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9)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序要清] [线索要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 线索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权分三司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3: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准备—商周政治制度 一、周朝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概念 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 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演变 (1)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接管辖。 (2)商朝:沿袭夏朝的分封制。 (3)西周: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内容 (1)对象:同姓贵族、王室和归顺的异族首领。 (2)权利 ①天子对诸侯诏赐册命,授土、授民、授职。 ②在封国里,诸侯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3)义务 ①服从天子命令。 ②定期朝见天子。 ③向天子纳贡、服役。 ④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出征。 (4)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5.作用 (1)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2)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3)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6.局限(瓦解的原因) (1)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7.瓦解表现 (1)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 (2)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3)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二)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概念 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 2.目的 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周人贵族内部权力继承问题,即天下归宗。 3.核心内容 嫡长子(宗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立嫡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嫡长子与众子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4.特点 主要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 5.作用 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王权较前代有所强化。稳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6.宗法制度的瓦解 (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各国兼并激烈。二是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 (2)人才的流动方式。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尚贤思想流行,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 (3)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有计划打压奴隶贵族(如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三)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概念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曲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内容 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目的 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 实质 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影响 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瓦解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周朝的两大基本政治理念 1.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 2.“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仍然根深蒂固。 探究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了二元体制。 [史料二] [教你读史] 根据史料二图片中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分布特点。 [思考] 指出史料二图示中同姓与异姓封国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提示] 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 1.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探究主题(二)——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一]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宗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 [思考]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什么? [提示] 祖先牌位。 [史料二] 《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思考] 史料二“先王制诸侯”体现了先秦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 具有森严的等级性。 [史料三] (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为历史文献史料,反映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其内容依据省略号分三层,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到“同辞”再到“还尔太子”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 [思考] 史料三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庙不祔姑”的现象?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提示] 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原因: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宗法制度,武三思即便成为皇帝也是“庙不祔姑”。 因素: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等。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1.(2016·邯郸模拟)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 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 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解析:选B 商周时期,由于实行了宗法制,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故B项正确。 2.(2017·晋冀豫高三联考)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解析:选A 材料“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表明扩大了统治范围,故A项正确。 3.(2016·茂名模拟)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C.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从横和纵这两个角度来看,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故D项正确。 4.(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解析:选D 夏商周三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皇权专制始于秦始皇时,故A项错误;地方分权体制不是周朝开创的,周朝借鉴和发展了前代体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可知,分封制是周王朝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服务,与边疆地区开发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说明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故D项正确。 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在其设立之初就蕴含了“国”与“家”的对立因素,隐含着国家的分裂割据,故D项正确。 6.(2017·昆明摸底)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 A.挑战了宗法制度 B.损害了大夫利益 C.冲击了天子权威 D.不符合周礼规定 解析:选D 材料中大夫替国君整肃大夫,实际是僭越了大夫的职责和地位,不符合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规定,故D项正确。 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 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简单地说,该制度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1.前提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拥有了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 2.原因 经济 根源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社会 根源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维护统治 思想 根源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影响百代的三大制度 (一)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1.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皇帝”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3.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内容: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传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系统。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分掌国家和皇家各项行政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2.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朝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三)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1.渊源:战国时期出现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的现象。 2.内容 (1)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2)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3.特点(与分封制相比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能世袭。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没有封地。 4.意义 (1)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 (2)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四、三大配套保障措施 这种中央集权体制,必须有高度统一的保障措施与之配套。 首先,全国必须在文化上高度统一。这就是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简言之就是度量衡、文字、货币、车道,乃至意识形态,都趋于高度统一,使中央政令可以畅通于各地,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 其次,全国必须在交通上高度统一。修造驰道和直道,通向四面八方,同时加强开边与移民,加强对边远地区统治。 再次,控制意识形态,实现在舆论上的高度统一。秦始皇把法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把法令当做统治者意志,独立于传统道德和习俗之外。因此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对于以古非今的舆论,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这就是导致后世无穷非议的“焚书坑儒”。 五、深远影响:百代都行秦政法 1.积极影响 疆域 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 政治 有利于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专制王朝所沿用,成为中国专制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经济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民族 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化 有利于集中力量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等 2.