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 B.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C.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 D.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有子继位”为王的商王“最受后世的尊敬”,表明商朝晚期注重王位在“父子间传承”,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嫡长子”继承制的稳定,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在商朝衰落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后世尊敬成功传位儿子的商王,不能认定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D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不属于我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政治特点的是 A. 王权与神权结合 ‎ B.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者还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D. 最高执政者掌握地方官员的任免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高执政者掌握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是在郡县制出现、推广后,不属于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时期宗法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随着血缘关系的淡化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宗法分封制维系的统治秩序必然遭到破坏,这说明夏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 如下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是 A. 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 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 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根据分封制的特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周王未能实现权力的集中,故排除AB项;在分封制下,各诸侯要严格履行对周天子的义务,故C项符合;西周时期维护统治者之间的纽带是血缘关系,而不是品行,故D排除;故选C.‎ ‎4.《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A. 禅让制、公有制 B. 世袭制、私有制 C. 禅让制、私有制 D. 世袭制、公有制 ‎【答案】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天下为家”指的是大禹建立夏朝,代替“天下为公”,因此“大道”指的是建立夏之前的制度,联系所学可知是禅让制与公有制,答案为A;世袭制和私有制是指“大道既隐”后的状况,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5.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故A正确;B是一种社会形态,排除;CD出现于秦朝,排除。‎ ‎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反映了皇权相权矛盾 B. 提高了决策理性 C. 体现了君主立宪优势 D. 否定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秦朝的朝议制度一定程度上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决策理性,故选B;材料反映君权与相权的合作而非矛盾,排除A;秦汉是君主专制而非君主立宪,排除C;由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见朝议制度没有否定君主专制,排除D。‎ ‎7.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们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指 A. 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 B. 从分封制到三公九卿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联系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开始推行县制,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设36郡,汉武帝基本上解決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郡县制得以巩固,故D项符合题意;土地国有是指北魏的均田制,A错误;分封制兴盛于西周,B错误;百家争鸣是思想领域不是政治方面,C错误。‎ ‎8.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嬴政这一做法 A. 重在限制丞相权力 B. 具有宣扬功业色彩 C. 在寻求统治依据 D. 企图保证正皇位世袭 ‎【答案】B ‎【解析】A项不选,题干没有提及丞相权力;由“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可以看出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具有宣扬功业的色彩,故本题答案选B项;C和D与材料无关。‎ ‎9.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左在阳陵。”右在何处?‎ A. 皇帝 B. 太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治时期,皇帝总揽政治、军事、经济大权,虽然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但没有调兵权,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所以右在皇帝,A项正确。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但皇帝一般不会把军权交给太尉,排除B。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与材料不符,排除C。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察百官,与材料不符,排除D。‎ ‎10.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私田的开垦。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应该出现在 A. 原始社会晚期 B. 夏商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B ‎【解析】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正如材料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故排除ACD,选B。‎ ‎12.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这表明 A. 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B. 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 C. 礼乐制度得到完好传承 D. 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 ‎【答案】B ‎【解析】材料“西周周公‘制礼作乐’”“ 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 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说明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B项正确;材料中的“礼乐制”只是维系宗法制的工具而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说明礼乐制度没有得到完好传承,故C项错误;春秋时期社会大乱导致礼乐制度崩坏,故D项错误。‎ ‎13.春秋战国时期,下列价值观最有可能被社会认可的是 A. 追名逐利 B. 仁义道德 C. 礼乐教化 D. 无为而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法家思想最为上层统治者所看中,因为其主张迎合了统治者发动争霸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争功逐利也成为士大夫效仿的目标,故A项正确;B C两项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14.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 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只是“黄金时代”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属于阶级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属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 ‎15.《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段话主要强调 A. 孟子的“仁政”思想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 D. 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可知,孟子强调 “仁政”思想,故A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排除B;材料“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是指不错过其繁殖时节,“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是指不违农时,“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不全面,排除C;材料没有强调“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模式,排除D。‎ ‎16.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不能整齐划一,所以诸侯并立,厚古薄今,崇尚虚言。今皇帝统一天下,宜替天下分辨黑白,定于一尊。”由此可知李斯属于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所以由此可知李斯属于法家学派,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儒家学派主张仁和礼,材料未涉及这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道家学派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材料未涉及这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材料也未涉及这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7.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即无差别的爱人和反对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这符合“爱人如己,崇尚和平”含义,C选项正确。儒家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道家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法家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8.“秦……尽管昙花一现,它却能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等,故②③④正确。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与秦朝不符,排除①,排除ACD。所以选B ‎19.《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A. 三公九卿制 B. 皇帝制度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的亭、乡,属于郡县制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度而非三公九卿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度而非皇帝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制”不是分封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以下关于下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 ‎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推广郡县制 B.