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别。C说法中的两者没有必然关系。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叛乱知识的记忆能力问题。“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与方言相对而言。注意材料要求的是“雅言”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一定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西周的都城是镐京,镐京在今天陕西境内,所以应该选择C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统治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 ‎5.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6.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材料及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的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为无关项,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B项与史实不符合,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很深。C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内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晋朝法律特点 ‎7.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8.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④以小见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史论结合和论从史出的原则。题干中说“圣人”写作和解读《春秋》须有事实和以事实为依据,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指史书写作的态度是直言不讳,不得有避讳、溢美等曲笔;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①④,选B。‎ ‎【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治史原则 ‎9.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政治 ‎10.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 ‎ 唐 ‎ 宋 ‎ 明 ‎ 清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 ‎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河南(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说明河南状元人数减少的情况,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经济重心虽然南移,但中原地区经济却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政治重心是在北方,故D项也不符合史实。‎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1.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 ‎12.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落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13.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者的政治诉求 ‎14.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称职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A选项正确。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但不是说历代帝王对汉宣帝尊崇,只是推崇汉宣帝对地方吏治的高度重视,因此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方制度是不断演变的,后代并没有沿用汉代的地方制度,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吏治的意义 ‎15.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B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6.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度是自由投考是要考试的,这样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到文化水平但并不涉及到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自由投“考”,考试、读书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 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18.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点睛:近几年来全国课标卷一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这些都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A、C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 ‎19.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客观影响。据“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并未因定都北京受到抑制;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明成祖迁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跨区域的贸易盛行,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区域型经济交流 ‎20.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时代的重史传统 ‎21.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2.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 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 ‎23.《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于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开始经济凋敝,政府休养生息,经济不断恢复发展。材料是从商业的角度反映出当时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整体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C。材料主要是反映商业发展的表现,而没有体现出当时人们的义利观发生改变,A错误。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会提高商业者地位,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人们通过努力而发家致富的现象,在郡县乡里广泛存在,所以说地方豪强控制了郡县,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D错误。‎ ‎24.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解析】‎ 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 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25.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6.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西汉王朝初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此后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基本解决王国问题,有利于实行“大一统”。本题的干扰项为A项,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应是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内忧外患,因此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2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排除B;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处叙述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排除D。‎ ‎28.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29.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30.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31.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军机处,未涉及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廷寄制度,并未体现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名师点睛】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决策封闭性显著,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32.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 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 促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D. 造成权力交叉降低了行政效能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察,这些制度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都察院为三法司之一,都属于三司会审制的构成部分,故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故A项错误;三司会审制主要是促进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加强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三法司权力交叉,且三司会审属于司法方面,不是行政方面,故D项错误。故选B。‎ ‎33.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这反映了 A. 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 B. 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 C. 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 D. 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表明在编撰过程中对不利于封建统治的理论、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理论,都作为“邪说”而加以摒弃,反映了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的事实,故答案为C项。清朝政府编纂《四库全书》,收录历代书籍典章和重大历史事件,是对文化的传承,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儒学创新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与闭关锁国有关的内容,更看不出阻碍西学传播的意思,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措施 ‎34.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 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 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 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 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明监察御史的职权至高无上,是皇权制度延伸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御史的权限之大,不是以大驭小,故A错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汉代已经出现,故B错误;御史主要是监察官员,不是制约宰相权限,故C错误。