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斯塔夫里阿诺新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则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 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 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的可知,这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从而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态度,故AB项排除;材料里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故D项排除。‎ ‎2.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 A. 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 B. 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 C. 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 D. 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可知,材料反映了把土地权转化为商业资本、商业资本又用来购买土地,说明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故C正确;材料反映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排除;明清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3.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 A.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B ‎【解析】‎ ‎“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好,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故B正确;1500年到1800年是明清时期,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C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排除D。‎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 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 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C.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D. 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A不符合史实。材料强调西方工业文明对全球的影响,并没有反映各国的相互借鉴,B错误。C错误,材料的重点在工业文明的扩展,并非交通工具变革,故D正确。‎ ‎5. “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 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 C. 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可以看出,开平煤受到欢迎,打破了“洋煤”一统天下的局面,达到了分洋人之利的目的,故D项正确,BC项不选;材料中强调的是洋务企业的积极作用,而A项消极影响,排除。所以答案为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积极方面:‎ ‎①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为学习西方开了风气。同时引进翻译外国的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③民用工业的兴办,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创建了三支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消极方面:‎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 ‎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④经营管理腐败。‎ ‎6.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A. 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 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 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以军事为中心”、“重工业基础”、“国防生产能力”,可得出这个决议意在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这个决议意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没有体现出强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B项错误;材料这个决议意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没有体现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这个决议意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没有体现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错误。‎ ‎7.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 B. 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C. 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D. 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 ‎【答案】D ‎【解析】‎ 从“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而“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说明当时社会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反映“势均力敌”,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冲突加剧”,排除B项;从“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来看,不能说明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 ‎8.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对应的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时期,因此欧美把目光投向苏联,探讨为什么苏联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当时的苏联是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的 ,所以经济危机未波及到苏联,排除A;本题题干中提到了苏联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在苏联主要是发展重工业,因此农业发展并不是美国人所关注的,排除C选项,选择B选项。D选项范围过大,一五计划主要是在重工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成就 ‎【名师点睛】俄国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在20世纪20-30年代显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毒瘤——经济危机,苏联的公有制经济建设却蒸蒸日上。西方的学者开始研究这种优越性的体现,产生了凯恩斯主义,也就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理论最重要的实践就是罗斯福新政。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这种制度的弊端又显现出来,因此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如何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把握好一个度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9.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A.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苏联公有制的弊端,可以看出苏联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保留了一定的私人土地,所以A选项排出;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与此无关。‎ ‎10.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A. 违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 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 ‎【答案】C ‎【解析】‎ ‎“爱情婚配”指的是总统和人民之间的爱情婚配,即总统通过“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维护广大劳工的权利而非违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政”是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利益而非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计划经济经验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1.有学者在谈及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建设时指出,资产阶级在某些方面的“宽容”,那也不过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这说明西方国家的“福利建设”‎ A. 表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B. 不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 C. 目的在于改善工人的处境 D. 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福利建设”是资产阶级的“宽容”,目的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是“福利建设”的本质是资本家的一种策略和调整,D项正确;火腿和香肠的比喻,是为了形象有解释福利制度的本质,不是说明西方的平等价值观的,A项错误;资本家的让步是为了其根本目的,这种宽容最后还是有利于企业主的积累的,B项错误;改善工人的处境是让步,是工人斗争的结果,不是西方国家福利建设的根本目的,C项错误。‎ ‎12.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 万隆会议召开 B. 越南战争爆发 C. 苏共“二十大”召开 D. 朝鲜战争停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万隆会议召开,亚非国家联合反对西方国家殖民主义,与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关,A错误;越南战争爆发,反映出殖民国家对越南的侵略,与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关,B错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开始对斯大林进行批判,引起思想的混乱,材料中“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相符,C正确;朝鲜战争停战,与材料对斯大林的评价无直接关系,D错误。‎ ‎【点睛】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召开,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全盘否定斯大林执政时的各种理论,指出斯大林主义的错误,还提出"三和"的新理论,对世界形势和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再现的能力。材料中针对的是50年代末的“缺点和错误”,指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针对这些错误探索,党政府在1960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以纠正,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方针 ‎14.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A.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B.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C.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 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 ‎【答案】C ‎【解析】‎ 材料“1985年8月28日”“发表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这一讲话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故C项正确;A项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B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D项是对外开放。‎ 点睛:材料“1985年8月28日”“发表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是解题的关键。‎ ‎15.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多次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中国 A. 