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补习班强化训练历史试题(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补习班强化训练历史试题(七)

安徽省定远中学补习班2020届高中毕业生历史试卷强化训练(七)‎ 一、单选题 ‎1.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这次大会 A. 有助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 B. 克服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C. 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阻滞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共六大对中国革命的性质认识正确,“做艰苦的群众工作”有助于在革命最困难时期积蓄力量,因此这次大会有助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党内“左”倾错误仍然存在,B项说法绝对,排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27年10月,排除C项;中共六大仍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排除D项。‎ ‎2.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封制一般分封的是周王的同性家族,同性和异性的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实质上是宗法观念的体现,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出现,故C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夏朝启的时代,故D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3.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以“五三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宣传。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 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 B. 创新征兵宣传的服务机制 C. 满足战时兵员补充的需要 D. 树立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将纪念日与征兵制宣传结合起来,可见其目的在于服务战时需要,补充兵员,选项C正确;材料中强调了宣传对象的特殊性,即针对士兵、警察、壮丁、广大青年学生,因此其侧重点并不是国防意识,选项A排除;选项B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4.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正确;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错误;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秦朝再分新郡进行管理的原因,学生要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中得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与地方管理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 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 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6.在重庆谈判之前,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20、23日三次驰电延安,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但第一封电报发来时,中共态度较为冷淡;收到第二封电报时,中共决定派周恩来去重庆;收到第三封电报时,中共决定派毛泽东亲自去重庆。中共态度的变化 A. 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 B. 体现国民党方针的变化 C. 说明国内和平得到保证 D. 反映了抗日局势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讲的是面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不同的态度。由于蒋介石奉行其独裁政策,缺乏公正解决争端的诚意。为此,中共决定暂时中断与美蒋的联系,把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作为制止内战的主要手段。所以,当蒋介石第一封电报发来时,中共态度较为冷淡。后来斯大林此间曾两次来电促请中共接受蒋之谈判邀请。而中共中央在《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告》中也专门提到:“现在苏、美、英三国均不赞成中国内战”。可见中共态度的变化是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故答案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最后还是发动了内战,故排除B项;重庆谈判所签订的双十协定最后被撕毁,国内战争爆发,故排除C项;由时间“1945年8月14、20、23日”可知,日本投降,战争的局势己经稳定了下来,故排除D项。‎ ‎7.《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一措施体现 A. 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 B. 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 D. 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修改关税,是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3年5月中国政府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至此中国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提高关税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市场秩序的稳定;C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 A. 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 B. 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 C. 行省制度具有继承性 D. 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故C不符合题意;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行省在金代设立是为了“治一方”,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行省制始于元代,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行省与中书省之间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9.下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 B. 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片反映出相对于1920年,1936年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是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应该是日益膨胀,只是在这一时期比例下降,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不是原因,只是一种现象,故B项错误;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10.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了新货币一金圆券。阅读下面漫画,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暗示了美国忙于冷战已放弃国民党政府 B. 该现象有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经济效益 C. 展示了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惨状 D. 该现象说明美国已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 ‎【答案】C ‎【解析】‎ ‎1948年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用金圆券取代法币,漫画显示骨瘦如柴的国民政府在美国帮助下想抓住金圆券这根救命稻草,但化为泡影,反映了“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惨状”,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金圆券的发行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垮台,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美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垄断,排除D项。‎ ‎11.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年份 人口(百万)‎ 粮食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 ‎1400‎ ‎72‎ ‎19.8‎ ‎1036‎ ‎1650‎ ‎123‎ ‎32.0‎ ‎1095‎ ‎1750‎ ‎260‎ ‎48.0‎ ‎1544‎ ‎1820‎ ‎381‎ ‎59.0‎ ‎1840‎ A. 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 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 C. 支撑起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 D.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虽然人口大量增长,但农业的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故选C项。A项夸大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意义和当时中国的国力,排除;生产力取得质的突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环境恶化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D项。‎ ‎【点睛】解答表格类选择题要注意表格中同一类数据的多少变化,通过数据的变化得出相关结论。‎ ‎12.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凡官员及其伯叔、堂兄弟姊妹“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这些规定旨在( )‎ A. 抑制工商发展 B. 打击门阀士族 C. 维护等级秩序 D. 整肃官吏作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可得出不许官员与民争利,起到整肃官吏作风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工商业的态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是针对官僚而言,并非门阀士族,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对等级秩序的态度,故C不符合题意。‎ ‎13.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A. 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 B. 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 C. 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D. 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牲,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流,故D项错误。‎ ‎14.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说明该地区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B. 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C. 农业雇佣生产加速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D. 重农抑商思想受到主流价值取向挑战 ‎【答案】B ‎【解析】‎ ‎“多种田不如多种地”表明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说明市场化倾向明显,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商品经济在当时并不成气候,不足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C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农业出现雇佣现象;D选项错误,材料并没体现商业的发展。‎ ‎15.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C.