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解析版)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历史 第I卷 一、选择题 ‎ ‎1.刘丹忱指出“‘天下观’形成于先秦,它是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观,其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胸怀天下的不只是身居高位者,每一个人骨子里都有天下为公的思想。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天下观 A. 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 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越来越淡薄 C. 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 D. 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基础 ‎【答案】D ‎【解析】‎ 材料“‘天下观’形成于先秦……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的是天下观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推动作用,因此“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基础”的表述更能说明题干中“天下为公”这种“天下观”的根本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实际上不利于题干所说“天下观”的形成,排除;B项,“天下观”的形成是以华夏族为基础的,由题干看出,“天下观”是属于华夏族的,华夏族是天下的核心,排除;C项,“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的表述正确,但这种“天下观”的作用不仅体现于秦统一这一问题上,对整个中国古代,及至今天都有影响,排除。‎ ‎2.“(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这一举措 A. 消除了宗法观念的影响 B. 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C.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 D. 导致诸侯造反威胁中央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汉初推行分封制度,分封同姓王侯起到了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的作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举措强化了而非消除了宗法观念的影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举措未涉及家天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导致诸侯造反威胁中央是王国问题而非这一举措,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州、郡察举之权在地方官,而州大中正则为中央官之兼职。故士庶求出身者,于察举制度下必须归于地方,而在中正制度下则须奔集中央。此制本因人才不在乡里而立。但既立此制,则有使人才永不反归乡里之势。”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 较察举制是一个巨大进步 B.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C. 使人才的选拔脱离了地方 D. 使选官用人之权操之皇上 ‎【答案】B ‎【解析】‎ 中正官由“中央官兼职”,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争夺官员选拔权,人才集中于中央,甚至永远“不反归乡里”,又使得地方势力难以坐大,所以,这两个方面均有削弱地方,强化中央之意。故答案为B项。A项,九品中正制是顺应选官制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不能说明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就是历史的进步,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下的中正官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的大、中、小中正组成的,“脱离了地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九品中正制下的选官权力仍然受到世家大族的控制,因此D项排除。‎ ‎4.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唐朝城市里的这一规定 A. 打破了坊与市的空间限制 B. 只在长安等少数城市实行 C. 有利于政府保护经济发展 D. 重在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宵禁制度”显然不适合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的严格管理,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故答案为D项;A项,坊市界限被打破是在宋代,排除;B项,“宵禁制度”适用于整个社会,只在长安等少数城市实行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在坊市界限被打破之前政府一直是加强对商业的严格控制的,排除。‎ ‎5.宋人洪咨夔有言:“往古治乱之原,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即宰相),无不治。权不归人主,则廉级(君主的尊严)一夷,纲常且不立,奚政之问?政不出中书,则腹心无寄,必转而他属,奚权之揽?”其意说明 A. 皇帝专制的正当性 B. 君主与宰相的矛盾难以调和 C. 宰相必须衷心皇帝 D. 君主与宰相是分工合作关系 ‎【答案】D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皇帝无权,君主的尊严就没有了,纲常不存在了,就无法处理政务。政不出中书,宰相的才华无法施展,治国的主张无法落实,必然就不专心于政务,皇上就无法集权了。所以君主与宰相应当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故答案为D项,B项排除;AC项,皇帝专制的正当性、宰相必须衷心皇帝概括题干信息不全面,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6.宣德八年(1433年)明朝在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中指出:设立巡抚“等巡州县,务宣德意,抚民人,扶植善类。一切税粮皆从尔设法区处,必使人不劳困,输不后期,卫所屯田,从尔比较,水田圩岸,亦从提督,使耕耘以时,水旱无患,应有便民之事,悉具奏闻”。据此可知,“巡抚”的设置 A. 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力的管控 B. 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视 C. 旨在提高中央应对地方灾害的能力 D. 为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答案】A ‎【解析】‎ 题干谕旨明确规定了巡抚有主持地方政务的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在于节制“三司”,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故答案为A项;B项,“经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应对地方灾害”的表述概括题干信息不全面,排除;D项“巡抚”的设置对防止地方独立政权形成,杜绝割据势力的隐患起到一定的作用,排除。‎ ‎7.“清朝建国一百年后,中国对外贸易才恢复到晚明的水平。但不同的是,晚明的流入银两一般都会被中国商人熔铸成银块,而清代商人所收到的外国银圆会直接进入国内流通领域。