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2016

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共80分)‎ ‎1、 据史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D.扩大了国家疆域 ‎2、 某学者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暂,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察举制 ‎3、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A.秦朝确立郡县制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除丞相制 ‎4、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5、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6、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7、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中国的周王号令四方时,古希腊城邦中的贵族们却依然像氏族时代那样商议公共事务,常常召开国民大会对贵族们制定的政策和各种方案进行表决。摩尔根主要强调希腊城邦民主 ‎ A.受到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 B.落后于中国周王的分封制 C.是西方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D.有原始社会民主观念遗风 ‎8、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B.《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9、“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和封建制法更为详尽,……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材料表明罗马法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具有深远影响和实用价值 C.保障罗马人的私有财产 D.在古代法律体系中最完备 ‎10、 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 ‎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陪审制度  ④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11、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国王是国家元首 B.国王“统而不治” ‎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1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实行代议制民主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3、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14、有学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这位学者观点的是 A.唐代藩镇 B.明代“三司”制 C.雅典城邦制 D.美国联邦制 ‎15、通过采用代表制,人民将立法权交给自己选择的代表来行使。人民自己直接行使的权力乃是选举权。以下关于“代表制民主”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制民主起源于英国“光荣革命” B.古代雅典不适合实行代表制民主 C.美国国会的选举符合代表制民主 D.实行代表制民主可实现根除专制 ‎1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17、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A.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 C.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18、“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幅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所反映“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进步 B.爱国主义 C.理性主义 D.科学主义 ‎19、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20、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1、1906年日本某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对该文章的介绍为“此《宣言》作为一工人组织的纲领发表的。该组织起初纯粹是德国工人团体,后来为国际工人团体。而在1848年以前的欧洲政治条件下必然是秘密的团体。”该宣言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2、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能成为邓小平的“入门老师”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指明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 ‎23、1871年5月,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马克思撰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其首创精神。这个“尝试”是指 A.宪章运动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法国大革命 ‎24、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25、“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主要说明十月革命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不具备革命的物质条件 ‎26、新中国成立后,一位民主人士说:“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意指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这一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28、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B.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D.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29、“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 这首络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 A.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首次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30、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31、周恩来在《新中国的外交》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足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信贷,包括291个工业项目……俄国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 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 D.重返联合国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 ‎3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 A.中美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34、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35、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今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 ‎36、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两个敌对堡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 A.和平与发展           B.欧洲一体化 C.美苏冷战           D.多极化格局 ‎37、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发展水平相似       B.社会制度相同 C.屡遭战争重创       D.历史上关系紧密 ‎3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稳定的政局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39、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有句名言,“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下列不能体现普京意思的是 A.恢复往日强大的实力 B.苏联解体是一个历史悲剧 C.理性地总结苏联解体的历史 D.恢复往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40、两极格局瓦解后,尽管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美国企图建立所谓“世界新秩序”等行为却日益明显。美国这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 A.谋求世界霸权和全球战略利益  B.推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形成 ‎ C.在世界推行美国的民主价值观  D.加大反恐力度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2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27年的后半年,太宗就如何使国祚长久一事征询群臣的意见。年迈的萧瑀建议,应恢复使夏、商、周三代国祚长久的封建制。萧瑀的建议引起了历久不息的热烈争议。大多数朝廷官员完全反对恢复封建制。礼部侍郎李百药指出,周代所以国祚长久是由于天命,而不是由于封建制度,况且到了后期,周就极度衰弱了。另外一些官员则指出了实行封建的后果;魏徵的反对理由是,实行封建将缩小王畿,大量减少国家的岁入,以致无力供给官吏的俸禄。他和马周还指出诸侯无道的危险和可能发生的国家防务问题。‎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与国家主义者相对立的政治派别是州权主义者。他们认为各州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而邦联则是“各主权国家之间的一种同盟。”但他们对邦联时期棘手的政治、经济问题并无良策。因而都逐渐倾向于赋予中央政府更多的权力,以解决共同关心而又非一州所能单独解决的各种问题。‎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同时,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政治体制,通过这一政治体制,吸引少数民族人民参加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活动,在民主的基础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李安辉、王升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政治文明的追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多数朝廷官员完全反对恢复封建制”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家主义者与州权主义者在主张上的区别与一致性。(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4分)‎ ‎(4)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政府加强地方管理的认识。(3分)‎ ‎42、分权与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论美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 (3分) ‎ ‎(2)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 (2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5:BACBB 6~10:ADCBB 11~15:BDADC 16~20:DCBBB ‎ ‎21~25:CACCC 26~30:CDADA 31~35:ACBBD 36~40:CCDDA ‎41、(1)封建制不会使政权长久;实行封建会大量减少国家收入,无力保证官吏俸禄;分封的诸侯有可能叛乱,危及国家政权。‎ ‎(2)区别:在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还是各州,州是否是主权国家上主张不同;州权主义者认为主权属于各州,各州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国家主义者的主张刚好相反。一致性:在邦联遇到政治、经济问题并无良策时,都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 ‎(3)意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吸引少数民族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活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4)认识:维护国家统一是重要前提;加强中央政府领导,促进整个国家问题的解决;适当给地方权力,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保护少数民族利益,实现民族团结与繁荣。‎ ‎42、(1)说明:①分割相权;②集体议政;③皇帝诏书需宰相副署。‎ ‎(2)体现:①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分属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②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二者互相制约。‎ ‎(3)认识:①分权制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利于政权的稳定;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效率低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