消极影响 政治上 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 经济上 在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思想文化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思想上独尊一家,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压抑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长期的人 治传统 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容易助长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益恶劣,阶级矛盾尖锐 探究主题(一)——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史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太平御览》 [史料二]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史料三]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传之无穷”体现了皇位世袭,“柄不借下”彰显了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 史料二中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体现了“国”与“家”同治。 史料三中丞相“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可以得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思考] (1)依据史料一、二,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公九卿制在处理国家政务上的特点。 (2)据史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提示] (1)“家天下”,家国同治。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 (2)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 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探究主题(二)——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史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教你读史] 史料一说明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提示] 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史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教你读史] 根据史料二,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而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故其主张“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史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提示] 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史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教你读史] 史料三反映王夫之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在阅读时以第二个省略号分两层,第一层是原因的阐释,第二层是观点的陈述。分层找到观点,抓住原因,史料信息便一目了然。 [思考] 根据史料三,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提示] 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 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 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分裂割据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1.(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 解析:选A 据材料“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可知秦朝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故A项正确。 2.(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解析:选C 秦朝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儒家的治国理念,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秦朝建立了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员由中央任命,有很强的流动性,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下官员不能世袭,没有封地,相对贵族政治特权并没有强化,故D项错误。 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解析:选D 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4.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选D 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A、B、C三项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部分,故排除,D项正确。 5.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解析:选D 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制,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使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故C项错误;“启继禹位”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宗法政治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法则,皇位继承原则是对其完善和发展,故D项正确。 6.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 解析:选A 西周时,爵秩等级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秦汉时期,爵秩等级的标准出现动摇,平民可以军功得爵,打破了之前的血缘标准,体现了爵秩等级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平民可以通过军功得爵体现了社会阶层流动性变强,故B项错误;军功地主阶层与血缘贵族并存,故C项错误;官僚的等级性体现在官阶的高低,不体现在军功地主阶层的崛起,故D项错误。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全国卷Ⅰ — 2013·西周、战国墓葬等级规定 全国卷Ⅱ 2014·分封制、礼乐制;2016·宗法制的影响 — 全国卷Ⅲ 2016·西周政治制度 — 全国卷 2010·西周分封制; 2011·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2010·秦朝选官制度; 20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分封制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历史概念的解释以及对历史作用的理解、青铜器铭文与历史价值的养成等等,均在本讲考题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C 题目以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为考查范围,以周代分封制及分封制的文化影响为立足点,设置问题情境,以周代“雅言”最早起源地作为考查内容。命题者假定考生并不知道这一问题的准确答案,但通过“周代分封制”“周礼”,提示周代“雅言”出现的时代与背景。西周政治中心区域在今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均是周代封国所在地,这是考生应有的知识,因而可以判定正确答案为C项。 2.(2010·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选C 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答案为C。 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杜绝了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试题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如上述第1题,实际是迁移考查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题迁移考查了分封制的影响。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3.(2012·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选C 题干关键信息“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是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变化的。 4.(2010·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选D 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D项。 在素养立意的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中,试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简析等史学方法,考查考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及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如上述第3题考查了考生概括归纳能力,第4题考查了考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5.(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 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有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 6.(2011·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选C 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素养立意的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中,充分挖掘本讲分封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是高考的趋势所在,上述两题最具代表性。 (四)学术成果创新考 7.(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选C 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目前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学术性趋向明显,本讲内容距今年代久远,历史研究、史料挖掘和考古新发现的成果会不断地充实、印证甚至要修改历史。新的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引入高考,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考查学生对待史实的态度与方法,凸显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如上述第7题就以西周、战国时期的墓葬等级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政治制度。 (五)社会热点隐性考 8.(2016·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选B 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文化圈,两岸人民同宗同族,血脉相连。聚焦海峡两岸之间的现实关系,透过历史的视角以文化的角度来明确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宗法的情结来架设两岸之间关系的桥梁,以对现实产生积极影响。 [热点演练] 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 )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 解析:选B 根据“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知古时候的婚姻是以为宗族的延续和祖先的祭祀为目的的结合,以家族为中心,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故B项正确。 2.明朝《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解析:选D 材料中“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等内容有利于凝聚宗族,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3.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解析:选D 贵族墓葬出土了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说明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4.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解析:选B 根据材料“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可知其采用终始五德说是为了辩护政治法统,故B项正确。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惠州一模)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解析:选B 材料中涉及的“子”“公”“伯”“侯”“男”等都是后来的贵族爵位等级名称,所以材料说明在商代出现贵族爵位等级萌芽,故B项正确。 2.