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a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a卷)(解析版)

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 ‎1.(2分)“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农业科技的进步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思维的更新 ‎2.(2分)如图为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个体农耕开始取代集体的渔猎采集 ‎ 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 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 ‎3.(2分)下列四张图片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 ‎ B.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 C.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间缺乏交流性 ‎ D.四张图片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 ‎4.(2分)“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 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5.(2分)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这说明(  )‎ 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 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 ‎ 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 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 ‎6.(2分)“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 A.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 C.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 D.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7.(2分)由于践行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国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  )‎ A.伊斯兰的传播 B.科学进步和发展 ‎ C.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8.(2分)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9.(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0.(2分)“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  )‎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1.(2分)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因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 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 ‎ 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 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 ‎ 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12.(2分)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 ‎ 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心 ‎ 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 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 ‎13.(2分)“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夺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 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 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 D.“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14.(2分)如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 C.亚、非、拉的近代化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2分)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一欧洲时代一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 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 D.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16.(2分)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据此可知当时(  )‎ 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 ‎ B.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 C.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 ‎ D.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 ‎17.(2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 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 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2分)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A.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 B.君主立宪体制尚有待完善 ‎ C.权力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 D.《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 ‎19.(2分)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致信麦迪逊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废除民主制度 B.建立议会制共和体制 ‎ C.实行中央集权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20.(2分)“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提出该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21.(2分)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  )‎ A.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形成 B.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 C.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 D.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22.(2分)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 ‎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23.(2分)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4.(2分)《世界通史》中写道:“早期圈地运动受害者……是农民阶级的最底阶层:小农、帮工、靠公地维持生计的穷人们。封建庄园解体,人口游离失所,乡村生活颓废,……乡村牧师发现:以前40个人赖以为生的地方,现在只有1个人和他的1名牧人就把它占为己有了。”这表明圈地运动(  )‎ A.改变了农村社会结构 ‎ B.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 C.使信奉宗教人数减少 ‎ D.使广大农民丧失生活出路 ‎25.(2分)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推动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 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业的产量 ‎ C.宣告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 D.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 ‎26.(2分)18世纪,伯明翰位于英国国家运河网络的枢纽中心,其运河加起来比威尼斯的还长,运河被用来运输大宗物资。19世纪中期后,运河运输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  )‎ A.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 ‎ B.大量殖民地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 ‎ C.英国国内工业品产量逐渐下降 ‎ D.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了世界 ‎27.(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 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 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 C.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 ‎ 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28.(2分)1903年,一位英国企业家说:“从前,一个制造商自己有一家企业,然后有几个合作者,就出现了股份公司,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阶段,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为我们所称的一种联合。”材料中所说的“联合”(  )‎ A.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B.适应了工业化发展需要 ‎ C.说明自由资本主义形成 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扩大 ‎29.(2分)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被称为“蓝袜女王”世人评论说:“‘蓝袜’,这个词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告新女性的诞生。”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 B.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 ‎ C.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 ‎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二、非选择题 ‎30.(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辩论是思想的交锋。在古代,无论东方西方,都有辩论的传统。在中国,我们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能看到很多这样精彩的片段,比如惠施和庄子的辩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墨子和公输班的辩论。西方同一时期,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的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其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 ‎——摘编自李雪颜《宋元舌辩智慧》‎ 辩论之风不仅在中国,古希腊亦蔚然成风。在古希腊,人们拥戴能言善辩的人为“智者”,当时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能言善辩,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辩论篇》《辩谬篇》讨论辩论术。