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考(文)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高明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班第一次大考 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 A. 荀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孙膑 【答案】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学生应该正确理解“虽无色,胜于有色矣”,这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类似,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这说明 A. 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 B. “仁”、“礼”思想不合时宜 C. 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 D. 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末年,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轮番称霸,故A项不正确;当时“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故C项不正确;社会大变革催 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思想界十分活跃,故D项不正确;孔子之所以不 被重视,主要在于其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故B项正确。所以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 3.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 A. 有教无类 B. 学在官府 C. 私学兴起 D. 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六艺……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卜、外史、宗伯、司乐、太师、国史都说明周代的社会文化状况是学在官府,故B项正确;“有教无类”属于孔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私学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不是周代出现,且材料无法体现“私学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百家争鸣的现象,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学生可以据此推断出学在官府的结论,再结合孔子之前的时代背景,可以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 《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 宗法制的解体 B. 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 封建的经济发展 D. 私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阐述了“士”即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兴起的现象,注意题眼要求选择其兴起的直接原因,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等都是“士”这一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宗法制的解体、私学的兴起是其兴起的社会条件,封建的经济发展是其兴起的经济根源,而其直接原因是其直接的需求,即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因此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5. 在“法”与“德”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 )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眼是“先德后刑”“先教后杀”。在“法”与“德”的关系上,该思想家主张先“德”后“法”,故该思想家应属于儒家,选B项。 6.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 A. 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B. 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C. 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D. 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得知法家思想的“落伍之处”是指因为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工具”维护国家利益,“将国权扩张得过大”,而忽视了社会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家思想因为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家思想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7.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 A.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 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 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 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提到,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存在无为、有为之争,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采用儒家思想治国,故A项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放弃休养生息政策,故B项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维持无为而治思想,故C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影响 8. 《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 A. 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 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汉代时儒家的思想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齐、鲁、东海也就出现了更多的卿相,这是因为因为儒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其实是及其深刻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9. 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 A. 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 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 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 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间的命名,与官方无关,A项排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与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说明了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项正确;D项表述与题意主旨相悖,排除。 10. 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 ) A. 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B. 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 C. 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D. 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 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他”是指董仲舒,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之一。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他认为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1.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A. 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 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 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 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主张以德治国而少刑罚,这体现了对先秦儒学主张德治、认知的思想主张,故排除D,选A。B、C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2.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内容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对夷务的排斥,故B项正确;“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说法过于绝对,理学还吸收了佛、道思想,故A项错误;“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说法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故选B。 13.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和知和行都产生于心均是王阳明的个人主张,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只是朱熹的个人主张,并不是王阳明和朱熹的共同主张,所以,他们的共识只能是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与朱熹的共识 14.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反映出理学家( ) A. 注重研究自然科学 B.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C. 注重研究人文科学 D. 以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存心或者存理,其灭欲的目的都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的,也即维护社会秩序。格物或格心是手段,其落脚点还是着眼于整个社会的理,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都以整个社会为个人努力的目标,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不能准确反映材料,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内容与特点 15.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 A.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 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 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 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观点太片面,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韩愈等儒家学者对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折射出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思想特点,故C项正确;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没有全面体现材料本质,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内容·重视为现实服务 16. 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节妇烈女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这反映出明代理学( ) A. 弘扬了宋朝理学的精髓 B. 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同 C. 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 D.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节妇烈女”并不是宋朝理学的精髓,“节妇烈女”也并不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恰恰相反“节妇烈女”是理学的极端,是理学中的消极部分,与朱熹的理学思想是相同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明代理学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 17.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 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 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 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是指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与明末清初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关,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在这样背景下出现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A的表述符合题意;B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明清儒家是对先秦的儒家学说批判继承;C不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弊端的信息;D的表述与题意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背景 【名师点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 经济方面: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政治方面: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社会生活: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18.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廉洁诚信”:反对正统思想是“万世至论” B. “个人理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 “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天下为公” D. “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材料意为李贽的观点在当时的明朝社会不可能普及。A项,明朝后期,社会吏治腐败,李贽目睹了官场的黑暗,提出反对儒家正统思想的观点。因此“人的廉洁和诚信”是指反对正统思想是“万世至论”。故A项正确。B项,“个人理智”是人们正常的私欲和美德,选项与题意相反。故B项错误。C项,“社会环境”是指明朝后期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故C项错误。D项,“形成丛林”是针对李贽的思想观点,而不是正统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 19. 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 A. 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 启蒙思想已有萌芽 C. 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 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B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C项错误;中国自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产生新的阶级,黄宗羲等人仍是地主阶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到19世纪60、70年代才产生,D项错误。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名师点睛】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5)并没有彻底否定儒学,个人修养与价值观追求仍是儒家的主张,仅是对传统儒学中不适合时代潮流的部分内容进行批判,并提出相应的新主张,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20.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 ) A. 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 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 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 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循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A。