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选修四第55讲亚洲觉醒的先驱(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选修四第55讲亚洲觉醒的先驱(学案)

选修四 第55讲  亚洲觉醒 的先驱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弃医从政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他上书李鸿章。但没有受到重视,认识到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2.创立政党 ‎(1)1894年,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政纲 ‎3.建立共和国 ‎(1)武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回国后并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成立 ‎(3) 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4.捍卫共和 ‎(1)1913年,袁世凯叛变革命,孙中山组织了讨袁的二次革命 ‎(2)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孙中山积极参加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 ‎(3)1917—1920年底,孙中山组织了两次护法运动 ‎5.国共合作 ‎(1)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国共合作: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大革命兴起 ‎6.历史作用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并且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2)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3)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考点二 印度“圣雄”甘地 ‎1.甘地“非暴力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①消极抵抗;②坚持真理,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2)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 ‎①家庭影响和性格;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③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 ‎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④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⑤直接原因: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罗拉特法案,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权利。‎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①斗争 目标 实现印度民族自治 内容 印度人民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等实行普遍的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纺车运动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争取印度民族自治。(和平方式)‎ 手段 ‎“非暴力”;(合法手段)‎ 过程 全国性的抗英斗争——英经济损失惨重 结果 ‎1922年,出现暴力冲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运动;(原因: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与妥协。)随后,甘地被捕入狱,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  ②影响:‎ 积极:发动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赢得敬意——“圣雄”。‎ 消极:非暴力限制运动的深入发展。‎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为转嫁危机,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损害印度人民利益 运动 ‎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 结果 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 影响 进一步打击英国殖民统治,但没有实现印度独立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 ‎①概况:二战时期,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 ‎②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3.评价甘地 他将自己的毕生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是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被称为印度“圣雄”;他以德报怨,苦行游说,团结献身,其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永远感染印度人民,是印度之魂。‎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1.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杰出人物,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 然而当时之实际,乃适不如所期,革 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使当时而有此政党,则必能抵制袁世凯之阴谋,以取得胜利,而必不致为其所乘。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以上材料均摘自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非能突然发生”?结合所学,指出“始告厥成”的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孙中山从“革命第一次失败”中得到哪些教训?为此,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3)综合上述材料,表现出孙中山怎样的精神?‎ ‎2.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印度甘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括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 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很少有人去想,在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与法治逆向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在一个两亿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国付诸实践,必定隐患连连。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端,逻辑混乱,令人困扰。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 ‎——摘编自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印度人民崇拜甘地的最主要理由。指出甘地“成为世界偶像”的主要原因。‎ ‎(2)有学者认为“手工纺纱的意义不在于比英国殖民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始终“一身‘拖地’纺纱”折射出的经济思想。‎ ‎(3)据材料,就现代法治社会而言,谈谈你对“甘地的非暴力”方式的认识。‎ 第55讲 “亚洲觉醒”的先驱【随堂验收】‎ ‎1.(1)原因:满汉民族矛盾;列强侵略,清政府无力御侮,中国沦为半殖民;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任答一点)‎ 依据: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创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教训:与反动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妥协;革命党自身组织涣散。‎ 探索: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或联俄联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 ‎(3)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或与时俱进),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2.(1)理由:甘地领导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取得印度独立。‎ 原因:对殖民与战争暴力现象的反思;非暴力主张的号召力;政治道德形象的影响。(任答2点)‎ ‎(2)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传统民族经济。‎ 简析: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印度经济上的独立,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消极性:抵制西方现代文明,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 ‎(3)认识:“非暴力”斗争方式在特定的国情中产生;在现代法治社会,政治诉求的手段应当纳入到法治轨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