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4讲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晚清时期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4讲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晚清时期作业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考试)《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解析:选B。据材料“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而“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说明清政府主权意识淡薄,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提高中国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 ‎2.(2019·昆明一中高三摸底)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  )‎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解析:选C。材料“嗟我属藩,尚堪敌忾”和“提出自守、攻夷、款夷”说明面对列强的侵略,魏源主张抗敌救国,反映了他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魏源对其他国家抗敌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叙述,不是社会发展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攻夷、款夷之策”说明魏源并未放弃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魏源对当时各国的分析及态度,并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D项错误。‎ ‎3.(2019·绵阳一模)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表。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时间 满人 汉人 ‎1840年 ‎7人 ‎8人 ‎1864—1866年 ‎0人 ‎15人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B.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D.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解析:选D。“1864—1866年”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很多汉人地主被重用,故D项正确;“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表”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的矛盾一直比较激烈,故B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任用满人还是汉人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4.(2019·皖南八校联考)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约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安己国律例核办”。这一约定(  )‎ A.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条件 B.说明清政府已深谙近代外交 C.表明中日逐步走向联合 D.表明双方未意识到司法主权 解析:选D。“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安己国律例核办”体现了双方对各自主权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故选D项;“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体现了双方的平等意愿,不是为了侵略,排除A项;“1871年”,清政府依然处于被动外交中,排除B项;“中日逐步走向联合”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5.(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周考)‎ ‎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表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59 732.7‎ ‎60 471.0‎ ‎58 915.8‎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143.4‎ ‎——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读上表,据此可推断(  )‎ A.民族工业的勃兴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B.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C.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D.欧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解析:选C。通过材料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40—1894年间,土布消用洋纱的产量飞速上升,由此可见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强,故C项正确。‎ ‎6.(2019·广东百校联考)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 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故B项正确;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近代外交思想的发展而非传统外交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外交事务而非崇洋媚外,故D项错误。‎ ‎7.(2019·成都一模)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解析:选A。中日两国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方式,造成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不同命运,故选A项;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处于封建社会,遭受外来列强侵略,与中国社会形态相同,排除B项;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排除C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学者的观点中没有涉及两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内容,排除D项。‎ ‎8.(2019·南宁高三摸底)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缺乏相应社会环境 D.学习西方层次过浅 解析:选C。缺乏相应社会环境导致实业发展缓慢,由此带来材料中“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9.(2019·中原名校质评)“明明是海军学校,却要叫水师学堂。这不是一个称谓的问题,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新的东西每每要被旧的压着,‎ 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其体现的是(  )‎ A.欣然接受器物层面的西化 B.讽刺“中体西用”的局限 C.反对洋务派的变革尝试 D.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解析:选B。根据材料“明明是海军学校,却要叫水师学堂……新的东西每每要被旧的压着,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可知,作者在这里讽刺的明显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故B项正确;材料“明明是海军学校,却要叫水师学堂”“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说明并没有欣然接受器物层面的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反对洋务派的变革尝试”,故C项错误;材料中作者并没有具体阐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问题,故D项错误。‎ ‎10.(2019·唐山摸底)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伸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  )‎ A.大力提倡君主立宪 B.积极倡导科学救国 C.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解析:选C。由材料“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可知,严复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严复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而非其政治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弱肉强食的竞争而非积极倡导科学救国,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严复的思想主张而非影响,故D项错误。‎ ‎11.(2019·中原名校质评)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解析:选D。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近代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众的民族和民主意识空前加强,故D项正确。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随即进行了晚清政府规模最为宏大的清末新政,这就证明此时的清政府依旧具备进行自我革新的能力,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出现于甲午战争后,故C项错误。‎ ‎1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调研)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表。‎ 身份词语 传统保守知识分子 传统开明知识分子 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 新型知识分子 夷 ‎22‎ ‎10‎ ‎5‎ ‎1‎ 洋 ‎0‎ ‎38‎ ‎12‎ ‎86‎ 西 ‎0‎ ‎6‎ ‎15‎ ‎88‎ 其他中性词 ‎0‎ ‎5‎ ‎2‎ ‎20‎ 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  )‎ A.具备开放的近代视野 B.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 解析:选C。“夷”“洋”“西”“其他中性词”等词汇使用情况,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西文明的碰撞,故C项正确;“西”“洋”使用较多体现了一定的近代民族观念,但“夷”“其他中性词”的使用,也体现了一定的保守性,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仍有很多知识分子使用“夷”一词,体现了一定的传统夷夏观念,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不能反映全国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使用状况,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张家界一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教育从未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始终强调教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忽视教育与生产力的密切关系。