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56/59b9815ff0ffd3fd0fcb92fb75924c1b/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56/59b9815ff0ffd3fd0fcb92fb75924c1b/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56/59b9815ff0ffd3fd0fcb92fb75924c1b/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16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
课时规范练16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选择题 1.1946年,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说:“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乔治·凯南的这一观点( ) 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对欧共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C.出于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需要 D.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主权 2.(2019百师联盟大联考,35)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实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 ) A.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B.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 D.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 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4.(2019四川遂宁一模,35) 1947年2月 苏联与罗马尼亚签订贸易和航海条例 1947年7月 苏联同保加利亚签订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 1947年8月 苏联同波兰签订贸易协定 1947年12月 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供货和支付协定 1948年2月 苏联先后同罗马尼亚等国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49年1月 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上表是对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 A.欧洲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B.各国相继放弃贸易保护政策 C.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危机 D.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 5.(2019湖南永州三模,35)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开始封锁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只留有空中走廊。上述措施( ) 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C.削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 D.客观上推动了军事集团北约的建立 6.(2019河南洛阳二模,35)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 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 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 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 二、非选择题 7.(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 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使美国充分认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年6月底,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 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援助,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外援助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课时规范练16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C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是在1967年,故B项错误;题干中“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反映了美国希望欧洲联合起来服务于美国的霸权战略,故C项正确;乔治·凯南的讲话是希望欧洲联合来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故D项错误。 2.C 题中侧重的是美国对苏联的误判,“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故A项错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故D项错误。 3.A 根据题目中“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得出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的分裂,故A项正确;美苏的国家利益对立造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出现,并非马歇尔计划,故B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错误;D项表述是马歇尔计划的初衷,与题目中“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不相符,故错误。 4.D 东欧的统一市场并不等于整个欧洲的统一市场,故A项错误;东欧国家的贸易政策无法代表当时所有国家的贸易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东欧经济危机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表格可以看出,苏联在此时正在努力联合东欧诸国试图打造东欧经济共同体,故D项正确。 5.D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苏联这一措施对于西欧国家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国家无关,故B项错误;苏联对联邦德国的制裁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影响力,故C项错误;据材料“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危机的出现导致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故D项正确。 6.D 材料强调美国注重国防并不能说明其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的影响,美国逐渐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材料中总统提出的方案需受到国会的制约,说明分权制衡原则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关于福利国家的立法方案被否决,加强国防的方案获得支持可知,美国的政策受到与苏联争霸的影响,故D项正确。 7.参考答案:(1)影响:实现了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民主制度的稳定;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树立了美国的“大国形象”;维护了美国国内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扩张。 (2)变化:从以西欧为主转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实力的增强;与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的需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