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C.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 ‎2、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 “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B.中央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削弱地方、强化中央集权 C.挑选精兵强将,充实禁军 D.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4、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专制制度,巩固统治基础 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5、明初制度,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它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这反映了明朝(   )‎ A.科举制推动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 B.士大夫率先奢靡的行为影响深远 C.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 D.礼法观念松驰带动社会习俗变化 ‎6、“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据此判断“他们”是(   )‎ A.内朝成员     B.三省长官     C.内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7、孙中山指出:“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据此可知(   )‎ A.太平天国未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太平天国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 C.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 D.孙中山从根本上否定太平天国 ‎8、《万国公报》是由英美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刊物。甲午战争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争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1896年,其发行量迅速增加,“购阅者大都达官贵介名士商绅”。‎ 材料表明当时(   )‎ A.外媒报道相对客观公正 B.民众爱国意识迅速觉醒 C.教会左右清廷政治变革 D.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东渐 ‎9、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知识推断可知(   )‎ A.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学习美法政体 B.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 C.《辛丑条约》的赔款都变成了留学经费 D.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10、1912年宣统帝退位诏书中清室退位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清帝逊位让与的对象只能是共和立宪之国体,即中华民国——人民的共和国,而不能是另一个王朝,另外一个一家一姓之皇帝。这表明此诏书(   )‎ A.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 B.宣统帝认同民主共和政体 C.彰显权利与自由原则 D.标志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11、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反映出林伯渠强调了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对青年人的思想影响有限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12、台湾著名时政评论家李敖认为:“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运动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13、五四运动后,郑振铎等人认为要“向着德莫克拉西一方面以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他们也强调其“改造的方法是向下的”,要“把大多数中下级的平民的生活、思想、习俗改造起来”。这说明郑振铎等人(   )‎ A.放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B.扩大了宣传科学思想的群体 C.重新选择了改造中国的武器 D.继续以西方文化变革中国 ‎14、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无锡荡口镇的国语学校,受到的一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钱伯圭告诉他:《三国演义》等书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说明当时(   ) A. 传统大统观念已经瓦解 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 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 D.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15、据刘澜涛《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1945年1月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到中共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抗敌后援会等组织中,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确保了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B. 壮大了党员队伍及人数 C. 提高了根据地生产的积极性 D. 注重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 ‎16、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到1922年7月二大的召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革命纲领逐渐由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产生这样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解 C.建立了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 D.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17、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中心策略》通告,认为全国群众斗争已经“走向平衡发展的道路”,国内已经开始出现直接的革命形势。‎ 该通告(   )‎ A.正确反映了当时的国内革命形势 B.预示着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C.对国内革命形势的估计偏离实际 D.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反应 ‎18、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 A.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 B.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支持井冈山式革命道路 D.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19、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共产党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20、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年还清。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   )‎ A.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 C.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D.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 ‎21、1938年2月美国记者的纪实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在上海出版发行,考虑到时局因素,而特意改名成《西行漫记》。‎ ‎ ‎ 据此推断其“改名”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高压政策 B.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殖民政策 C.中共陕甘宁边区采取开明政策 D.西方国家言论自由权利影响 ‎22、1946年10月,在攻下张家口之后,国民党上下踌躇满志,多数高级将领对战争前途表示乐观。参谋总长陈诚十分自信地表示:“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对于交通,任何一线均可于二周内打通。”这一判断(   )‎ A.是基于抗战形势的全面分析 B.促使了全面内战的爆发 C.准确预估了战争发展的走向 D.轻视了中共的作战能力 ‎23、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热潮,组建“禹贡学会”,“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的内容表明( )‎ A.政府抗战态度不明,疆域史地研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 B.重视国史研究是史学界的传统 C.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 D.先进知识分子呼吁抵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4、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主席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主席(   )‎ 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B.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 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 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我党有利 ‎25、毛泽东在多次谈话中做出判断,“党的统一战线的成分正在发生变化,一部分人减少了,一部分增加了”,“减少的是地主……增加的是中间派”,“在新的形势面前,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必须考虑自己的立场,计算将来出路。”毛泽东所说的“新的形势”是指(   )‎ A.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农村 B.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6、1948年11月4日,陈毅率领军队于临沂附近向南发动攻势,国民党军队将兵力向徐州集中,两军准备于此决一死战。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B.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 C.渡江战役开始 D.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 ‎27、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8、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内部分同志出现的“关门主义”倾向,毛泽东提出了“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观点,指出:“民主党派背后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把头发”,“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体现这一认识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该机构(   )‎ 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 ‎30、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英方提议以主权换治权,二者的分歧主要在于( )‎ A.香港社会制度能否不变 B.香港主权和治权的归属 C.“一个国家”的政治前提 D.中英两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   本卷共三题,第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31、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盖以言民族,有史以来,其始以一民族成一国家,其继乃与他民族揉合搏聚以成一大民族。民族之种类愈多,国家之版图亦随以愈广……至今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矣。故吾党所持之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欧战以还,民族自决之义,日愈昌明,吾人当仍本此精神,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 ‎ ——1923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宣言》‎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国民党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4分) ‎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   材料一 (见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什么?材料说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分)‎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愿望,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至少三条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近代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 ‎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C C B A D ‎6‎ ‎7‎ ‎8‎ ‎9‎ ‎10‎ A C D B A ‎11‎ ‎12‎ ‎13‎ ‎14‎ ‎15‎ C D B D D ‎16‎ ‎17‎ ‎18‎ ‎19‎ ‎20‎ A C A A B ‎21‎ ‎22‎ ‎23‎ ‎24‎ ‎25‎ B D C A B ‎26‎ ‎27‎ ‎28‎ ‎29‎ ‎30‎ D B B A B 二、材料题 ‎31.‎ ‎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 ‎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三民主义的指导。‎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 ‎ ‎32.‎ ‎1.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 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 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或祖国统一)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解析: (1)根据图片中右下角的文字提示可知历史事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即可。‎ ‎(2)错误估计: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低估了中国民众……的力量……民族凝聚力”“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作答;主要表现:本小问是基础知识再现能力的考查,可根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3)愿望: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合则对国家有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作答;积极因素: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民族感情、历史传统、两岸交流等方面分析回答。 ‎ ‎33. 示例1论题:鸦片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萌发。 ‎ 阐释:古代中国只有"天下"概念而没有世界概念。在“天下”概念体系中,其他国家非藩属即蛮夷,中国处于无可取代的中心地位。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播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自我中心”观念,国人开始被迫“向外看”并逐步意识到了“世界”的存在和民族危亡的境地。列强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领土,索取赔款,撰取利益。这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促使了民族危机意识的产生。 ‎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民族意识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社会精英,大部分普通国民对此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 示例2论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 阐释: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争之前,只有少数先进分子开始有所觉察。甲午战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昔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字习,进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革命运动,以期改革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 示例3论题: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 阐释: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 示例4论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 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同时得到国内其他爱国党派的全力支持。国共两党合作满足了全国人民共御外辱的心理要求,是国人民族意识觉醒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强敌的入侵促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战斗的整体,国人的民族意识于此时展现出巨大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