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十七 第50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十七 第50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第50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 ‎1.朝鲜战争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②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并存的局面,两个政权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 ‎③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政策,远东地区也不例外。‎ ‎(2)影响 ‎①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②对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 ‎③对美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 ‎④对苏联: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⑤对日本:军国主义回潮;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 ‎⑥对国际:加剧了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 ‎2.越南战争 ‎(1)背景 ‎①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把中国视为其在亚洲扩张的障碍;越南比邻中国的地理位置。‎ ‎②《日内瓦协议》后,越南形成南北分裂局面,两个政权之间内战不断。‎ ‎③美国加紧干涉越南内政,支持南越政权。‎ ‎(2)影响 ‎①对越南: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了统一;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对美国:迫使政府调整外交政策,实行战略收缩。‎ ‎③对世界格局:使美苏争霸态势呈现美守苏攻局面。‎ ‎1.中东战争 ‎(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曲折的和平之路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2.两伊战争 ‎(1)原因:各种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2)经过: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88年。‎ ‎(3)影响:两伊战争造成了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造成了中东的分裂,为美苏等大国插手海湾地区问题创造了条件。‎ ‎3.海湾战争 ‎(1)背景 ‎①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的争端。‎ ‎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 ‎③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并授权多国部队使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 ‎(2)经过 ‎①1991年1月,多国部队实施“沙漠风暴”行动,使伊拉克遭受沉重打击。‎ ‎②1991年2月,多国部队发动“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迫使伊拉克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3)特点 ‎①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②整个战争中多国部队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③电子战、信息战诞生。‎ ‎1.宗旨 ‎(1)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办法防止且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对和平的破坏;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发展友好关系。‎ ‎(3)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的问题。‎ ‎(4)构成并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2.作用 ‎(1)维和行动 ‎①第一次维和行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停战监督组织。‎ ‎②第一支维和部队: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的维和部队。‎ ‎③第一次强制性决议:两伊战争中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 ‎④化解战争危机:海湾危机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斡旋。‎ ‎(2)国际裁军 ‎①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 ‎②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③设立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 ‎④达成众多裁军协议。‎ ‎(3)保障人权:《世界人权宣言》。‎ ‎(4)非殖民化:非殖民化特委会、反对南非种族隔离。‎ ‎(5)人道主义:安置难民。‎ ‎(6)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宣言》。‎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依据 ‎(1)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全球化,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4)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2.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1)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2)和平力量不断增强。‎ ‎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和平环境。‎ ‎(2)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建立经济联系,形成利益共享;缩小各国差距,实现平等合作。‎ 一、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 ‎2.直接原因 ‎(1)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就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 ‎(2)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 ‎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 ‎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插手、干涉别国内政。‎ ‎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1)电子信息战成为战争的核心,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 ‎(2)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 ‎(3)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表现在: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高科技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四、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联合国与国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1.不同作用:国际联盟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原因 ‎(1)建立基础不同:国联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及殖民地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2)组织方式不同:国联排除了苏俄等国,被帝国主义大国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 ‎(3)国际形势不同:一战后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但大都以失败告终;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时期 国际形势 作用或评价 ‎1945年到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 美苏成为超级大国,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 积极作用:自1948年开始进行维和行动;设立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和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在联合国的努力下,达成众多裁军协议;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消极作用: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成为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和政治斗争的场所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20世纪80年代 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逐步减弱 推动非殖民化,展开人道主义援助;解决难民问题;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等。