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解析版)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合计60分) 1.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这表明西周初年 A. 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 B. 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 C. 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 D. 实行的政治制度强调血缘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可知,材料强调周朝自武王之后分封诸侯,以巩固西周统治,故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新旧制度之间的关系,无法推断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朝的政治制度,无法推断出西周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 ,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血缘关系,而是强调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故D项错误。 2.在西周春秋时,“孝”之道德最为重要。“庶人”之“孝”固以孝事父母为主,然贵族之“孝”则最重要者为“尊祖敬宗”,“保族宜家”,仅孝事父母,则不以为大孝。可见,对“孝”的认识 A. 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B. 体现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 C. 推动家族团结与和睦 D. 随时代发展呈现不同内涵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庶人’之‘孝’固以孝事父母为主,然贵族之‘孝’则最重要者为‘尊祖敬宗’,‘保族宜家’,仅孝事父母,则不以为大孝”说明西周春秋时的“孝”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与政治紧密结合,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推动家族团结与和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庶人和贵族“孝”的不同内涵,故D项错误。 3.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力不大,故A错误;当时宗法制也逐渐崩溃,故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淡化,故B错误;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不是必须服从天子,故C错误;材料“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反映了天下共主、文化认同的心理,故D正确。故选D。 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这也是皇权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尽管分封制弊大于利,分封子弟也一直延续到了明清。由此可知,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故C正确;周代的分封制,除了个别朝代外,基本都不采用,故A错误;血缘分封不利于政权稳定,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稳固,故BD错误。 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本 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6.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B正确。 7.《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 A. 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 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 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 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依据是“孝廉”,根据“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说明推荐人才,总是以名门大族为先,七成以上官员是高门大户人家,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故B正确;察举制打破了血缘关系的限制,有利于选拔人才,A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反映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并非依据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才的选拔问题,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8.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宋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 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 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 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皇权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以及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均是在强调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文官政治制约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期,选项A自身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分化事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而只是强调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文官政治制约,宋代的相权也是不断削弱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答案】C 【解析】“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C是符合题意,正确;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伯利克里强调雅典民主制度遵从法律,然而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都与之不符。这表明 A. 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 B.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司法审判的主观性 C. 苏格拉底破坏了雅典民主原则 D. 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并未表现出民主在严格的法制框架下运行,而是在冲动易变的激情下进行,并非依赖于客观的理性审判,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没有涉及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司法审判本来就具有主观性,并非直接民主造成的,B项错误。苏格拉底维护雅典民主政治,没有破坏民主原则,C项错误。 12.罗马共和国末期法律规定,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妻子保留其所有权,婚姻解除后,丈夫有向妻子返还嫁资的义务。据此可知当时罗马法 A. 注重男女平等 B. 缺乏契约精神 C. 忽视社会民情 D. 重视私产保护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并不享有所有权,婚姻解除后,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这说明当时罗马法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男女平等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契约”问题;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罗马法忽视社会民情。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A. 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 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D.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权利法案》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英、法、德三国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不满足德意志的情况,德意志是皇帝中心;B选项错误,不满足德意志的君主专制体制;D选项说法错误,德意志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A. 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 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C. 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 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A项表述不符合史,故排除A。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内阁是总统的咨询机构,权限很明确,故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故选B。 1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D.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结合材料中“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说明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故B正确;AC两项是从阶级斗争史观得出的结论,D项是从文明史观得出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16.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 A.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 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 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D. 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的外交方面进步,即《南京条约》申明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南京条约》是不平等的条约,不能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而是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方面进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该条约在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性而非的屈辱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 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 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D.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895年甲午战争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选择三条不同的救国之路,表明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说明救国成为甲午战争后的共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也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全体国人”的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18.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从中可看出孙中山 A. 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 B. 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 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可知孙中山只是利用袁世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唤醒民众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则贤于用兵十万”可知孙中山利用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民族革命任务是否完成,故D项错误。 19.