(2017·山西名校高三联考)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解析:选D “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意思是说,抛弃了五帝恩威并用的施政措施,又推翻了三王治政的正确法规;“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意思是说,自弃其先祖的祭祀不予回报,这两句都与尊祖崇礼有关,故D项正确。 3.下面两幅图主要反映了( ) A.宗法制度遭到了很大破坏 B.由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分封制度产生了双重影响 D.分封制的崩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C 西周分封制设置的目的是达到拱卫王室,以藩屏周的作用,但是后期反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尾大不掉,割据一方,故C项正确。 4.(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解析:选D 材料中“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说明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地缘政治,这就为以后的地缘政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 5.(2016·淄博模拟)“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解析:选B 周的宗盟是周天子与诸侯的盟会,与会者有同姓与异姓,这扩大了统治者的力量以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 6.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解析:选D 分封制下地方通过血缘组织管理,郡县制下地方通过官僚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向领土国家转变,故D项正确。 7.(2016·黄冈模拟)《史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 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解析:选C 材料表面反映古代帝王繁重的批阅奏章的工作,实际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皇帝集权于一身,“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意为皇帝功劳在于本分做事,故A项错误;“以文书御天下”反映皇帝治国的一种形式,故B项错误;“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强调四海之内都受到中央和皇帝的节制,故C项正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为太子僚属与官署官员要一视同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8.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解析:选A 材料中“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反映的是分封制走向瓦解,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分封制走向衰落,但是并未消亡,后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叙述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指出中央集权制诞生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的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特权,并非战国时期政治的变化,故D项错误。 9.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解析:选B 根据“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在郡县制下可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 10.“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解析:选B 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材料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D项错误。 11.(2016·郴州质检)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A 皇帝信玺可印证秦朝创立皇帝制度,故①正确;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可印证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故②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故③错误;印玺都是用小篆刻成的,说明秦朝统一了文字,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12.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解析:选D 材料大致意思是:西周分封制下,官员是世袭的,这种局面从秦统一六国以后改变,先从平民起,开布衣将相之例,而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材料强调秦始皇废分封制,下层官员不靠世袭,均由皇帝直接任免,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江南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拥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 。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3分) 解析:第(1)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管理体系。抓住“家国一体”的政治特点分析宗法制的特点,从维护政权的稳定性、维系家庭团结等有利方面和重视人情关系、裙带关系等消极方面分析其影响。第(2)问,设问强调的是宗法制在清末民初的变化,重在“变化”的分析上。抓住“近代化”并结合材料分析其不同,从时代背景上分析其产生的背景。第(3)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这种演变。 答案:(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 影响:积极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消极方面: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观念相违背。 (2)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和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 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3)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之成理即可)。 14.(2017·山西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亮出论题,然后进行阐述。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获得认识。 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示例二)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历朝皇帝通过变更中央官制,使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3)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至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君权的绝对胜利而告终。 (5)明成祖设内阁,作为顾问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官僚体系的运转机制——中央行政体制的嬗变 (一)从外戚干政到摒弃外戚 外戚干政是皇帝为加强专制,压制宗室、功臣的手段和产物。 1.从汉至唐朝以前的外戚干政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的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两汉之时这种现象尤为显著,如西汉初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东汉的梁冀、窦武、何进。此后,有西晋的杨骏、贾充,北周的杨坚等等。 2.唐代以后摒弃外戚势力 外戚坐大,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北宋以后就摒弃外戚辅政,根本不赋予外戚权力了。明代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 (二)从文武颉颃到文官政治 1.唐代以前武职掌兵威胁皇权 中国古代王朝的前期,主要是南北朝以前,中央最高级的武官与宰相的权力地位不相上下,由于其掌兵,权势甚至在宰相之上,以致左右朝政,这种武职如太尉、大司马、大将军等。两汉之时,大司马、大将军还常授予外戚,权势更大,著名者如西汉之霍光等。其中不少人曾挟制皇帝,专擅朝政,甚至篡夺皇位,如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刘裕、萧道成。 2.隋唐以来限制武职 隋唐以后对高级武官之权力有意识地限制,中央也不再出现与文官宰相地位、权力相颉颃之最高军事武官。自北宋以后,又对中央禁军之武官分割其权限,最高武官权力也进一步削弱,不再出现威胁皇权者。皇帝也极为重视对武官、有兵权者的防范,岳飞、于谦、袁崇焕之悲剧,都与此不无关系。王朝开国之初的杀功臣、杯酒释兵权等等,则是在特定条件下削弱高级武官权势的措施。对拥有较大军权的地方官,也竭力限制,尤其是不赋予其军权、财权、任官权的综合性权力,设法分散地方最高级官员的权力配置,以防止其割据坐大、尾大不掉,甚至反叛中央夺取皇权。 3.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文官政治,即文官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宋太祖留下遗训:“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代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宋代很少出现外戚干政、官宦专权的现象。宋代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以宰相为首的中枢权力分割削弱 第一阶段:秦汉至唐朝前期中枢权力的分散:从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汉代 (1)布衣卿相局面的出现。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庶民皇帝,他手下大臣大多为布衣平民,被称为“布衣将相”。这是在秦汉之际社会大动乱中出现的大变局,贵族世家遭受打击,使平民布衣成为政治舞台主角。汉武帝时更是有意提拔平民出身的人当丞相,这就降低了当丞相的门槛,降低了丞相的地位。 (2)汉武帝设中朝(内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关。 2.东汉至唐朝前期:流程式 分工的中央体制——三省六部制。 (1)演变 ①东汉:光武帝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 ②三国:魏文帝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尚书台变成执行机构。 ③西晋: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 ④南北朝:门下省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 ⑤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度。 (2)职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六部负责具体事务。 (3)作用 ①使相权趋于分散,便于皇帝的控制。 ②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阶段:唐朝中叶至元代:中书门下体制出现并发展为二府三司制,同时形成了使职差遣体制。 1.中书门下体制 唐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标志着唐前期以程序划分职任的三省六部制转换成以职能分工的中书门下体制,使各领域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实现一体化,皇帝通过这套体制指挥处理政务,从而走向了国家事务的前台。 2.二府三司制 宋代二府三司,继续分解宰相权力。宋初以“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的正式官名,简称“同平章事”。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枢密使有调兵权但无领兵权);设三司使(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分割宰相财权(称“计相”)。行政、军事、财政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 3.使职差遣体制 (1)出现。唐代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皇帝多临时派遣官员前往处理,这就是“使职”。因其针对性、时效性很强,使职逐渐增多,如平章事、转运使、度支使,这些官职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或为一个动宾短语结构,或冠以某使,故被称为“使职化”。差遣除了命名方式不同,与使职在受皇帝控制、任命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上具有一致性。 (2)发展。如果说唐中叶以来,主要是在宰相和经济部门中普遍出现了使职差遣,到了宋代则将使职差遣推广到几乎整个官僚机构,甚至连地方行政长官也成了“知某州事”“通判某州事”“知某县事”,出现了“居其官不知其职”“以差遣为治内外之事”的情况。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 4.元朝:一省二院制,相权反弹。 (忽必烈改制)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也称都里),六部归入中书省;枢密院掌全国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皇权(当初未采用三省制而采用一省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二、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从封闭式政权到开放式政权 1.世官制时代(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由宗法分封制→专制官僚制度)。 2.察举制时代(汉朝)——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 概念 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它也是荐举制的精髓所在 标准 理论上是德行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 3.