已经明确了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 B. 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时期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开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B ‎【解析】‎ 根据“1992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可知,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新时期,B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排除A;1992年10月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排除D。‎ ‎16.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这表明,我国当时 A. 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 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C. 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 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表,1978年—1982年持续入超,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入超,进出口贸易失衡,故B项错误;图表仅涉及中美间贸易,不能表明中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故C项错误;根据图表,1977年尚未对外开放,中国处于对美贸易出超,改革开放以来,转为入超,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管理、技术的引进,促进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17.据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某学生的日记记载:1934年春,她经人介绍前往一平民学校教课,为其办理手续者系一男子,这使她“心中鹿鹿不已”,因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陌生男子”。但她又想到,前来授课是“为国家幸福计,己身前途计,不得不尔。余侪处事光明磊落,何分性别,何惧他人窃议哉?”这则日记反映出当时 A. 女子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 B. 女性仍然深受传统的束缚 C. 知识女性普遍追求自由平等 D. 成都地区涌现了一代新女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1934年”“因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陌生男子”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女性仍然深受传统的束缚,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题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了一个个例,无法得出女性普遍追求自由平等和涌现了一代新女性,故CD项错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解放 ‎18.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在此,苏联代表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 是世界控制美国经济的工具 B. 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 最终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可知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故排除A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故排除C、D两项。‎ ‎19.《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A. 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D. 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知,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正在得到纠正与改善,体现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A项中“实现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表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既有对发达国家有利的政策,也有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政策,故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 ‎20.根据《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13条和第228条等条文规定,欧共体在GATT(关贸总协定)体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员国并发展为GATT的一种“事实成员”,而各成员国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形式上的成员”。这一规定表明,欧共体 A. 完全取代了成员国地位 B. 成为超国家的国际组织 C. 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国家 D. 成员国丧失了独立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逐步取代其成员国并发展为GATT的一种‘事实成员’,而各成员国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形式上的成员’”可以看出,欧共体成为超国家的国际组织。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不能完全取代成员国的地位,排除;C项,欧共体不是独立的国家,排除;D项,欧共体成员国并没有完全丧失独立性,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1.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C.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修补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即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修正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前就已经存在,故A项错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银行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成立北约不符合修正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 ‎22.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洲联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国民的自决意志,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 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 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 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 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未来欧洲联 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故A项正确;B、C两项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C项错误;题干中体现了欧盟尊重成员国的利益,但主要目标是所 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 ‎【名师点睛】欧洲联盟的建立:‎ ‎1、原因:‎ ‎(1)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 ‎ ‎(2)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 ‎ ‎(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 ‎2、过程: ‎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3)1965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 ‎(4)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 ‎ ‎(5)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 ‎(6)欧盟扩大:1995年曾至15个成员国;2004年25个。 ‎ ‎3、意义:‎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3.1980年,里根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提出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但未能实现。1994年,美国主导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里根的设想部分变为现实。美国这一举动的战略意图是 A. 与苏联展开全球霸权争夺 B. 应对日本和西欧发展带来的挑战 C. 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合作 D. 改变欧美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答案】B ‎【解析】‎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冲击,美国主导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正确;A属于冷战时期表现;C和D不是主要战略意图。‎ ‎24.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己占85%.这说明 A.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B. 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己经建立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来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投资的深入,这体现出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的内容;D选项错误,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关。‎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然而在21世纪初,一股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示威斗争从发达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展。反全球化从发达国家开始主要是由于全球化时代 A. 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平台 C.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D. 加剧了发达资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 ‎【答案】C ‎【解析】‎ 本题以“反全球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不可能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赶超的平台,故A、B错误;发达国家之说以反对全球化,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跨国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本国劳动者的失业,故C正确;经济全球化不会加剧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故D错误。‎ ‎26.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 保证国家财税收入 C. 防范民间土地兼并 D.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商鞅变法中实行“分异令”,汉代鼓励生育,唐朝“劝勉”早婚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人口,从而增加政府收入。A项只符合汉初,C、D项“兼并”、“改善质量”不能通过增加人口实现,所以B项是正确的答案。‎ ‎【点睛】在农业社会里,人口即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环节。‎ ‎2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 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 B. 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 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 D. 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尹铎“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和“《诗经》”、“《国语》”所暗示的时间,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土地私有制以及需要缴税,说明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故选C;题干未体现百姓的统一愿望,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政府鼓励小农经济以支持战争,排除B;题干未提及宗法制受到冲击,排除D。