晚明商人‘藏’,清代商人‘用’。”明清商人对外币态度的变化说明,清朝较明朝 A. 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B. 国内贸易和金融流转更加繁荣 C. 白银流入大量减少 D. 进一步认清了外国货币的价值 ‎【答案】B ‎【解析】‎ 商人对外币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藏”和“用”,直接“用”,说明国内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大,由“藏”到“用”说明货币“动”了起来,强调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大,故答案为B项。A项,“对外贸易更加繁荣”的表述与题干“清朝建国一百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才恢复到晚明的水平”的说法相矛盾,排除;C项,依据所学可知,到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仍是顺差,即使清代对外贸易不如明朝,依然是白银流入中国,流入量虽然减少,但中国白银的总量也是在增加,排除;D项,外国货币的价值是在对外贸易时认定的,而不是交易后,排除。‎ ‎8.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 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 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 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 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会审制度,该制度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是一种畸形的审判制度,标志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因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故B选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说明了中国司法受到了严重的践踏,并不是走向近代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畸形的审判制度,与列强在中国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实质是对中国司法的践踏,并不能体现传播自由平等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体现了列强对中国司法的严重践踏,导致了中国司法主权的逐步丧失,并不属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D选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联系所学近代西方国家获得的领事裁判权分析解答。‎ ‎9.《这个天国不太平》中有这样一段话: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 A. 作为核心成员为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B. 将矛头直指列强的经济侵略 C. 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这是他“先进性”的地方,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并未为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先进性”主要是指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而非将矛头直指列强的经济侵略,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他为太平天国制定的是《资政新篇》而非《天朝田亩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10.法国大主教樊国梁有日记曾写道:“(北京)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百,皆持快枪。”据材料可知,此日记所记述的事件 A. 导致了中国沿海城市全部开放 B.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被列强瓜分 C.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反映了清政府不战而降的事实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防垒”“拳匪及屋内官兵”说明是义和团在北京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此事件最终以中国失败告终,而失败后清政府不得不推行了新政,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所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全部开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以政治控制为主,并未涉及割让土地,排除;D项,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对列强进行宣战,排除。‎ ‎11.周锡瑞教授指出:“辛亥革命有两张面孔:一张是进步的、民主共和主义的面孔;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着另一张‘封建主义’的面孔。两者都把中央集权独裁专制,当做攻击的目标。”许纪霖教授非常赞同周锡瑞教授的论点,并指出:“民主与封建彼此纠缠,封建的复辟以民权的名义进行,民权的扩张也以地方封建为后盾。”文中所说辛亥革命的“封建主义”面孔是指,辛亥革命 A. 削弱了中央的政治权威 B. 使民主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C. 没有改变封建社会性质 D. 未阻断封建君主复辟的道路 ‎【答案】A ‎【解析】‎ ‎“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理解这一概念对解答本题至关重要,所以,反对中央集权独裁专制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要求“民主”、一是要求扩大“地方权力”,地方权力的过度扩大,就使中央失去权威。故答案为A项。B项,“使民主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是对题干信息的曲解,排除;C项,辛亥革命确实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D项,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该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12.1930年,日本政府一方面诬蔑红军为所谓“匪军”,中国最终不会建立“无产阶级专制”或“苏维埃劳动主义专制”;另一方面也承认中国因国内封建剥削、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压迫,存在“赤化”的可能性……因此主张“列强如果遇到中国万一‘赤化’的危险,当然应该一致尽全力防止”。这表明 A. 红军为中国抗日的主力军 B. 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有其客观原因 C. 日本根本不了解中国国情 D. 日本是列强干涉中国革命的领头羊 ‎【答案】B ‎【解析】‎ ‎“承认中国因国内封建剥削、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压迫,存在‘赤化’的可能性”,表明认识到中国社会矛盾相当尖锐,人民有革命的强烈要求,容易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题干实际说明了当时中国工农武装割据得以发展的原因,故答案为B项。