九品中正制时代(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官授官 含义 中央选择中正官,对其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 推行 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 4.科举制时代——依靠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 (1)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之后,科举制在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 (2)两大转变 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三、官僚体系的维系机制——体制内监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 1.内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2.特点 (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3.评价 (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四、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应对地方分权的挑战 (一)秦汉至五代十国以前阶段——地方割据不时出现,中央集权程度相对较低 这一阶段表现为集诸权于一身尤其是军权较重的地方高层官员权势的发展,导致中央失控,对中央构成威胁。典型的是西汉的王国问题和唐中期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1.西汉:王国问题的形成及解决 (1)郡国并行制 ①概况:汉初,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制。在中央政府直辖区,设郡、县直接管理;在诸侯王的封地,由王国实施统治和管辖。 ②影响:诸侯王势力日益强大,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③结果:汉景帝和汉武帝先后打击王国势力,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 (2)刺史制度 ①目的: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②实施: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13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③职能:奉皇帝之命,监察郡国。 2.唐朝:藩镇割据的由来 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宋代以来——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武装割据难以再现。 这一阶段地方最高层级武官地位下降,未出现地方武装割据,反叛中央现象。(明初燕王靖难之役、清康熙年间三藩之乱是分封制残留后果,与官僚制下地方官员坐大反叛不是同一性质。)在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上,最典型的是北宋集权制度和元代行省制度。 1.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的全方位方案 (1)措施 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行省制度的发明与推广 (1)概念内涵 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当时中央的宰相府,一般称为都省),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为了控制统治区(汉人聚居区),不使地方掌权生事,中书省便往各个区域分派中央官员,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中书省(行走的、临时的、分支的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此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置,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行省的设置使全国各省都“支离破碎”,不能统一反抗,而任何一区域也很难单独反抗,这是行省制的内在精神。 另外,在行政区划上,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这种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形式的方法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2)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探究主题(一)——从汉至元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史料一] 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图①为西周分封制;图②为秦朝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③为汉朝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图④为元朝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 [思考] 史料一四幅图片所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有何趋势? [提示] 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史料二]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第一段话表明知府等权力较大;第二段话表明知府权力受通判制约。两段史料两层含义,因此归纳段(层)意在解读史料中作用重大。 [思考] 史料二中反映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提示] 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而强化中央集权。 [史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教你读史] 史料三关键信息:“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当初设置行省的目的并不是地方行政方便,而是便于中央控制地方。 [思考] 史料三中反映元代行省与中央政府什么关系?有何意义? [提示] 关系: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意义:便于中央集权。 汉至元地方行政管理的演变及特点 (1)演变 ①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立通判监督知州等。 ②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③加强监察制度,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④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⑤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2)特点 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探究主题(二)——从汉至元中枢机构的演变 [史料一] (汉代)汉哀帝语:“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史料二]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史料三]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朕之不逮”指皇帝所不及之处,揭示出汉代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避免皇帝决策失误。这也进一步说明秦汉时期,君主的权力还受到了相权一定程度的制约。 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其言外之意是皇帝的诏令必须经过政事堂的议决副署才算是合法的。 史料三中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前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汉至唐宰相制度的变化,后面反映的是唐代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思考] (1)依据史料一、三,分析君主专制演变趋势怎样? [提示] 从汉代开始,皇帝通过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思考] (2)史料二中的“违制”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什么? [提示] 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的制度。 [思考] (3)据史料二、三,说明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行程序。应如何评价? [提示] 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评价:积极性: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消极性: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1.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 A.秦汉时期 B.西汉初期 C.北朝初期 D.蒙元帝国 解析:选B 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并且北方存在匈奴的威胁,故B项正确。 2.(2017·江西高三联考)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来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 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 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 解析:选B 据材料“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可知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故B项正确。 3.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B.汉初实行的分封制难以为继 C.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激化 解析:选C 材料中“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表明官僚制受贵族制的影响,“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表明贵族制成为官僚制的附庸,因此这种变化反映了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故C项正确。 4.(2017·江西八校联考)唐朝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表明( ) A.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B.政事堂地位日益突出 C.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 D.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批 解析:选B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政事堂盖印……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体现出唐朝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能,故C、D两项错误。 5.(2016·南昌模拟)“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受到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词头’(即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词头’。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关于古代这种国家机构的设置产生的效应,下列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与制衡,导致了行政效率降低 B.各部门分工合作,有利于责任明确,减少决策失误 C.中书、门下省的设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各部门权力分散,实质上有利于皇权集中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权责明确,加强了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三省分工合作,责任明确,且中书省起草诏令后须经门下省审议,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皇帝的出令必须经中书出书,门下复核,说明中书、门下省的设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C项正确;三省分管决策、审议、执行,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 6.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C.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 解析:选A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体现的是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文官” 是士大夫的代表,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平衡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冲突,故A项正确。世家大族在南北朝时期逐渐衰落,故B项错误;“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是宋代“强干弱枝”政策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7.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 ) 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解析:选A 材料中“69%为士族”说明士族贵族依然占据选官主体,故A项正确;隋唐废除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才学为标准的科举制,所以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隋唐科举出身者士族、小姓、寒门比例差距较大,说明在实际生活中科举制没有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13%为小姓,寒门占18%”可知,隋唐教育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故D项错误。 