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十一课题三十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十一课题三十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学案

课题三十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欧洲联盟 ‎(1)原因:‎ 文化传统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历史教训 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渴望 现实原因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过程:‎ 欧洲共同体(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年)‎ 欧洲联盟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欧元诞生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组织。‎ ‎(4)意义:‎ ‎①对欧洲: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原因 ‎①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②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建立 ‎①1992年,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目标 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影响 ‎①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②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原因: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2)建立:‎ ‎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②1991年,汉城(今译首尔)会议通过《汉城宣言》。‎ ‎③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评价:‎ ‎①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②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基本进程 ‎(1)开始:新航路的开辟。‎ ‎(2)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3)深化:进入20 世纪以后,特别是90 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辩]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联系的需要,而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 ‎[拓] 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欧盟合作领域最广泛,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更紧密。‎ ‎[注] 欧元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反面是各类桥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 ‎[拓] 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反映了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反映了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注] 美国:扩大出口市场;‎ 加拿大:转移夕阳产业;‎ 墨西哥:吸引资金和技术。‎ ‎[补] 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如何趋利避害。‎ ‎[补] 亚太经合组织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各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告的形式作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有强制性。‎ ‎[辩] 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补] ‎ 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体现了新殖民主义色彩,即依靠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进行经济扩张。‎ ‎2.主要原因 ‎(1)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动力。‎ ‎(2)新交通和通讯方式是基本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5)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 ‎3.影响 世界 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应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4.基本认识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注]‎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且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 ‎(3)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 ‎(4)要有全球意识,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要把全球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原因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 宗旨 促进各国市场开发,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作用 ‎①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②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仍以中国是否是市场经济为借口制造贸易摩擦。‎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3)压力及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4)对策: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重难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史料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①。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②。……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③。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④。‎ ‎——摘编自《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探究] 根据史料,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法国外长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 将战略物资煤钢置于联营共管之下 ‎③‎ 法国要恢复大国地位,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有德国的支持 ‎④‎ 德国要摆脱战败国地位,要有法国的支持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综合③④所获取的信息从两国的国家利益上去分析。‎ ‎[提示] 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法国,重新恢复大国地位;联邦德国,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 ‎[系统认知]‎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扩大。‎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3)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 ‎(4)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特点 ‎(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 ‎(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4)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史料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①。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②。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③。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④。‎ ‎ ——摘编自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全球化”是“中心国家”的日趋“流氓化”‎ ‎②‎ 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肆掠夺 ‎③‎ 全球化会导致经济的两极分化 ‎④‎ 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结合②④所获取的信息结合全球化“相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综合分析。‎ ‎[提示]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 ‎[系统认知]‎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 ‎1.探险时代(1500~1750年)‎ ‎(1)经济上出现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及商贸中心转移,商贸制度创新,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并扩展。‎ ‎(2)国际关系上一个以近代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不具有全球性。‎ ‎(3)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宗教、革命等思想在新旧大陆之间传播。‎ ‎(4)全球联系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全球性交往的紧密性和普遍性较低。‎ ‎2.殖民时代(1750~1870年)‎ ‎(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增强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实力。国际分工、通讯交通进一步发展;商品数量种类增加;工业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 ‎(2)世界性政治体系出现。维也纳体系是全球化时代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体系。‎ ‎(3)文化全球化形态初步形成。西方文化依靠近代大众传播媒介及自身的优越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全球性交往加强但仍然有限。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全球性交往程度加强,但全球性关系的制度化和正规化有限。‎ ‎3.帝国时代(1870~1945年)‎ ‎(1)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垄断组织成为向外扩张的核心动力,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掠夺方式,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同时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封闭性,对全球化推动有限。‎ ‎(2)国际社会初露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成员具有世界性,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 ‎(3)文化全球化加强。随着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人员流动频繁,科技与文艺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4.