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对这次革命的评价,梁启超曾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辛亥革命使民族觉醒,即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辛亥革命使民族觉醒而非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辛亥革命使民族觉醒而非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也就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 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 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 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割掉了君主的命,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能体现“革命性”,只能体现民主性,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和《临时约法》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不不能体现“革命性”,只能体现民主性,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1.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 A.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必然性 B. 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C. 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 D. 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信息可知,体现对学生运动的关注、同情以及不赞成学生牺牲学业的罢课行动,强调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必然性,排除A;B项与材料内容矛盾,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排除C。所以选D 22.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增产”,这是由于土地革命调动了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主要精力是巩固根据地政权,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地人民一直未能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3.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黄仁宇认为,毛泽东的成功是根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所确立的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成功,所以材料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性。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国民党对农村统治的情况。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4.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最大的不同在于 A. 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 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 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 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意在强调国民党中央的“持久战略”是要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要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而非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5.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全部力量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材料是反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国民党仍然在相持阶段仍然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即仍然是积极抗日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正面战场不能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因为敌后战场也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兵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在材料中也是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A.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 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 抗日战争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 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足以证明国共合作、和平建国已经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7.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史两次中日战争一败一胜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 激发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 B. 壮大革命力量,提高国家地位 C. 争取各国人民同情和支持 D. 建立统一战线,消除民族危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转折点,壮大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革命力量,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高国家地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适合甲午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适合抗日战争,但不是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危机并未消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8.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A. 巴黎公社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十月革命 D. 二月革命 【答案】D 【解析】巴黎公社在法国,与俄国沙皇统治无关,故A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并非针对沙皇专制政府,排除B;十月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此时沙皇专制政府已被推翻,排除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矛盾,1917年3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局面。因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称“二月革命”,故D正确。 29.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沉重的战争负担超出了人民的忍耐力和控制力,人民还不需要西欧式的民主。……因此,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临时政府。”对材料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A. 资产阶级民主不符合俄国国情 B.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 C. 受教育阶层指的是沙皇统治者 D. 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沉重的战争负担超出了人民的忍耐力和控制力”的信息说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偶然;故选择D符合题意。 30.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 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 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答案】D 【解析】根据“1947年2月1日”可知此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ABC都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均排除。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等可知当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D。 31.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新中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B. 使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趋同 C. 淡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 D. 使周边国家不再对中国敌视和封锁 【答案】C 【解析】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等字眼意在强调和平其处五项原则起到了淡化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的作用,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夸大了和平其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不同的,选项B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夸大了和平其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2.1953年某地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传单主要是为了 A. 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 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 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答案】C 【解析】注意材料中时间“1953年”以及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全国举行普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准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人民民主迈出的重要一步。 因此选C。ABD都与此特定的历史背景不符。 33.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 “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 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 “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 “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议论选择题的理解能力,做这类题首先得明白出题者的态度是褒还是贬,显然题中是对“一国两制的”褒扬,其次排除与题干无关的评论,如本题中并未涉及台湾问题和中华民族问题所以C、D排除。再次要抓住关键词如本题“心存怀疑”“烟消云散”可知选B项最恰当。 34.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香港人民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变化,但是在公民参与政治方面获得突破,这是在“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后的变与不变,这说明了“一国两制”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说明香港回归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驾驶汽车,到赛马场”并不能体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 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 D 项错误。 35.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 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 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 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所以影响到中日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的利益,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在对外关系上是追随美国,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B项中“一直谋求”,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符合题意,故选B;中国之所以愿意和美国改善关系,是因为受到苏联的压力,是联合美国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6.“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的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材料表明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 A. 