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3/10/fdf658d3ef887e9421533bb67463241b/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3/10/fdf658d3ef887e9421533bb67463241b/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3/10/fdf658d3ef887e9421533bb67463241b/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山南二高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 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 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 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诸侯用九鼎,破坏了维护分封制的礼乐制度的规定,表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被破坏,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2. 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等级的政治制度,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它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中国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珍惜亲情、宗族祠堂、寻根祭祖的情结正是家族血缘关系的表现,即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选C。 考点:以家族血缘文化考查宗法制对现代的影响。 点评:考查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大多与宗法制有关。 3. 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 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C. 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D. 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百代都行秦政制”是指秦朝建立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C正确。 4.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 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 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是由首相提出,送交国王批准的,不是国王提名,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A选项不符合题意;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中,首相一身二任(政府首脑和多数党领袖)是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C选项不符合题意;英国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5.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建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血缘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因此①②项正确。③项错误,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此时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尚未正式确立;④项错误,梭伦改革存在明显的缺陷,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公民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 疆域最辽阔 B.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D. 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以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而著名的,并不是因为疆域最辽阔、对外战争屡获胜利而出名,雅典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7. 比较下列两幅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 A. 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 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 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情境解读分析问题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本质”区别,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民主专制,不实行民主,所以A和B不正确。D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8.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被众多的历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英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一百多年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界标。有人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A.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B. 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普选权 C. 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条款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取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英国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故排除A项;1832年议会改革中获利最大的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工人和下层民众并没有获得普选权,故排除B项;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条款的是《权利法案》,故排除C项。这次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取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故选D。 9.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分权思想可以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不需要向国会负责,故排除B项;美国众议院的议员任期是两年,故排除C项;解释法律和条约的权力属于最高法院,故排除D项。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故选A。 【点睛】在美国的政体中,总统不需要向国会负责,但国会可以通过否决总统的行政命令来对总统形成制约以达到权力平衡的目的。 10.漫画是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不同时期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最能体现下面漫画含义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负担 B.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 C.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D. 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的列强侵略。根据漫画内容可知,负担这些巨额赔款的是中国人民,而非中国政府,故排除A项;漫画中巨大的包袱由人民承担,而在包袱之上还有统治阶层压榨人民,所以表现的是清政府将外债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没有体现外国资本主义控制清政府财政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故排除B、C项,故选D。 1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 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 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C.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D.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但并不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故排除A项;人民民主专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起来,故排除B项;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向近代转变的过程,故排除D项。五四运动中,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故选C。 12.毛泽东同志曾外国来访者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 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就指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D正确。 【详解】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了哪些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丞相以后,明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答案】(1)制度: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如答出三公制度亦可。) (2)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3)原因:相权威胁皇权。措施: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的助理机构。 (4)变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皇权不断加强演变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材料引文主要论述的是“皇帝”称号的由来,以及皇帝独特的权威,根据所学知识可答“皇帝制度”;另外关键词“丞相、御史大夫、廷尉斯等”,“海内为郡县”,根据所学秦朝的中央集权知识整理回答即可。 (2)根据图表可以得出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就是分工明确,并且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秦朝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只有一职位体现“位高权重”的特点,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唐使用三省六部制。 (3)根据材料三明太祖认为秦朝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没有借鉴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威胁到皇权的通知,故为加强皇权,废丞相;材料四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省略号后面为重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4)根据材料综合来看,秦朝丞相的“位高权重”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三,再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表明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甚至废除。结合所学知识来,古代政治制度不仅要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还要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矛盾,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设内阁。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答案】(1)图一体现的是专制(或集权)的决策方式,图二体现的是民主的决策方式。政治制度:图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图四: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2)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区别: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 (3)民主形式:古希腊的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图一是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图二是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在决策方式上,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的决策方式,公民大会则是公民民主的决策方式。根据图三“英国议会下院”可知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图四内容可知反映的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2)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在形式上都具有权力制约与平衡的特点,三省六部制中三省有明确分工,美国民主共和制中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但在本质上来说,三省六部制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三省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体现,权利之间是相互制约和平衡的。 (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从民主形式上来说,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则是间接民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