网络时代(1945年至今)‎ ‎(1)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时代。科学技术对贸易全球化、生产、金融、消费的全球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空前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3)全球政治体系由统治转向治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各种国际组织出现,国家间利益调整通过协商解决,遵守制度安排。‎ ‎(4)网络社会迅速崛起。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力度空前加强。‎ ‎(三)纵引横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 ‎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 ‎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化,并由区域化所带动。‎ ‎(3)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随堂巩固训练]‎ ‎1.(2018·全国卷Ⅱ)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读懂] 二战后,普遍衰落的欧洲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谋发展,要走出农业发展的困境,必须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为此,欧共体在十余年内完成了农业政策的共同调整和转变,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欧共体农产品市场。共同的农业政策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它的实施,又加速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做对] 选 ‎2.(2017·全国卷Ⅰ)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读懂] 由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体现的不仅仅是国家数量的变化,更体现了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却可融入同一经济共同体。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及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做对] 选 ‎3.(2016·全国卷Ⅰ)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读懂] 近代以来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殖民侵略下,亚非拉国家沦为单纯的原料产地。材料给出的这些国际组织成立的时间是1955~1970年,恰好是殖民体系瓦解时期,因此,这些组织是新兴独立国家的组织,是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产物。‎ ‎[做对] 选 ‎4.(2014·全国卷Ⅰ)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读懂] 欧元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元作为欧盟的统一货币又推动了欧盟统一市场的发展。‎ ‎[做对] 选 ‎5.(2013·全国卷Ⅰ)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读懂] 二战中,法、德两国所遭受的战争创伤远比英国等国大得多,因此两国希望通过超国家机构来消弭战争,故两国率先走向了联合。‎ ‎[做对] 选 ‎1.(2019·临沂模拟)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 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 解析:选D 凡尔赛体系是一战后以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与压制为特征的战后世界体系,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是二战后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战后世界体系,故B项错误;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中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的同盟组织,目的在于战胜法西斯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故C项错误;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国家为了避免欧洲再生战事及促进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所进行的联合,这符合材料内容,故D项正确。‎ ‎2.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 解析:选A “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反映的是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出现强烈的反作用”反映的是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反全球化思潮”在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C项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中学者强调的是全球化的影响而不是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排除D项。‎ ‎3.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08年,又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没能幸免。世界性危机的发生说明(  )‎ A.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B.经济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预测也不可避免的 C.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D.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 解析:选D 材料强调“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出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故D项正确。‎ ‎4.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许多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了长期的贸易协定,代替了原来以一年为期限的短期协议。这说明(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速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扫清 C.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 D.东西方经济联系呈现上升趋势 解析:选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速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扫清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长期的贸易协定,这本身就说明东西方经济联系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正确。‎ ‎5.最近,欧盟开始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续收五年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近72%。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税25%和10%。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些现象说明(  )‎ 解析:选A 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征收高关税,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些举措是反全球化的行为,表明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故A项正确;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符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与材料的内容体现经济全球化面临问题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无法表明中国成为全球化中流砥柱,故D项错误。‎ ‎[课时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解析:选C 材料中强调经济发展与文化认同对欧盟发展的作用,故C项正确。‎ ‎2.出现下表所示贸易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墨西哥对美国出口额统计表(部分)‎ 年份 出口额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2006年 ‎1 581亿美元 ‎85.5%‎ ‎2008年 ‎1 830亿美元 ‎80.2%‎ ‎2013年 ‎2 202亿美元 ‎78.3%‎ A.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B.墨西哥的出口规模在扩大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解析:选D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可减免关税,这有利于墨西哥商品大量出口美国,故D项正确。‎ ‎3.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  )‎ A.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B.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解析:选A 依据材料“‘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可知,要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是有困难的,地区多样性阻碍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故A项正确。‎ ‎4.(2019·菏泽一模)下列柱状图反映了1953~1989年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综合下图可知,这一时期(  )‎ A.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额较为平稳 B.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支配地位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下降 D.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解析:选B 材料中体现了战后发达国家所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是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故B项正确。‎ ‎5.(2019·重庆名校联考)‎ 按照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到2016年12月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2016年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他们认为,一旦认可了中国,欧盟的贸易防护措施将失效,这与“自杀”无异。上述现象说明(  )‎ A.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未被认可 B.经济区域化趋势不断加强 C.经济全球化不可能一帆风顺 D.中国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 解析:选C 欧洲议会的决议反映了欧洲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确立的恐慌,意在维持原有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与经济全球化是相悖的,故C项正确。‎ ‎6.(2019·德州期中)1963年和1967年,法国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加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它。1965年,法国驻欧共体代表连续六个月缺席会议以反对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直到1966年其他成员国做出妥协。