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 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 B. 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 C. 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 D. 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之道”指的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对地方统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征服其他部落,让其臣服;一种是更换原有首领,进行分封;一种是开辟荒地后进行分封,再分封的过程中,分封的诸侯将周朝的典章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等带到地方,进而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力,D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与周朝的内外服制度不一样,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分封的诸侯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B选项错误。诸侯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级,C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分封制的影响体现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 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3.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答案】D ‎【解析】‎ 根据“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表明商人和官僚把他们的财富主要用来购买土地,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这造成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绅衿商贾拥有大量田产,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排除B;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判断得出商人和官僚把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上,使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积累。‎ ‎4.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 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 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 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答案】C ‎【解析】‎ 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把理学思想融入《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中,促进儒学的世俗化,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排除A;宋明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并非以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为标志,B错误;《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主要涉及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无法体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D错误。‎ ‎5.《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出。当五季(五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 唐朝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 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答案】B ‎【解析】‎ ‎“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说明由于雕版印刷的出现,促使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印书开始于四川地区,并不是说唐朝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印刷术的发明作用,不是造纸术,故D项错误。‎ ‎6.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而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却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已经收回了贸易主权 B. 取悦列强奴颜婢膝的行为 C. 融入世界的积极态度 D. 已经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清政府主动开设30余个商埠来看,清政府认识到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融入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为取悦列强而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但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 ‎7.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 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 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 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答案】B ‎【解析】‎ 这线图体现出报业发展同戊戌变法有关,1898年政治事件是戊戌变法,B正确;总体上呈上升趋势,A错误;政府并灭有支持报刊业,C错误;戊戌变法时期并不是高峰时期,D错误。‎ ‎8.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1900年由于列强入侵导致中国被迫开放,材料中不同阶层消费方式的变化表明与开放程度有关,C正确;A中开始变化说法不符材料时间;B中逐渐淡化错误;D中根本变化不符合事实。‎ ‎9.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又出使齐国,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 与维新变法的政治理念相符 B. 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C. 影射了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 D. 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梁启超认为,屈原开创《楚辞》的文学样式,是受到中原文化和稷下学派的影响,这一观点认为中华文化血脉相连,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故答案为B项。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军阀割据无关,排除C项;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 ‎10.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 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人城市,故A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联系所学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 ‎11.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 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 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答案】D ‎【解析】‎ ‎ 由于没有实现民族独立,近代中国无法构建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中西部工业发展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性质,不能说明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排除C;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6年3月”,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材料反映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故选D。‎ 点睛:审读题干既要从材料中得出历史阶段特征,比如“1936年3月”,表明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容易排除A。也要联想到具有直接关联的信息,如1935年的华北事变的影响, 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国民政府未雨绸缪,主动调整企业布局。‎ ‎12.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 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D项错误。‎ ‎13.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 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 “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说明“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招生,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故C项正确;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与高校招生和报考人数多少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以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为内容考查“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近十年未能参加高考的人踊跃报名,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出现巨大差距。‎ ‎14.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 A. 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 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 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D. 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陈云在中共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可以看到,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但是对苏联经济模式在进行有益探索,因此D符合题意;据材料1956年9月可知,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错误;据材料中共八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并没有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错误;据上分析可知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C错误。