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 C. 历史上秦朝首次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 D. 秦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 ‎【答案】A ‎【解析】秦朝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官员监察,三者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共同对皇帝直接负责,地方上普遍推行郡县制。故选A项,不选B项。春秋后期已经有诸侯国采用郡县制,秦朝并非首次,不选C项。秦律颁布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不选D项。‎ ‎2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C.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D.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有权就有一切”,结合所学,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2.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解析】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 ‎23.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 A. 克己复礼,民贵君轻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答案】B ‎【解析】A选项克己复礼,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典型的儒家思想;B选项无为而治四老子的思想,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D选项主要体现出的是法家思想。‎ ‎24.‎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访问葡萄牙时用“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16字中国古语为两国互信关系点赞。“这16字中国古语”体现的思想与先秦哪个学派思想更接近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B ‎【解析】“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所体现的互信,友好,是儒学所倡导的“和”“诚信”等主张,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等主张,法家主张严刑峻法,这些都与材料中的“信”“和”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D项。‎ ‎2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儒家知识分子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后提出了弘扬儒家学说的理论,这一理论为汉武帝所接受的根本原因是 A. 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 B. 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 C. 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制度 D. 儒家吸纳了法、道、墨三家的理论 ‎【答案】C ‎【解析】正是因为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等思想主张迎合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制度,汉武帝才会接纳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答案为C;AB是董仲舒理论的部分内容,不能说是根本原因;董仲舒的儒学没有吸纳墨家理论,D错误。‎ ‎26.贾谊的《过秦论》中总结秦亡的教训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认识与西汉的哪一个政策相互呼应 A. 世卿世禄 B. 与民休息 C. 独尊儒术 D. 北击匈奴 ‎【答案】B ‎【解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秦代没有施行仁政而过度严刑峻法将老百姓逼向其对立面,最终导致秦朝灭亡,故汉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迎合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实行“清静无为”的修养生息政策,故选B;世卿世禄指官位和俸禄是世袭的,排除A;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后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排除C;北击匈奴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的军事行动,排除D。‎ ‎2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宗法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郡县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是指的西周的分封制,后者是指的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遭破坏,分封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分封制的继续推行使得诸侯实力不断增强,挑战了周天子权威。秦始皇转而实行郡县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统治。但是秦始皇的残暴统治,严刑峻法过于苛刻,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引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导致二世而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排除ABD三项。‎ ‎2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重视严刑峻法的制约作用 C. 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度 D. 开创的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开创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故D正确;A是秦制度的一个方面,排除;B不合题干主旨,排除;C出现在隋唐时期,排除。‎ ‎29.歌曲《国家》中有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源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家国一体”体现了血缘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将"国" "家"结合起来,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家国等观念无关。故选B。‎ ‎30.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②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分权于三公九卿 ‎③三公中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 ‎④汉朝继续沿用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一个泛指。三公九卿制是一种君主专制的体现,所以②错误;③选项错误,太尉主管军事,监察百官的是丞相;④选项说法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材料一 ‎ ‎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1)依据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是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的信息可知是郡国并行制。‎ ‎(2)依据材料二“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的信息和所学从郡县制的积极意义回答。‎ ‎(3)依据材料四“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应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抑制地方独立性来回答。‎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   ——《韩非子》‎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汉书》‎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异同主张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答案】(1)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异: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写出两点即得分)‎ ‎【解析】(1)同:根据材料一中的“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根据材料“定于一”“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可知孟子也主张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从而得出共同点是。异:孔子“望周之复兴”,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孟子主张建立新王朝,施行仁政。原因:结合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影响及孔子主观愿望、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周王室统治的失望等进行分析阐述。‎ ‎(2)特点:根据材料二“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从推崇法、术、势、实行法治、提倡君主权威进行回答。成败:成功结合所学从秦国用法治思想治理国家,实现国家统一及集权体制,产生富国强兵的作用,实现统一。失败则是从实行严刑峻法,导致暴政而亡的历史结果进行分析闻述。‎ ‎(3)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结合所学从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发展、国家统一的历史影响进行阐述。‎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 ‎(1) 图中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中国什么时期?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将耕地依照边界以1步宽、240步长为标准划分成小块,两块这样大小的土地就是一亩。秦政府将100亩左右的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然后向其征收粮食、饲料、稻草及劳役和兵役。‎ ‎——摘编自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 ‎【答案】(1)时期:春秋战国。‎ 意义: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写出两点即得分)‎ ‎(2)表现: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个体小农经济出现。‎ ‎【解析】(1)从材料一的左图看出生产工具是铁制工具,铁犁等;右图是牛的造型,表示生产方式应该是牛耕,根据所学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所学可答出铁犁牛耕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分析,上图表示铁农具改进后使用更加广泛,牛耕技术的推广;下图是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根据材料“废除井田制,将耕地……分成小块……秦政府将100亩左右的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商鞅变法显示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出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