联合国不再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们希望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防止局部武装冲突;裁军和防止核扩散;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联合国力促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研真题·引领航向]‎ 动向一 从合作与协作的角度考查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活动 ‎ (2018·高考全国卷Ⅱ·T46)‎ 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思路点拨】 结合材料“《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建议……被称为‘中国建议’”等信息概括。‎ ‎【尝试作答】                                     ‎ ‎                                    ‎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 结合第(1)问答案,调用所学知识,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创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作答。‎ ‎【尝试作答】                                     ‎ ‎                                    ‎ ‎                                    ‎ 答案:(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动向二 从大国关系的角度考查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原因或影响 ‎ (2016·高考全国卷Ⅰ·T47)‎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 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思路点拨】 可以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从中国政府的警示、美国政府的战略和措施、朝鲜战争的教训等方面进行分析。‎ ‎【尝试作答】                                     ‎ ‎                                    ‎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中美国政府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即可。‎ ‎【尝试作答】                                     ‎ ‎                                    ‎ ‎                                    ‎ 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跟踪练·能力提升]‎ ‎1.(2020·昆明二模)‎ 材料 1834年,法国国王宣布阿尔及利亚为“法国属地”。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在全国30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解放军组成10~15人的独立突击队,便于寻找机会袭击法军,遇到强敌,即可迅速消失在深山之中,而法军对民族解放军的伏击无能为力。因一再扩大殖民战争,法国财政日益困难,自从摩勒内阁倒台以后,出现了“走马灯内阁”。(20世纪)60年代初期,法国政府不得不承认非洲各法属殖民地相继独立。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告独立。‎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54~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与朝鲜战争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4~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从战争性质、战争参与者、战争特点、规模等方面归纳比较;(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对法国、阿尔及利亚、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朝鲜战争:从为了完成民族统一的内战扩大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参战国众多;冷战色彩强烈;以正规战役为主;战争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等等。阿尔及利亚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参战国主要是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冷战色彩淡;以游击战为主;战争持续时间较长;等等。‎ ‎(2)使法国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削弱了其殖民势力;阿尔及利亚赢得了民族独立;冲击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等等。‎ ‎2.(2020·怀化一模)‎ 材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经过五次战役,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敌人赶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这一地区。美军的巨大损失,引起美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因为当时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调到朝鲜,而朝鲜问题不能久拖,久拖就会影响全球利益。美国不得不考虑以谈判方式“体面”结束战争。‎ ‎1951年5月1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决定……毛泽东得知后,作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结束战争”的方针。即打谈结合、边打边谈,争取早日结束战争。‎ ‎1951年7月10日,谈判正式开始。在谈判中,美方处处蛮不讲理,显示霸主样子。经过多次交锋,26日就议程安排达成五项协议。1951年12月11日,双方开始讨论战俘问题,‎ 美方在此问题上一直作梗,其休会次数之多、拖延时间之长、争辩之激烈,实属罕见。直至1953年6月8日,双方才正式签订关于战俘遣送问题的协议。1953年6月18日,李承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将战俘营中2.7万人民军战俘就地释放,然后将其扣押编入南朝鲜军队。1953年7月13日黄昏,我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李承晚愿意接受停战的各项条款。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正式签订。‎ ‎——摘编自《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主要特点。‎ 解析:(1)根据材料第一、二段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中国等角度分析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原因。(2)根据材料“其休会次数之多、拖延时间之长、争辩之激烈……我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李承晚愿意接受停战的各项条款。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正式签订”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谈判时长、过程等方面概括。‎ 答案:(1)原因: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损失巨大,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美国为了其全球利益,急于解决朝鲜问题;中国愿意通过和谈尽早结束战争。(言之有理即可)‎ ‎(2)主要特点:时间长;边谈边打、打谈结合;斗争激烈。(言之有理即可)‎ ‎3.(2020·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 材料一 这场战争起源于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由于当时北方控制在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劳动党手中,美国为了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南方,并在1956年支持南方吴庭艳成立越南共和国。