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春秋决狱”是指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适用已有的法律条文,而是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通德),特别是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附会汉朝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据此可知 A.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 司法判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C. 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 基本上维护了法律权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通德),附会汉朝法谭,作为审判的依据”可以得出,汉代审理案件的时候将儒家经义和法律融合,体现了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统一,故A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审判依据的变化,没有体现司法被破坏,故B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影响,没有涉及汉代立法以儒家为依据,故C不正确;由材料“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适用已有的法律条文”可以得出D不正确。‎ ‎2.中国古代农书中有关于玉米、甘薯种植方法的记载,强调种植的密度、行距应因时制宜。此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 A. 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 王祯的《农书》 D.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所提及的“玉米”“甘薯”明朝时才引入中国,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故选D项;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排除A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成书于魏晋,排除B项;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元朝,排除C项。故选D ‎3.‎ 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到北宋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对此发展趋势解释正确的是 A. 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 B. 文学平民化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 C. 开科取士有利于文学形式不断创新 D. 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学的创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等精神消费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宋词、元曲等平民化的文学发展兴盛,满足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宋词和元曲不是贵族文学,A项错误;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与科举考试无关,是市民的文化消费,C项错误。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复杂,文学创作的政治环境并不宽松,D项不符合史实。‎ ‎4.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清代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 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 B. 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C. 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 D.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等信心所学可知,在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评价时候用了“奸雄”一词是受儒家伦理纲常思想的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为迎合读者篡改了历史;B选项错误,《三国演义》人物是真实的,部分情节是虚构的;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这是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有学者评价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伊的战斗,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目。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古希腊 A. 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B. 强调人神互通 C. 人文精神色彩浓厚 D. 重视神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荷马将伟大众神的形象描绘成为与世俗普通民众具有共同的特征,体现了对人性的赞美,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反映文学成就的繁荣,排除;B项,题干强调伟大众神与世俗人类无异,而非人神互通,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体现重视神的作用,排除。‎ ‎6.卢梭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两个人的思想争论激烈,甚至互相谩骂为敌,但伏尔泰的伟大在于,他虽然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却又愤怒地谴责要把卢梭作品烧毁的瑞士政府。这一现象主要表明伏尔泰 A. 与卢梭思想存在根本性分歧 B. 坚守言论自由的民主意识 C. 不赞同卢梭改造社会的方案 D. 谴责瑞士政府以避免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卢梭与伏尔泰的思想观点相悖,但是伏尔泰却反对瑞士政府烧毁卢梭作品的做法,体现伏尔泰主张言论自由,故选择B选项;卢梭和伏尔泰都反对暴政和压迫,只是在推行方法上产生分歧,并没有在思想上有根本分歧,故排除A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卢梭的任何思想方案,故排除C选项;结合所学,伏尔泰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路人,并不可能避免革命,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选项。‎ ‎7.20世纪英国作家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这样描述:青年菲利普原本对生活充满理想和信心,并试图寻找人生的真、善、美,但是,一再的挫折经历使他发现世界上似乎有一种不可预知和难以抗拒的命运支配着他的生活,最后他陷入庸俗的泥潭不能自拔,一度要追求的真、善、美等理想和人生意义化为泡影。据此可知,该作品 A. 抨击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腐败 B. 揭露了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C. 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对社会的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青年菲利普试图寻找人生的真、善、美,最后陷入庸俗的泥潭不能自拔,该作品揭露了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的政治腐败”,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拜金主义,排除D。‎ ‎8.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并迅速风靡全球。典型的有鲍勃·迪伦的反战歌曲《在风中摇摆》;迈克尔·杰克逊呼吁拯救自然的《我们同属于一个世界》。这表明摇滚乐 A. 广泛传播得益于新媒介的出现 B. 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 C. 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 D. 商业化运作特点突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鲍勃·迪伦的反战歌曲《在风中摇摆》;迈克尔·杰克逊呼吁拯救自然的《我们同属于一个世界》反映出摇滚乐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选项B正确;材料未提供新媒介信息,排除A;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音乐主题,未看出摇滚音乐的运作特点,排除D。‎ ‎9.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梁启超旨在 A. 推翻君主政体 B. 批判封建伦理 C. 进行思想启蒙 D. 传播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梁启超强调我国的最大问题是“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即无公民意识;“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所以面对中国近代沦亡之时,民众不关心此事,可见民族意识缺失,梁启超旨在进行思想启蒙,唤起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故C正确;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不主张推翻君主政体,排除A;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梁启超主张改良,不主张革命,排除D。