A项,此时“九一八”事变尚未爆发,排除;C项,“根本不了解”的表述不符合史实,且该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日本只是向列强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很难说是“领头羊”,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荣维木曾指出:中国西部的偏远乡村一直处于十分闭塞的状态。抗战爆发后,社会动员深入到基层,使百姓开阔了眼界,妇女的地位得以提高。据此,荣维木主要强调 A. 抗日战争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B. 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C. 抗战使中国农村结构发生剧变 D. 西部乡村成为日军侵华的重点 ‎【答案】A ‎【解析】‎ 由“抗战爆发后,社会动员深入到基层”可知,抗日战争不仅调动了中国东、中部地区人民的抗战,而且也刺激了西部地区人民的抗战。据此推理,日本的全面侵华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故答案为A项。B项,该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信息的角度,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村结构没有发生剧变,排除;D项,题干信息不涉及其他地区的抗日状况,因而不具有可比性,排除。‎ ‎14.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A. 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B.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C. 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 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答案】A ‎【解析】‎ 数轴显示文革时期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最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文献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故A项正确;数轴体现出民主政治法制化,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故B项错误;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是1992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属于民间选举形式,和“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15.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同意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在美国注册.批准泛美航空公司恢复飞台业务,允许台湾当局在美增设“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办事处”,通过“台湾前途提案”。这说明当时美国的对台政策 A. 符合中美建交时达成的共识 B. 存在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C. 仅局限于和台湾的民间交往 D. 推动了台湾事务的国际化 ‎【答案】B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中美建交后,美国仍然保留着对台湾的官方往来,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故答案为B项。A项,美国的对台政策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排除;C项,美国的对台政策属于政府间的行为,民间交往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台湾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不能国际化,排除。‎ ‎16.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不对抗”,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不树敌”,扩大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扛旗”,不去寻求取代苏联原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种“中心地位”;“不当头”,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但中国永不称霸,中国也永不当头。对这一时期外交策略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 淡化意识形态,寻求生存空间 B.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C. 独立自主,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D. 和平共处,一视同仁 ‎【答案】B ‎【解析】‎ 从题干列举的几种态度可知我国在国际上保持低调,主要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韬光养晦”与之符合,但低调只是一种策略,并不等于消极,通过努力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扩大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说明还是“有所作为”的,故答案为B项。A项,“不对抗”虽有“淡化意识形态”之意,但“寻求生存空间”不符合实际,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外交环境明显好转,面临的已非“生存”问题,排除;C项,独立自主是没错的,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事实,但从所列几个特点看,维护利益是讲策略的,“积极维护”不合题意,排除;D项,“和平共处”正确,但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具体政策还是有区别的,排除。‎ ‎17.公元212年,卡拉卡拉(Caracalla)皇帝将罗马市民籍授予帝国境内的除归降人以外的所有异邦人和殖民区拉丁人,史称“卡拉卡拉告示(edittldiCaracalla)”。这一告示 A. 适应了帝国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 B. 实现了法律上的人人平等 C. 使“公民法”成功过渡到“万民法”‎ D. 使“人”的身份等级差消失 ‎【答案】A ‎【解析】‎ 题干表明在法律上原来地位较高的罗马市民资格,可以授予所有异邦人和殖民地区拉丁人,这就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有益于缓和社会矛盾,也有益于运用罗马法律处理社会纠纷,适应了罗马社会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B项,当时罗马是奴隶社会,奴隶是不能享有公民权利的,排除;C项,“万民法”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与“公民法”并存,用于处理不同人之间的民事纠纷,而不是由“公民法”发展而来,排除;D项,该项表述绝对化,在这一法令公布后,“人”的身份级差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如在罗马法中,家庭中父亲的权利与地位高于其他家庭成员,排除。‎ ‎18.西欧价格上涨是从15世纪中期时开始,一直延续到17世纪初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时期。被年鉴学派史学家称作“漫长的16世纪”。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后的经济掠夺 B. 