‎ ‎15.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 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 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 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 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外交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故C正确;新时期我国实现不结盟政策,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6.修昔底德认为:“他(伯利克里)能够尊重人民自由,同时又能够控制他们。是他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他。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反映出修昔底德 A. 认伯利克里过于专制 B. 注意把民主和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C. 认识到精英政治的优点 D. 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可知,修昔底德认为伯利克里能够增强人民的勇气和自信心,也不至于使人们过于自负,认识精英政治的优点,故C正确;材料肯定伯利克里的作用,并非强调伯利克里过于专制,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由平等,排除C;材料肯定伯利克里的作用,无法体现修昔底德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当他看见他们过于自信时,他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当他们没有真正的理由而丧失勇气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7.法国思想家卢梭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议员一经选出,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主张 A.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 B. 推翻英国的君主制 C. 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 D. 订立契约保证人民自由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卢梭认为英国人只有在选举时才能享受权利,选举后就失去了发言权,成为政府的奴隶。也就是说卢梭认为英国代议制下,人民主权是分割的,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卢梭强调人民主权的思想,不能体现卢梭主张推翻君主制,B错误;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是孟德斯鸠的主张,C错误;材料也无从体现权力的制约和订立契约的信息,D项错误。‎ ‎18.格兰特在《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中写道:“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研究上帝的创造物,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追求、发现、阐明自然规律的效果,足以显示上帝造物之奇妙与思虑周详,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作者意在说明 A. 宗教改革影响了人类价值取向 B. 基督教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C. 理性崇拜与宗教信仰同步共生 D. 科学发展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研究上帝的创造物,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反映了基督教的上帝造物学说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教改革,也没有反映人类价值取向,故A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宗教对近代科学的促进,而不是理性崇拜与宗教信仰同步共生,故C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科学发展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故D错误。‎ ‎19.马歇尔计划要求欧州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州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1950年,法国、德国等16个受援国在美国5亿美元拨款的支持下,创立欧洲支付同盟,对成员国相互间的所有贸易采用双边记账、集中抵销的办法予以清算。西欧国家的这些举措 A. 意在建立新型货币体系 B. 有助于争取美国援助 C. 意在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D. 有助于多边贸易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欧国家的这些举措是为了配合“马尔计划要求欧州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的要求,其后成立的组织有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多边贸易的发展,故选D。西欧建立新型货币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排除A;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故西欧的这些举措其目的不在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而在于通过获得援助来恢复和发展西欧本身的经济,排除B;此时西欧国家的行为更多的是应美国的要求,不能折射其主动的战略意图所在,排除C。‎ ‎20.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时间 举办地 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奖牌榜 ‎1976年 蒙特利尔 美国、苏联等92个 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 苏联 ‎1980年 莫斯科 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 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 苏联 ‎1984年 洛杉矶 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 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 美国 ‎1988年 汉城 苏联、中国等159个 朝鲜等国家 苏联 ‎1992年 巴塞罗那 美国、独联体等169个 无 独联体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 B. 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C. 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 D. 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信息看出,1984年苏联没有参加奥运会,1992年苏联已经解体,故“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表述错误,排除A;1980年、1984年、1988年均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没有参加奥运会,无法体现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排除B;1992年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奥运会,不能说明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排除C;1992年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奥运会,说明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D正确。‎ ‎21.工业革命广泛开展以后,英国企业家在开办棉纺工厂的同时,继续与手工生产保持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手工织布的报酬急剧下降时,企业主为了成本着想,宁肯长期使用手工而不愿采纳新技术,该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技术的推广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B. 落后的观念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 技术革新并没有满足生产的需要 D. 传统手工业依然占据了优势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企业主为了成本着想,宁肯长期使用手工而不愿采纳新技术”反映了“工业革命广泛开展以后”“英国企业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不积极进行技术革新,说明新技术的推广受到当时经济环境的限制。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中“英国企业家”“开办棉纺工厂”说明观念并不落后,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企业家”不愿推广新技术,而不是技术革新是否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排除;D项,材料中“英国企业家”仍在使用部分“手工织布”,不能判断传统手工业、机器工业何者在当时居于优势地位,排除。‎ ‎2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四大自由。保留了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又加上了两个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两大新自由的提出 A. 遏止了经济危机蔓延 B.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C. 彰显了政府新的职能 D. 突出了个人全面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斯福新政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即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对社会的贫困和弱势全体进行扶持,进而使下层民众获得“免于匮乏的自由”;材料中“免于恐惧”是一种确定自身安全的心理感受。根据所学可知,1939年9月“二战”爆发,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但随着法西斯侵略扩张步步加剧,美国人民对战争越来越恐惧,于是在1941年1月6日的国会咨文中罗斯福总统踢出去“四大自由”,为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彰显了罗斯福时期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从保重个人“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的“小政府”,转向提供社会保障、维护国家安全的“大政府”。故答案为C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不是“四大自由”对于缓解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而是强调政府将继续维护美国传统的民主政治、将致力于解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将保障百姓生存权列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排除;D项,突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表述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属于干扰项,排除。