论辩在先秦既是统治阶层内部劝谏的主要方式,也是诸侯国间利益争夺的手段。战国是士阶层最活跃的时期,游说是职位晋升的平台,口才是博得君主赏识的基础,争辩之风盛极一时。‎ ‎——摘编自魏玮《从先秦寓言到俗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形成各自的论辩文化的原因。‎ 材料二: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材料三: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4)请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指出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材料三和四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31.(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24.9‎ ‎16.08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 ‎[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材料三: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3)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以争得的海上优势为基础,实现了海军、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环:强大的海军推进和保护了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辽阔的殖民地提供了散布全球的海军基地,直接服务于舰队;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既为海军建设及拓展殖民地提供了充裕的财源,更带动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19世纪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倪海宁《英国海军的兴衰浮沉:冷战后“重出北大西洋”》‎ 材料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材料中的“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强调的是人类定居生活不能靠狩猎和采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稳定的农业生产的出现,故A正确。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在农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与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不符,故排除B。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流通问题,而不是解决食物的生产问题,故排除C。D项说的是思想问题,而不是物质生产问题,故排除D。‎ ‎【答案】A ‎2.【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看,每一次社会分工都是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最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故A项正确。个体农耕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出现的,故排除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的,故排除C。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开始出现的,故排除D。‎ ‎【答案】A ‎3.【解析】依据四幅图示可知,分别反映了古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以及古代中国的代表性成就:法典、建筑、制度以及文字。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农业文明时代任何文明不可或缺的四个发展方向,说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故B项正确。题干四幅图示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代表性成就,这四个文明均属于农耕文明,生产力水平差异不大,故A项错误。图示强调的主旨不是古代文明之间是否存在交流,故C项错误。图示中的四个文明发源地均是奴隶制国家,不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西欧封建庄园既有生产各种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手工作坊,又有饲养牲畜、加工面粉、蔬菜种植和养鱼等活动的场所,庄园内部能够自给自足,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故正确答案为C。材料反映了西欧分布着规模大小不等的封建庄园,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手工作坊,又有其他农副业的设施,可见其内部能够自给,不是开放性的经济实体,故A错误。题干信息不能体现封建庄园带有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特点,故B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封建庄园经济较为发达的特点,故D错误。‎ ‎【答案】C ‎5.【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封君封臣制度下,由于多层分封的关系,各级领主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领主负责,这样国王必然只是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故A项正确。王权在受到封建领主挑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战争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因此B项中的衰落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中世纪的西欧很多国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故C项错误。‎ D项中的必须说法绝对化,排除。‎ ‎【答案】A ‎6.【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对封建制度进行挑战,这就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故B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斗争的影响,并非强调途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领主与市民的征税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B ‎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有利于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大大推动了科学进步和发展,故B正确。A、C、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中的“科学文化”不符,故排除。‎ ‎【答案】B ‎8.【解析】依据材料“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可因土风,不必苟同”可以看出该官员主张社会生活习俗可保持主体的选择性,遵循自身传统,故CD项正确。‎ 依据材料“华夏之制,不可不遵”、“宜法中华”可以看出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全盘吸收中国文化的信息,故A项错误。‎ ‎【答案】BCD ‎9.【解析】A从材料“西欧”“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可知讲的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所以答案选A。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与题意不符。C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工业革命,不选。D此题的考查的不是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而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题意不符。‎ ‎【答案】A ‎10.【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挑战了传统的地理观念。对地球的形状讨论形成了事实上的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应该是麦哲伦完成了全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答案】D ‎11.【解析】结合材料“‎ ‎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并垄断了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海上贸易,冲击了奥斯曼帝国传统商路的利益,引起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激烈争夺,故B项正确。奥斯曼帝国没有失去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故A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B ‎12.【解析】A项是对材料的简单理解,应排除。BC两项是无关项,应排除。依据题干材料“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可知,反映的是商品价格的上涨,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导致大量金银进入西班牙,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引起了价格革命,故D项正确。‎ ‎【答案】D ‎13.【解析】A.材料不是反映出殖民扩张对中西贸易的促进,而是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对中新贸易的促进。B.材料并没有反映出西方各国之间的矛盾。C.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瓷器在欧洲非常畅销,影响到欧洲贵族的生活。D.材料体现不出商业革命。‎ ‎【答案】C ‎14.【解析】A.不能反映欧洲与亚洲的关系,排除;B.图片中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 的贸易往来,B项最能全面反映图片信息,故答案为B项;C.图片不能说明亚、非、拉走上了近代化,排除;D.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排除。‎ ‎【答案】B ‎15.【解析】A.材料主要是强调西方的文明,没有体现出东方文明的特点,体现不出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B.上古时期,地中海体现不出资本主义的扩张。C.材料看不出海外贸易的决定作用。D.从材料可以看出,地中海欧洲以及大西洋都和欧洲的中心地位密切相关。‎ ‎【答案】D ‎16.【解析】结合时间16世纪,以及英国文学,可知是文艺复兴扩展到了英国,故A正确;‎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开始,故B错误;英国当时还没有确立民主政体,故C排除;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罗马帝国的兴衰无直接联系,故D错误。‎ ‎【答案】A ‎17.【解析】“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其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18.【解析】根据材料“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表明此时的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9.【解析】根据材料“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战争后,美国实行的邦联制,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危机,因此该会议主要是为了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D选项符合题意;废除民主制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美国建立的是总统制共和制,B选项排除;美国实行的联邦制,在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当的给予了地方的权力,C选项排除;‎ ‎【答案】D ‎20.【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主张通过签订社会契约以保证人民权利,这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故C项正确。