这反映出法国(  )‎ A.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B.已经左右了欧共体内部事务 C.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D.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 解析:选D 法国是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而不是已经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排除A项;根据题意可知,法国并没有左右欧共体内部事务,故排除B项;法国主要是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以力图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不是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排除C项;法国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而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其目的是为了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求保障自身利益,故选D项。‎ ‎7.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1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  )‎ A.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B.公平贸易促进亚洲经济发展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D.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亚洲经济的崛起,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故D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公平贸易,故B项错误。‎ ‎8.在欧债危机的倒逼下,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成立“欧洲稳定机制”,还初步建立了银行业联盟;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 A.欧盟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B.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欧盟政治一体化加强 解析:选B 材料阐述的是欧盟内部的合作与分歧,不涉及其国际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政策”可知,欧盟各国在推动一体化的同时也注重保护本国利益,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的深化,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欧盟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9.尽管近年来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但西方在贸易政策和对外援助上,仍然采取非常自私和短视的政策。这表明(  )‎ A.国际经济旧秩序制约着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正面临挑战 C.经济全球化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 D.世界贸易体系是发达国家资本扩张的工具 解析:选A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西方在贸易政策和对外援助上,仍然采取非常自私和短视的政策”可知,此时西方大国对世界经济秩序仍有一定的掌控和制约,旧秩序依然制约着全球经济均衡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当今世界贸易中的不合理现象,而不是经济主权问题,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抨击全球化,而是抨击全球化大潮中某些大国自私和短视的做法,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而不是资本扩张问题,D项错误。‎ ‎10.下表是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类别 国家  ‎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1960年 ‎1980年 ‎1960年 ‎1980年 ‎1960年 ‎1980年 ‎33个低收 入国家 ‎50‎ ‎56‎ ‎18‎ ‎35‎ ‎32‎ ‎9‎ ‎63个中等 收入国家 ‎24‎ ‎15‎ ‎30‎ ‎40‎ ‎46‎ ‎45‎ ‎19个发达 国家 ‎6‎ ‎4‎ ‎40‎ ‎34‎ ‎54‎ ‎62‎ A.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第二个黄金期 B.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呈衰退趋势 C.战后世界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D.低收入国家劳动力结构亟需智力化 解析:选D 1950~1973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材料涉及的时间至1980年,“黄金时代”‎ 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33个低收入国家农业生产呈现增长趋势,且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发达,故B项错误;19个发达国家工业呈现下降趋势,故C项错误;发展第三产业和知识经济是时代趋势,低收入国家正是源于产业和知识的缺失而发展缓慢,因此其劳动力结构亟需智力化,故D项正确。‎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资本市场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非场地交易,大量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组织监控的“无国籍”资本,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反映出信息化(  )‎ A.加快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 B.提高了跨国公司的生产效率 C.提高了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D.刺激了各国产业的优化升级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资本市场”“互联网”“‘无国籍’资本”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叙述的是互联网加快了国际资本流动,A项符合题意;跨国公司与题干材料叙述无关,不符合材料中资本“非场地交易”,故B项错误;C、D两项叙述较为偏颇,大量“‘无国籍’资本”不易为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组织监控,冲击着部分国家的金融安全,排除。‎ ‎12.(2019·佛山一模)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 B.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C.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 D.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 解析:选A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A项正确;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故C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回顾英国脱欧公投始末,引发不少反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萨克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句名言,蕴含的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在我生活的岁月中,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来自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 ‎ ‎——摘编自徐则荣、王也《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材料二 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英国脱欧是想通过向外界“关门”,将欧债危机、外来移民、难民安置和不断涌现的恐怖主义关在英国门外。 ‎ ‎——摘编自任琳《英国脱欧对全球治理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 材料三 在谈到英国退欧对于欧盟的影响时,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 ‎ ‎——摘编自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8分) ‎ ‎(2)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关于英国脱欧对欧盟影响的不同观点。(8分) ‎ ‎(3)有学者说“英国脱欧是全球化终结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分)‎ 解析:第(1)问,从英国的国家利益方面分析。第(2)问,据材料三分号前后的信息分别概括归纳。第(3)问,全球化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金融风险、贫富分化等;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概括对策。‎ 答案:(1)原因:英国外交的实用主义原则;欧盟的政策威胁到英国的稳定与安全(英国想通过“关门”避免国际麻烦)。‎ ‎(2)不同观点: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运行更加高效;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导致欧盟衰落。‎ ‎(3)问题: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 对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19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工业国普遍实行贸易保护措施;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以后到19世纪70年代,各国主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后,各国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60年代末,美国率先提出和实施自由贸易政策,主导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又被各国逐渐采用。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竞争的激烈也会不断实施贸易保护。‎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找到合适的论题,围绕论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就本题而言,首先,根据材料可知,从19世纪40年代前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变化主要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其次,结合不同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采取的政策进行论证,注意史实一定要准确。最后,要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呼应论题。‎ 答案:示例 论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外贸易政策。‎ 阐述:工业革命前,英国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市场竞争日益尖锐,英国转而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推行自由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权受到挑战,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综上所述,国家经济实力薄弱或受到挑战时,往往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时,往往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利用竞争优势发展经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