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3、中国古代宗族的宗规里往往包含: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族里、训诫子孙等原则,并对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这反映出古代宗规( ) A.扰乱了社会秩序 B.取代了法律制度 C.传承了伦理观念 D.保证了家族团结 4、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钱穆评价的这一制度其特点是( ) A.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关系占统治地位 B.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家”“国”不分,等级依旧森严 D.最高统治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5、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 A.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D.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6、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该是( )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7、有学者认为,汉初刘邦选择了郡国并行制是无奈之举,只有这种制度才能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局面,才能使他这个皇帝得到更多人的拥护。该学者的看法表明,汉初( ) A.新、旧政治势力交织并存 B.中央集权制得到广泛支持 C.已不存在分封的社会基础 D.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 8、“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政事堂”设在门下省,主要是因为门下省( ) A.具有审核诏令及封驳权 B.负责草拟及颁发诏令 C.有权召集三省长官议事 D.秉承政令并贯彻执行 9、《元代政治制度研究》认为,元世祖末年,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行省官名义上一直属于中央机构官员,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这说明元代的行省制度( ) A.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 B.削弱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C.实现了地方政府高度自治 D.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10、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 11、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这样,在人才选拔制度上汉武帝推动了( ) A.由高门政治向选贤政治的转变 B.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 C.系统考核中央官吏标准的制定 D.对被举荐人考试方法的类别界定 12、钱穆提到: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公卷通榜制” 。所谓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给能文章有学问的政府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前,根据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这一做法( ) A.完善了察举制度 B.反映了社会舆论决定考官选择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可能使科举制公平性受到质疑 13、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 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 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 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1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5、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万年红”,因“红”与“朱” 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 B、期盼“朱”姓政权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6、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 ) A.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 C.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1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18、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各项中反映了这对矛盾的包括( ) ①西汉的推恩令 ②秦朝的郡县制 ③唐末出现藩镇割据 ④明朝的内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 A.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 B.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C.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 D.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后来朝愈益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材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得益于 A.贵族阶级的衰落 B.中产阶级的壮大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人文思想的发展 21、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2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在雅典“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公众决议所宣布的命令可以代替法律”。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城邦法律缺少实用性 B.群众有尊重历史传统的习惯 C.民主观念日趋于淡薄 D.国家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23、“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24、有人说:“希腊文明的产生,恰恰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天时、地利和人和”,这句话当中的“人和”因素指的是古希腊的( ) A.海外移民 B.奴隶众多 C.文化交融 D.城邦制度 二、非选择题(25题16分,26题24分,27题12分,共52分) 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材料二: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1)材料说明了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王根据什么决定分配土地的多少?(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10分) 26、(24分)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谓汉族统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 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 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有何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8 分) (2)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6 分) (3)据材料三,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4 分) (4)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6 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作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 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1)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典型的制度表现是什么?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6分) 历史 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24×2﹦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C B A D A A A A D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C B A A A C C C D C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分封制(3分)根据爵位赏赐土地(3分) (2)区别:分封制产生诸侯,享有世袭的权利,不受中央管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3分) 郡县制产生官僚,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管理监督,不得世袭。(3分)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力向中央集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分) 26、(1)特点:王室成员优先、为主(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2分)等级森严。(2分) 影响: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传播了周的文化;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每点2分 答出3点即可) (2)制度:郡县制。(2分)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为后世沿用。(2分)“混合体”:郡国并行制。(2分) (3)关系:元行省制是秦郡县制发展。(2分)创举:创立了省级地方行政单位。(2分) (4)理解:总的说,从秦朝到清朝地方的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2分) 认识:中央集权逐步加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对地方控制过紧过严,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4分) 27、(1)制度表现:三省六部制(2分) 根本不同:古代中国的分权服务于(或加强了)皇权专制,古代雅典的分权服务于(或保障了)奴隶制民主政治。(4分) (2)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2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