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

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一讲 文学 复习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重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背景;《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导入:如果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同时办一个戏剧辅导班,你准备参加哪一个,试说说理由?喜欢莎士比亚,他的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的最高成就。19世纪以来的文学的成就又有哪些?‎ 复习过程:‎ 指导学生填写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表格 文学形式 代表人及美誉 代表作及美誉 艺术特色 产生背景 流派风格 浪漫主义诗歌 拜伦-‎ 诗坛上的拿破仑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反叛精神和民主思想 ‎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初革命与改革时代残酷的社会现象人们对现实不满 侧重人的主观感情世界 雪莱-天才的预言家 ‎《西风颂》‎ 乐观主义 现实主义小说 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批判揭露现实社会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揭露和批判现实 列夫托尔斯泰—‎ 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家 ‎《战争与和平》--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近代的《伊里亚特》罗曼罗兰评 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与英雄气概。揭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高尔基 ‎《母亲》‎ 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 ‎《等待戈多》-荒诞派的奠基之作 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荒诞 反传统 探究:‎ 一、比较拜伦和雪莱异同 ‎(1)相同点①相似经历:两人都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又都因为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②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③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有力支持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的旗帜。‎ ‎2)不同点: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①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拜伦式的英雄),表现作者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立和忧郁。②雪莱的作品则体现了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思考: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二、比较文学作品中的西风 材料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材料二、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的《西风颂》‎ 请回答:两则材料都提到西风,但西风给人的感觉不同。有何不同?(4分)西风分别代表了一种什么形象?(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8分)‎ 材料一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是失意、痛 苦、悲凉、孤独,萧杀的秋风,塑造了一个人生失意、精神不振的落魄文人形象;材料二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是格调高昂激越,感情真挚磅礴,塑造了一个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一切腐朽势力的英雄主义形象。之所以有这种不同,元朝政治黑暗,统治者又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科举考试又被取消,文人进取无望。所人文人大都失意。而雪莱受启蒙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影响,洋溢着革命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三、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3)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述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四、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艺术价值?《等待戈多》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 知识梳理 ‎1.浪漫主义文学 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背景: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 ‎ 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 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 ‎ 时期:20世纪以来 背景: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 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3)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述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第二讲 艺术 复习目标:知道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说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欣赏印象主义大师莫奈、德彪西的作品;了解人类进入现代时期以后艺术的新发展;探讨这些艺术成就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欣赏 19世纪以来的音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本课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互动(态)的、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生成蓬勃向上的人生情感。‎ 指导学生填写下表:19世纪以来音乐与美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类型 派别 代表人物 背景 代表作品 特点 音乐 古典音乐、‎ 浪漫音乐 贝多芬 ‎(1)、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民主与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2)、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逐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与民族性。‎ ‎《英雄交响曲》‎ 印象派音乐 德彪西 ‎19世纪以来,出于资本主义崇尚个性的要求,也受到科学技术(光学理论)发展的启发兴起了印象派艺术。‎ ‎《牧神午后· 前奏曲》‎ ‎①强调音响和音色,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②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现代音乐 ‎ ‎ 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具体、电子、空间、机遇、偶然音乐 美术 印象派 莫奈 ‎《日出·印象》‎ 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后印象派 塞尚 ‎《埃斯泰克的海湾》‎ 后期印象派与印象派名称相似,但应注意,后期印象派的画风开始向现代派转变 现代派 毕加索 ‎(1)、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重要变革;(2)、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①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②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合作探究:‎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新古典主义:《拿破仑加冕式》。背景:18世纪-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不相上下。特点: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构图强调完整,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对色彩不重视。‎ ‎2)浪漫主义:《自由引导人民》。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思想解放和对现实的失望。特点: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感情。主张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强调光色。‎ ‎3)现实主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思想解放和对现实的失望。特点:重视现实、批判、科学、客观,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描绘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 ‎4)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的启发。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5)后印象派:凡·高《向日葵》。20世纪初,改变印象派仅仅模仿客观世界的做法,进行创新。特点: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6)现代派: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20世纪以来,不停的动荡和战争、经济危机,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创伤。特点:表现艺术家自我内在精神追求。 ‎ ‎2、印象画派为什么与“光”结下了不解之缘? ‎ ‎3.在中国画里,有无同印象派相仿的画派,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东西对比:在中国画里,与印象派相仿的画派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4、.印象派音乐有何特点?‎ 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具有哪些共同点? 简析它们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价值。 ‎ 答:(一)、共同点: ‎ ‎(1)、都追求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在创作中注重抒发内心感情 ‎(2)、都是在法国发生的,由法国人主导。