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 B. 在经济援助计划之外进行军事渗透 C. 以复兴西欧经济为最终目标 D. 在两极格局中争取占据优势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二战后,美国为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对欧洲进行援助,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经济手段来达到控制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的目的,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军事渗透”,故B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A。 37.“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D.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如果没有两大阵营对立,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这一冲突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由此可知,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是由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而造成的,故C正确;材料主旨未强调朝鲜半岛的战略位置,故A错误;“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说明朝鲜具备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故B错误;冷战主要是在欧洲,亚洲没有北约与华约的对立,故D错误。 38.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 A. 古代人们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牛耕完善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 D.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五谷丰登”反映的是种植业,“六畜兴旺”反映的是家畜饲养业,中国古代是既要“五谷丰登”又要“六畜兴旺”的,反映了国古代农业经济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特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适合“六畜兴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材料没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39.《诗经·周颂·载芟》记载: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历史信息是 A. 表明井田制的彻底瓦解 B. 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演变 D. 体现了耕作方式的改变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转变,没有体现井田制瓦解的表现,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生产力提高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演变,故C选项错误。 40.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私营手工业。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私营手工业 A. 生产已经出现专业化 B. 在手工业中处于从属地位 C. 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D. 发展得益于抑商政策松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由家庭副业、小作坊发展到供给城乡日用,再到形成手工工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从属地位,AB项错误;抑商政策在宋代曾松动,但手工业的发展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41.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 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答案】(1)特点:法规繁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借鉴别国法规。 作用:规范经济秩序(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确立、巩固封建制度;增强国家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2)因素:政局稳定与领土扩张:民族交往与平等;商品经济发展;民主发展。 不同:前者强调专制、严刑峻法。后者注重民主、平等(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或强调理性、正义)。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可知秦律法规众多,内容丰富;“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可知秦律经济立法涵盖不同层面的法律约束,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可知秦经济立法对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了社会经济正常的竞争秩序,促进国力增长,确立、巩固封建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可知罗马稳定政治局面对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可知罗马稳定的政治局面造就了民族平等交往;“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可知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要求经济立法进行有序规范;第二小问不同,材料一立法强调封建专制,运用严刑峻法保障经济运行合理秩序;材料二“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可知罗马法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注重维护社会民主、平等政治诉求。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默认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8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强弩之末的庞大封建帝国在新兴的资本立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摘编自韦建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晌》 材料二 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迎来了近代以来对外族入侵势力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起点。但抗战胜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放眼世界场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使其无法“北进”攻打苏联或“南进”大平洋群岛,在同盟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摘编自《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二战中的中国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场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答案】(1)特点:甲午中日战争:历时较短;单纯依靠政府力量;统治腐朽,对外妥协;局限于东亚地区。抗日战争,历时长;全民族团结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坚持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联系。 (2)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加速中国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挽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等成为中国新生力量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中国国际地位下降。(言之成理即可)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洗雪耻辱,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共军队和革命力量在抗战中壮大,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成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战的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国际上,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奠定了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二中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8个月,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历经8 得出时间长短的不同;根据材料一中“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得出甲午战争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抵抗且暴露了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据 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 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得出抗日 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主要是东亚地区而中国的抗日战 争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甲午战争的影响结合《马关条约》可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其后, 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则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 的地位。 4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改变了美国处理与欧洲关系的方式,为此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它播下了制度的种子,逐渐将西欧连接在一起,建立了欧洲经济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约等机制,为弥合历史久远的分歧奠定了基础。”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马歇尔计划讲话50周年时讲话 材料二 2013年9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 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歇尔计划出笼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2)综合材料一、二,从实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答案】(1)背景:二战结束,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冷战开始影响: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推动了西欧走向联合。 (2)认识:“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是错误的。 实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中国“一带一路”的实质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例:在中国政府倡议下,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实现了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组织2001年亚太组织“上海会议”;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二战结束,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以及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冷战开始等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逐渐将西欧连接在一起,建立了欧洲经济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约等机制,为弥合历史久远的分歧奠定了基础”分析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可知是错误;第二小问实质结合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霸权主义体现以及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回答;第三小问从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角度思考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