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21.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 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 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 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以看出,绢帛等原料因贵重无法全面推广,竹简有特别笨重,社会的需要催生了技术的变革。故选D。A项错误,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B项错误,除了文献资料以外,考古资料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C项错误,采用廉价易得的原料,降低了成本,推广了造纸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科技发展的原因 22.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 A. 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 缺乏创新和逻辑 C.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 与农业息息相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可知,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A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缺乏创新和逻辑,排除B。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与农业息息相关,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23. 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 ) A. 民族危机加剧是产生这种观点的历史背景 B. 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 C. 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与认异态度 D. 是天朝上国狭隘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选择西学的优点进行学习,即体现了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乾隆年间尚未出现民族危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乾隆年间尚未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选择性的学习而非狭隘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4.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特点 25.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 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 【答案】A 【解析】18世纪早期的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 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 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故A项正确。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之后的情况。故B项错误。C项“深入解”对康熙来说不准确,当时康熙帝对于西方的了解主要通过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不可能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故C项错误。D项“巨大压力”在当时也不存在,当时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故 D项错误。 点睛:康熙帝在位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应是18世纪早期。当时,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6.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 ② B. 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眼在于通过图画,我们可以知道各国的文字被统一为小篆;①造纸术出现在西汉时期,印刷术出现于唐末,与材料描述的历史时期不符合,故排除;②根据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小篆文字的统一发生在秦朝,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人民之间的交流,顺应了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故正确;③秦朝统一之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小篆字体的统一也没有实现文学和思想的繁荣,故错误;④统一小篆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发生,故时间错误,故排除;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字·秦朝统一文字 27. 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 ) A. 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 B. 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 C. 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 D. 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在获取《山径春行图》图片信息的基础上对其创作风格作出正确的判断。A没有体现,BC错误。《山径春行图》描绘了一个怡然自得的文人,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拂动衣袖,慢步行进在春天的山径上,面向远方,似乎在触景生情吟咏赞美春天的诗句。随风飘动的柳枝,雀跃嬉戏的小鸟,生机勃发的山径两旁的桃花,既是在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也是在借景抒发文人此时此刻内心充满诗意的喜悦之情。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而又显得闲适恬静的画面气氛,是文人内在修养和心理活动的生动写照,是对春天来临所唤起的生命之美的赞叹。 因此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国画 •文人画; 28.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 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 【答案】A 【解析】18世纪早期的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 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 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故A项正确。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之后的情况。故B项错误。C项“深入解”对康熙来说不准确,当时康熙帝对于西方的了解主要通过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不可能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故C项错误。D 项“巨大压力”在当时也不存在,当时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故 D项错误。 点睛:康熙帝在位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应是18世纪早期。当时,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9. 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C. 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B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30.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 A. 批判精神 B. 自由观念 C. 政治主张 D. 公民意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道德沦丧,孔子则面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两者都面临着世道的沉沦,所以两者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即批判现实,唤醒国人,重建道德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他们的政治主张,排除A;材料未体现他们的自由观念,排除B;材料体现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而非公民意识,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 【名师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第31题20分,第32、33题各10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材料二 问:“小学、大学如何?”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 ——《朱子语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和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明理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 材料三 1663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670年 顾炎武《日知录》 1690年 洛克《政府论》 1691年 王夫之《宋论》 1734年 伏尔泰《哲学通信》 1748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答案】(1)主张:三纲;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趋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2)区别:“小学”求知养性;“大学”穷理究因。(言之有理可给分,如“小学”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大学”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核心命题: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背景:佛教道教的发展,削弱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3)同: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启蒙。 观点一:中国版的启蒙运动: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顾炎武提出“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冲击了儒学正统,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观点二:儒学思想的新发展: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发扬孟子的“民贵君轻”说;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把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顶峰。但是,这些思想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只是通过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思想来修补封建制度.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以概括出三钢;由“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概括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可以概括出大一统;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儒家上升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家被儒家思想吸收整个方面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位由“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直接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格物致知这个角度直接回答即可;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佛教道教的冲击及儒学的复兴两个方面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末清初思想家和启蒙运动思想家思想的比较,结合所学知识从都批判君主专制和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方面回答;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选择其一进行论述即可。但是论述时要注意首先摆明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进行论证,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三大思想家思想及评述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诗人整体对屈原的关注,造成大规模对屈原的评价是以往任何朝代都不能相比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执著于屈原呢?…… 宋代诗人通过对屈原之死、之醒、之流放、之离骚的评价,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醉醒、贬放、诗歌的认识。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文人士大夫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又是这一政权的支柱,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 苏轼在《屈原塔》一诗中盛赞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李覯在《屈原》一诗中却写道:“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筯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摘编自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诗人心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诗人整体关注屈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诗人对待屈原自杀问题的态度,并作简要评析。 【答案】(1)时代背景:宋代内忧外患,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宋代文官官僚制度成熟、理学的形成,增强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 (2)态度:有人赞赏,有人不认同。 评析:赞赏者看重的是社会价值一种面对国是日非的积极入世精神;而不认同者看重的是个人价值,批评屈原面对自身挫折时不能超然应对。以上两种不同的标准,反映了宋人心中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可概括为宋代内忧外患,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可归纳为宋代文官官僚制度成熟、理学的形成,增强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可知有人赞赏屈原行为;根据材料“秋来张翰偶思鱸,满筯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可知有人不认同屈原行为。对屈原的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和个人价值(为人处世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特时代背景”“态度、分析”。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丙 秦始皇比孔子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答案】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甲“于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乏德草”;材料乙中:“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 ……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根据材料丙:“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得出强调孔子的道德观;材料中甲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材料乙中“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根据材料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讲的孔子的法律观。 在评论中, 通过对资料的解读不难看出,要从积极和消极辩证的论述。 考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考查学生论证、探讨与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第一步是要准确理解材料,能够归纳出材料的主要观点,其次是要明确你自己的观点态度,第三步是必须结合相关史实对你自己的观点作出论证。这种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当前高考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