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一中高二12月月考(2016
景德镇一中2016-2017学年12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高 二 历 史 题号 1-25 26 27 28 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题卡 (选择题答案必须全部填入相对应的答题框内,否则不计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多选、漏选、错选不得分) 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 选举贤能 B 民贵君轻 C 礼法兼用 D 克己复礼 2、先秦诸子百家既能相互辩难,也互相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厚古薄今 B 重农抑商 C 强调制度与秩序 D 重视道德与人伦 3、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 A 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B 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C 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D 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4、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 A 掩饰自己出生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B 制造天命观以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C 宣扬迷信思想为实行愚民政治服务 D 信仰神话传说以为历史提供素材 5、《二程文集》有言:“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B 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C 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D 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6、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B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C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其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B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8、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A 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B “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D 儒家思想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9、“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 揭开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B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C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D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10、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㓎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㓎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A 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B 增加了生产成本 C 扩大了原料来源 D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11、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 彩陶画与汉赋 B 唐诗与风俗画 C 话本与小说 D 楚辞与文人画 12、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材料表明他的主张是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求富”、“自强” C “西学东渐” D “中体西用” 13、有人这样认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此处“启蒙”的主要内容是 A 民主科学 B 马列主义 C 实业救国 D 君主立宪 14、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5、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之上 C “美德即知识”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批判宗教神学 C 促进思想解放 D 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1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8、卢梭提出:“ 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契约论 C 自由平等说 D 三权分立学说 19、“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来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表明自然科学在当时 A 已经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B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 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D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20、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虑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以及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 进化论 B 万有引力定律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21、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有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蒸汽机 B 计算机 C 牛顿经典力学 D 达尔文进化论 22、《物种起源》的发表在欧洲思想界引起了很大分歧,宗教势力强烈反对,叫嚣要“打倒进化论”,而支持者却称为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A 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B 把生物学放在宗教学的基础之上 C 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D 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 23、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A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B 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C 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D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24、批评者指责大众媒体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音,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音限制在小范围内。以下对这段话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 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和语音上始终处于优势 B 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音使其他国家语音消失 C 借助于信息技术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 D 更多国家的民族经济文化不再能够独立发展 25、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B 借鉴代议制度,摈弃党国体制 C 发展私人资本主义,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5 分,27题 12 分 28题 13 分,共50分,学生可依据材料答题,但须提炼整合,不得摘抄原文。)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于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学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理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孔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理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何以明之?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10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关于儒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目的。(4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陈独秀批判儒学思想的着眼点及背景。(8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3分) 27、人文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中华文体库》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2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格雷克《牛顿传》等 材料二: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4分)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6分) 高二月考文科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5 CCABD 6-10 CCDDC 11-15 CDACC 16-20 DCADB 21-25 ACDCA 二、综合题 26、(25分)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6分) 发展:更加重视《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4分) (2) 观点:汉代以来儒学者奉为经典的书是伪造的,导致君主专制。 (2分) 目的:托古改制,宣传维新思想。(2分) (3) 着眼点: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伦理道德。(2分)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化政治运动开展;尊孔复古逆流。(6分) (4) 应该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摈弃其糟粕。(3分) 27、(12分) (1)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崇尚道德;崇尚理性。(4分) (2)实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2分) (3)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3分) 立:追求民主政治、权利平等和个人主义,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制度蓝图。(3分) 28、(13分) (1)背景: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3分) (2)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4分) (3)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3分)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认识世界的新方法。(3分)查看更多