伏尔泰主张反对天主教会,提倡开明的君主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原则,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狄德罗主张天赋人权、民主科学思想,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21.【解析】依据材料“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可知,牛顿认为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是获得知识的正确道路,主张理性的作用,为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牛顿重视理性思维的运用,不是推动理性思维的形成;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牛顿对理性思维运用的重视,并未否定传统的文化体系;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宗教信仰的改变。‎ ‎【答案】B ‎22.【解析】A.材料不是强调牛顿学说对封建神学的影响。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牛顿的科学贡献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形成有巨大的作用。D.牛顿的学说没有促进民主时代的产生。‎ ‎【答案】C ‎2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法国国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较彻底,没有留下过多的封建残余。故排除BC。英国虽然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君主,但就其政治运行机制而言,没有军事专制色彩,它是一种较为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故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皇帝控制国家大权,议会受皇帝的控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故D正确。‎ ‎【答案】D ‎24.【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圈地运动促使农民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促使雇佣劳动力出现,改变了农村社会结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圈地运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故B项错误。C项明显是对材料的误解,排除。材料反映了圈地运动促使农民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为了生计,出卖劳动力,因此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A ‎25.【解析】通过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后,引发了机器发明的连锁反应,最终使机器生产取代原来手工生产,故D正确;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排除A;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但这不是把它作为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原因,排除B;宣告工业时代到来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排除C。‎ ‎【答案】D ‎26.【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后”和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因此导致伯明翰运河运输衰落,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答案】A ‎27.【解析】A.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明显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结合日益密切。B.材料体现不出科学管理的特点。C.没有体现出对工人的要求很高。D.看不出重工业占主导。‎ ‎【答案】A ‎28.【解析】A.材料强调的是一种联合,反映的是垄断的出现,它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协调社会生产和销售,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应该是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稳定。B.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且强调了要实行联合,说明出现了垄断组织,它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是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C.自由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特征。D.材料没有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扩大。‎ ‎【答案】B ‎29.【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上层的女性文化沙龙获得了发展,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初期,这正是工业革命时代,由于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增强,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B.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权力的平等,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C.材料只是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并没有体现出男女平等。D.材料体现不出教会,对女性的影响。‎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30.【解析】(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分析。‎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可以得出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可以得出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 ‎(3)第一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三“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可以得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可以得出将被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下来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三“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可以得出作用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媒介。‎ ‎(4)第一小问的举例,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等。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四“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可以得出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 ‎(5)本小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依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答案】‎ ‎(1)中国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形成;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以辩才作为选择治国人才的依据;百家争鸣,各学派彼此论战辩驳;辩才是士阶层职位晋升和博得君主赏识的基础;私学的发展推动辩论技巧的提高和辩论风气的形成;各国变法运动的推动。‎ 古希腊: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推动;古希腊文化教育发展的推动;论辩演说能力的提高;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赋予希腊人逻辑、思辨智慧。‎ ‎(2)特点: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 ‎(3)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下来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作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媒介。‎ ‎(4)成果: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等。‎ 原因: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 ‎(5)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31.【解析】(1)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第二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一表格时间,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第三小问的联系,结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的影响分析。‎ ‎(2)本小问的转变,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分析,即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3)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三“以人为中心”、“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可以得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可以得出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文艺复兴的背景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3)特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 背景:封建中世纪的压迫;古典文化遗存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2.【解析】(1)条件通过材料“辽阔的殖民地”可以概括的出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材料“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可以概括的出提供了充足的财源(资本);通过材料“强大的海军推进和保护了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可以概括得出海上军事力量的优越。‎ ‎(2)因素通过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可以概括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通过材料“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可以概括得出企业家盲目追求生产和高利润;通过材料“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可以概括得出索取自然观念的盛行。特点通过材料“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可以概括得出环境治理与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材料“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可以概括得出利用立法手段;通过材料“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可以概括得出政府职能的转变。‎ ‎【答案】(1)条件:广阔的海外市场;充足的财源(资本);海上军事力量的优越。(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点即可)‎ ‎(2)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盲目追求生产和利润;向自然索取观念的盛行。‎ 特点: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运用立法手段治理环境;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任答两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