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 C.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 西欧物价上涨的时间较长 ‎【答案】A ‎【解析】‎ 题干强调16世纪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较长,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体现,主要是由于西欧殖民者从海外掠夺大量的贵金属进入西欧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B项,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与16世纪长期的通货膨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西欧物价上涨的时间较长”是对题干信息的变相重复,排除。‎ ‎19.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 A. “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B. 贫富分化趋势明显 C. 农林渔业的产值下降 D. 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口大幅下降,从事制造业、采矿业的人口大幅上升,农林渔业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制造业、采矿业大幅上升,这反映了英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答案为D项。A项,表格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国内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表格信息没有涉及贫富分化现象,排除;C项,表格数据只是反映了农林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减少,这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农林渔业产值下降,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0.《德国简史》中说:“这是一个融分治与统一、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为一体的政治混合体,体现了俾斯麦既保守又面向现实的政治手腕。”这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 A. 充分照顾了各方面利益 B. 是俾斯麦掌控国家政权的T具 C. 充满矛盾难以真正实行 D. 体现了德国的国情与时代特色 ‎【答案】D ‎【解析】‎ 德意志统一以前,各邦国有相当的独立性,统一后要中央政府或普鲁士直接掌控各邦国,困难较大,所以采取联邦制,给邦一定自治权,但又必须是联邦的一员,这体现了德国的国情。当时德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封建势力依然十分强大,宪法既不能无视资本主义势力的存在,也无力(实际上当权者也不愿意)铲除封建落后势力,所以宪法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共存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项,宪法体现了各种因素的妥协,妥协是相互的,每一方面都需作出让步,没法“充分”照顾各方面利益,排除;B项,运用政治手腕的目的不一定就是为了掌控政权,而且当时权力最大的是德意志皇帝,排除;C项,“难以真正实行”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1.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煤炭大规模利用和煤炭开采业的发展,推动了铁路、机械制造等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发电机、电动机等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使电能更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这些可以说明 A. 科技革命是工业发展重要动力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含量高 C. 技术革命制约着生产力的水平 D. 科技革命可以改变工业的布局 ‎【答案】A ‎【解析】‎ 材料“发电机、电动机等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使电能更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体现的是科技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说明科技革命成为工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故答案为A项。B项,题干没有将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含量进行对比,排除;C项,科技革命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而非制约生产力水平,排除;D项,题干并未涉及工业布局,排除。‎ ‎22.《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3月和11月(俄国)爆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的模式。”材料中的“两次大革命”‎ A. 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 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 C. 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D. 都宣称退出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917年3月和11月(俄国)爆发了两次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革命分别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两次革命中无产阶级都参与并建立了政权,故答案为C项。A项,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项,二月革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没有开创新的政治体制,排除;D项,十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仍参与“一战”,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3.“它开创了战后欧洲联合的新体制——‘超国家’联合体制;它还是西欧国家争取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初步尝试。”材料中的“它”‎ A. 开创了西欧政治合作的新局面 B. 旨在消除法德间战争隐患 C. 是西欧与美国矛盾加剧的结果 D. 削弱了英国对西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战后欧洲联合”“初步尝试”符合“二战”后西欧最初走向联合的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而煤钢联营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法德战争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B项。A项,煤钢联营属于经济合作,而不是政治合作,排除;C项,西欧联合虽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有关,但不是美国与西欧矛盾加剧的结果,排除;D项,西欧联合与英国无关,排除。‎ ‎24.