‎ ‎(3)、淡漠题材,牺牲意念上的清晰,追求一种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 ‎ ‎4)、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印象,追求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色彩中表现事物或物体的气氛。‎ 一、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 时间:19世纪以前 ‎ 特点: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形式的严谨。‎ ‎2、浪漫主义音乐 时间:19世纪以后 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偏重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 ‎3.贝多芬 地位:德国,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4.印象派音乐 时间:产生于19世纪末 特点:它强调音响和音色,强调运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来提供一种暗示或是提供一种意象式心境。‎ 代表: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被誉为印象派音乐大师,代表作《牧神午后•前奏曲》。‎ ‎5.现代主义音乐 时间:20世纪 流派:20世纪,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经历了爵士乐(二战前)、摇滚乐(50、60年代)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70年代以后)的三个发展阶段。‎ 趋势:其发展趋势是大众化、多元化。‎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时间: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 特点:内容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表现形式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代表: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等。‎ ‎2.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特点: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代表:德拉克洛瓦(法)的《自由引导人民》和哥雅(西)《枪杀马德里市民》等。‎ ‎3.现实主义美术 时间: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代表:米勒(法)的《拾穗者》和列宾(俄)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4.印象画派 时间: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 特点:注重画家个人的感受,着力于表现光和色的变化,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 代表:早期印象画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后期印象画派塞尚的《埃斯泰克的海湾》、凡高的《向日葵》等。‎ ‎5.现代主义美术 时间:20世纪以来 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代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第三讲 电影与电视 复习目标: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影响。 ‎ 教学难点:电视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利弊 复习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读讲议练结合.‎ 导入:播放《天龙八部》中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 问题探究:‎ (1) 从录象中可以看出古代社会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2) 你还能说出那些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3) 当今社会又有那些更先进的方式传递信息呢?‎ 复习过程 教材处理: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电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三部分 一、 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问题一:电影是何时产生的?‎ 问题二:还有那些技术和社会因素为电影出现提供条件?‎ 问题三: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放映电影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教师总结电影产生的条件:(A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的产生、视觉暂留、摄象技术、缩短暴光、连续摄影等技术,B精神文明的需求C 商业利润的刺激 (1) 电影艺术产生的概况---影视源头追追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找出电影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 电影的发展历程---影视魅力串串烧 方式:通过不同时期代表性影片片段的截取,连接成小短片,让学生通过影片赏析认识电影的发展历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人工制作到三维动画)‎ 过渡: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一些人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简单介绍)‎ 卓别林----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展示卓别林艺术照,了解生平和主要作品简介,特别与学生交流大独裁者,情感升华: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不仅要有出色的表演,对任务入木三分的刻画,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敢于和邪恶势力斗争,是人文主义精 神的流露。‎ 思维拓展:‎ 材料一:‎ ‎70年代,中国引进的大片以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为主,是”忆苦思甜”的一个节目,当时有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奇妙.‎ 材料二:‎ 追捕》1978年引进于日本,《居里夫人》引进于英国 ‎《加里森敢死队》 1980年引进于美国 问题:通过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样的认识?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评。‎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了七八十年代的电影,那么今天的电影呢?电影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大大增强了影视的魅力,阿甘正传中阿甘竟然与肯尼迪促膝谈心,真实的谎言中先进的战斗机在摩天大楼间横冲直撞,《泰坦尼克号》巨大的轮船沉入水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效果。‎ 电影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么作为传媒手段,该怎样看待呢?进入影视观点对对碰环节。‎ 教师引入2007年广东高考题,1954年美国一个自来水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量在某个三分钟内会增加原因可能是?‎ A汽车普及,洗车时间 B黑客攻击自来水系统,数据错误 C二战后,行政效率低下,统计数据失误 D电视普及,三分钟广告时间,上厕所集中用水 一、 电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细化为(1)电视的起源和发展(2)电视的优势(3)电视的功能 设问:(1)从你记事起,家里的电视机发生过那些变化?(2)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电视是什么样的吗?(3)通过所示图片,电视有那些功能?‎ 二、 影视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 好来坞电影工厂影响着世界娱乐坐标,以每年90亿美金票房收入为引擎带动世界电影市场。‎ 材料二:‎ 欧洲足联秘书长透露,本届欧洲杯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6 %,其中60%来自电视转播权。‎ 材料三:‎ 美国总统选举花费总额高达24亿美元之多,多花在竞选广告上,奥巴马的广告费超过麦凯恩4倍,难怪传记作家马克索尔特称“媒体毁掉了麦凯恩”。‎ (1) 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硬实艺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2)结合生活世界,说说电影电视对你有那些影响?(3)你如何看待电影电视中的暴力和性的问题?‎ 经济:电影电视推动某些领域的产业化(体育、娱乐)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 政治: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政治的开放和透明度,但一些哗众取宠的现象有时也会影响选民的判断力 温馨提示:不要让自己成为“沙发土豆”‎ 英文为couch-potato.什么事都不干,只会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这个词最早诞生在美国,指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睡觉,或抱着电视睡上十来个小时的人,时间长了,胖胖圆圆,象土豆一样。‎ 目的,使学生学会分析材料,运用历史观分析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审美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影视作品,从而达成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问:‎ 你喜欢韩剧吗?为什么喜欢看韩剧呢?‎ 联系实际:思维拓展 材料一 ‎2002年,韩国电视台引进电视剧《还珠格格》,安排在夜间播出,收视率大胜韩国本土众多剧集,此后,韩国再也不进口中国电视剧了。‎ 材料二 广电总局规定,各级电视台在17点到20点之间,不得播出引进动画影片,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的播出比率不低于7:3。2008年5月1日起,禁播时延长到晚上21点。‎ 设问:为什么?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教师总结软实力。‎ 结论: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一、电影 ‎1、历程:‎ ‎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1927年之前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电影史上的“默片 时代”。‎ ‎②20世纪20~40年代电影艺术进入成熟期,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③二战后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动画、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2、重大事件:‎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②“默片时代”,格里菲斯(美)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卓别林是这一时期 最杰出的演员。‎ ‎③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标志着有声电影时期 的开始。