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六、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六、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复习策略】 近代化就是以近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 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思想和生活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晚清时期(1840年—1912年) 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时期, 也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期。这一时期, 中国的近代化全面启动并取得重大成就。 复习建议:(1)将探索史与思想史相结合, 探寻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的关系。 (2)关注“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冲突, 理解文明演进的特点。(3)归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地位。(4)把握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掌握分析社会生活变迁原因的方法。 【考点预测】 晚清的近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化。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将是2010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知识整合】 考点 1、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1.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 表现:①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农家的“织”与 “耕”分离。②丝、茶等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2. 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 (1)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 代表性企业:①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②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4) 作用: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 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 这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③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 原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首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 (3) 代表性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4.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 原因: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 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 表现:①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② 4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考点 2、近代列强侵华和农民起义 1.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 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半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②导火线: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的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偿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3) 影响: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 原因:英国联络美法两国, 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 遭到拒绝。 (2) 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 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 (1)《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2) 影响: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②扩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 (1) 结果:颐和园遭到列强的洗劫, 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2) 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1) 过程:①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②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③1853 年定都南京, 正式建立政权。④1856年进入全盛时期。⑤1856年天京变乱, 由盛转衰。⑥1864年失败。 (2) 纲领:①《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严重脱离实际, 根本无法实现。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 未能实行。 考点 3、晚清政治民主化历程 1.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梦想 (1) 概祝:19世纪末,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依靠皇帝的维新变法运动。 (2) 意义: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 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戊戌变法运动失败, 证明了君主立宪制在近代中国是行不通的。 2. 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民国的尝试 (1) 概况: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创立民国” 的纲领, 并将其概括为“民权主义, 其主要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此,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政府, 4 建立了中华民国。 (2) 意义: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封建帝制, 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实践, 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伟大丰碑。但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 只是保留了一个“民主共和”的躯壳。 考点 4、 晚清的思想解放潮流 派别 实践 代表人物 内容 学习层次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技术(器物)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君主立宪制 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民主共和制 政治制度 考点 5、晚清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1. 背景: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 还舶来一些洋货, 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 生活习俗的变化 (1) 服饰:“洋布”“洋装” 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2) 饮食:鸦片战争后, 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 居住: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 西式住宅不断增加, 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豪宅开始出现。 (4) 习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 主张“断头易服”废止“缠足”,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3. 交通工具的进步 (1) 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报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垄断。 (2) 铁路:①19世纪80年代,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②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 公路: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4) 航空:1909年, 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4. 通讯工具的进步 (1)19世纪70年代,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20世纪初,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 设立无线电报局。 (3)20世纪初, 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5. 大众传媒的发展 (1) 自19世纪70年代起, 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创办的报刊。 (2) 戌戌变法前后, 中国人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 影响较大是《时务报》。 6. 文艺事业的发展 (1) 电影:1905年, 《定军山》首映成功,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 京剧: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 4 “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重难点解析】 1. 对晚清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1) 背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具有被动性。 (2) 内容: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曲折性。 (4) 表现:经济上, 近代工业发展畸形;政治上,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 作用: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是社会的进步;但并未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近代化举步维艰。 (6) 认识: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历史前提;只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争取民族独立, 推翻专制统治(三座大山), 中国近代化才有出路。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 从政治上看, 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 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发展。 3.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近代化的特点 (1) 从内容上看, 以传播西学为主要途径, 以学习西方科技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为主流 (2) 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 体现出强烈地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 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过程。 (4) 从中西文化关系上看,中西文化碰撞激烈, 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