注重培养私人事务处理 能力,也重视培养公共事务处理能力,故排除 B 项;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智者学派适应了当时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工商业发展的时代需要,故选 D 项。 3.(2018·安徽屯溪一中期中)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 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 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 思想( )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句格言就是“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这是 智者学派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反对迷信,认为一切制度、法律、 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都是相对的,其兴废要以人为尺度,这体现了古 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故 A 项正确。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 的学问,故 B 项错误;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故 C 项错误; 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一切的尺度,并不否定神的存在,故 D 项错误。 4.(2018·甘肃会宁一中期中)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家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有一 天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城。于是公孙 龙就开始“白马非马”的论证,最后他说服了守城官,于是就骑着他的(不是马的) 白马进城了。下列古希腊哲学家中和公孙龙风格类似的是( )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解析 “白马非马”属于诡辩术,实际上就是以人的感觉作为认识起点,符 合“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内涵,故 B 项正确。 5.(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中)“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 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 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 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重视教育,苏格拉 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故二者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A 项正确。B 项中的理性 主义是启蒙运动宣扬的核心思想,不是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排除;C 项符合苏格 拉底,孔子则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排除;强调个人自由也不是孔子和苏格拉 底的共同之处,排除 D 项。 6.(2018·山西太原五中月考)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仅仅 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 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反映出当 时雅典人( ) A.被宗教意识完全笼罩 B.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初具理性主义的精神 答案 D 解析 虽然雅典人信仰神祇,但当时并没有形成浓厚的宗教意识,故排除 A 项;雅典人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源于智者学派的思想,故排除 B 项;“人是万 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故排除 C 项;“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 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承认自己的无知,才不会 停下追寻真理的步伐,反映出理性主义特点,故选 D 项。 7.(2018·湖南衡阳一中月考)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 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论点 论据 甲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 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 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乙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 取向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 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 答案 D 解析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是代表雅典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维护 雅典的奴隶制度。所以,他们的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甲论点正确。故 B、 C 两项排除;智者学派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作用,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注重 对公民的美德教育,所以,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智者学派忽视公民的美德 教育。故乙的论点、论据都错误。故 A 项排除,故选 D 项。 8.(2018·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期中)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 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 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 图的上述观点( ) A.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B.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C.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D.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到,“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 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柏拉 图对雅典民主制度彻底失望,故 C 项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倡导哲学家主导法律 的制定,故 A 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故 B 项错误;柏拉图 上述观点不能体现理性主义,故 D 项错误。 9.(2018·江西南昌十中期中)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 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 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这表明他( ) A.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 B.排斥人文主义 C.认为雅典出现复兴趋向 D.宗教意识浓厚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 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可知,柏拉图认为这里的公民过于强调自 由,不肯受到任何约束,这表明他注意到了人文主义的局限性,A 项正确。B 项错 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柏拉图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并未表明柏拉图排斥人文 主义;C 项表述与材料矛盾,排除;D 项错误,材料与宗教意识的浓厚无关。 10.(2018·广东湛江一中大考)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 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一 思想( )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答案 A 解析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材料“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 还要使用品德”显然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 并不是阐述理想与现实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幸福取决于个人主观感 受,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唯心主义理论原则,故 D 项错误。 11.(2018·广西南宁三中月考)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 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 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 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 A.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C.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的政体,从政体的具体内容来看已经 涉及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B 项正确。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并非如材料中构架, 因此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A 项错误;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理论的是 洛克而非亚里士多德,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愿望而非城邦居 民的共同愿望,排除 D 项。 12.(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 醒,而不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 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这反映出他( ) 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 B.思想中包含理性的内容 C.注意到对自然界的探讨 D.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 答案 B 解析 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排除 A 项;根据材料“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见 亚里士多德思想中包含了崇尚人的理性思考的一面,故 B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自 然界问题,排除 C 项;材料未体现教育的作用,排除 D 项。 13.(2018·江西南昌七校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德尔菲神谕说 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对此他解释道,神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 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 身。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三 材料二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 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 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 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哪一著名哲学追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 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 方”。并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 (1)追求:认识人自己。说明:苏格拉底开创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 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相通的地方”: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 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 的工具;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解析 第(1)问,根据“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并结合 所学内容可知,这反映的是对人自我的认识,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认识你自 己”。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主张,在哲学意义上第一 次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使他的思想成为欧洲 18 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苏格拉底也因此成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 第(2)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克己复礼,有教无 类;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维护。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相通的地方在于都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道德修养,反对 功利,主张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孔子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苏格拉底的思想则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14.(2018·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月考)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结构与形态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材料一 公元前 5 到公元前 4 世纪,希腊人把外来文化因素和他们自身的文 化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希腊古典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 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纯粹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 材料二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 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和体 育设施,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 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三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 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 场与殿堂、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古希腊文化是如何体现出构建“以人类推理 为基础的哲学体系”的。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 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答案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 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亚里士多德 创立了逻辑学,并把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2)不同点:古希腊集市广场开放、随意;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封闭,规整。原 因:政治上,古希腊实行城邦制度,公民政治盛行;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思想上:古希腊孕育了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强调严格的等级尊卑和纲常伦 理。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文主义的 相关思想进行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 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可以得 出古希腊集市广场开放、随意;依据材料三“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 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殿堂、坛庙构成井 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封闭,规整。第二小 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古希腊和中国的政治、思想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