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试卷 命题:高二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题)两部分,共12页。 2.请把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 2.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 ) A.由北向南迁徙 B.迁徒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 C.加速南方开发 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4.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5.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6.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人以上,置吏一人,佐二”。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 ) A.“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 B.“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治理模式 C.乡绅阶层已成为乡村的主导性力量 D.“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状况 7.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8.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 A.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B.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 C.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 D.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 9.《史记》记载:“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10.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11.钱穆在《阳明学述要》记述王阳明对学生曰:“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此事,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表明王阳明( ) A.要禁绝百姓一切恶念以维护封建等级制 B.认为知行和良知是建立在内省的基础上 C.将其认识论实践论建立在心学基础之上 D.极力批判朱熹格物致知而忽视道德修养 12.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 ) A.改革科举制度 B.“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13.梭伦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当因国事发生内争之时,漠不关心,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A.内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B.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C.个人自由高于城邦利益 D.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14.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高度达15尺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倡导法律而前人人平等 B.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 C.维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 D.禁止权力滥用的思想 15.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毛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16.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 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1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18.16—l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19.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20.1688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这反映了“光荣革命”(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使国王“统而不治” 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 D.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21.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 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 ) A.采用共和政体 B.颁布成文宪法 C.修改邦联制度 D.构建分权体制 22.下图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发展阶梯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注:阶梯上的字自下至上分别是:①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②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④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 A.自由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殖民主义 23.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马克思的史实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一组是( )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唯物主义思想 C.宣传和支持革命活动——多次遭居留国政府驱逐 D.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24.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 A.革命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化史观 25.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 ) A.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 B.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 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D.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6.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下列对表格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⑤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7.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份 发展大事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 28.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䜣请设“总理各国亊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亊务衙门”,但奕䜣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这表明( ) A. 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 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 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 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 29.1911年11月7日,《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给伦敦的报馆的信中说:“江汉关税务司苏古敦干得尤为出色。……海关的旗子是唯一在革命地区飘扬的中国旗。”这说明( ) A.江汉海关被革命政权控制 B.英国抵制中国的辛亥革命 C.革命党人对英国实行了妥协政策 D.清政府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30.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 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此漫画( ) A.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 C.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 D.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31.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32.下图是我国某时期大陆主要高校迁移图,该图反映出( ) A.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B.南京政府持续推行教育及人才保护 C.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因战争而中断 D.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逐步改变 33.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 A.用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战略 C.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D.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现代化 34.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贸易自由化 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5.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舵手,下列关于四位领导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斯大林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苏联跻身工业国家的行列 B.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 ,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C.勃列日涅夫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过度发展军事工业,致使苏联经济严重失衡 D.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改革斯大林模式,使共产党丧失政权,苏联解体 36.1929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负责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拖拉机作业时间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100倍。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 A.重工业飞速发展 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急速普及 D.农民欢迎新经济政策 37.“……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三百万股票被抛售出去,几天内,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情景最早发生在( ) A.1929年的华盛顿 B.1933年的纽约 C.1929年的纽约 D.1928年的伦敦 38.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共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 A.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B.政府把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并举 C.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农产品价格 D.基本上有效解决了就业保障问题 39.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40.1946年,苏联驻美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分析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以及美国在全球的扩张行为,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反映了( ) A.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 B.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C.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D.美苏两国逐渐转向对抗 4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 A.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 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4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43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的。