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 威远中学校高2022届2019-2020年度半期考试 考试范围:1-3章;考试时间:60分钟;‎ ‎ ‎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B.都以血缘为纽带 C.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D.都维护了封建统治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 ‎4.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进一步强化 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明朝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5.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德才兼备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 ‎6.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 A.便于皇帝集思广益 B.易造成权臣的专政 C.是君权衰微的产物 D.标志着君主制确立 ‎7.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这件事表明当时 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 B.清政府腐败无能战和不定 C.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 ‎8.《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让给日本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引发“三国干涉还辽” B.列强展开资本输出的剧烈竞争 C.便利了日本向中国东北扩张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9.某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叙述了1845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B.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C.商店里有大量英国产棉布销售 D.在港口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10.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理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 ‎ A.迅速灭亡 B.成为“木偶”,任人摆布 C.知耻而后勇,并迅速发展壮大 D.当即被肢解瓜分 ‎1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一事件 A.体现强烈的爱国精神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1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来自 A.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 B.武昌起义胜利 C.列强宣布“严守中立” D.各省纷纷独立 ‎13.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 A.中共“一大”上 B.中共“二大”上 C.中共“三大”上 D.国民党“一大”上 ‎14.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15.万物复苏、杜鹃绽放的井冈山每年都要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用心去体验和缅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里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扭转了党的“左”倾错误 ‎16.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17.‎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宣称:中国的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的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遗,中国的抗战是为了维护其领土主权的完整以及上述国际公约的尊严,深信各友邦将会予以同情,必能充分履行各国在国际条约下所应尽的义务。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旨在 A.调动中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 B.表明中国对日宣战是抵抗侵略 C.倡议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呼呼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 ‎18.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从总统府徐徐落下,升起了红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0.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B.国民党一大召开——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C.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D.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二、材料题(共2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 ——《元史·地理志》‎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主要对象。(6分)‎ ‎(2)根据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4分)‎ (4) 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政治演进的趋势。(4分)‎ ‎22、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 ‎ 材料二 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靶子,练习刺刀 材料三 ‎ 材料四 东史郎在著作《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体验》一书中,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他在其著作中写道,一名侵华日军头目在南京大屠杀中,将一名中国人装在绑有手榴弹的邮袋中,浇上汽油点燃后扔到水中,在水中爆炸身亡。‎ 材料五 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神社院内有一个常设展览馆,叫做“宝物遗品馆”。馆内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武器,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 材料六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今天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奉命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回答:‎ (1) 材料一、二、四说一说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4分)‎ (2)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事件?(2分)有何历史意义?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靖国社神供奉着东条英机等二战的甲级战犯的牌位、遗物,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分别是什么?(8分)‎ 威远中学校高2019级2019-2020年度半期考试 一、选择题答案 ‎1-5:CCABA ‎6-10:ACDAB ‎11-15:AABBC ‎16-20:CAADA 二、材料题 ‎25.(1)对象: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6分)‎ ‎(2)制度:郡县制。(2分)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4分)‎ ‎(3)特点:疆域辽阔。(2分)制度:行省制度。(2分)‎ ‎(4)趋势: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4分)‎ ‎26【答案】(1)屠杀中国人民(如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4分)‎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 ‎(3)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的滔天罪行。(2分)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且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6分,言之有理都可得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