‎ ‎④1928年设立奥斯卡奖,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 ‎⑤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二、电视 产生和发展:‎ ‎①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 ‎②二战以后电视真正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特点: ①可承载图象、语言、音乐等多种信息形式,兼备报纸、广播、电影几种传媒的功能。②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现场感强。‎ 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和展示艺术作品。‎ 意义:是最普遍的大众媒体,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第一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 复习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合作探究 复习导入:播放神舟七号的主题曲《飞》‎ 从小就梦想有翅膀,飞翔越过高高的墙,月亮上是否有人把歌唱,带束地上的花给她 如果把天空当海洋,什么能让我做船桨,吴刚的桂花酒还香吗,谁会守在他身旁 于是我一点一点学着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呀飞呀终于飞到天上 自由的翱翔,自己来主宰,自己的方向 当我像鸟儿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还能再高、高的能够用手捧起梦想 火一样滚烫,你能看到我,在闪闪发亮 梦想如何实现?‎ ‎【合作解疑 精讲点拨】‎ ‎1、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尤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试讨论建国以来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的因素。‎ ‎ 答案 (1)积极因素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②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科技的发展。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消极因素①“左”倾错误的长期干扰和破坏。 ②党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失误。 ③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存在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⑤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4、比较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发展商科技侧重点的不同及原因。‎ ‎(1)80年代前:主要是为了冲破美苏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原因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企图扼杀新生人民政权;B、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2)80年代后: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原因A、80年代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B、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 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 理论成果 科技实践成果 物理界 中国国防技术 计算机技术 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 相对论 ‎1964原子弹 ‎1946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学建立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东方一号(加加林)‎ ‎1967年氢弹 ‎1969年互联网问世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 量子理论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83年中国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问世 ‎1993年美国第一批转基因西红柿上市 ‎2003年中国神州五号 ‎(杨利伟)‎ ‎1997年中国银河三号巨型计算机问世 ‎1997年成功克隆出多利羊 ‎2005年中国神州六号 ‎(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中国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一、科技一览表 时 间 重 大 成 就 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世界首次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方红一‎1”‎号)发射成功 ‎1975‎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73‎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 ‎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 ‎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9‎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1999年 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003 ‎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二、两弹一星 ‎ 含义:“两弹”指原子弹、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 ‎ 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 意义: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人物:“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 三、“东方魔稻”‎ ‎ 评价:①“东方魔稻”;②“第二次绿色革命”;③中国“第五大发明”;④美国人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⑤中国的“水稻之父”;⑥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 意义: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四、“神舟”号飞船 ‎ 评价: ①欧洲媒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②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国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 意义: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 ①国家的独立(保障); ②党和政府的重视; ③经济实力的增强; ‎ ‎④科学家的努力;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六、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处于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870年前后 ‎ 中国滞后的原因:‎ ‎①根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清政府腐败,不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 ‎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⑤列强的侵略,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七、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处于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滞后的原因:‎ ‎①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 ‎②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③党内长期“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对外关系过分强调“自力更生”。‎ 第二讲 “双百”方针 复习目标: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复习方式:‎ 复习导入:提问: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 《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觉得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在科技文艺界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政策后来在贯彻中的是你一帆风顺的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生生交流、合作学习 问题情境1:“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1、 背景:(引导学生看书后归纳)‎ ‎ (1)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 ‎ (2)1956年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3)为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问题情境2:“双百”方针提出的标志是?内涵是什么?成果有哪些?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 2、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的。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这次讲话经整理补充后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于‎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同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对科学文化工作基本性的长期性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3、内涵: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4、影响:使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5、成果:硕果累累 ‎(1)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 ‎(2)期刊: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3)电影:(参照P97“历史纵横”)“难忘的1959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问题情境3:“双百”方针的提出后,出现发展曲折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②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 ‎ 2.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 (3) 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 (4)样板戏一统天下 ‎ 3﹑结果:百花凋零,科苑荒芜。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京剧成样板戏“一 统天下”。