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会议文件宣布:“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不管它们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的”,并强调“穷国”和“小国”要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目标转向 A. 团结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共同维护各民族国家的独立 D. 抵制美苏等大国霸权主义 ‎【答案】D ‎【解析】‎ 由“打倒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再结合20世纪70年代世界正处于美苏争霸之中的形势可知,此时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通过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共同抵制美苏等大国的霸权主义威胁,故答案为D项。A项,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只是手段而非目标,该项概括不准确,排除;BC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维护各民族国家的独立”概括题干都不全面,排除。‎ ‎25.“图文互证”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如图是美国报纸刊登的一幅美国人绘制的漫画(漫画中火焰上写的是“亚洲问题”,衣服上写有“US”的人手里拿的是加油管,另一个衣服上写有“CHINA”的人手里拿的是水管)。该漫画 A. 表明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 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遭到制约 C. 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国干涉亚洲事务的不满 D. 表明亚洲是导致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源头 ‎【答案】B ‎【解析】‎ 漫画中显示美国在亚洲问题上推行霸权主义(火上浇油),但它的这一举动受到了中国的制约(中国拿着水管去扑灭),故答案为B项。A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建立起了”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国干涉亚洲事务的不满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抵制,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导致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因素非常多,不只是亚洲,排除。‎ ‎【点睛】漫画题中的“看图”,是指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试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但很多时候漫画中的文字(含漫画的标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漫画中的文字来“看图”。‎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国父们对民主的芥蒂,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对权力的设计与分配上:最先表现在对总统权力的加强上,其目的就是使行政系统获得主导地位,美国总统的权力设置是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法国的路易十四等为原型的。‎ 美国总统集大权于一身,实际上必然产生独裁的质疑,当时的设计者也并不否认这一点。……在国父们的看来,独裁者不但不是恶魔,相反地,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自由和公正的最强有力的保卫者。‎ 国父们把能否坚持集大权于总统这一新宪法的重要原则,上升到了事关美国生死存亡的高度,他们反复向美国人民强调,“舍此,不能保卫美国免遭外国的进攻;舍此,亦不能保证稳定地执行法律;不能保障财产以抵制联合起来破坏正常司法的巧取与豪夺;不能保障自由以抵御野心家、帮派、无政府状态的暗箭与明枪。”‎ ‎——摘自高连奎:《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吗?》‎ 材料二: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打败了法国后,德国首任驻法国大使哈里冯阿尼姆主张恢复法国的皇帝制度,而俾斯麦从孤立、混乱、削弱法国以使其以后难以与德国竞争的战略目的出发,主张恢复法国的共和制。俾斯麦认为,一个不稳定的共和制政权,在君主制占统治地位的欧洲将处于被隔离的孤立状态。1872年,俾斯麦在一次奏文中指出:“对一个联合的王朝欧洲来说,巴黎的火山(不稳定的共和政权)一点也不危险,它将自燃自熄。”‎ 俾斯麦的阴谋在70年之后,被戴高乐的统计清晰地揭示。戴高乐认为导致法国战略性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前法国党派尖锐斗争、内阁更替频繁,造成国家涣散无力。正是第三共和国的议会制导致了“1875-1940年的65年中,法国更换过102届政府,而英国只更换过20届政府,美国只更换过14任总统”。‎ ‎——摘自:刘明福《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国父们政治体制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体制,其主要依据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主张在法国实行共和政体的主要意图。戴高乐的统计,将对二战由他主导的法国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政治体制问题的认识。‎ ‎【答案】(1)出发点:有助于治国安邦。‎ 依据:以历史上的有效体制,即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法国的路易十四等为原型;以美国当时的现实需要为依据,当时由于权力分散,国家较弱无力,无法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危机;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指导;同时兼顾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与协调,如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中央与地方等。‎ ‎(2)意图:使法国在外交上被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君主国孤立;利用党派竞争、总统与国会的制衡机制等民主共和制度的缺点,造成法国政局动荡,从而影响法国的正常发展,削弱法国的竞争力。‎ 影响:弱化议会权力,增强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弱化政党对政治的影响。‎ ‎(3)政治体制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适应;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是选择与设计政治体制的出发点;民主虽是近代政治发展的方向,但民主有弱点,民主不能以伤害稳定、降低效率为代价;在政治体制选择上,各国应独立自主。‎ ‎【解析】‎ ‎(1)出发点:根据“舍此,不能保卫美国免遭外国的进攻;舍此,亦不能保证稳定地执行法律;不能保障财产以抵制联合起来破坏正常司法的巧取与豪夺;不能保障自由以抵御野心家、帮派、无政府状态的暗箭与明枪。”得出对外有助于抵抗侵略,对内有助于维护正常秩序免遭破坏,即有助于治国安邦。依据:一定要把材料与教材结合起来,根据“美国总统的权力设置是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法国的路易十四等为原型的”“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自由和公正的最强有力的保卫者”概括,并联系所学启蒙思想的影响分析总结。