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2. 《礼记》中说:“山川神祇,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看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 A.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B.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C.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D.实现了国家对地方和人口的控制 ‎3.学者许悼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 ‎4.周代的礼制十分复杂,号称“经礼三百,典礼三千”。在众多的礼制中,出生礼、冠礼、婚礼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并且,周代的孔制强调“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凸显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意识。材料表明 A.礼乐制度是维护政治等级的工具 B. 周代礼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 C. 周代礼制体现“亲亲”“尊尊”原则 D.周代礼仪繁杂且涉及面较广 ‎5.春秋时期,诸候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6.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闹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制 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首倡设郡、县 ‎7.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8.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 A.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 B.汉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 C.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成效不大 ‎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 ‎ ‎9.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10.下表内容主要反映了唐朝科举出身者与官僚的来源统计表 大士族(%)‎ 中小士族(%)‎ 寒素(%)‎ 科举出身者来源 ‎69‎ ‎13‎ ‎18‎ 官僚来源 ‎66.2‎ ‎12.3‎ ‎21.5‎ A.士族通过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   B.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没有得到落实 C.科举制选拔的范围和人数很有限   D.自然经济阻碍了封建文化的推广 ‎11.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12.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 “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13.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务)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利。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防止官员权利膨胀                B.明确官员的职责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是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只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的实质是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15.《元代·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致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 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 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 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 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 ‎16.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 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 B .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 C .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1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19.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2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 C.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蜂 D.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2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 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22.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据此英国攫取了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永久居住权 ‎23.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据清代档案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25.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2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紧扣题意,条理清晰。‎ ‎26.(22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 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3分)‎ ‎27.(16分)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是历代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明代都御使绯衣入朝,必有纠举,大臣莫不股粟。如果御史出巡地方,所到之处,各府、州、县地方官员要迎跪于道旁,甚至掌管一省最高行政的布政使,会见御史时也是俯首至膝。明代御史七品官秩,但却可以弹劾宰相、六部,权力颇大,还可以超拔为按察使(正三品),奖赏不薄。清朝对监察御史奖赏有加,凡称职者,内升各部京堂,外转道员、京堂。‎ ‎——摘自彭安玉《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材料三  ‎ 明君唐太宗具有纳谏与兼听则明的雅量,遂使魏征成名;独断的皇帝喜欢奉承、面谀,不喜欢逆耳忠言,隋炀帝即以判死罪的办法对付进谏之官;唐宪宗则因韩愈进言反对迎佛骨一事,一怒之下将其贬放潮州;海瑞在明世宗时上谏,称地方政府“吏贪官横”而被打入死牢。‎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清统治者优待御史的用意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局限性并分析原因。(6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终于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清延将觐见礼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商议。    ‎ 翰林院编修吴大澄激烈反对外国使节用平等礼仪觐见同治皇帝,理由是破坏了祖宗旧制,会改变清朝的政体。‎ 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激烈要求外国使节行跪拜礼仪,用中国臣子跪拜之礼要求外国使节是一种优待。‎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 ‎——摘编自腾讯历史《转型中国1864-1949》‎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自行拟定-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析准确,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 ‎1-5ABBCB 6-10ACBDDA 11-15BDAAA 16-20CABDB 21-25DBBAB ‎26.(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6分) 不同:注重血缘门第。(3分) ‎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10分,其他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 ‎(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3分,任答1条即可。)‎ ‎27. (1)形成完整的制度和组织体系;由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监察体系独立化;监察立法且日益周密;借鉴前代成果并发展。(6分,任答3条即可) ‎ ‎(2)树立御史的权威,激发其主动性;加强对百官的监督,巩固统治。(4分) ‎ ‎(3)局限性:监察机构的职能有限;是君主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4分) 原因: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政体。(2分)‎ ‎28.参考论题: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礼崩乐坏表明中国外交由宗藩外交逐步转向近代外交。‎ 举例: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2分)‎ 乾隆时代,坚持马戛尔尼行跪拜礼以及擅改外交文书,表明清政府闭目塞听,闭关锁国,完全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然坚持藩属外交,进一步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腐朽,背离了近代化的潮流。同治时代,外国使节终于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反映了中国外交终于由宗藩外交转向近代外交,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但是清政府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激烈争论表明,保守愚昧势力仍然强大,近代化进程面临严重阻碍。(8分)‎ 外交礼仪的争执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缩影,这一过程表明,尽管面临重重阻力,但近代化的潮流不可逆转。(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