‎ ‎28.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B. 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C. 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D. 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手工业专业产品产区,这主要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促进手工业产品专业化,故D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农业商品化与手工业专业产品产区的形成关系不大,排除AB;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手工业专业产品产区,与商品流通格局是否发生变化无关,排除C。‎ ‎29.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有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 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 B. 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C. 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 D. 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可以唐朝时对外贸易发达,政府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故选择C选项;政府在城内划出蕃坊,可以“列肆而市”,并不妨碍普通居民区的坊市制度,故排除A选项;蕃商受到了政府的管理,不会侵犯我国领土,故排除B选项;从“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可知,蕃商可能会造成因与本土公民的风俗不同而引起的矛盾,故排除D选项。‎ ‎30.1823年山西商人雷履泰为避免货款调拨中镖局运现的风险,在山西平遥创立票号日升昌,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日升昌票号 A. 标志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B. 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范畴 C. 摆脱了传统商业汇兑模式 D. 折射出积极进取的晋商文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清代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晋商的发展繁荣形成跨地区的商业系统,日升昌票号的出现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晋商文化,故选择D选项;票号属于旧式的金融机构,不能代表近代的金融业,故排除A选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选项;票号本就属于旧式的信用机构,并不能摆脱传统的商业汇兑模式,故排除C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明白“票号”是否属于新式金融机构和了解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汉朝以黄金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品交流。在汉朝时期,瓷器和丝绸经常被输出国外,其中由于汉朝的桑蚕养殖业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了这个时期主要的输出品。在隋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塞,中原以北的地区经济逐渐衰弱,而岭南各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海上运输也逐渐兴盛,宋朝以后,我国通过海运基本形成了丝绸、瓷器、茶叶为主的多元化对外产品出口格局。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贸易很频繁。但从明中期开始,海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清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短暂的复兴之后,又不得不面对闭关锁国等政策,在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最低谷。这一时期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茶叶、丝绸、土布和瓷器等,其中茶叶占主导地位。‎ ‎——张诗雨《海上丝绸之路上商品交流》‎ 材料二 ‎2013年,中国外交从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构想,其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战略设想更是举世瞩目。我国提出构建海陆两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绝不是偶然的。海陆两个丝路的构建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恰当的体现形式。‎ ‎——邢广程《海陆两个丝路:通向世界的战略之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是主要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现在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 ‎【答案】(1)变化: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商品:从以丝绸出口为主转变为以瓷器、茶叶出口为主;贸易:从宋元时期的显著增加到明清时期的萎缩;政策:从政府扶植到政府限制。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支持;瓷器和茶叶质量好;西方国家对瓷器、茶叶需求扩大;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海上商贸活动的发展。‎ ‎(2)古代丝绸之路加强了世界几大文明圈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为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形成;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以及我国现在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材料中的“在隋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塞,……海上运输也逐渐兴盛”可以说明路线的变化;材料中的“在汉朝时期,瓷器和丝绸经常被输出国外,其中由于汉朝的桑蚕养殖业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了这个时期主要的输出品”“这一时期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茶叶、丝绸、土布和瓷器等,其中茶叶占主导地位”,可以说明主要商品的变化;材料中的“清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短暂的复兴之后,又不得不面对闭关锁国等政策,在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最低谷”,可以说明贸易状况的变化;根据材料,也可看出政府政策的变化;据此回答第一小问。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原以北的地区经济逐渐衰弱,而岭南各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联系所学教材知识,从政府政策、出口商品质量、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我国现在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当代中国经济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自身其他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回答。‎ ‎32.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公元4世纪左右,原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便成群结队地离开中原地区搬到了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在第一次大迁徙的150年间,南迁的人口达到了90万人之多。‎ 唐代的时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之乱期间又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这次移民所移动的距离更远,跨越了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等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住下来。‎ 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12世纪中期。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北对峙的状态,北方女真人的金政权与南方汉族人的南宋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移居到南方。这一次,由于浙江、江西等地在上次移民中也居住了很多人口,大批移民只能向东南的方向行走,最终走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甚至海南岛等更靠南的地方。‎ 材料二 到了中国近代,最明显的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蒙古草原;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这三个方向的近代移民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不仅如此,一开始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比如闯关东。‎ 材料三 ‎ ‎ 上海大学的刘玉照教授看来,中国近代以来的海外移民潮流,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波移民产生在清朝,大量劳工迁徙至东南亚地区;第二波移民出现在晚清时期,因通商形成贸易移民;第三波是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精英出走”,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并定居;第四波是在21世纪出现的社会富人外迁移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三次移民的特点及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及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有关知识,分析促使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从北向南移动(或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甚至东南移动);受国内政局及民族关系影响;具有自发性。(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得影响: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 ‎(2)特点:迁移方向多元化;海外迁徙增多。‎ 原因:伴随外国资本主义主义的入侵,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政局动荡。‎ ‎(3)原因: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高;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联系加强。‎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中的“中国第一次大移民…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搬到了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之乱期间又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第三次大移民…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北对峙的状态,…大批移民只能向更南的方向行走”;由此可见中国三次移民的特点是:从北向南移动(或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移动);受国内政局及民族关系影响;具有自发性。结合所学知识,这三次移民使我国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 ‎(2)依据材料二中的“闯关东是…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蒙古草原;”、“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材料三中的“中国近代以来的海外移民潮流,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移民的新特点是:迁移方向多元化;海外迁徙增多。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有关中国近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原因: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政局动荡。‎ ‎(3)依据材料三内容,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发生变化的阶段是:第三波——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精英出走”,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并定居;第四波——在21世纪出现的社会富人外迁移民。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分析原因是: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高;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联系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