‎ ‎10.1921年1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为某铁路工厂工人进行扫盲教育。在教识“做工劳动”四个字时,就讲劳动最伟大,劳工神圣;当念到“铁路”两字时就讲中国的铁路权利都让帝国主义侵占去了。此举意在 A. 宣传苏俄革命 B. 消除文盲现象 C. 提高工人政治意识 D. 传播民主科学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不同于一般的扫盲识字教育,在识字的时候受到马克恩主义影响,强调劳工与反帝爱国等观念,意在提高工人的政治意识,故选C项。此举目的并非宣传苏俄革命,故A项错误。此举不可能消除文盲现象,故B项错误。此举是宣传反帝爱国与劳工神圣,并非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 ‎11.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 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 战争加速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C.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因素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爆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信息技术,题眼是“电子计算机”。材料描述的侧重点并没有体现“双刃剑”的意思,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战争胜负”的信息,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故D项错误。‎ ‎12.当时,文化部部署文化工作,要求人人能写会算、懂创作。而与之相应,多地出现了类似“每个县都要有鲁迅、郭沫若”的口号。这反映出 A. 义务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显现 B. 当时教育发展形势相当严峻 C. 党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心态 D. 各校正常教育工作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要求”“口号”等信息判断,当时经济领域“大跃进”之风已影响到教育领域,“每个县都要有鲁迅、郭沫若”明显是忽视教育工作自身规律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党和人民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心态,但无法体现义务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显现和教育发展形势严峻,故选C项,排除A、B两项; D项反映的是一种结果性行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宇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热。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盂子认为民貴君轻;《苟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我舟,水则覆舟。”战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 ‎——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材料二“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 democracy源于希腊文 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启蒙运动时西方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思想:“主权是属于全休人民的国家最高权力,政府则只是受主权者的委托去执行公意,他们只是以主权者的名义行使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撤换他们。”‎ ‎——-据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主权在民思想”的不同并说明其根源。‎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主权在民思想”的现实意义。‎ ‎【答案】‎ ‎(1)内涵: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评价: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性: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 局限性:民本思想为专制统治服务,“君本民末”为实,民贵君轻为虚。‎ ‎(2)不同:内涵不同:中国的民本思想家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西方主权在民思想更注重人民的政治权利。 本质和目的不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本质是为地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主权在君,目的是使人民顺从君主的统治。西方主权在民思想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目的是限制主权者的权力,建立民主政治。‎ 根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西方主权在民思想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3)现实意义:民众作为社稷的根本,以民众为施政的基础;注重人民的政治权利;能妥善处理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获得人民支持;有利于现代社会的稳定和谐、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信息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可得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评价:结合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关所学内容首先要看到它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民的利益,缓和了阶级矛盾,同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然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从以上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不同:结合两则材料和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但国家主权由君主所有,西方的“主权在民”强调人民拥有国家主权,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所以两者内涵不同;从两者的本质和目的上看,中国的“民本思想”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民众服从君主的统治。西方“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观念,君主权力是由人民订立契约给予并且可以收回,目的是限制君主权力,建立民主政治。‎ 根源: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以此角度分析其经济根源即可得出答案。‎ ‎(3)依据以上对中外民主思想的分析可知当今政治同样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妥善处理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争取民众的支持,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等,‎ 结合对当今政治现实的理解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答案】(1)原因: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②私人捐赠办学;③国王重视助推。‎ 问题:①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②培养社会精英为主;③不注重社会科学教育(或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2)成果:①建成一批重点大学;②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③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3)共同影响:①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②推动人们 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③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 l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显然可以得出,教育发展原因之一是基督教会掌控减弱;根据材料“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和材料“l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可以得出原因。从材料中办学的来源,培养的对象,教学的学科内容可以找出当时办学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l00所左右重点大学”,“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等信息得出答案。‎ ‎(3)结合材料一和二,可知,不同时期,两个国家都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些方面考虑,言之成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