‎ ‎ 样板戏:所谓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张扬《第二次握手》:张扬在“文化大革命”中写作了这部小说。因该书塑造了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并且歌颂了周恩来,被“四人帮”认定为“一本很坏”的书,张扬于1975年入狱,坐牢4年并“内定死刑”,1979年初张扬及作品被平反。‎ 问题情境4:出现文艺春天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作品有哪些?结果如何?‎ ‎ 1、背景:‎ ‎⑴文革结束后,清算极“左”倾错误 ‎⑵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⑶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2、内容:‎ ‎(1)文学作品:‎ ‎①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 ‎ ②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改革文学 ‎ (2)影视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 ①“反思文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反思内容: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运。思考触角, 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反思文学的发轫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著名的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叶辛的《蹉跎岁月》、古华的《芙蓉镇》等。‎ ‎②“伤痕文学”: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著名的作品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冯翼才《铺花的歧路》、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 ③改革文学: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 《浮躁》 ,蒋子龙的《开拓者》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结果:‎ ⑴ 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⑵ 文化的多样化,日益走向世界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产生这两个高峰的主要原因。‎ 这两个高峰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时和粉碎“四人帮”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第一个高峰出现的原因是: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为广大文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⑵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为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是: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⑵“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使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出蓬勃生机。 ‎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方针为指导。‎ 合作探究1:“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一:大量的历史表明,凡是贯彻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就会发展和繁荣,反之则会倒退。第二:双百方针符合文艺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第三: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最基本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的文艺是属于人民的,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由此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 答案提示: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包括:“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如何处理三个关系?贯彻“双百”方针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使“双百”方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教师可结合“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合作探究2:【学思之窗】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的出现是否符合“双百”方针?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样板戏实际是强行推行文艺的一言堂,与“双百”方针的宗旨背道而驰。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文艺形式多种多样,样板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同时,也大大束缚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发展。‎ 比较式小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背景、内涵和意义方面的不同。‎ 背景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②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③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内涵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 意义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三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复习目标:‎ 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发展,认识扫盲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知道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意义。理解科教兴国的含义。培养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的发展 ‎ 教学难点 认识教育对国家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复习方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 导入:1949年初秋,一封紧急密信送到黑龙江省宁安县某村长手上。村长不识字,连夜挨家敲门找人来读,可村里识字的人太少了,更别说是读信了。终于,村长找到了一个号称“秀才”的村民,“秀才”看完信,很快就逃跑了.原来,这是一封“追凶密信”,信中让村长监控的疑犯正是“秀才”本人。以上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复习:‎ 一、知识梳理 ‎(一)扫盲教育 ‎1、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全国开展扫盲教育;‎ ‎2、1982年,把扫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001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二)义务教育 ‎ 1、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2、措施:‎ ①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②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③针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3、成果: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联合国评价:“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三)高等教育 ‎1、发展历程 ‎①建国初,参照苏联模式,忽视中国实际情况。‎ ‎②1958年,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 ‎③文革十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 ‎④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① ‎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二、探究思考:‎ ‎ 1、简述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1)“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2)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① “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教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③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④新时期教育改革为先导,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2、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   (1)面临的挑战的原因: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2)迎战的具体做法:①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②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③‎ 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3、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4、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4)从基本国情出发;   (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5、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 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国际竞争集中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集中体现为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国内: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 ‎6、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①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③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④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小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