中国的学校教育始终把“明人伦”的道德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而其他教育都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可有可无。古代的中国,到了西周时代就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官学制度,经过秦、汉的发展,到了唐、宋,一套严密的官、私学制度就发展成熟了。春秋时期,由于官学衰落,私学发展,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也出现了与政治分离的趋势;秦汉以后教育对政治的依赖关系愈益加强,到了明清时代,学校教育只为科举服务,完全丧失了其独立性。‎ 在西方的古代社会,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干涉不同,学校教育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学校行政管理逐渐呈现多元化和自由化局面。教育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而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为推动社会的前进服务。西方比较重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因而学校的课程设置既有人文科学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知识;既有体育,又有美育。古代西方教育制度随着国家和民族的更替,教育的发展多次中断,‎ 多次另起炉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为了实行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御侮图强,清朝统治阶级中一些实力派人士积极主张向西方学习,推行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以培养科技人才。他们开办了外语、船政、机器、军事等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各国学习。这称之为“新教育”。……军事学堂除开设一些近代军事学科外,并设有体育课程,称为体操课。由此看来,洋务派的军队和学堂教育是近代西方体育输入我国的开端,在一定意义上讲,洋务运动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承载中国教育近代化任务的洋务教育,在发展中表现为实践上的沉重滞缓和指导思想上的本土化取向,这既给在华教会学校留下插足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设置了障碍。‎ ‎——上述材料摘编自百度“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社会中国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洋务教育的新内容,并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兴起的原因。‎ 解析:(1)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对教育的控制程度、对教育内容的限定、教育为谁服务、教育制度的完整程度、教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教育目标等。(2)第一小问新内容,抓住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办了外语、船政、机器、军事等学堂”“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各国学习”“设有体育课程,称为体操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为了……对外御侮图强”“清朝统治阶级中一些实力派人士积极主张向西方学习,推行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归纳即可。‎ 答案:(1)不同点:①教育的控制:中国强化对教育的控制,教育为政治服务;西方教育呈现多元化和自由化。②教育内容:中国重道德教育;西方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③教育思想:中国强调为政治统治服务;西方注重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④教育制度:中国有严密制度;西方多次中断缺失。⑤教育科学:中国没有独立性;西方发展成独立科学。⑥教育目标:中国主要为选官服务;西方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为社会服务。‎ ‎(2)新内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开设外语教育;派遣留学生;开设体育教育。‎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加剧;洋务运动的开展(或清朝统治者有识之士的倡导);向西方学习新思潮兴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 ‎14.(2019·广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社会体制下,士人居于中国四民社会之首。科举制度停废,意味着其原有流动渠道不再畅通,从而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部门。除进入政府体制内部外,还有相当多数的士人选择创办实业,或者投身新军担任官佐,再或者转向新学领域充当教职、襄办学务。‎ ‎——摘编自张昭军《科举制度改废与 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士人的分化流动”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主要围绕科举制废除后,近代士人的分化流动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作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士人的分化流动”“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其次,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士人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及科举停废后士人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部门,明确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变化的表现。由此可以从不同角度拟定论题,如士人的分流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士人的分流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社会转型对人才的需要等。最后,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 论题一:晚清士人分流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 阐述一: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新式学堂学生和留学生学习西方语言、近代科技、军事知识,在外交、国防、洋务企业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甲午战争后,张謇等拥有科举功名的士人放弃仕途,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感召下,创办民族工业,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清末新政期间,一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士人加入同盟会和新军,成为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力量。‎ 综上,晚清士人分流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论题二:士人分流促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阐述二:清末,梁启超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积极宣传民权思想,提出“新民学说”,主张培养具备现代国民意识的新国民,对民众进行了思想启蒙。鲁迅留学日本,注意到中国人的麻木心态对国家产生的消极影响,于是立志救治中国人的灵魂。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创作新文学的第一批白话小说,攻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和中国人的劣根性,对青年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综上,传统士人接受新学知识,首先实现自我启蒙,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其他群体产生引领作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近代化。‎ 论题三:晚清士人分流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 阐述三:洋务运动推行过程中,面临技术、人才匮乏的困境,鉴于此,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造就了一批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知识群体。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等人毅然放弃仕途,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转型成为民族资本家。《辛丑条约》签订后,为应对统治危机,清政府实行“新政”,大力兴办新式学堂,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传统士人失去进身之阶,分流速度大大加快。‎ 综上,晚清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对新式人才的需求推动了士人分流。‎ 论题四:西方文明影响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士人集团选择的差异性。‎ 阐述四: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统治集团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对西方军事技术有直观感受为主的地方实力派发起了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试图引进西方机器工业来实现富国强兵,与此同时,政府内部以倭仁等对西方文明缺乏直观感受的顽固势力则力主用传统的方式维持统治,造成“体用之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面对清政府是否值得拯救、中国适用哪种政体时,康有为等人认为中国的民众尚未觉醒,不具备直接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条件,主张在中国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认为清政府已彻底腐朽,无法挽救,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君主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因此,近代中国士人群体在面对危机时出现不同反应,与国情的复杂性和西方文明影响的不均衡性息息相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