‎ ‎23.据统计,苏联1955年有集体农庄87500个,到1964年只有37600个,国营农场的数量则从1953年的458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078个。这一变化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 意图协调苏联经济发展 B. 侧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C. 结束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未能突破新大林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虽然“集体农庄减少,国营农场增加”,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及经营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集体农庄减少,国营农场增加”,都体现的是农业上,没有涉及协调经济发展,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的农庄、农场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改革侧重点在农业领域,B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20世纪30年代基本完成,C错误。‎ ‎24.1975年,工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举行全民公投,67.23%的英国民众支持留在“欧共体”;2016年,保守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再次举行全民公投,51.89%的英国人支持脱离“欧盟”,自此开启漫长的脱欧之路。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 对待欧洲一体化态度犹豫不决 B. 两党交替执政致使政策不延续 C. 试图建立英欧新型伙伴关系 D. 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1975年的超过六成赞同“留在‘欧共体’”,到2016年超过一半赞同“脱离‘欧盟’”,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欧洲内部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1975年英国“留欧”是因为更多英国人认为留在欧共体利大于弊,而2016年选择“脱欧”则是更多人认为“留欧”损害了英国利益,如移民问题、福利政策等等。所以“脱欧”与“留欧”反映的是英国面对国内外形势为保障自身最大权益而作出的不同决定。故答案为D项。A项,两次公投结果相异并不能充分体现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犹豫不决,这仅是两个不同阶段英国人的不同态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两党交替执政,公投是英国全体公民的决定,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在“留欧”“脱欧”上的纠结,未涉及英国与欧盟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排除。‎ ‎25.“他的小说形式别具一格、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遼缈远,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魅力无穷,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A. 《十日谈》‎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百年孤独》‎ ‎【答案】B ‎【解析】‎ 根据“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邃缈远”“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结合所学,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采用对比、夸张塑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材料符合浪漫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B;《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排除ACD。‎ 点睛:扎住关键信息“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邃缈远”“‎ 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结合所学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分析解答。‎ 二、非选择题(共3题,26题26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1)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确立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设置机构、派遣官员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变化:治边思想由“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治边方针由“因俗而治”到促进边疆的内地化;治边措施由政治为主到多方面综合治理。‎ 评价: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清朝以来的边疆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种民族平等难以实现。‎ ‎(3)背景: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中共对民族民主问题的重视。‎ 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民族人民积极抗战;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不同时期对边疆的治理和民族政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对其进行简要评价,可以联系所学从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来回答。‎ ‎(3)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抗战时期的有关内容来回答。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对抗战的影响、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和民主政治的影响来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从纺织业起步向机器制造发展,并使铁路、航运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因而这一时期是美国城市化在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代。此外,多数城市已成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欧阳世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析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 ‎【答案】(1)特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城市化速度较快,大城市发挥辐射作用,初步形成体系。‎ ‎(2)推动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工业的改进,农村人口与外来移民涌入城市,政府政策的推动。‎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得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依据材料中“城市化在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得出:城市化速度较快;依据材料中“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得出:大城市发挥辐射作用,初步形成体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主要从产业结构、交通、农村人口与外来移民涌入城市、政府政策的推动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传统”,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之“统”体现着古往今来人类文化的根脉与连续性,同时又在“传”中必然地历经各种变迁与考验,并与不断成长的现代性在相互借鉴中表现自身和熔铸新生。‎ 现代性就是社会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己相应的新传统。“传统”相对于“现代”才体现出自身作为传统的意义,“现代”是因为有相应的“传统”才显示出自身作为现代的蕴含。‎ ‎——摘编自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 结合材料,围绕“传统与现代”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相关历史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要求:采用分项与分层评分相结合。‎ 所拟观点符合材料指向,明确、合理。‎ 能够围绕观点引用至少2项史实,史实阐述分析准确、充分。‎ 认识有所升华。‎ 观点示例:传统是促进现代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传统不断更新;扬弃旧传统,创造新传统;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观点:传统是促进现代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阐述: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康有为将西学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宣扬维新变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0世纪初,孙中山在民主革命实践基础上,将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结合,创立三民主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1915年,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为了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纲常伦理,主张打倒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全面学习西方。虽然解放了思想,但否定传统也导致了很多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增设传统节假日,适应了民众的休闲需要,也培养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小结:在向现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对传统进行改造创新,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现代化建设。‎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化 ‎【详解】根据材料一可知“传统”具有继承性,世代相传,同时在传中又在不断变化发展;根据材料二可知“现代”也是从传统中发展而来。因而论题可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角度命题,如传统是促进现代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传统不断更新等;也可以从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角度入手,扬弃旧传统,创造新传统;“坚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