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越南的国内冲突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 ‎——摘编自郭辉《战争回声》‎ 材料二 越南战争不仅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尼克松政府为了摆脱越战,对美国的军事部署、外交政策进行调整,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从而改变了当时的国际关系,对我国打开孤立的外交局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摘编自朱秀玲《尼克松政府的越南 战争政策和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从越南、美国两方面逐条概括即可。 (2)主要从美苏争霸中美国的地位及国内政治、经济、与中国的关系角度分析。‎ 答案:(1)背景:日内瓦会议的相关决议承认越南独立;越南南北分裂;美国在越南采用扶植和军事干涉政策;肯尼迪上台。(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影响:削弱了美国国力;引发国内民众反战情绪高涨;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言之有理即可)‎ ‎4.(2020·南宁一模)‎ 材料 巴以冲突中,青少年自幼就目睹并经历了种种灾难和炮火,其内心留下了深刻的阴影,滋生的仇恨成为“流淌于世代血液中的执念与恩仇”。因而,巴以冲突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 在国际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之下,巴以也经历过多次暂时性停战。多次停战后,又总会重新燃起战火。以色列凭借着自己的军事优势,接受停战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出于和解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缓冲。同样,由于巴方内部的不调和,停战常常成为政客们为了达到目的而实行的一种手段。力量无法平衡的巴以,致使巴方在谈判中做出最大的领土退让后,依然无法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而以方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资源,不愿意做出过多的让步和舍弃。‎ ‎——摘编自张颖《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巴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以关系发展的困局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巴以关系破局提供合理的建议。‎ 解析:(1)第一小问困局,根据材料示意图中不和平、不稳定的因素长期存在及“以色列凭借着自己的军事优势,接受停战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出于和解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缓冲”等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青少年……内心留下了深刻的阴影”“接受停战大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和解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缓冲”“而以方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资源”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2)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解决巴以问题的手段、领导人智慧、借助促进世界和平的平台以及双方保持克制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1)困局:双方陷入了安全困境的怪圈;间歇性停战无法实现和平。原因:激烈的巴以冲突在青少年心中滋生激进仇恨的情感;双方停战的目的不是和解,而是政客的手段;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加剧了和谈的艰难性;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答出三点即可)‎ ‎(2)建议:和谈协商、外交手段等非暴力方式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最佳途径;充分发挥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利用好国际社会提供的各种平台,在曲折中谋求进步;双方必须认可对方的现实存在,以及对方执政政府的合法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5.(2020·泉州质检)‎ 材料 1979年12月,为从陆路南下印度洋,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遭到当地人民的奋起抵抗。1981年,一些抵抗组织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在全国开展抵抗苏军入侵的斗争。1985年,‎ 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即开始寻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1988年4月,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与巴基斯坦签订了由苏美两国予以保证的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5月15日,苏联和阿富汗发表联合声明:根据日内瓦协议,苏军从今天开始撤离阿富汗,撤军将在9个月内完成。从阿富汗撤军标志着苏联不再对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内政治过度干预。苏联撤军后,阿富汗抵抗组织形成了代表不同种族、部落、家族的相互斗争的势力集团。本来各个势力集团长期冲突不止,加上外国势力的插手后就加深了这种仇恨。“9·11”事件后,阿富汗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 ‎——摘编自陈少晶《美国从越南和苏联 从阿富汗撤军问题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 解析:(1)结合材料可从战争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苏联国内经济状况、美苏争霸中苏联的守势等几个方面来回答。(2)影响可分为对阿富汗本身的影响、对美苏冷战的影响、对地区及世界稳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答案:(1)原因: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阿富汗人民顽强抵抗;战争给苏联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苏联的霸权主义受到打击;苏联加快战略收缩,放松对东欧的控制;阿富汗重新赢得国家独立;阿富汗陷入长期混乱;阿富汗成为恐怖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6.(2020·济宁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美国对联合国热不了亦冷不得的关系模式。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上上下下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乐观情绪。杜鲁门总统强调,它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造就未来的和平。按《费城调查者》的观点,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此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有人称这段时间的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到了(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的倾向是把联合国看作捕蝇草,认为接近它必须小心,也许最好是敬而远之。国务院的流行观点是:在联合国美国应当尽可能少地提创议,因为从那里是不可能指望得到好处的。‎ ‎——李少军《评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乐观情绪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影响美国对联合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析:(1)据材料“有人称这段时间的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得出美国确立了在新安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据材料“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并结合联合国的宗旨归纳概括。(2)据材料“到了(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的倾向是把联合国看作捕蝇草,认为接近它必须小心,‎ 也许最好是敬而远之。国务院的流行观点是:在联合国美国应当尽可能少地提创议,因为从那里是不可能指望得到好处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答案:(1)美国确立了在新安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联合国的宗旨反映了世界向往和平的心声;联合国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维护和平;联合国较以往国际组织更具普遍和平等性;延续了反法西斯联盟国的合作,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 ‎(2)美国霸主地位衰落,美国逐渐失去了联合国的主导权;第三世界崛起,联合国成为反殖民主义的舞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