8.(2017·宜宾测试)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张载、沈括等等。这表明当时( ) 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 B.科举制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 D.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文官群体 解析:选D 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可知在科举制度之下,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故D项正确。 9.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解析:选D 转运使的职责本身就是将地方财政收入转运到中央,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转运使是地方官员,并非丞相,故B项错误;元代行省制下实行集体议事制度,故C项错误;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转运使的权力被分散,同时这些机构也相互牵制,故D项正确。 10.(2017·江淮十校联考) 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 C.加强经济管控 D.体现因地制宜 解析:选A 根据“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行省制能够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正确;这种管理体制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这一设置与经济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这一设置“犬牙交错”,违背因地制宜,故D项错误。 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衰落—明清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一、中央——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 (一)明代皇权的空前强化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宰相权重。 (2)概况:明太祖下令革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尚书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2.建立内阁制 (1)过程 ①明太祖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重务,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③后来,内阁取得票拟权,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2)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机构。 (3)影响 ①明朝的内阁始终是一个皇帝的顾问班子派生的内侍机构。 ②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3.宦官专权 明代皇帝厌政,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果,也是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 4.特务统治 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 (二)清朝: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设立军机处 (1)目的:便于对西北前线事务的处理。 (2)职责 ①设立之初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 ②不久,扩大到处理全国的其他事务。 ③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意旨行事。 (3)特点 ①军机大臣多属临时性。 ②军机大臣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 ③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4)影响 ①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与发展。 2.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二、地方——中央集权继续加强和因地制宜设置地方体制 (一)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1.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这种地方最高层级统治的分权体制,有利也有弊:利的方面是,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弊的方面是,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所以明中叶后又设文官总督、巡抚,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该地区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明代的督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2.清代发展了督抚制的利的方面,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统辖布政使、按察使这两司(清代省级的都司取消),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两省或三省的省级最高武官提督、总兵及管辖区的绿营兵,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二)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 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 2.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三)强化了对社会基层控制 明清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同时,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即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 探究主题(一)——明朝内阁制的性质、权限和作用 [史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彼此颉颃,不敢相压”指六部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揭示出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加强了皇权。 [思考]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结合史料一分析,明太祖为防止丞相擅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罢除丞相职位,权力分给六部,并直接隶属于皇帝。 [史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史料三]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论思顾问”“终以取祸”反映出阁臣仅限顾问,不具宰相之权,一旦威胁到君权,还会招来灾祸,从本质上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史料三“内阁学士只是皇帝的秘书”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宰相的权力和地位。 [思考] 依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与宰相在与皇帝的关系上有何根本不同? [提示] 对皇权的制约方面:后者可制约皇权,而前者不能。 宰相与内阁的比较 宰相 内阁 相同(相似)点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不同点 地位 百官之首 仅备顾问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影响 制约皇权 无制约力 探究主题(二)——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料二] 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西北用兵,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其全称为“办理军机事务处”。 [史料三]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明无善治”是因为“高皇帝罢丞相”表明相权对皇权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史料二信息“用兵西北”揭示了军机处设立的背景,“太远”、“不便亲授机宜”反映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适应需要。史料三信息“样本四巨册”“惟揣摹此样本”说明官员拘泥规则,缺乏参政主动性、灵活变通性,揭示了君主专制造成体制僵化的弊端。 [思考] (1)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强化君权的措施。 [提示]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权归六部;清代设立军机处。 [思考] (2)依据史料二、三,分析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提示] 军机大臣都由皇帝钦定,品级不高,他们跪受笔录,承旨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清代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 1.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 (2)程度空前强化。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1.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本身不是法定的机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授予,且内阁正式确立于明成祖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主要谈“内臣”对“六部”的制约,与皇帝的行政负担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通过“内臣”对“六部”的制约其目的是限制六部,不是六部之间的制约,故C项错误;通过“内臣”对“六部”的制约其目的是限制六部,从而实现对六部的监督,防止权力泛滥,故D项正确。 2.“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官员数量减少,行政待遇提高 解析:选B 官员晋升容易与材料中六部最高长官提升官品无关,故A项错误;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由皇帝直接控制六部,故出现六部地位提升,官品随着提升,故B项正确;科举选拔趋向严格,符合史实,但是与材料并不相关,故C项错误;官员数量减少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2017·郑州质检)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材料现象( )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己被打破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权力的膨胀。明代内阁是非法定决策结构,内阁大臣的权力依附于皇权,因此材料现象实际上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 4.(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这说明( ) 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 B.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 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 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 解析:选D 军机处始设于雍正皇帝时期,故A项错误;内阁享有票拟权,故B项错误;内阁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故C项错误;据材料“皆朕亲裁”可知内阁权力受到了皇权限制,故D项正确。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全国卷Ⅰ 2013·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历史变迁; 2014·君主专制强化,“君权神授”; 2014·科举制; 2015·汉代外戚干政; 2016·宋代重史传统 2016·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全国卷Ⅱ 2016·科举制 2015·汉代地方吏治 201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4·明代内阁制;2014·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 全国卷Ⅲ 2016·汉承秦制 — 全国卷 2011·秦至唐官员选拔依据的变化和原因 2012·清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命题既可直接考查主干知识,又可暗合主流价值观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如地方行政变迁、废行省设三司、汉承秦制等,需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获得新知;“祭天大典”题巧妙地把价值观的判断引入题干;宋代君主重史实际上就是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的例证;汉代外戚干政,汉代地方吏治,科举制与选官用官试题,又是呼应社会热点的隐性考查。在对本讲或本段历史的考查中,大分值、开放性试题的设置较多,且多引用新史学成果,暗合社会热点,需重点关注。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选B 本题立意在于考查教材中明代皇权不断加强的内容。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以及后期内阁地位的上升,内阁首辅可以操纵朝政等都是皇帝意志的反映,是皇帝权力的延伸,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A项可排除。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 2.