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年——1960年为6.8%,1960年——1965年为7.9%,1965年——1970年为11%,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组数据表明( ) A.该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B.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命脉 C.该体系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D.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44.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沃尔玛公司在墨西哥经营困难;2008年,它在墨西哥的分店却超过600家。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 A.墨西哥人的生活习惯改变 B.各种贸易障碍的逐渐消除 C.美国完全操纵墨西哥市场 D.美洲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 45.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46.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画 B.该画吸收了传统山水画特点 C.该事件标志我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7.“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下列叙述中属于这幅对联中的“是非不分”的是( ) A.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B.1967年“二月逆流” C.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1976年粉碎四人帮 48.新疆的喀什市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以下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B.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C.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D.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49.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50.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最有可能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配合知青上山下乡活动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5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52.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30年不变。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保证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 B.有违公平与效率 C.制度已完全僵化急需改革 D.对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确认 53.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 材 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5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A.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B.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C.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5.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实践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56.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至今,中国总共只使用了8次否决权。中国非常谨慎地使用否决权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在涉及重大原则立场时使用否决权同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 ) ①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表明是否使用否决权取决于我国的国家利益 ③有利于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④表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7.中日两国的某项文件中有这样的条目: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文件内容( ) A.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 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关系的缓和 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 5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热爱和平、始终为国际法义务负责的大国形象。这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突出特点(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59.“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该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 时期 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年代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0世纪90年代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 60.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一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楚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的人是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6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安元年,曹操在许县试行屯田制度,当年“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正式在各地推行 《置屯田令》。屯田的主要方式有“军屯”和“民屯”。军屯始于西汉,民屯则是曹操的首创,将闲散的劳动力安置为50人一屯,分配在收归国有的荒废农田上进行耕作,“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为保证屯田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加强管理,曹操颁布“重(禁)豪强兼并”的法令,禁止豪强兼并土地和控制劳动力,使得“流民归还,关中丰实”。设立了“典农部”,专门管理屯田事务,在地方也设置专门机构来保证屯田的有序实施。大兴水利,治河修渠,构建起科学的灌溉体系,使得“以溉稻田,官民有蓄”。同时,还改进灌溉工具“翻车”和“耧犁” 技术。 ——摘编自孙金刚、孙晓平《枭雄曹操的经济政策述略》 (1)根据材料,概括曹操推行屯田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推行屯田制的意义。 6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注:“上喜选”为日文中的“蒸汽船”的谐音) ——日本民间歌谣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音qīn,比喻事业蒸蒸日上)乎有富强之势。 ——黄遵宪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日本民间歌谣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所描述的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呈现“富强之势”的原因及其结果。 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由于在此之前各大行政区、 省、市的院系调整委员会已经相继成立,垂直的行政机构保证了院系调整方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进行。到1952年底,四分之三的院校完成了调整工作,一套模仿苏联教育思想的新的高等教育体制得以建立。 通过调整,从1952年到1951年,综合性大学从55所减少到14所,工学院由28所增至38所, 师范院校由12所增至33所。到1957年,全国高等院校共设置了专业323种,其中工科183种,而文科、政法、财经等专业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专业在校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到1957年降为9.6%。 除此之外,这次调整还全面改造了高等院校内部结构,高等院校的方针政策、建设计划、规程制度、教学计划、教材编审、生产实习等都由国家统一掌控。 ——摘编自《1952:中国大学的死与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1952年院系调整实施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9分) 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艾萨克• 牛顿的伟大工作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 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如果说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17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则主要是启动了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而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任意一个时期的“双元革命”论述其综合效果。(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D B A B A A B C B B D C D D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D D C A D D B C B D D B B C C B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D C B B A B C C D C B C A C B C D A D 61. (1)设屯田试点,首创民屯,与军屯并举;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屯田事务;颁布法令,强制推行,抑制豪强;配套、改进灌溉体系和生产工具。(8分) (2)改进耕作技术,增加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军粮供应;安抚了部分流民;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后世制定土地政策提供了借鉴经验。(4分) 62.(1)背景:“黑船事件”。(2分)影响:日本紧锁两百多年的国门被打开,从此陷入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2分) (2)原因: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4分)结果: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2分) 63. (1)背景:新中国成立,政权得以巩固;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即将开展;院系调整机构以及垂直的行政领导体制的建立。(6分) (2)影响:强化了苏联模式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工科专业得以加强,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加强了国家对高等院校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受到削弱,影响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当今中国高等院校的基本格局。(6分,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64. (6分)本题考察“双元革命”的概念,所以答题的时候要分别归纳两次“双元革命”的共同影响。要综合分析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双元革命是文艺复兴和牛顿的近代科学;第二次双元革命则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然后可结合这两次双元革命的内容分析影响就容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第一次双元革命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历程, 为英国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政治前提,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近代自然科学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根据。 第二次双元革命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兴起,为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建立起统治地位创造了条件。英国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使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资产阶级最终战胜了封建地主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思想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