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部分第25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教案
第25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 罗斯福新政 考纲要求 1.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 课标提示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策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资本主义制度 ②贫富差距 ③分期付款 ④1929 ⑤社会危机 ⑥殖民地半殖民地 ⑦“自由放任” ⑧直接 考点二 ①“自由放任” ②财政金融 ③美元 ④《全国工业复兴法》 ⑤农业调整署 ⑥“以工代赈” ⑦《全国劳工关系法》 ⑧资本主义制度 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⑩法西斯 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巧学妙用] 思维导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概念阐释——“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指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易错易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改变,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深化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三“新” 思维导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考法1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考题1】 (2017·广东深圳调研)下图是某著作第一部的目录,根据前后章节的内容判断,第四章的标题可能是( ) A.迈向工业世界 B.第三世界与革命 C.黄金年代 D.自由主义的衰落 答案 D 『』 本题属于图片史料型选择题,根据“经济大恐慌”“1914~1945年的艺术”能够判断该书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书写20世纪前半叶的世界史,迈向工业世界在19世纪,A项错误。“经济大恐慌”引发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思想由自由主义阶段向凯恩斯主义转变,第四章应为自由主义的衰落。 『』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深远影响 (1)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相对稳定局面。劳动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情绪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掀起了反对转嫁危机的斗争,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内迅速蔓延。 (2)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美、法也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考法2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特点 【考题2】 (2016·湖北武汉高三五月模拟)罗斯福在某次《就职演说》中曾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是强调( ) 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 答案 C 『』 “企业应该公平经营”体现了材料“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但它只是其中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不能整体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特点,A项错误;强调纪律实际是意味着要对“自由”的经济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调节。 『』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考法3 多角度认识罗斯福新政 史料一 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 资本主义的开端》 史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 (1)史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对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发展。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 提示 元素:关注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2)史料二论述了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有何相似之处?并从中对运用比较方法得到什么认识? 提示 相似:从背景看,都是在单一的经济手段造成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后进行改革;从特点看,都把市场和计划作为经济手段并有机结合起来;从结果看,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实质看,都是原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认识:运用比较方法有助于探讨重大事件的经验教训;运用比较方法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等。 『』 史料一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当成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可见其更加注重保障下层民众利益,顾及社会公平与公正。中美两次经济改革的相似性可从背景、特点、结果、实质及影响等角度进行比较;对运用比较法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型,围绕比较方法的作用回答即可。 『』 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考法4 应对经济大危机的经验及教训 史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国家计划署、国家资源管理署等研究机构,对罗斯福的执政方针产生影响。在工业政策方面,规定该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信贷条件、销售定额和雇用工人的条件。并规定工人有权参加工会,挑选自己的代表与资方签订集体合同,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在财政方面,政府增加公共事业支出。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拨出5亿美元作为直接救济金。1935年提出《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1946年颁布《就业法》,该法令责成联邦政府负责最大程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在财政方面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 『』 史料论述了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措施。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以“挑战与应对——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 提示 (1)从背景上,1929年的经济危机极大的破坏了生产力,动摇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自由主义政策无法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吸取二战惨痛的教训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威胁资本主义制度。 (2)从应对措施上,调整生产规模,减少盲目生产;调整劳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扩大政府支出,拉动内需;通过立法的形式,从法律上确定了政府对经济的责任。 (3)从评价上,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经济政策的调整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 同其它史料内容为经济大危机时期至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干预国家经济的措施,可从背景、措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背景上解读,可从经济大危机、经济思想的效力、二战破坏力着手;从措施上来看,可从政府干预生产、调节劳资关系、拉动内需和立法等方面归纳;从评价上来看,点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质,经济政策是发展变化的。 『』 世界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应对策略 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经验教训 首先,它告诉人们,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不同制度的国家要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并不断协调好国际关系,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三,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从根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手段,在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1.(2015·课标全国Ⅰ,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 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养老金保障制度,解决民生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这与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具有一致性,故B项正确。A、D两项属于《工业复兴法》的内容,排除;提高农副产品补贴是调整农业的措施,排除C项。 答案 B 2.(2014·课标全国Ⅱ,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解析 找出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幻想型”“感化富人”等,就不难得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整个社会经济处于萧条的背景下,人民幻想逃避现实,并幻想通过感化富人希求富人施舍来慰藉受伤的心灵,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 答案 C 3.(2013·课标全国Ⅰ,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解析 A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故排除;B项中提高关税并不具有借鉴性,故排除;C项“自愿”一词说明此政策并非干预的政策,故排除;D项,政府向公共工程贷款,为后来罗斯福推行以工代赈提供了借鉴,故选择D项。 答案 D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山东临沂模拟)“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解析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福建南平模拟)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 ) 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 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 解析 注意时间“1932年”,正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材料“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答案 D 4.(2017·广东韶关模拟) 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答案 B 5.