(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选B 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 从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来看,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本讲内容历史概念多,复习时不要拘泥于教材的表述,要在提供的新材料、新情境中去分析理解问题。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3.(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选B 汉初实行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汉初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是继承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故B项正确。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选B 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升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高考历史试题的最大特点。如“废行省设三司”一题,需要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做出判断;“汉承秦制”一题,则是在充分挖掘史料理解史料的基础上获得认知,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强化提高概括总结能力。 (三)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5.(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选B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6.(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选D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祭天大典”体现了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说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今天公平公正价值观的引领。 (四)学术成果创新考 7.(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选A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 最新史学研究成果认为:个人喜好以及经筵经史讲读制度的推行,使得宋代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关制度与特殊举措来掌控官、私史学,强化史学的现实功用。他们在推动了宋代史学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修本朝史实而体现着他们的某些旨意。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上述第7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五)社会热点隐性考 8.(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选C 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 9.(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选A 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承担着“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因此试题的命制会隐含时政热点,达到呼应社会热点的隐性考查。如汉代地方吏治题目,意在强调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持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政治安宁的重要意义。再如汉代外戚干政,科举制与选官用官试题,无不暗合当前的反腐倡廉,整顿吏治,公平公正文明社会的构建等社会热点。 [热点演练] 1.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 ) A.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 B.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 C.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 D.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 解析:选A 据材料“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可知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故A项正确。 2.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解析:选D 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 3.吴晓波在其《游荡两千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 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导致了知识阶层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该制度与知识分子有关,并且构成了知识分子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可以推测出该制度为科举制,在科举制下,社会底层也可以通过读书实现向高层的流动,故A项正确。 4.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的提高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种官制易导致官员冗余,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得权力分散,便于皇帝掌控,故C项正确;这种官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5.《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 )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 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 解析:选A “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说明军机大臣和唐元三公一样,拥有一定的决策权,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军机大臣的地位,与品级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任军机大臣主要是内阁成员,并不能说明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亲王与大学生的牵制问题,故D项错误。 6.雍正二年(1772)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 ) 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 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 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解析:选C 材料与吏治无关,故A项错误;庶民妇女用“冠帔、补服、大轿”不一定就是奢侈消费,“禁绝”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僭用”表明是为了防止庶民妇女超越规制,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对民间消费的这种规定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故D项错误。 非选择题增分研究 全国卷40题、41题答题规范 第40题典例精选(2016·全国卷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高分建模]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案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指出 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 共同目的;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共同目的6分,需答3条;异同12分,需答6条。 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问题 分层信息 把握层意 概括归纳 共同目的 材料一 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 缓和矛盾,稳定社会 明“收孤苦无靠者”;清“高龄老人养赡”“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贫穷读书人” 救济老、孤、贫、穷等弱势群体 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 材料二 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安定社会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8分)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 “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贫穷儿童” 救济老、幼、穷等弱势群体 救济方式的异同 材料一 “依赖于政府财政” 以政府为主导 明设“养济院”、清设“栖流所” 国家设置救济机构 “明律规定”、“清代的法律规定” 法律保障,政府主导 “灾荒,老人……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救济方式因人群而异 社会救济是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教养院”、“贫民习艺所” 国家设置救济机构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 法律保障,政府主导 在家接受救济,寄养,教养院 救济方式因人群而异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 救济和惩戒并行 [答案] 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模板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纵研近几年的全国卷第40题,其命题形式是有规律可寻的。依据其设问类型,大致可分为“概括类”“比较类”和“启示类”三种类型。类型不同,答题模式不尽相同,笔者依据多年的一线备考经验,总结出这三种类型的答题模板,并在后面单元中出现的相应题目反复感悟应用,旨在帮助考生内化方法,固化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套路。 概括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材料 材料分层 把握层意 概括归纳 信息 第一层 ×××××× ×××××× 第二层 ×××××× ×××××× 第三层 ×××××× ×××××× 教材 所学 凡是设问中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除从材料中概括归纳的要点外,还要检索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以免造成答题要点的缺失 [说明] ①正确分层是避免遗漏答题要点的关键一环; ②两个层意表达同一个要点时,要进行合并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案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发展(比较) 7分,需答3条左右。 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问题 来源 英国 近代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概括比较 发展(比较) 材料二 济贫 制度 无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所学知识 无 从性质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从保障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从种类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福利种类众多;从受惠主体上看,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答案] 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模板建构] 比较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类主观题的解题关键是定准比较对象(即跟谁比)和比较角度(即比什么,是“求同”还是“寻异”)。 与谁比 比什么 比较对象甲 比较对象乙 概括比较 材料信息 ①××××②×××× ⋮ ①×××× ②×××× ⋮ ①×××× ②×××× ③×××× ④×××× ⋮ 教材所学 ①×××× ②×××× ⋮ ①×××× ②×××× ⋮ 第41题典例精选(2013·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卷评析] [样卷一] 阅 卷 评 点 该答案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提取的行政版图变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两项信息略显重复,且表述欠妥当,如“多民族统一的趋势”。其次是信息说明有些不够准确,如“唐朝设道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治理与管辖”,缺乏说服力 增 分 指 导 解题首先要认真读题,两幅地图主要展现的是汉唐地方行政机构数量的变化。其一是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蕴涵的思考点有:为什么地方行政区数量唐代比汉代增加了?数量增加表明了什么?其二是吐蕃、南诏和流求出现在唐朝的版图上,蕴涵的思考点有:为什么唐朝版图增加了吐蕃等地区?唐朝版图所增加的这三个地区表明了什么? [满分示例] (示例一)信息: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即“道”比“州”的数量增加。 说明: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 (示例二)信息: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 说明:汉至唐边疆民族融合加强,疆域扩大,边疆地区与中原联系加强。 [样卷二] 阅 卷 评 点 该生提取的第一项信息与说明基本正确,第二项则完全脱离图片,只依据课本罗列了地方行政机构级别,离题太远,且没有说明信息,是思维不连贯,逻辑较为混乱的典型案例 增 分 指 导 此题“限定中心词”是“汉唐间历史变迁”,因此“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才是有效信息。题目中的历史变迁是指:行政区划名称、面积、数量、地理方位、疆域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点)。具体分析举例如下: (1)从地方机构的分布来看,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其蕴涵思考点有:为什么汉代集中在北方,而唐代分布均衡?上述信息表明了什么? (2)行政区划的变化,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其蕴涵的思考点有:为什么州变道?州变道表明了什么? [满分示例]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高分建模] 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W”。 第一个“W——what”即“是什么”(什么现象、事实、观点)。如上题,提炼信息应该完整把主图和图注信息结合起来,在比较中“求同、求异”,看变迁。 第二个“W——why”即说明“为什么”(论证),在比较中提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如上题,汉唐间变迁的不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隐含着怎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 第三个“W——how”指“怎么样”“还有什么”。考生可以回答坚持正确的观点以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如上题,这项信息(历史现象)反映(说明或表明)了什么? [命题探源] 在中国封建社会2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汉代和唐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者每以汉唐并称,乃因汉唐同被奉为中国古代盛世的典范。近几年史学界在汉唐史学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汉唐行政管理、汉唐历史变迁中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等等,同时考古、文献新史料的发现和挖掘,也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昆明质检)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 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推行中朝外朝制度 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 解析:选C 根据题目中“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可知探讨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机构,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A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形成的中央机构形式,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设立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世袭制和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地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解析:选B 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近信侍从如尚书、侍中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相权分割为三,以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 3.据《晋书》记载: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材料反映出当时( ) A.品行端正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容易出任高官 B.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立性 C.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 D.注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析:选C 中正评定推荐的人才不一定能够出任高官,故A项错误;中正是人才选拔官员而非监督官员,故B项错误;材料“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可知九品中正制度在选拔官员是注重对人才的考评,故C项正确;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材料并未提及,故D项错误。 4.(2017·惠州一模)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解析:选C 北宋时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体现了北宋时期形成了一种冗官局面,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项正确。 5.(2017·晋冀豫高三联考)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 )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解析:选D “必集百官议之……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表明这一管理是为了集思广益,防止决策失误,故D项正确。 6.(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B.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C.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D.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解析:选C 宋代设置“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以分化宰相的任官考核权,体现宰相权力更加削弱,故C项正确。 7.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选B 根据题目中汉唐宰相“坐”到宋朝大臣“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汉唐宰相多出自“世家大族”到宋朝大臣多出自“科举”,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 8.(2016·龙岩质检)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上层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由此可见行省( ) A.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 B.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 C.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 D.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元代行省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权力很大且由蒙古人担任,尽管汉人德望很高,但中央不任用。行省制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蒙汉分裂的史实,故B项错误;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护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行省制,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不能体现蒙汉各族的联合,故D项错误。 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解析:选A 朱元璋认为“先立纲纪” ,即用法律来规范,故A项正确;法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秦朝时期,明朝的统治思想是理学,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措施为皇帝从各个方面削弱丞相的权力,把国家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故C项错误;在诸多的法律中,有针对擅权的,也有针对结党营私的,故D项错误。 10.(2016·南昌模拟)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解析:选A 题干中“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说明明代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约束,故A项正确。 11.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解析:选B 该学者认为军机处实现了“大臣行政”和“君臣联合行政”,体现了对皇权的约束。 12.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解析:选C 材料“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表明家庭伦理关系延伸到国家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郡县制,则天下安”,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 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材料二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以此治国者,莫不皆然。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有条而不紊。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隆庆元年,吏部按皇帝命令,“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僻难易细加重访,逐一品第”,而后按品第的结果重划三等,“量才授任各官,考语奖荐同在优列者,先尽上等府州县升擢行取,次及中等,次及下等”。到了清雍正年间,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依照四字考语缺位的不同来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 ——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赞同的地方基层治理举措,分析其政治意图。(5分) (3)政区的分等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要侧面。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古代政区分等标准的变化趋势。据材料三,简述政区分等的重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古代地方县域治理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省略号分层,从前两层中概括职责,从后两层中分析原因。第(2)问,以“夫惟于一乡之中”分层,从之前内容概括措施,从之后的内容分析意图。第(3)问,抓住材料二中的“万户”“减万户”和材料三中的“冲繁疲难”等关键信息概括。第(4)问,从前三问的答案中分析总结。 答案:(1)职责:教化百姓;扶弱济贫;执掌司法。 原因:统治者的高标准要求;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举措:建立完备的乡官制度;乡官参与县政。 意图:提倡地方分权。 (3)趋势:从户口多少到以冲繁疲难为依据。 作用:有利于中央选贤任能,进行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 (4)价值:提高地方官员的执政素质;重视县下基层行政机构的建设;依据县情科学治理。 14.(2017·黄冈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地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 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2分) 解析:首先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主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从科考主考官的选定、科考案的最终裁定等方面分析其是如何充分体现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再如选择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来论证科考案中偶然现象的必然性。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1)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因为: (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 (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 (4)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 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示例2)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1)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 (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在扩大。 (4)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 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个核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两大阶段: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一、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过程、趋势、本质 2.演变特点 (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历史影响 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政治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经济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 思想 文化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针对训练] 1.