‎ ‎【点睛】古代监察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以及地方权力的过大,其职责主要是代表皇帝,属于皇权向下的延伸,本题中关键词“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是题眼。‎ ‎35. 雍正二年(1772)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 )‎ A. 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 B. 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 C. 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D. 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官府对庶民和妇女服饰、生活的限制,这本质上是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本题选C;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吏治腐败,A错误;B项“禁绝”绝对化;D项错误,封建等级制度的强化不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36.《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起居注》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 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 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及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实质的能力。由材料中“《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可以看出这与地方没有直接关系,而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由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到唐朝开始观看、宋代阅读成为惯例,再到清朝停止编撰,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体现的是皇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在清朝康熙帝以后《起居注》不再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不能全面否定其他方面对皇权的制约,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相权问题,D项错误。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清朝皇权不断加强 ‎37. 清朝前期的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 A. 消除君主制的潜在威胁 B. 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 C. 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王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对于开国功臣表面上给予优厚待遇,实则是怕他们威胁到君主地位,所以由国家统一管理,故B项正确;如果说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忽视了君主的主要意图,故C项错误;并不能减少清政府财政开支,反而增加了,主要是为了减少政治上的风险,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表现 ‎38.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 A.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B. 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 C. 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D. 有效保证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错在“科学性和民主性”;B C两项与史实不符;通过“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及“谏鼓谤木”等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居住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39.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51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治罪,同年六月亲自廷试落第的举人,录取的61人均为北方人。之后逐渐形成分南北按比例录取的制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强化了文化专制 B.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 C. 平衡了南北势力 D. 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朱元璋对举人的地域分配十分重视,强调南北人员录用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采取此种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平衡南北势力,保障中央集权,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南北比例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政治文化问题,没有体现经济问题;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40.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 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B.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C. 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D. 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布政使”是为节制地方的财政权所设,在明朝时地方上也设立了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别管理地方行政、军政、监察,实现地方的相互牵制,实现中央集权,清朝时,布政使作为地方督、府的附属机构,依然起到牵制财政权的功能,但“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从中看出布政使的财政权被巡抚剥夺,加强了巡抚的权力,削弱了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根据分析,故 B 项正确;地方权力制衡遭到了破坏,故 C项错误;地方的财政大权落到了地方行政首领巡抚手中,并未集中到中央,故 D 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 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 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 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 事实的备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御史监察和以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独立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最终发展成为机构空前扩大、官员数倍于前且兼察谏于一身。御史的内部分工也日渐明确、细密,职责分明,监察内容范围不断扩展,直至对政府各部门、机构进行全面的行政监察。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六科给事中既掌言谏之责,又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施行,并监察重至“掌科”。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这种独立性是监察部门不受干扰,有效发挥其监察职能的重要保证。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出巡监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巡察与不定期出巡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案】(1)特点:起源时间早,监察制度化;监察官员位低权重,由兼任到专职;监察内容广泛,监察权从行政权中独立;例行与不定期相结合,重视监察地方。‎ ‎(2)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但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御史监察和以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时间早,监察制度化;根据材料“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独立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位低权重,由兼任到专职;根据材料“监察内容范围不断扩展……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可知,古代监察内容广泛,监察权从行政权中独立;根据材料“常驻与巡察,例行巡察与不定期出巡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可知,古代监察例行与不定期相结合,重视监察地方。‎ ‎(2)作用:根据材料“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这种独立性是监察部门不受干扰,有效发挥其监察职能的重要保证”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吏治清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根据上一问可知,古代监察注重地方,而且采取“常驻与巡察,例行巡察与不定期出巡相结合”,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因此其实际效能有限。‎ ‎42.中国古代皇权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侍侯莫陈利用(注:人名)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宰相)按其罪请诛之。帝(宋太宗)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不得已命诛之。‎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 材料二 嫔妃久不得迁,屡有干请。上(宋仁宗)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廷不肯行。或对曰“圣人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上笑曰:“汝不信,试为降旨政府。”政府奏无法。上收以示嫔曰:“凡事必与大臣佥议(共同商议),方为诏敕。”‎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1)据材料一,指出宋太宗对治罪“侯莫陈利用”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的传统职能。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诏敕”制度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规定在唐朝的制度渊源及具体表现。‎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 ‎【答案】(1)变化:从保护到同意赐死。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规定:君臣共议。渊源:三省六部制;表现: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2)因素:法律、制度、相权、传统思想、皇帝的道德自觉。‎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帝不得已命诛之”可得出的变化是从保护到同意赐死。职能:根据材料“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的传统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规定:根据材料“凡事必与大臣佥议(共同商议),方为诏敕”可知体现的是君臣共议国政。渊源和表现:结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2)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的制约因素需要从法律、制度、相权、传统思想、皇帝的道德自觉等方面进行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