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说明当地粮食作物生产不再是主流,经济作物开始成为主体,体现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B不符合事实;D中区域经济材料没有体现。‎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6.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A. 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 B. 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 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D. 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而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这主要是社会意识形态上相同,故C正确;中苏结盟主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并非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排除A;中苏结盟和苏联国际地位提升关系不大,排除B;材料表明由于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无法得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联系中国和苏联相同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分析解答。‎ ‎17.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 A.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 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 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这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正确;材料中“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不等于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故B错误;C项与材料中“中国周边”不符,排除C;“三十多起”“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等于世界各国,“20世纪70年代”工作重心总体上不在经济合作,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70年代”“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联系所学我国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的史实和影响分析解答。‎ ‎18.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A. 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B. 加快发展内地经济 C. 备战应对国际局势 D. 创新科技调整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苏关系。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致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恶化,中国为应对这一国际局势,加强了内地的国防军事等发展。故答案为C项。AB项,改变旧有工业布局、发展内地经济并非主观目的,而是客观结果,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已经完成,而且这次调整主要是调节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与材料中“中西部地区”“三线建设”无关,排除。‎ ‎1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人力的浪费,生产的低效率,该制度也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的,是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故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与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有本质区别,A错误,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不会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B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从人口众多的国情出发的产物,而非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排除D。‎ ‎20.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有过四次修正,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修改年份 修改内容 ‎1988年 私营经济首次进入宪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实行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 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 对非公经济由“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 A. 国家的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 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C. 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D.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表明我国逐渐承认、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这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上升,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允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无法体现是“重点支持”;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宪法的修改有利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D选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1.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这神化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神化皇权的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而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因此B选项错误;夏商周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因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2.“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  )‎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守仁 D. 李贽 ‎【答案】C ‎【解析】‎ ‎【详解】“致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了关注内心、“致良知”等理念,可判知是王守仁的观点,故C项符合题意;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同,故A项不符合题意;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李贽倡导“天理”与“人欲”不可对立,故D项不符合题意。‎ ‎23.李贽指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从材料可以看出二人都 A. 否定君主专制 B. 具有批判精神 C. 提出新的社会设想 D. 站在新阶级立场上 ‎【答案】B ‎【解析】‎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黄宗羲认为,天子未必完全正确,政事正确与否要交由学校判断,这体现了两人具有批判精神,故选B;材料没有批判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A;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李贽和黄宗羲的思想尚未达到提出新的社会设想的高度,排除C;李贽和黄宗羲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故选B。‎ 点睛:历史发展要能归纳出变与不变。就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而言,变的是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变的是,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可见,任何思想文化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 ‎24.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其目的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B.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C.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D.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扬弃或终结理学”“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清代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危机中的批判发展,故答案为A。理学注重气节、品质,凸显人性的庄严,以三纲五常约束道德人心,故B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回归孔孟本源,而是对儒学的批判継承与发展,故C项错误。清初三大儒的进步主张并未成为思想主流,而理学自南宋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后,到明初确定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25.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这表明此时期 A. 科学研究注重实验 B. 科学研究重心转移 C. 科研有非实用趋向 D.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九章算术》。刘徽进行的是理论研究,而不适进行实验研究,故排除A项;刘徽个人的研究不能代表科研重心的转移,故排除B项;刘徽的几何理论研究不能指导农业生产,故排除D项。刘徽贯通《九章算术》各公式间的关联,将其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说明刘徽偏向于理论研究,脱离了实用的范畴,有非实用的趋向,故选C。‎ ‎【点睛】《九章算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紧扣材料一中的“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的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看法:正确地分析社会主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确定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关键。‎ 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重视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不同时期(或答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土地政策,调动了不同阶层革命的积极性,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解析】‎ ‎【详解】本题以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现实热点立意,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设置试题情景。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自己观点或见解的能力,作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不同的看法。如从整体概况可提出“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考生亦可就某一项具体的政策谈自己的看法,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提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调动各种力量团结抗日”等等,总之史论正确,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