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 C.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因此一贯的理念指的是强化君主集权,故D项正确。 二、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针对训练] 2.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解析:选D “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等,与“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相符,故D项正确。 三、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中华法系的兴衰 1.发展演变 (1)夏商周三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礼”并立。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经形成。但是,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商、周建立起“ 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律制度。 (2)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 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36)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前513)为标志,法律制度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刑罚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转变。 经过春秋时期的演变,到战国变法以后,与君主集权制度的建立相适应,法家思想在三晋兴起,并在赵、魏、韩和秦国得到了广泛贯彻,通过变法,这些国家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 秦代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 (3)两汉至隋唐——法律儒家化阶段 秦朝的速亡为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互结合提供了一条途径。从汉朝开始,一直延伸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法律儒家化。隋唐时期,伴随着《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彻底完成了儒家的礼教与法家的“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就此形成。 (4)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 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是如何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王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2.特点 (1)基本特点: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 (2)鲜明特色: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 (3)司法与行政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 (4)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 [针对训练] 3.《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 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 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 解析:选B 汉代以来由于独尊儒术,法律就呈现儒家化的倾向,故A项错误;“同姓不婚”是对礼教秩序的遵循,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在一定程度容忍了违背礼教的同姓为婚,但在立法上坚持“同姓不婚”的规定,体现了礼法结合,故B项正确;“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表明宗法观念并未弱化,故C项错误;立法和司法的矛盾并不能说明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要看是什么样的制度,故D项错误。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 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解析:选B 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具有分散和松散的特性,故B项正确。 2.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解析:选C 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 3.(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解析:选B 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在讲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B项正确。 4.(2016·绵阳高三考试)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 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反映了( ) A.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落后 B.秦国政权的集权趋势加强 C.秦国盛行残酷的人殉制度 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B 题干中“另有3 000多件珍贵文物”说明当时的秦国国君能够将国家的财富集于一身,体现出了集权的趋势,故B项正确。 5.“门生”,顾名思义,即是学生。汉代经师的门生动辄成百、上千以至上万,并且登录于名册,经师与门生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叔孙通投刘邦之初,不举其弟子为官,便遭到弟子指责;叔孙通担任奉常后便请于高帝:“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材料反映出( ) A.察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B.儒生把持官员选拔 C.汉初官僚政治需要完善 D.汉初实行休养生息 解析:选C 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而材料反映汉初官员的任用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这就背离了选拔、任命的原则,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故C项正确。 6.(2016·九江统考)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 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解析:选D 西汉时的州刺史不是一个地方官职,故A项错误;刺史巡查的对象既有郡,也有王国,不仅只为解决诸侯国问题,故B项错误;革除世族垄断人才的根本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通过刺史对地方官监察,从而达到促进他们对地方的治理,故D项正确。 7.(2016·宁德质检)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 ) A.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敕书的出台应该是中书省决策到门下省审议再到执行机构的尚书省,而材料中显然敕书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所以其出台悖于规制,故B项正确。 8.(2017·中原名校联考)《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 ) 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 B.有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 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 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及处理官文书延误者的处罚规定,说明唐朝重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 9.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B 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 10.(2017·山西名校高三联考)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解析:选D 从材料“不得诛杀文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以反映出宋代统治者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 11.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其意在说明( ) A.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 B.“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 C.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 D.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 解析:选B 根据题意,“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在明清时代是可以的,但在汉、唐、宋时代却是不严谨的,故“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这句话是片面的,故B项正确。 12.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数量的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加强,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1、图2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 不变”的成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10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封建诸侯,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下虽无世禄之臣”归纳“变”,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原因。由材料一“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归纳“不变”,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第(2)问,可以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归纳;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归纳评价。第(3)问,依据材料三可以归纳出观点,即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史实可以用从秦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归纳。 答案:(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 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不变”成因: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 “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创新: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评价:通过分权,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3)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 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并实行重文轻武等制度;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14. (2016·全国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点 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化。 史料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据《汉书》卷六十《杜周传》 史料三 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等说:“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 ——据《贞观政要》卷二 从三则史料中选取两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论证题中观点。(12分)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即“皇权独尊”。史料一中“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倚办于上”说明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史料二中“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说明君主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大于法治。史料三反映了唐太宗要求大臣积极进谏,以此约束个人的独断行为。做答时应先选取史料再进行论断。 答案:史料:史料一、史料二。 论证: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决定,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具体执行。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 史料二充分反映了一个根本事实,“人主意指”是凌驾一切之上的,君主爱怎么办就得怎么办,过去一切制度、律令,都必须依据在位君主承认与否,而决定是否继续生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