‎ ‎(2)意图:根据“俾斯麦从孤立、混乱、削弱法国以使其以后难以与德国竞争的战略目的出发,主张恢复法国的共和制”得出使法国在外交上被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君主国孤立;根据“一个不稳定的共和制政权,在君主制占统治地位的欧洲将处于被隔离的孤立状态”得出利用民主共和制度的缺点,造成法国政局动荡,从而影响法国的正常发展,削弱法国的竞争力。影响:根据“戴高乐认为导致法国战略性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前法国党派尖锐斗争、内阁更替频繁,造成国家涣散无力”明确旧政体造成政局动荡的原因,然后予以纠正,即弱化议会权力,增强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弱化政党对政治的影响。‎ ‎(3)认识:可从符合国情、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政治民主是发展趋势说明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还可从民主也存在弱点、实行民主不能以伤害稳定、降低效率为代价来分析总结。‎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分别为战国、唐朝、清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对战国时期,唐朝和清朝商业城市分布的变化趋势。从三幅图中任选一个城市,说明其当时在全国商业中的地位,并论证当时该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 ‎【答案】趋势:战国时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唐朝及清朝江南及东部沿海地区商业城市明显增多(或答由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展);最初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后来北部边境地区商业城市逐步增多;最初商业中心依托于政治中心,后来脱离政治中心的工商业城市逐步增多。(只要答出两个趋势即可)‎ 示例一:地位:唐朝时“雄富冠天下”的扬州。‎ 原因: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扬州等南方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成为长江与运河航运的交通枢纽;唐朝海外贸易发达,扬州是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示例二:地位:清朝的商业都会广州。‎ 原因:自唐朝以来广州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国内的出口货物、国外的进口货物云集广州;江南的开发,尤其是广州外围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为广州商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析】‎ ‎“变化趋势”,强调城市分布集中的区域从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到唐朝、清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对政治中心的依托关系渐趋松弛。“地位”,根据题干设问要求“任选一个城市”,所以选取唐朝的扬州、清朝的广州皆可。若选取扬州就突出它的“富”,若选取广州就突出它是商业都会。“原因”,考虑扬州、广州从唐朝到清朝各自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何来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我们没有经验,苏联给我们的建议和帮助,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 ‎——摘编自《师哲回忆录》‎ 材料二 周恩来报告中,把印度等民族独立国家称为“和平中立派”,以同美国的“主战派”和英法等“维持现状派”相区别。其中“和平中立派”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附属国,由于同样的历史经历,还有民族同情。特别是亚洲国家,更容易与我们接近。‎ ‎——《周恩来传》‎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摘编自《黄华回忆录》‎ ‎(1)材料一提出怎样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包含的内容是否矛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和平中立派”更容易与中国接近?‎ ‎(3)材料三是在怎样背景下的讲话?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理念:既要依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帮助,又要保持独立自主。‎ 这一理念并不矛盾,因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中国的重要外交政策,“一边倒”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由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困难局面和新中国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决定了必须“一边倒”,但这是为最终实现独立自主服务的。‎ ‎(2)“和平中立派”是曾经或现在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中国一样曾经受到过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有共同的发展诉求;中国的反侵略历程和民主革命胜利对其他受压迫地区的影响和帮助使得双方已有密切联系;同时亚洲国家占据很大数量,相近的地理位置也有利于双方的交往。‎ ‎(3)背景:万隆会议虽是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但帝国主义的挑拨和部分国家的不了解使中国代表团一度十分被动。‎ 因素:社会制度;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发展目标;地理位置等。‎ ‎【解析】‎ ‎(1)第一小问“理念”,根据材料“苏联给我们的建议和帮助,是十分重要的”“也不能有依赖之心”得出:既要依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帮助,又要保持独立自主。第二小问“是否矛盾”,根据所学可知,既要依靠苏联的帮助又要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并不矛盾,理由,需要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困难局面、新中国的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附属国,由于同样的历史经历,还有民族同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中立派与中国接近的原因需要从双方的经历、要求民族独立的发展的需求、共同的斗争经历、相近的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亚非国家”得出:万隆会议是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根据所学得出:万隆会议时帝国主义的挑拨、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不了解使中国代表团一度十分被动。第二小问“因素”,主要考虑社会制度、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发展目标、地理位置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