(2017·安徽马鞍山模拟)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解析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南京国民政府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但不是主张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29至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使得部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因此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1933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7·河北唐山调研)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该措施的影响是( )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实行通货膨胀,其结果是物价上涨而不是回落,故A项错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是罗斯福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元贬值导致的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剧,故C项错误;“ 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发展对外贸易,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7·安徽安庆调研)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解析 材料信息“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可知政府在减少耕地,并进行补贴,这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故A项正确;这符合《农业调整法》,故B项错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故C项错误;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说法太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 A 8.(2017·北京石景山模拟)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公布《存款保险法》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D.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 解析 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工人失业情况。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的社会救济政策,使大量失业工人从事于公共工程的建设等工作,推动了失业人数逐渐减少,故A项正确。 答案 A 9.(2016·贵州贵阳模拟)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目的在于(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实现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福利制度 C.创造企业复兴条件 D.缓解失业压力 解析 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130多亿美元修建公共工程,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为度过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是举办公共工程,不是建立福利制度,故B项错误;创造企业复兴条件是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工业上的措施,不符合材料的内容,故C项错误;举办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增加就业,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7·湖北黄冈调研)罗斯福说:“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这一认识( ) A.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推动了以工代赈措施 解析 材料提及的只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并非全面干预,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关怀对象是“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能够得出这类公民需要的是国家的直接救助,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的出现是资产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关怀公民的生活属于挽救危机的经济措施,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家关怀公民的方式为直接救助而非间接救助(以工代赈),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2017·湖南十三校模拟)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 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解析 根据题目中“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得出,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克服经济危机,对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满,并未上升到改变国家政体的层次,根据前面的分析,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2.(2017·云南昆明模拟)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其执法机构国家工业复兴总署也随之寿终正寝。这主要是因为该法( ) A.不符合立法程序 B.不符合分权原则 C.与自由精神冲突 D.已完成历史使命 解析 根据题目中“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高法院实行裁定权,并未违背分权原则,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美国倡导的自由精神相违背,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后美国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国家干预经济的使命继续延续,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河北唐山模拟)(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举行英联邦会议,决定在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33年3~4月政府先后命令居民和私人银行把黄金全部交售给联邦储备银行,停止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1933年3月和1934年1月,联邦储备银行两次增发新钞,总数达60亿美元,实行通货膨胀,并宣布美元贬值40.9%。在整顿金融业的同时,政府利用实行通货膨胀所掌握的钱款,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帮助恢复了美国民众的信心,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崩溃,也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化的道路,但另一方面,罗斯福的金融货币政策并没有使美国走出萧条。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却使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失去了一位稳健的领导者,也失去了一位负责任的参与者,这给其他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也直接促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裂,这种分裂局面反过来又造成了1937~1938年美国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延长了美国经济萧条的时间。 ——摘编自叶江、吴忠超《论罗斯福“新政” 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进行关税战和市场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政府在金融领域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8分) (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金融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危机的解决方法及结果中,我们要吸取哪些教训?(11分) 答案 (1)表现: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建立贸易保护集团)。直接影响: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2)措施: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增发纸币。目的:筹集新政所需的资金。 (3)不利影响:延长了美国经济萧条的时间;加剧了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和无序;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教训:应对危机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政府对经济应采取合理的干预等。 14.(2017·广东珠海模拟)(12分) 所谓新政,是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革新的运动。比较著名的如中国清朝末年的新政、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新政均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 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 塔格韦尔的《为民主而战》;伊克斯的《新民主》;华莱士的《新边疆》;埃诺迪的《罗斯福革命》;戴格勒的《超越我们的过去》;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到来》;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 ——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 究状况简介》 托马斯·迪洛伦佐的《资本主义如何救了美国》;阿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简介: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年代。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但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H.W.布兰茨的《本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 ——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 政策反思潮“衰落” 情绪笼罩美国》 仔细阅读目录,指出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 解析 通过比较可发现20世纪中期对罗斯福新政多从正面评价,21世纪初则更多是对其的负面评价,结合不同时期对历史事件认识的差异,以及21世纪以来史学观点多元化和学者对历史事件评价角度的变化,客观全面地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答案 变化:20世纪中期以前对新政的积极或正面评价占主流,21世纪初对新政的负面评价占主流。 原因:20世纪中期以前: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巨大,人们希望尽快摆脱困境,对新政寄予深切希望;② 新政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来缓解和摆脱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③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④开创了美国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初期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⑤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21世纪初:①新政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对以往新政作用的评价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情绪;③学者希望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依据;④新政的历史负面影响显露,相关评价更客观;⑤历史研究视角的变化;⑥多元史观的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